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虛,隻務實,蘭海的《工匠戰略:成就工匠精神的思路與手段》用簡單的五階六步捅破瞭世界一流製造企業的所謂“不傳之秘”窗戶紙。
當我們希望改變世界,或者隻是想改變現狀的時候,除瞭精神的力量,更應該具備戰略、思路與手段。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雞血和技藝都是需要的。
本書將成就工匠精神的思路與手段歸納為五階六步公式,具體如下:
階段一:發現世界和洞悉人類需求,以及將需求轉換為功能的能力;
階段二:體現改變現實世界的設想,建立創新、發明和思維模式;
階段三:探索和學習,勇於麵對失敗和堅持;
階段四:即我們常說的讓事情變得更好,對技術的執著;完美階段的工匠精神,是專注與追求ji緻,是精益求精,對細節的一絲不苟。
階段五:習慣的形成與脫離精神後的慣性。
蘭海,精益生産探路者,工匠策略探路者。
從事與製造業改善及産品設計改善工作十餘年,涉及汽車、傢電、電子、半導體、醫療器械、傢居以及珠寶等行業,曾遊曆日本、韓國和中國颱灣,深入探究工匠的哲學和策略。
已齣版生産專著《生産現場改善實例》《當職業從工廠開始》《精益改善》及小說《滴答不滴答》。
序 言 Ⅰ
第一章 工匠精神公式 001
引子 001
第一節 工匠精神的公式 002
第二節 我們想要的幸福,在工匠精神裏 007
第三節 製造時代的改變,需要工匠精神 012
第四節 中國的工匠精神,批評與未來 016
第二章 洞悉需求 023
第一節 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023
第二節 再看馬斯洛需求理論 030
第三節 發現微觀的世界,需求細分
六步法 034
第四節 需求的轉變 042
第五節 質量屋 051
第六節 理想公式 055
第七節 用興趣拯救世界 057
第八節 幻想是門技術 060
第三章 建立思維模式 065
第一節 破除思維障礙 065
第二節 思維的舒適區 072
第三節 為什麼要創新 078
第四節 創新策略是破除思維障礙的鑰匙 084
第五節 框架內思考策略 085
第六節 減法策略 096
第七節 除法策略 104
第八節 乘法策略 109
第九節 任務統籌策略 117
第十節 屬性依存策略 124
第十一節 TRIZ 的40 條創新原則 127
第四章 探索試錯 147
第一節 從說到做 147
第二節 直麵失敗,剋服害怕失敗心理的
四步法 150
第三節 提高實踐成功率的三個迴路 155
第四節 電影的套路 166
第五章 精進改善 171
第一節 從創新到生産 171
第二節 改善——工匠的精髓 174
第三節 改善的基本法則 180
第四節 質量改善公式 187
第五節 中國製造和技術進步 195
第六節 體力勞動的智慧 200
第六章 專注與極緻 207
第一節 迴歸專注 207
第二節 專注的大道理 209
第三節 專注需要獲得滿足感 211
第四節 在一個領域走到底 215
第五節 專注是有技術性的 219
第六節 專注的程度取決於你的目標 224
第七節 細節三部麯 227
第八節 細節能幫助找到看不見的問題 231
第九節 極緻是最高標準 234
第十節 為什麼要做到極緻 238
第十一節 做到極緻的法則 240
第十二節 稻盛和夫的完美公式 246
第十三節 從專注到習慣 248
第十四節 形成習慣的五條原則 250
第十五節 中國想要精益求精,路在何方 255
參考文獻 261
我們正處在一個浮躁的時代,劇烈的變革推動著我們前進,但保守的心態依然是種常態,阻礙著我們的腳步。
當小孩子的夢想都從成為科學傢、解放軍變成要買大房子、買豪車的時候,物欲對我們的影響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成瞭某種信仰。我們把掙錢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忽略瞭很多東西。
中國的製造業越來越強大,但是在我們身邊的大量小企業,往往主要想著賺錢,而不是首先把事情做好。這些小企業關係到民生的改善,因此小企業的現狀迫切需要改變。
時代的烙印也體現在國民性格上。我們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勤勞,努力創造著欣欣嚮榮的世界,卻又在麵對很多事物的時候充滿著懷疑和排斥,害怕失去很多東西。
提齣工匠精神,是因為我們很多人身上並沒有。筆者這些年和許多公司接觸過,發現許多在裏麵工作的人缺乏熱情和改變的意願。 100 多年前,巨型跨國公司冒齣來,科學的管理方
式開始蔓延至世界,在帶來進步的同時,也有著巨大的副作用,員工被限定於範圍狹窄的工作,甚至有流程文件詳細規定他們的工作和責任,建立標準和監控係統,這導緻瞭很多人很善於按章辦事,卻不善於創新和改善。
當我們開始談論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的時候,時代的劇變已經悄然來臨。自動化和智能化越來越多地齣現在我們周圍,按照過去的方式工作的人將會被時代淘汰。人的角色
轉變已經時不我待,人需要從按部就班地工作變成具備創造力地工作,從工業時代的思維變為信息時代的思維。
工匠是一個既用腦子又用手的角色,兼具創造力和執行力。提倡工匠精神,就是希望我們盡快開始角色轉變的過程,為此,我們需要知道工匠精神背後的思路與手段,知道如何成
為一個工匠,纔能最終領悟工匠精神的奧秘。
1999 年3 月,聯閤國人居中心官員在參觀都江堰以後,建議都江堰水利工程申報2000 年聯閤國的“最佳水資源利用和處理奬”。都江堰作為水利工程已經運行2000 多年瞭,經曆瞭漫長歲月的衝刷依舊還在工作,它讓成都沃野韆裏,成為瞭天府之國。
它的締造者是秦國的李冰——中國工匠的代錶,他當初修建都江堰遵循的“道法自然,天人閤一”的思想,至今仍被我們奉為工匠精神之源。
中國其實自古就是工匠之國,可我們為什麼現在還要提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怎麼鑄造工匠精神?
過去的幾十年,世界發展太快,以前的通信還需要一個月纔能寄到的信,緊急的時候就是電報,但卻無法建立雙嚮的及時溝通,如果是同學約會的話,主要方式就是吼。然而,現在
的通信方式已經多姿多彩,我們能和隔著幾韆韆米的人視頻通話,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發送最新的照片給朋友,我們的錶白能夠更及時地傳遞到想送達的地方。
這一切的改變,其實和我的工作有關。1970 年,美國康寜公司的三位科學傢,R.D.Mauer,P.C.Schultz 和D.B.Keek 研製齣瞭低損耗的光導縴維。在此之前,華裔科學傢高錕博士提
齣瞭用光縴作為傳輸媒體以實現光通信的可能性,並預言瞭製造通信用的超低耗光縴的可能性。相比於過去的銅傳輸,光縴擁有更大的容量和更遠的傳輸距離,一根光縴的潛在帶寬可達20 THz,采用這樣的帶寬,隻需一秒鍾左右,就可以將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資料傳送完畢。當理論變成現實,通信變得簡單快捷,我們的生活就變得更幸福。我們可以說光縴改變瞭世界,但歸根結底,是人改變瞭世界,是高錕博士和康寜的科學傢改變瞭世界,這可以看成從思想到執行的完美過程,也恰恰體現著工匠精神的精髓。
但對於普通人來說,發明光縴可能是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於是我們所說的工匠精神就成瞭束之高閣的精神幻境,總覺得遙遠或者和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
得知同事蘭海先生的新作《工匠戰略》即將問世,我提前拜讀瞭這本特彆的關於工匠精神的書,找到瞭一條普通人成為工匠的道路。在書中,工匠精神被創造性地總結為一個公式,而且提供瞭大量體現工匠精神的思路與手段,結閤作者多年來在製造業的經曆和生活體驗,指明瞭如何將工匠精神應用於日常的工作、生産和服務。
我相信,這本書能夠很好地迴答我之前提齣的關於工匠精神的三個問題,並充滿著文字的樂趣。如果你想要改變世界,或者瞭解工匠精神,讀完這本書,你會具備這方麵的技能,而
不僅僅是精神上的鼓舞。
我們的國傢正走在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雖然艱難但卻前途光明。我們需要創新,給世界帶來新的東西;也需要把我們的産品做得更好,做到極緻。這都得靠人,靠我們自己。所
以,工匠精神是時代和國傢的需要,也是我們實現美好生活的需要。
開捲有益,希望廣大讀者能從《工匠戰略》中有所收獲。
袁劍俊
美國康寜公司光通訊亞太區經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價值創造”。我以前總覺得,價值是某種外在的、可以量化的東西,比如利潤、市場份額等等。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價值,往往蘊藏在那些被忽視的細節中,蘊藏在對極緻的追求中。書中關於“口碑營銷”的分析尤其讓我警醒,它強調瞭産品本身的優秀纔是最好的廣告。這與當下許多營銷至上的理念形成瞭鮮明對比,也讓我對“可持續發展”有瞭更深的理解。我喜歡作者在書中提齣的“小步快跑,持續迭代”的理念,這既是一種務實的態度,也是一種對未來的積極探索。它鼓勵我們不斷嘗試,不斷改進,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能帶來長遠的積纍。這本書的結構也很巧妙,每一章節的標題都富有啓發性,並且能夠清晰地勾勒齣本章的重點。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觀點而陷入沉思,繼而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進行深刻的反思。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位良師益友,陪伴我一起成長。
評分這本書我讀瞭一段時間瞭,雖然內容還沒完全消化,但整體的感受非常深刻,像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它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怎麼做”,而是從更深層次地探討瞭“為什麼”。書中的案例分析尤其引人入勝,作者選擇的都是一些看似平凡卻在各自領域做到極緻的企業和個人。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一傢小型傢具作坊的描述,他們如何花費數月打磨一張椅子,以及這種“慢”的哲學如何在當下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反而成為瞭一種強大的競爭力。我一直在思考,在我們自己的工作中,是否也存在這樣被忽略的細節,是否也能從中提煉齣一些“慢”的智慧?這本書的語言也很吸引人,沒有枯燥的理論堆砌,更多的是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感,讀起來不像是學習,更像是與一位智者對話,引導你去發現和思考。我特彆喜歡作者在不同章節之間設置的引子,它們總能巧妙地將之前的內容串聯起來,並為接下來的探討奠定基礎。這種結構上的精心設計,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保持瞭高度的專注和求知欲。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身上以及我所處環境中的一些不足,也啓發瞭我對未來可能性的想象。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的書,不如說是一本“啓發你如何思考”的書。它沒有提供一套現成的模闆,讓你照搬照抄,而是通過對“工匠精神”的深刻剖析,引導我們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驅動力,去審視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書中的論述環環相扣,邏輯嚴密,但又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作者擅長運用比喻和類比,將一些復雜的概念形象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目標分解”和“持續改進”的部分,這些看似樸素的道理,在書中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力。它讓我明白,任何偉大的成就,都是由無數個微小的、看似不值一提的步驟積纍而成的。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很多時候,我發現自己之所以無法達到理想中的狀態,並非是能力不足,而是思維方式上的偏差。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在我迷茫的時候,給予我指引。它讓我重新認識瞭“堅持”的意義,也讓我看到瞭自己在未來可以達到的高度。
評分老實說,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對“工匠精神”這個概念其實是有些模糊的。總覺得它離我們普通人有些遙遠,更像是屬於那些少數的、在特定領域精耕細作的大師們。但讀過之後,我發現我的認知被完全顛覆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工匠精神”這個抽象的概念,落地到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層麵。它不僅僅是關於技藝的精湛,更是關於一種態度,一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一種對産品本身的尊重,以及一種長遠的眼光。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復利效應”,讓我對這種日積月纍的堅持有瞭全新的理解。比如,書中一個關於傳統手工藝傳承的例子,讓我看到瞭那些看似微小的改進,在經過時間的發酵後,能夠帶來多麼巨大的價值。這本書的寫作風格也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一上來就給你講道理的書,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導去思考,去感受。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問題時的清晰邏輯和條理。即使是關於一些非常專業的領域,也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這種將深奧理論化繁為簡的能力,著實令人佩服。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奇妙,它給我帶來的衝擊感,不亞於我曾經讀過的任何一本關於商業戰略或者個人成長類的書籍。我原以為“工匠精神”隻是一個空泛的概念,但這本書卻用紮實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將其闡釋得淋灕盡緻。它不僅講述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為什麼”。作者在書中深入探討瞭驅動“工匠精神”産生的內在邏輯,以及它在不同行業、不同時代所呈現齣的不同形態。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關於“流程優化”的論述,書中並沒有簡單地強調效率,而是從如何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如何讓每一個步驟都更有意義的角度去講解。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效率,並非是盲目地加快速度,而是讓每一步都走得更穩、更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老練,充滿瞭智慧的光芒,但又不失親和力。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一種平等的交流,讓你在閱讀中感受到共鳴。我感覺自己像是被帶入瞭一個全新的思考維度,對很多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都有瞭顛覆性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