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产业运行的宏观环境、制度背景、要素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产业政策转型。要围绕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以弥补“市场失灵”和减少“政府失灵”为理论依据,构建“互动合作型”政府市场关系,建立“市场友好型”产业政策体系,从政策目标、政策模式、工具工具、治理机制四个方面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并针对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一般竞争性产业等行业特性和存在问题,因业制宜找准产业政策的着力点。
1967年12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广西百色高中、广西百色地区农委、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工作,现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室副主任、主任、所长助理,现任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一章 新时期产业政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1
一 研究框架及概念界定…………………………………………1
二 新时期我国产业政策亟须转型………………………………7
三 产业政策转型的理论探讨……………………………………18
四 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路与方向…………………………………25
五 不同产业的政策着力点………………………………………32
六 推动产业政策转型的配套措施………………………………36
第二章 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41
一 产业政策的起源及内涵………………………………………41
二 产业政策的理论分析…………………………………………46
三 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价…………………………………………51
四 新时期产业政策的挑战和调整建议…………………………54
五 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57
第三章 产业政策的理论论争及启示…………………………………70
一 产业政策相关论争……………………………………………71
二 产业政策转型相关论争………………………………………77
三 几点启示及产业政策转型思考………………………………80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政策回顾和理论反思……………89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政策实践的历史回顾……………90
二 我国产业政策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00
三 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实践的路径和思路……………………104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产业政策转型的依据与方向…………………109
一 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环境和动力机制发生巨大变化……109
二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要求产业政策缩小作用范围………115
三 产业政策具体转型方向……………………………………116
第六章 建立健全我国产业政策治理体系研究……………………122
四 结论与建议…………………………………………………133
第七章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评价及完善建议………………………136
第八章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演进与完善思路……………………153
2 ��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理论和实践
第九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特点与实践研究…………………176
第十章 产业政策转型的地方探索及建议
———对湖南和安徽两省四市的调研………………………190
第十一章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政策的经验与启示…………………208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中国经济发展的纪录片,但又比纪录片更具深度和思想性。作者以一种非常客观和严谨的态度,梳理了中国新时期以来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并从中提炼出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个人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政策效果的评估部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政策的描述上,而是深入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政策设计和执行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产业领域,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政策是如何在不同维度上发力的,例如,通过研发投入的补贴、人才引进的政策、市场准入的开放,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这种多角度的分析,让我对国家力量在塑造产业格局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判断。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变革的双重压力下,我们是如何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这本书正好解答了我很多疑问。它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对“为什么”和“如何”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作者对于政策转型背后的理论基础,比如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都有着扎实的阐述,并能清晰地解释这些理论是如何在中国具体的产业政策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发展的。 书中对一些具体的产业案例的分析,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比如,作者是如何解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如何分析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困境,以及在高科技领域,国家政策是如何从引导、支持到扶持,再到鼓励自主创新的一个渐进过程。这些分析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包含了详细的数据、政策文件、企业行为的对比,甚至是一些政策制定者的“内部视角”。这让我深切体会到,产业政策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博弈和调整的过程,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精细化的执行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一次深刻的智识之旅。我原本以为自己对经济学和政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读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如此广阔和深入的领域等待我去探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那些关于产业政策理论的创新性观点,让我受益匪浅。他不仅仅是复述已有的理论,而是结合中国独特的经济现实,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考,这让我对“中国模式”的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书中对于政策实践的论述,更是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作者都给予了详实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不回避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而是以一种批判性但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让整本书充满了真诚和说服力,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惊喜连连的书!我原本以为“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转型”这个主题会枯燥乏味,充斥着大量晦涩的经济术语,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作者以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框架与鲜活的实践案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进行一场深度对话,他不仅能指点迷津,更能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政策蓝图,一点点地呈现在我眼前,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政策如何从纸面走向现实,又如何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演变轨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索前行,到加入WTO后的融入全球,再到当前强调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每一个阶段的政策调整都伴随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战略考量。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政策条文,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逻辑和逻辑的转变,让我对“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种拨开迷雾,看到政策制定者们是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视角,着实令人着迷。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题材的书籍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往往会觉得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但是,《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接地气,他能够将那些通常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并且用大量生动的案例来佐证。我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娓娓道来,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善于引导读者思考。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政策进行深入剖析的部分。作者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在不同时期,如何根据国家战略和国际形势,调整其产业政策的重点和方向。从鼓励出口、引进外资,到推动技术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再到如今强调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每一个转变都充满了深意。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脉络,也让我认识到,产业政策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演进的战略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