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代后序
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不过还是想说,我曾经抄写过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因为我认为,这么做可以学会我最喜欢的志贺直哉的“品味”。众所周知,《暗夜行路》光是读起来,都是长篇巨作,抄写整本书更非易事。如果说当我辛苦抄完整本书后学到了什么,那么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从各个层面来讲,我再一次感受到更甚于阅读时的平衡感与完成度。当我思考这其中有没有一件事是我可以领会或模仿的时候,我发现与其说是“品味”,不如说是萦绕在整部作品中的呼吸“韵律”。我了解到,志贺直哉的“品味”,就是“韵律”。
志贺直哉曾经在随笔中写到“韵律”,这里仅摘录开头的部分:
优秀的人的工作——无论是做的事、说的话、写的文字,什么都好,能接触到这些是令人非常愉快的。我一定也在某处拥有同样的特质。要唤醒它,要振奋自己的精神,我必须要这么做才行。我要清楚地(哪怕模糊地也好)感受到对于工作的意志。这种快感非常特别。无论是好的言语、好的画作还是好的小说,真正美好的东西一定会在人的身上发挥这样的作用。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回响呢?
——收录于《随笔衣食住》,摘自《韵律》
我在读过这篇文章后,知道了所谓“品味”,也就是“韵律”。学习“品味”,也就是学习“韵律”。如同优美的音乐需要美妙的“韵律”一样,接下来我希望能够好好对“韵律”作一番思考。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从“被动接受”转向了“主动创造”。我们常常习惯于追随潮流,模仿他人,却很少去思考,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那些被忽略的、或者说是不曾被唤醒的“品味”的种子。它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一些引人深思的例子和观点,引导你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我尤其欣赏它对于“简化”和“专注”的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信息淹没,变得浮躁和焦虑。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品味,往往体现在一种恰到好处的“少即是多”,体现在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专注。它鼓励我们要学会筛选,学会取舍,将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真正能带来价值的事物上。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物品的选择,也适用于我们的人际关系、学习内容,甚至是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有了一种“内驱力”,不再是被动地去学习“如何有品味”,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思考,“我希望我的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品味”,并愿意为此去努力、去实践。它让我意识到,品味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自己和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
评分一本关于品味的入门读物,听名字就很有趣,似乎想揭示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我一直觉得“品味”这个词,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事物细微之处的敏感,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坚持。这本书,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方法,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蒙。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什么是有品位”,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简单却充满洞察力的例子,引导你去发现、去感受、去思考。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一些具体场景时,那种恰到好处的笔触,没有过多的卖弄,也没有刻意的卖弄,只是平静地陈述,但你却能从中读出那份深邃的、不易察觉的美感。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品味是需要大量金钱堆砌的,需要高高在上的知识背景才能触及,但这本书却打破了这种误解。它告诉我们,品味其实是一种内化的能力,一种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它可能体现在选择一杯咖啡的豆子,可能体现在搭配一件衣服的色彩,甚至可能体现在一次简单的日常对话中。它让你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原来它们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可能性。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在你迷失在琳琅满目的世界时,轻轻地拉着你的手,告诉你往哪里看,如何去感受,让你在不经意间,点亮自己对美的感知。我迫不及待地想跟随它的指引,去发掘生活中更多隐藏的闪光点,让自己的生活因为这份“品味”而更加丰盈、更加有质感。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思考“美”的定义的书。我们往往习惯于将“美”与“昂贵”、“稀有”、“潮流”等标签划等号,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往往蕴藏在最朴素、最寻常的事物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它并没有给出关于“流行趋势”或者“品牌推荐”的实用性建议,相反,它鼓励读者去建立自己独立的审美判断,去探索那些真正能触动自己灵魂的事物。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细节”的论述,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决定一件物品是否“有品味”,往往在于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之处。比如,一个精巧的开关设计,一块触感温润的木料,或者是一次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这些细节,就像是低语,只有用心去倾听,才能领略其中的深意。它也颠覆了我对“品味”的固有认知,不再认为品味是某种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里的事物,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从我们每天的穿搭,到我们摆放在桌上的茶杯,再到我们选择聆听的音乐,甚至是我们说话的语调。这本书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心中那些关于品味的浮躁和功利,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本真的热爱和对美的纯粹追求。它让我明白,品味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花时间去感受,去体会。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最初的期望其实蛮低的,毕竟“品味”这个词,总是带着点虚无缥缈,加上又是“入门”,总担心会流于肤浅,或者是一堆陈词滥调。但读下来,却意外地惊喜。它没有给你灌输一套僵化的理论,而是像在和你聊天一样,用一种非常轻松、自然的语言,一点点地渗透进你的思想。它让你明白,品味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更像是一种后天可以习得的技能,一种需要不断练习和培养的习惯。书中很多关于“选择”的讨论,让我醍醐灌顶。原来,我们每天都在做无数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恰恰是品味最真实的体现。是选择一件真正喜欢、能穿很久的衣服,还是选择当下流行但很快会过时的款式?是选择一本真正能打动你的书,还是选择市面上炒作最热的畅销书?这些看似微小的决定,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我们自身散发出的气质。它还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这一点我尤其赞同。品味不在于堆砌,而在于恰到好处的平衡。无论是物品的选择,还是搭配的组合,过度都会显得廉价和俗气。这本书教会我,要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外界的声音所裹挟。读完它,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开始以一种更审慎、更具洞察力的眼光去审视周遭的一切,也开始更认真地去思考,我希望通过我的选择,向世界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活品质有些追求但又时常感到迷茫的普通读者,这本书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场及时的甘霖。它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解复杂的理论,也没有罗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潮流清单”,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非常亲切的方式,讲述了“品味”这个概念的精髓。它让我理解到,品味并非是刻意为之的装点,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书中很多关于“选择”的章节,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们反思,我们每天所做的无数选择,究竟是出于真心的喜爱,还是仅仅为了迎合所谓的“潮流”或“他人眼光”。它鼓励我们要学会区分“需要”与“想要”,学会去投资那些真正能带来长期价值和内心满足感的事物。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化地提升生活品质,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数量。同时,这本书也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它认为,有品味的呈现,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当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去选择那些真正能让自己感到舒适和愉悦的事物时,品味自然就会随之而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也更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因为我知道,真正的品味,是来自于内心的认同,而不是外在的评价。
评分你的身旁总会有这样的人:衣着整洁,气质儒雅,言之有物,与人交往时真诚而有分寸,细致而又体贴,令人不禁想要接近并赞叹:“品味真好!”
评分可以一看的一本书。
评分喜欢的一本书,买了好几本书还没看,希望养成阅读习惯
评分打折时候买的,非常不错。
评分打折时候买的,非常不错。
评分比想像中的稍微薄了点,印刷直接不错。松浦弥太郎的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日本人写的书,看起来有用,看完后又觉得没用,这本就是
评分你的身旁总会有这样的人:衣着整洁,气质儒雅,言之有物,与人交往时真诚而有分寸,细致而又体贴,令人不禁想要接近并赞叹:“品味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