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正版全新“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国工艺美术史(附光盘1张) 张夫也 高教社

考研正版全新“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国工艺美术史(附光盘1张) 张夫也 高教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夫也 著
图书标签:
  • 考研
  • 外国工艺美术史
  • 艺术史
  • 美术史
  • 张夫也
  • 高教社
  • 教材
  • 规划教材
  • 十五规划
  • 专业书籍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清赢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85836
商品编码:147147558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2-28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国工艺美术史(附光盘1张)

定价:43.00元

作者:张夫也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2-28

ISBN:9787040185836

字数:

页码:3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国工艺美术史》内容涉及原始社会至20世纪90年代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基本特征;对原始社会、古代大洋洲、美洲和非洲地区的工艺美术及其艺术特色,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对文明古国——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等地区的工艺美术发展及其艺术风格,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梳理;对古代伊斯兰、日本等地区的工艺美术及其特质,作了详细的探究和阐述。此外,对以地中海区域文明为源头的欧洲工艺美术发展过程,进行了完整而详尽的论述。
全书分为20章,每章第一节为概述,从自然环境、民族、宗教、历史等方面作简要论述,使读者在学习外国工艺美术史之前,掌握必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从第二节开始,按材料的分类或地区的划分,系统地介绍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和艺术风格。每章的最后一节为结语,准确而概括地对本章内容和工艺美术风格特征作了精要而有条理的总结;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书中内容,本书精选并配置了数百幅随文插图和数百幅彩色图版,以便读者随时对照阅览。随书附赠的光盘内容为ppt文件,是作者近年来从事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的课堂精华,内含大量图片,是本书文本内容的补充,有助于读者直观地接触更为丰富的信息,从而对外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国工艺美术史》可供高等学校本科美术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专升本教育及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第二章 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
第三章 古代美洲工艺美术
第四章 古代非洲工艺美术
第五章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第六章 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
第七章 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第八章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第九章 伊斯兰工艺美术
第十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第十一章 古代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
第十二章 古代希腊工艺美术
第十三章 古代罗马工艺美术
第十四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第十五章 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六章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七章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八章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九章 近代工艺美术
第二十章 现代工艺美术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张夫也,教授,1955年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3月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回国并始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副教授,199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起任《装饰》杂志主编。2001年始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03年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分部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外国工艺美术史:一部穿越时空的艺术叙事 本书是一部详尽梳理世界工艺美术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框架,理解不同文明、不同时代在物质文化创造上的独特魅力与演进轨迹。它不局限于单一地域或时段的描绘,而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串联起全球范围内工艺美术的辉煌成就,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技术及审美变迁。 第一部分:起源与早期文明的曙光 我们将从人类文明的黎明说起,探索最早的工艺美术萌芽。远古时期,工具的制造、器物的形制,本身就蕴含着朴素的实用主义与最早的审美表达。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纺织品,这些早期物品不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先民们对自然界观察、对功能需求的理解,以及对形式初步探索的载体。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些早期遗存所展现出的材料运用、装饰手法以及象征意义,例如,新石器时代彩陶上抽象的几何纹样、动物纹样,它们可能承载着原始宗教信仰、氏族图腾,或是对宇宙秩序的朴素理解。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早期文明。这些伟大的文明在工艺美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索不达米亚: 从苏美尔文明的精美金银器、嵌石工艺,到巴比伦文明的琉璃砖装饰,再到亚述文明的浮雕与壁画,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城邦对物质享乐和宗教表达的追求,以及对金属、宝石、陶土等材料的精湛运用。特别是乌尔王陵出土的金饰、乐器,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象力。 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永恒观念,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工艺美术。从宏伟的金字塔、神庙内部装饰到法老陵墓中的随葬品,我们可以看到雕塑、绘画、金银器、宝石镶嵌、木器、象牙雕刻以及琳琅满目的首饰。埃及人对黄金、青金石、绿松石等珍贵材料的偏爱,以及他们对色彩的运用,如鲜艳的蓝色、红色、金色,都极具特色。壁画中程式化的造型、象征性的色彩,以及描绘日常生活、宗教仪式和来世场景的内容,都反映了其独特的宇宙观和生死观。 古希腊: 希腊工艺美术的魅力在于其理性精神、和谐比例和对人体美的极致追求。陶器艺术是其工艺美术的代表,从几何纹样时期逐渐发展到黑绘、红绘时期,描绘了大量神话故事、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叙事能力。此外,青铜雕塑、金银首饰、象牙雕刻以及宝石工艺,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希腊人对形式的严谨追求,对理想化的美的塑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 罗马文明在继承希腊艺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实用性、宏伟性和写实性。罗马的工艺美术体现在建筑装饰、雕塑、马赛克、壁画、金属制品、玻璃器皿等多个方面。他们擅长将艺术与工程相结合,创造出壮观的公共建筑和私人物品。罗马马赛克艺术的繁荣,以及玻璃制造技术的进步,都为后世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宗教情怀与世俗生活 进入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社会的主导力量,工艺美术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宗教烙印。拜占庭、伊斯兰世界以及西欧各地,在这一时期各自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风格。 拜占庭工艺美术: 拜占庭帝国继承了罗马的辉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东方情调。金碧辉煌的马赛克镶嵌,描绘着圣像、宗教故事,色彩鲜艳,金箔闪耀,营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氛围。此外,象牙雕刻、金属器皿、珐琅工艺以及丝织品,都体现了其精致奢华的风格。拜占庭工艺美术对东欧和伊斯兰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伊斯兰工艺美术: 伊斯兰艺术在宗教教义的限制下,发展出高度抽象和几何化的装饰风格。我们将在这一章节深入探讨其独特的几何纹样、植物纹样(阿拉伯式花纹)以及书法艺术在金属器皿、陶瓷、地毯、玻璃、木雕、书籍装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伊斯兰世界对颜色的敏感度、对材料质感的把握,以及其跨越地域的贸易交流,使得其工艺美术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从精美的科兰经卷,到装饰华丽的铜壶、银盘,再到色彩斑斓的波斯地毯,都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西欧中世纪工艺美术: 这一时期,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及其内部装饰是工艺美术的重要载体。精美的彩色玻璃窗,描绘着圣经故事,如同“石头上的圣经”;雄伟的雕塑,装饰着教堂的门楣、柱头;以及用于祭祀和日常生活的金属器皿、木器、纺织品,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生活和对美的追求。手抄本插图的精美程度,尤其是用于宗教仪式的器物,如圣杯、十字架、圣物盒等,都体现了当时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虔诚的心灵。 第三部分: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光影变幻 文艺复兴是欧洲工艺美术史上一个辉煌的转折点。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促使艺术家们重新关注现实世界和人体美,工艺美术也因此变得更加写实、生动和富有人文关怀。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成为工艺美术的中心。我们将在这一章节重点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在家具设计、金属工艺(特别是青铜铸造、金银器)、陶瓷、玻璃(如威尼斯玻璃)、纺织品(如挂毯)等方面的杰出成就。艺术家们将古典艺术的和谐、比例与对人体的细致观察相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家具设计的演变,从早期笨重的样式到更加轻盈、装饰化的风格,反映了社会生活品味的提升。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 随着宫廷权力的扩张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巴洛克风格的工艺美术以其宏伟、戏剧性和奢华而著称。在这一时期,我们会深入分析家具、室内装饰、金属器皿、钟表、瓷器等领域的特点。巴洛克风格强调曲线、动感、对比和华丽的装饰,试图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例如,凡尔赛宫的装饰艺术就是巴洛克风格的极致体现。而随后的洛可可风格则更加强调精致、轻盈、不对称和自然元素,色彩更加柔和,装饰更加繁复细腻,多用于贵族私密空间。 第四部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工业革命的冲击 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这同样体现在工艺美术的发展上。 新古典主义: 作为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过度装饰的反叛,新古典主义风格回归古希腊罗马的简洁、庄重和理性。我们将在这一部分探讨新古典主义在家具、建筑装饰、金属器皿、陶瓷等领域的表现,强调其对称、直线、简洁的造型以及对古典纹样的借鉴。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艺术思潮也影响了工艺美术,使得作品更加强调情感、个性和民族特色。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到来是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机器生产的普及,使得工艺品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我们将探讨工业革命对材料运用(如钢铁、玻璃的大量使用)、生产方式以及审美观念带来的深刻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风格混杂、机械复制等问题,但也为后来的工艺美术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五部分:现代工艺美术的多元探索 进入20世纪,工艺美术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革新性。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是对工业化生产和历史风格的反叛,它强调有机形态、自然曲线和装饰性,在家具、建筑、玻璃、陶瓷、首饰等领域都留下了大量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包豪斯(Bauhaus)与功能主义: 包豪斯学校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设计理念的诞生。它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将艺术、工艺与工业生产相结合,主张设计应服务于大众,创造实用、简洁、经济的艺术品。我们将深入分析包豪斯的教学理念、设计原则及其对现代家具、器皿、建筑等设计的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装饰艺术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盛行,其特点是几何造型、直线条、装饰性强,融合了现代技术与古典元素,体现了对机械时代和都市生活的赞美。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工艺美术: 20世纪后期至今,工艺美术进入了一个更加自由、多元的探索时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理性进行反思,强调个性、历史回溯和形式的自由组合。当代工艺美术则更加注重材料的创新运用、概念的表达、与社会议题的结合,以及跨学科的融合。我们还将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以及新兴技术(如3D打印)对工艺美术创作带来的新可能性。 结语 本书力求通过对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系统梳理,帮助读者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如何通过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丰富多彩、具有时代精神的物质文化。从远古先民的朴拙造物,到古典文明的辉煌,再到中世纪的宗教虔诚,以及近现代的工业革新和设计思潮,工艺美术始终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是理解人类社会、文化和审美演变的重要窗口。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不仅看到工艺美术的“形”,更能理解其背后的“神”,感受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内容之丰富和深度。作者张夫也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了世界各国工艺美术的演变历程。从史前时期的质朴与神秘,到古典时期的辉煌与理性,再到中世纪的宗教虔诚,以及近代以来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域的工艺美术特色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对于不同时期工艺美术的社会背景、哲学思想、技术手段以及审美取向的分析都极为透彻,不仅仅是简单罗列作品,更是深入探讨了它们产生的根源和文化意义。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庞杂史料时展现出的清晰逻辑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评分

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吸引力,语言流畅,文笔优美,读起来不像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与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在进行一场深入的学术交流。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抽象的艺术理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例如,在描述某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时,他会巧妙地引用当时的社会事件和生活习俗,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切身感受艺术的魅力。而且,作者在引用学术观点时,总能做到恰到好处,既保留了学术的严谨性,又不会让普通读者感到难以理解。这种兼具学术深度和文学色彩的写作风格,无疑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评分

作为一名对工艺美术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深入地介绍世界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教材。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学习中的一块重要空白。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考研的准备,更在于它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工艺美术知识体系,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庆幸能够遇到这样一本优秀的教材。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封面色彩搭配和谐,字体清晰,透着一股严谨而厚重的学术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质感,让人立刻感受到这是一本用心打磨的图书。印刷质量也是顶级的,纸张细腻光滑,文字排版疏朗有致,阅读起来十分舒适,长时间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插图部分更是令人惊艳,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之处纤毫毕现,无论是宏伟的古代建筑,还是精巧的器物,都仿佛触手可及。光盘的包装也很牢固,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整体而言,从外在的包装到内在的品质,都体现了高教社一贯的严谨和对学术的尊重,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已经充满了期待。送货速度也相当快,包装得也很严实,没有任何磕碰痕迹,让我第一时间就能开始我的学习之旅。

评分

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循序渐进,逻辑清晰。从宏观的历史脉络梳理,到具体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的深入剖析,再到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的阐释,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导引,结尾也会进行总结回顾,帮助读者巩固知识。而且,书中穿插的精美图片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特别是那些高清的、细节丰富的图片,对于理解艺术作品的形态、质感和工艺技巧至关重要。光盘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为我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让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