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神经介入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共同打造,汇集多年临床技术经验。 由北京和上海长期从事脑血管病与神经介入治疗的**专家联合翻译。 全方位阐述神经介入领域的基本器械、操作技术、材料发展和并发症防治。 由费尔南多·冈萨雷斯、费利佩·阿尔布开克、卡梅伦·麦克杜格尔主编的《神经介入技术》学术思想先进,内容新颖,言简意赅,操作实用,图文并茂。
    由费尔南多·冈萨雷斯、费利佩·阿尔布开克、 卡梅伦·麦克杜格尔主编的《神经介入技术》是一部 关于神经介入手术相关核心技术的实用而全面的操作 指导书。主编均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神经介入领域专家 ,并且在美国**的神经科学中心执业,积累了大量 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由北京和上海神 经介入**专家共同翻译。本书分为11篇,共65章和 三个附录。逐层深入地对各项手术操作入路、方法进 行说明,特别重点关注了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并配合原创的精美细致的手绘插图,可给从事神经 介入亚专业的医师们提供了**而有效的技术指导。
    
**篇  路径
  **章  神经外科医师手里的新武器:核查表
  第2章  鞘、导管和“力量之塔”
  第3章  股动脉入路
  第4章  肱动脉和桡动脉入路
  第5章  血管内操作的直接入路技术
  第6章  股动脉入路并发症的管理
  第7章  动脉弓选择性插管
  第8章  复杂主动脉弓插管
  第9章  血管闭合装置
第2篇  动脉瘤
  **0章  动脉瘤栓塞的一般技术(弹簧圈特性、形状及大小等)
  **1章  弹簧圈解旋
  **2章  弹簧圈逃逸的处理
  **3章  弹簧圈尾部凸出的处理
  **4章  术中破裂的处理
  **5章  栓塞中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6章  跨循环途径
  **7章  弹簧圈栓塞的双导管技术
  **8章  单腔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
  **9章  双腔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Ascent 球囊)
  第20章  支架辅助栓塞脑动脉瘤
  第21章  血流导向治疗动脉瘤:Pipeline 栓塞装置
  第22章  Onyx HD-500 栓塞
  第23章  复发动脉瘤的治疗:决定策略
  第24章  “瘤顶跨越”:动脉瘤内导管超选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应用
第3篇  血管痉挛的处理
  第25章  血管内药物治疗
  第26章  血管内球囊成形术
第4篇  鼻衄、动静脉畸形、瘘、肿瘤的栓塞治疗
  第27章  鼻衄的处理: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作用
  第28章  使用Onyx 栓塞
  第29章  Onyx 栓塞过程中远近端导管结合技术(双导管技术)
  第26章  血管内球囊成形术
  第30章  使用NBCA 栓塞
  第31章  5% 葡萄糖推注技术辅助NBCA 栓塞
  第32章  颈动脉海绵窦瘘:经动脉入路和经静脉入路
  第33章  经眼上静脉途径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第34章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直接入路
  第35章  经动脉途径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
  第36章  经静脉途径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
  第37章  液体栓塞剂栓塞治疗硬脊膜及硬脊膜外动静脉瘘
  第38章  动脉内化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第39章  直接穿刺肿瘤栓塞
第5篇  颅外血管病变
  第40章  基于解剖学的支架设计与选择
  第41章  颈动脉近端狭窄
  第42章  滤网抽吸
  第43章  颈动脉慢性闭塞的血管内治疗
  第44章  颈动脉颈段假性动脉瘤
  第45章  夹层的支架置入
  第46章  椎动脉开口处支架置入
  第47章  锁骨下动脉支架/ 无名动脉狭窄与锁骨下动脉盗血
  第48章  颈动脉破裂
  第49章  栓塞动脉
第6篇  椎体强化术
  第50章  椎体成形术
  第51章  椎体后凸成形术
第7篇  静脉系统血管内操作
  第52章  中心静脉压测定及假性脑瘤
  第53章  假性脑瘤的支架治疗
  第54章  脑静脉栓塞的局部溶栓
  第55章  AngioJet 装置治疗静脉窦血栓
第8篇  卒中与颅内支架
  第56章  Penumbra 血栓抽吸系统
  第57章  急性卒中介入支架及取栓支架
  第58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球囊血管成形术
  第59章  自膨式支架(颅内粥样硬化性病变)
第9篇  生理试验
  第60章  急性颈动脉闭塞
  第61章  脊髓诱发试验(脊髓WADA 试验)
  第62章  脑诱发试验(脑WADA 试验)
  第63章  球囊闭塞试验
  第64章  岩下窦取样
**0篇  介入导管室的药物使用
  第65章  介入导管室的药物使用:剂量、拮抗剂和床旁监测
**1篇  附录
附录Ⅰ 导引导管、微导管、微导丝、球囊、支架和弹簧圈的特性及相容性
附录Ⅱ 关于神经介入手术中导引导管的综合评述
附录Ⅲ 神经生理监测
推荐阅读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所折服,这显然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学术专著。我本身是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虽然不是直接从事神经介入的科室,但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因此对这方面的知识有很强的学习需求。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对于各种神经介入器械的介绍,比如微导管、球囊、支架等等,以及它们在不同手术场景下的选择和使用技巧。此外,我也很想了解书中关于影像学在神经介入中的重要性,包括术前评估、术中导航以及术后随访的影像学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可以指导临床操作的内容,比如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本书的“精”字,让我相信它能在专业性上达到相当的高度,并且能提供一些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难以接触到的前沿信息。
评分我拿到这本《神经介入技术(精)》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和内容分量所震撼,感觉这是一本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读的书。我本人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是对科学技术,尤其是前沿医学技术的发展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神经系统非常着迷,对于如何通过微创技术来解决那些曾经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感到非常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到神经介入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的角色,比如在治疗脑卒中、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我期待书中能够有清晰的流程图或者案例分析,来展示这些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效果。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所有的专业术语,但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对神经介入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宏观且深入的认识。这本书的“精”,让我相信它能够提供一些我以前接触不到的、更深层次的解读。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非常有学术气息,深灰色的封面搭配银色的字体,显得庄重而专业。我是一名神经科的专科护士,日常工作中有不少机会接触到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比如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支持的这些介入技术,比如支架植入术、血管内栓塞术等等,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它们的主要原理是什么,以及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护理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相关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同时,我也对神经介入技术中使用的药物,比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包括它们的用药原则、剂量调整以及不良反应。这本书的“精”字,让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我作为护理人员非常需要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这本书是不是可以帮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神经影像报告?我是一名医学生的家属,我的孩子正在学习医学,经常会听到他谈论一些我听不懂的医学名词,其中就包括很多和神经系统相关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易懂的方式,向我解释清楚神经介入治疗到底是怎么回事,它能解决哪些问题,又有哪些风险。我不是学医的,所以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术语,而是希望能看到一些生动形象的图解,或者是一些通俗易懂的类比,来帮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手术过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神经介入技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它的发展历史,了解它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的“精”字,让我有点担心它是否会太过于专业,但我同时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足够详细的信息,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所从事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抽象的金色线条,仿佛在描绘着大脑中复杂精密的神经网络。我本身对医学领域,尤其是神经科学和介入治疗非常感兴趣,所以这本书的标题“神经介入技术(精)”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虽然不是专业医生,但平时会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对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我好奇的是,这本书究竟会如何深入浅出地介绍那些高难度的介入技术?是会侧重于技术原理的讲解,还是会更偏向于临床应用的案例分析?我尤其希望能了解到一些前沿的、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比如微创手术在治疗脑血管病、肿瘤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这本书的“精”字,让我对它的深度和专业性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我所需要的、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入解读,而不是泛泛而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深入了解神经介入领域的敲门砖,让我对这个日新月异的医学分支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