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FLAC/FLAC 3D实用教程

土木工程FLAC/FLAC 3D实用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波,李涛,韩彦辉 著
图书标签:
  • 土木工程
  • FLAC
  • FLAC3D
  • 数值计算
  • 岩土工程
  • 有限差分
  • 工程仿真
  • 结构分析
  • 地质工程
  • 软件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65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559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土木工程数值分析与工程软件应用系列教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体系结构主要从实用性方面进行考虑的。全书分11章,主要包括有限差分FLAC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FLAC/FLAC3D的模型和功能模块,FLAC/FLAC3D命令及FIAH语言,工程实例分析和命令流等方面。本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FLAC/FLAC3D的基本原理,采用简单实例对FLAC/FLAC3D的建模计算步骤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应命令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以使读者能快速入门。同时,本书给出了基础工程问题、边坡问题、基坑工程问题、地铁施工相关问题及矿山巷道相关问题的工程实例分析,对有一定FLAC软件应用经验的研究人员也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前 言
第1 章 有限差分法与FLAC 数值计算 1
1. 1 有限差分法基本概念 1
1. 2 差分格式的建立 4
1. 3 FLAC / FLAC 3D 基本原理 5
1. 3. 1 FLAC / FLAC 3D 的基本特征 5
1. 3. 2 FLAC 网格划分 6
1. 3. 3 一维问题FLAC 计算流程 7
1. 3. 4 平面问题FLAC 有限差分原理 10
1. 3. 5 三维问题FLAC 3D 有限差分原理 16
第2 章 FLAC / FLAC 3D 的模型与功能模块 18
2. 1 FLAC / FLAC 3D 的材料模型 18
2. 2 FLAC / FLAC 3D 的结构单元 23
2. 2. 1 梁(Beam) 单元 23
2. 2. 2 锚索(Cable) 单元 25
2. 2. 3 桩(Pile) 单元 28
2. 2. 4 二维岩石锚杆(Rockbolt) 单元 29
2. 2. 5 二维条带(Strip) 单元 29
2. 2. 6 二维支撑(Support) 单元 30
2. 2. 7 三维壳体(Shell) 单元 31
2. 2. 8 衬砌(Liner) 单元 31
2. 2. 9 三维土工格栅(Geogrid) 单元 33
2. 3 FLAC / FLAC 3D 高级功能与可选模块 35
2. 3. 1 热力学分析 35
2. 3. 2 蠕变分析 35
2. 3. 3 两相流分析 36

2. 3. 4 动力学分析 37
2. 3. 5 基于C++的用户自定义模型 39
第3 章 FLAC / FLAC 3D 命令及功能描述 40
3. 1 FLAC 命令约定及特点 40
3. 1. 1 语法 40
3. 1. 2 交互式输入 41
3. 2 单元节点编号和面的方向约定 41
3. 3 命令功能描述 42
3. 3. 1 输入几何条件 42
3. 3. 2 创建命名对象 45
3. 3. 3 指定本构模型及其特性值 47
3. 3. 4 指定初始条件 47
3. 3. 5 边界条件 51
3. 3. 6 指定结构单元 53
3. 3. 7 用户自定义的变量和函数 62
3. 3. 8 在运算过程中监控模型的状态 63
3. 3. 9 运算求解 68
3. 3. 10 模型状态的输出 69
3. 4 FLAC 3D 5. 0 新功能介绍 72
3. 4. 1 网格拉伸工具 75
3. 4. 2 创建视图中的操作 83
3. 4. 3 拉伸视图中的操作 89
第4 章 FLAC 内置的FISH 语言 93
4. 1 FISH 语言的语法规则 93
4. 1. 1 命令行 93
4. 1. 2 函数名、变量名和潜在的冲突 94
4. 1. 3 变量作用范围 99
4. 1. 4 函数组成、赋值和调用格式 99
4. 1. 5 数据类型 101
4. 1. 6 算术表达式和类型转换 102
4. 1. 7 字符串 102
4. 1. 8 删除和重定义FISH 函数 103
4. 1. 9 FISH 控制语句 104
4. 2 FLAC 与FISH 交互作用 106
4. 2. 1 FISH 调用 106
4. 2. 2 FLAC 明确定义的标量变量 107

4. 2. 3 网格点变量与单元变量 107
4. 2. 4 应变计算 108
4. 2. 5 Table 特殊函数 108
4. 2. 6 直接访问内存的特殊函数 109
4. 2. 7 FISH 的输入/输出程序 109
第5 章 采用FLAC 建模计算的步骤及简单实例分析 111
5. 1 简单的隧道分析 111
5. 2 条基试验 112
5. 3 马蹄形隧道的建立 115
5. 4 倾斜节理的产生 116
5. 5 简单边坡的生成 117
5. 6 二级网格的连接 118
5. 7 关于破坏的解释 120
5. 8 地表沉降计算分析 121
第6 章 采用FLAC 3D 建模计算的步骤及简单实例分析 125
6. 1 简单的基坑开挖问题 125
6. 2 网格的合并连接 126
6. 3 界面的形成 127
6. 4 隧道的生成 128
6. 5 复杂隧道的生成 130
6. 6 模型材料问题 140
6. 7 交界面的合并连接问题 142
6. 8 初始应力条件问题 144
6. 9 破坏问题分析 146
第7 章 基础工程问题的数值计算 148
7. 1 莫尔-库仑材料上的条形及圆形基础计算 147
7. 1. 1 问题描述 148
7. 1. 2 理论解 148
7. 1. 3 建模过程 149
7. 1. 4 建模数据文件 150
7. 1. 5 结果及讨论 152
7. 2 剑桥黏土排水与不排水三轴压缩的数值模拟 156
7. 2. 1 问题描述 156
7. 2. 2 理论解 156
7. 2. 3 FLAC 模型 158

7. 2. 4 建模数据文件 159
7. 2. 5 结果及讨论 169
7. 3 钻孔的孔隙弹性响应分析 172
7. 3. 1 问题描述 172
7. 3. 2 理论解 172
7. 3. 3 模型 174
7. 3. 4 建模数据文件 175
7. 3. 5 结果讨论 183
第8 章 边坡问题的数值计算 186
8. 1 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求解 186
8. 1. 1 问题描述 186
8. 1. 2 建模过程 186
8. 1. 3 建模数据文件 186
8. 1. 4 结果及讨论 187
8. 2 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 188
8. 2. 1 问题描述 188
8. 2. 2 建模过程 189
8. 2. 3 建模数据文件 190
8. 2. 4 结果及讨论 191
8. 3 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桩计算 192
8. 3. 1 问题描述 192
8. 3. 2 建模过程 193
8. 3. 3 建模数据文件 196
8. 3. 4 结果及讨论 204
第9 章 基坑工程相关问题的

前言/序言

FLAC/ FLAC 3D 是面向土木建筑、采矿、交通、水利、地质、核废料处理、石油及环境工程的通用软件系统, 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际岩土工程学术界和工业界赢得广泛的赞誉。目前, FLAC/ FLAC 3D 已逐渐成为我国岩土工程界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软件系统之一。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FLAC / FLAC 3D 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读者通过学习能快速地入门, 掌握该软件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同时, 本书又较系统、简明地阐述了其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 对有一定FLAC / FLAC 3D 软件应用经验的读者也有帮助。本书首先从有限差分的概念入手, 阐述了FLAC / FLAC 3D 的计算原理; 然后在介绍FLAC / FLAC 3D 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以简单实例入手, 使读者快速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最后通过若干具体工程实例, 详细分析建模原则及计算结果。
本书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容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 注重实例分析。具体表现为:①简要地介绍了FLAC / FLAC 3D 有限差分原理; ②详细介绍了FLAC / FLAC 3D 的材料模型、结构单元, 以及FISH 语言, 并在此基础上对FLAC / FLAC 3D 的简单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③对岩土工程中的边坡工程、深基坑工程、隧道工程等进行了实例分析, 详细阐述了建模过程、计算方法,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二是理论联系实际, 既满足初学者的要求, 也为具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深入研习FLAC / FLAC 3D 提供了详尽的理论背景与应用实例, 可供土建、交通、采矿、地质、水利、石油、工程力学等专业从事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工程设计与研究的工程师和在校师生使用, 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或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本书由刘波、李涛、韩彦辉编著。研究生徐薇、杨伟红、李冬晓、李彬如、贺鹏、关辰龙、刘显宽、刘项、刘仁江、吴晨浠、屈海波、胡和涛、许伟杰、王帅等在资料整理、插图绘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此一并致谢。
衷心感谢美国Itasca 国际咨询公司副总裁Roger Hart 博士, FLAC / FLAC 3D 系统的开发者、美国工程院Peter Cundall 院士,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Charles Fairhurst 院士, 英国诺丁汉大学余海岁院士, 香港大学岳中琦教授, 清华大学杨强教授, 山东科技大学宋振骐院士, 中国建筑一局发展有限公司周予启总工程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陶龙光教授、李先炜教授、杨仁树教授、何满潮院士、江玉生教授、侯公羽教授等在作者课题研究和编著本书时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书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472259、51274209、50974126、50674095、50304012、5150855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NCET-08-0835)、“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2BAK24B0201) 的资助,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希望本书能对我国岩土工程的教学、科研与咨询评价工作有所帮助, 这也是作者最大的愿望。由于写作时间仓促以及作者的水平所限, 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 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地下工程数值模拟:基于FLAC/FLAC3D的建模与分析》 引言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地下工程的深入理解与精确预测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建设,还是矿山开采、边坡稳定,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都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荷载作用以及材料力学行为。传统的解析方法和经验公式在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数值模拟技术则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FLAC(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及其三维版本FLAC3D,作为业界领先的二维和三维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差分软件,以其强大的本构模型库、高效的计算速度和灵活的用户接口,在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模拟复杂的地质介质、非线性材料行为、流固耦合作用,以及各种施工过程对地下结构和围岩的影响。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路径,掌握利用FLAC/FLAC3D进行地下工程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建模方法、分析技术及结果解读。我们将从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FLAC/FLAC3D的软件操作,并通过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展示如何构建模型、定义参数、施加荷载、运行计算,并最终对模拟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判断。本书的目标是帮助读者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地下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分析,为工程设计、施工优化和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数值模拟基础与FLAC/FLAC3D入门 第一章:地下工程数值模拟概述 1.1 传统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 解析解法的适用范围与原理。 经验公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不足。 传统方法的模型简化及其对复杂性的处理能力限制。 1.2 数值模拟的兴起与发展: 数值模拟的定义与基本思想。 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等主要数值方法的原理简述。 数值模拟在地下工程领域的核心价值:处理非线性、复杂边界条件、模拟动力过程、预测灾害等。 1.3 FLAC/FLAC3D的定位与优势: FLAC/FLAC3D的技术特点:显式有限差分法、Lagrangian(拉格朗日)坐标系、大变形能力、内置丰富的本构模型、强大的FISH语言二次开发能力。 FLAC/FLAC3D与其他岩土工程数值软件的比较。 FLAC/FLAC3D在不同地下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概览(隧道、边坡、基坑、大坝、水下结构等)。 第二章:FLAC/FLAC3D软件环境与基本操作 2.1 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安装流程及系统要求。 软件界面的初步认识:菜单栏、工具栏、绘图窗口、命令窗口、状态栏等。 2.2 基本建模流程: 创建新模型:单位制选择、模型尺寸设置。 网格生成: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网格单元类型(平面应变、轴对称、二维、三维)。 几何建模:直接绘制几何体、导入CAD文件、布尔运算等。 2.3 定义模型属性: 材料属性的定义:密度、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弹性参数。 本构模型的选择:Mohr-Coulomb、Drucker-Prager、Candau、Hardening Soil、Cambridge等常用本构模型及其适用范围。 属性分配:将材料属性赋予模型中的特定区域。 2.4 边界条件与荷载施加: 边界条件的类型:固定边界、位移边界、自由边界、压力边界等。 荷载的类型:面荷载、线荷载、点荷载、体积力(自重)等。 荷载与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 2.5 求解器设置与运行: 求解器模式:静态分析、动荷载分析、动力分析、热-流-力耦合分析等。 求解参数的设置:迭代次数、收敛准则、时间步长等。 模型运行与停止。 2.6 结果查看与可视化: 位移、应力、应变、塑性区等基本结果的显示。 等值线图、矢量图、云图的生成与解读。 历史曲线的绘制与分析。 截面图、剖面图的创建。 第二部分:FLAC/FLAC3D在典型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章:隧道工程数值模拟 3.1 隧道开挖的模拟方法: 隧道开挖的离散化处理:分层开挖、顺序开挖、洞挖法等。 围岩支护的模拟:喷射混凝土、钢拱架、锚杆、钢筋网等支护构件的力学模拟。 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模拟开挖、支护、衬砌等各个施工阶段对围岩应力场、变形的影响。 3.2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围岩变形分析:隧道初期支护后及衬砌完成后的变形量预测。 围岩应力分析:围岩的应力分布、应力集中区域的识别。 塑性区分析:判断围岩是否进入塑性状态,评估围岩的破坏范围。 支护结构内力分析: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内力(轴力、弯矩、剪力)及其安全评估。 锚杆荷载分析:锚杆的受力情况及支护效果评估。 3.3 案例分析: 山岭隧道开挖稳定性分析。 城市地铁车站开挖与支护设计。 水下隧道施工模拟。 第四章:边坡工程数值模拟 4.1 边坡失稳机理与数值模拟: 边坡失稳的常见模式:滑坡、崩塌、蠕变等。 边坡模型建立:地形地貌的真实还原,地层结构的细致划分。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土体强度参数、地下水、外部荷载、降雨等。 4.2 边坡稳定性评价: 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法的对比。 塑性区扩展与滑面形成分析:模拟边坡潜在滑动面的形成过程。 安全系数的计算与评估:通过数值模拟推算边坡的抗滑稳定性。 边坡变形预测:模拟边坡在不同荷载或环境条件下的变形。 4.3 边坡支挡结构设计与优化: 挡土墙、锚索、桩基支护等结构的模拟。 支挡结构对边坡稳定性的加固效果评估。 结构内力分析与材料安全校核。 4.4 案例分析: 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冲刷型边坡的防护设计。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坡支护研究。 第五章:基坑工程数值模拟 5.1 基坑开挖与支护体系模拟: 基坑形状与深度建模。 支护桩(排桩、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桩等)的力学模拟。 止水帷幕、内支撑、锚拉杆等构件的建模与分析。 土体回弹与变形的模拟。 5.2 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周边建筑物沉降预测与评估。 地下水位变化对基坑安全的影响。 涌水涌砂现象的模拟。 5.3 基坑安全评估与设计优化: 基坑坑底隆起、支护结构变形与内力分析。 动水压力、静水压力作用下的流固耦合分析。 优化支护结构形式、参数及施工顺序。 5.4 案例分析: 深基坑施工的变形与应力分析。 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工程风险评估。 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第三部分:高级应用与进阶技术 第六章:流固耦合分析与地下水渗流模拟 6.1 流固耦合的基本理论: Darcy定律及其在渗流分析中的应用。 Biot固结理论及其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应用。 FLAC/FLAC3D中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块。 6.2 地下水渗流模拟: 含水层模型建立与渗流边界条件设定。 地下水位变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抽水、注水对地下水场的影响。 裂隙岩体渗流模拟。 6.3 流固耦合在工程中的应用: 饱和土体的固结沉降分析。 溃坝、渗流破坏的模拟。 隧道衬砌的长期渗漏分析。 抽水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 第七章:动力分析与地震响应模拟 7.1 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 动力荷载的类型:地震波、爆炸冲击波、机器振动等。 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惯性力、阻尼、能量耗散。 FLAC/FLAC3D的动力分析功能。 7.2 地震响应分析: 地震波的输入与传播。 场地土的动力特性分析。 地震作用下隧道、边坡、大坝的动力响应。 地震液化判别与模拟。 7.3 爆炸冲击波影响分析: 爆炸荷载的模拟。 冲击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与衰减。 爆炸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评估。 第八章:FISH语言编程与二次开发 8.1 FISH语言基础: FISH语言的语法与数据结构。 变量、函数、表达式的定义与使用。 控制流程(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8.2 FISH语言在FLAC/FLAC3D中的应用: 自动化建模过程:自动生成网格、施加荷载、定义属性。 自定义分析过程:实现复杂计算逻辑、迭代求解。 结果后处理与数据导出:自定义输出格式、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 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实现用户自定义的材料本构模型。 8.3 典型FISH程序示例: 批量生成不同尺寸模型的FISH程序。 自动提取历史曲线并进行统计分析的FISH程序。 模拟复杂边界条件变化的FISH程序。 第九章:高精度建模与复杂地质条件模拟 9.1 有限差分网格的优化: 网格自适应细化技术。 不规则网格的构建与应用。 网格质量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9.2 复杂地质构造的模拟: 软弱夹层、断层、溶洞等特殊地质体的建模。 考虑地层不连续性的数值模拟。 裂隙岩体建模技术。 9.3 考虑大型开挖和变形的模拟: 大变形单元的设置与处理。 塑性模型的高级应用:剪胀性、弹塑性过渡。 考虑时间依赖性效应的模拟(蠕变)。 第十章:结果解释、工程实践与未来展望 10.1 数值模拟结果的解读与评估: 关键输出参数的物理意义。 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验证。 误差分析与不确定性评估。 10.2 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模型尺度的选择与边界效应。 材料参数的选取与敏感性分析。 模拟结果的工程决策支持。 10.3 FLAC/FLAC3D在新兴地下工程领域的应用: 深层隧道、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新型能源(地热、页岩气)开采。 碳捕集与封存。 10.4 未来发展趋势: 与BIM技术的融合。 人工智能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更高效、更精准的数值模拟方法。 结语 本书力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带领读者系统掌握FLAC/FLAC3D在地下工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工程师以及在校学生的宝贵参考资料,助力大家在复杂的工程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土木工程的研究生,在我的研究课题中,需要对一些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数值模拟。之前我一直使用其他软件,但对于一些非线性问题,模拟效果总是不太理想。在导师的推荐下,我开始接触FLAC/FLAC 3D,并购买了这本书作为辅助学习资料。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在讲解软件操作的同时,也深入阐述了背后相关的理论基础,比如应力-应变关系、强度理论、流变模型等。作者在书中不仅给出了具体的软件操作步骤,还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复杂边界条件和不连续面的处理方法,这些在我的研究中非常关键。此外,书中的案例也很多样化,涵盖了从基础到边坡,从隧道到大坝等多个领域,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将FLAC/FLAC 3D应用于更广泛的研究方向。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FLAC/FLAC 3D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点一下”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为什么这么点”的深度,这对于我的科研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作为一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我自认为对土木工程的原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对于数值模拟这一块,一直觉得是“隔行如隔山”。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模型和大量的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软件安装、界面介绍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FLAC/FLAC 3D的世界。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软件“内功”的讲解,也就是那些参数设置背后的逻辑。很多时候,我们用软件解决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他不仅告诉你怎么做,更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处理一些软土地基沉降问题时,书中对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取值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了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这让我对结果的可靠性有了更强的信心。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进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些都是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宝贵的经验。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对FLAC/FLAC 3D的理解,从“能用”上升到了“能用好”的阶段,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本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的“秘籍”。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踏入土木工程领域以来遇到的最得力的小助手!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数值模拟的小白,我对FLAC/FLAC 3D这些专业软件感到既好奇又畏惧。市面上关于这类软件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案例不够贴近实际。当我翻开这本《土木工程FLAC/FLAC 3D实用教程》时,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清晰,一点点地剥开了软件的神秘面纱。从基础的软件界面介绍,到各种参数的含义和设置,再到如何构建模型、施加荷载、设定边界条件,每一个步骤都讲得详详细细,毫不含糊。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精心挑选的案例,它们涵盖了边坡稳定性、隧道开挖、基础沉降等土木工程中最常见也最棘手的问题。通过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操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FLAC/FLAC 3D来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了背后的力学原理是如何在软件中得以体现的。书中的图示和截图也非常到位,帮助我快速定位到软件中的相应功能,避免了在浩瀚的菜单中迷失方向。有时候,遇到一些自己独立思考难以解决的工程难题,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相似的案例或者启发性的思路。这本书真的让数值模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的强大工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正在进行毕业设计或者参与实际项目的土木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之前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传统的解析方法有时显得过于简化,而直接上手FLAC/FLAC 3D又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就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白。它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具体的工程应用场景。书中关于如何处理不规则地层、如何模拟地下水渗透、如何考虑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影响等章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在模型网格划分时需要注意什么,不同本构模型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残余应力的处理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点。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软件,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根据实际工程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软件参数。我曾尝试过一些其他教程,但往往在遇到一些非标准化的工程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而这本书提供的案例和讲解思路,能够帮助我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软件来分析各种复杂情况。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那些挑战性的工程项目,并提供更可靠的分析结果。

评分

作为一名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我曾经尝试过学习FLAC/FLAC 3D,但每次都被复杂的界面和海量的参数弄得头晕目眩,最终不了了之。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土木工程FLAC/FLAC 3D实用教程》,我才真正看到了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地教导你一样。它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来解释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实战演练”的部分,作者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实际工程案例,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从零开始构建模型,进行计算,并解读分析结果。那些案例的取材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工作,比如地下管线的变形分析,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通过跟随书中的指导进行操作,我不仅掌握了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了数值模拟是如何帮助我们预测和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让我能够真正地将FLAC/FLAC 3D运用到我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