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关节镜手术学:骨科精萃系列刘玉杰骨科临床医师指导用书

实用关节镜手术学:骨科精萃系列刘玉杰骨科临床医师指导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玉杰 编
图书标签:
  • 关节镜
  • 骨科
  • 手术学
  • 临床
  • 骨关节
  • 运动医学
  • 刘玉杰
  • 骨科精萃
  • 医师指导
  • 微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8517
商品编码:12475396028
包装:精装
丛书名: 骨科精萃系列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5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Practical Operative of Arthroscopy

丛书名: 骨科精萃系列

精装: 63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22278517

条形码: 9787122278517

商品尺寸: 26.6 x 19.4 x 3.6 cm

商品重量: 1.8 Kg

内容简介

《实用关节镜手术学 》围绕微创化、有限化治疗等核心理念,详细讲解了关节镜设备与器械,膝关节镜、髋关节镜、足踝关节镜、肩关节镜、肘腕关节镜的手术操作,关节镜下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以及关节镜技术在关节外的临床应用。充分展示了关节镜微创外科手术创伤小、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的优越性。此外,《实用关节镜手术学 》还对近几年来交叉韧带损伤、肩关节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

本书适用于骨科临床医师。

作者简介

刘玉杰,解放军总医院,主任,教授,我国知名关节外科及矫形外科专家。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香港等国家地区学习和学术交流。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副院长、骨六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技术三级。国家与军队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被聘为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多次参与国家明星队员的医疗会诊和医疗任务。

目录

第一篇总论001

第一章关节镜手术设备器械与养护002

第一节关节镜手术室及数字图像资料管理002

一、系统工作流程002

二、系统主要功能003

第二节关节镜专用设备004

一、关节镜005

二、光导纤维与光源系统005

三、成像系统006

四、电动刨削动力系统006

五、射频等离子刀007

第三节关节镜器械保养与消毒010

一、关节镜器械的清洗与消毒010

二、关节镜器械的保养011

第四节关节镜专用手术器材011

一、关节镜基本器械011

二、关节镜手动器械012

第二章麻醉与术后镇痛017

第一节围术期麻醉017

一、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017

二、肩关节镜手术的麻醉021

第二节术后镇痛022

一、口服止痛药023

二、肌注镇痛药024

三、膝关节腔内给药024

四、连续硬膜外镇痛024

五、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024

六、患者自控镇痛(PCA)025

七、多模式镇痛025

参考文献026

第三章关节功能评价027

第一节肩关节功能评分027

一、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027

二、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028

三、美国肩肘外科评分029

四、Rowes评分系统030

五、HSS肩关节评分系统030

六、国人肩关节功能评分表031

第二节肘关节功能评分033

一、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033

二、HSS肘关节评分034

第三节腕关节功能评分035

一、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035

二、腕关节不稳定评分036

三、腕关节PRWE评分037

第四节髋关节功能评分038

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表038

二、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髋关节评分039

第五节膝关节功能评分041

一、Tegner运动水平评级标准041

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041

三、IKDC膝关节主观评估系统042

四、IKDC膝关节客观评分系统043

五、HSS膝关节评分标准044

六、美国膝关节协会疼痛评分045

七、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046

第六节踝关节与足功能评分047

一、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047

二、AOFAS踝与中足功能评分048

三、Liu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评价标准049

四、Povacz外侧副韧带重建疗效评定标准050

五、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051

第七节臀肌挛缩评分052

第二篇膝关节055

第四章膝关节镜检查的基本技术056

第一节膝关节解剖结构056

第二节膝关节镜手术入路057

第三节膝关节镜下解剖结构058

第四节膝关节镜手术062

一、膝关节镜手术适应证062

二、膝关节镜手术禁忌证062

三、膝关节镜手术并发症063

第五章半月板损伤067

第一节半月板解剖与功能067

第二节半月板损伤的分类069

第三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071

一、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072

二、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072

三、半月板损伤的物理检查073

四、半月板损伤的鉴别诊断075

第四节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检查075

第五节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079

第六节半月板缝合技术082

一、由内向外半月板缝合技术083

二、由外向内半月板缝合技术084

三、全关节内半月板缝合技术085

第七节半月板后根损伤089

第八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091

第九节半月板横形(放射状)撕裂093

第十节半月板囊肿094

一、半月板囊肿的原因094

二、半月板囊肿的特点095

三、半月板囊肿的治疗096

第十一节盘状半月板097

一、盘状半月板的病因097

二、盘状半月板的影像学表现097

三、盘状半月板成形术099

第十二节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100

一、同种异体半月板取材保存与消毒100

二、同种异体半月板的测量和匹配101

三、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102

四、半月板移植的术前准备102

五、半月板移植技术103

六、半月板移植术后处理106

七、半月板移植与ACL重建107

八、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疗效107

参考文献109

第六章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110

第一节概述110

第二节交叉韧带的解剖与功能111

一、交叉韧带的大体解剖111

二、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114

三、前交叉韧带的功能115

四、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116

第三节交叉韧带损伤流行病学与损伤机制116

一、交叉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116

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117

第四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117

一、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117

二、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118

三、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下表现121

第五节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123

一、概述123

二、不同移植材料的生物力学124

三、自体移植材料128

四、异体肌腱移植材料133

五、人工韧带136

第六节影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因素与对策136

一、继发半月板损伤和骨性关节炎136

二、股骨和胫骨隧道的位置136

三、髁间窝狭窄及撞击137

四、移植肌腱的固定方法138

五、术后康复训练138

第七节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138

一、概述138

二、术前检查139

三、ACL解剖重建的方法与要点140

四、术后影像学评价144

第八节单束单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145

一、概述145

二、手术适应证145

三、手术入路的选择146

四、ACL单束重建胫骨隧道技术146

五、股骨隧道定位与钻取技术148

第九节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152

一、概述152

二、双束三骨道重建ACL154

三、双束四骨道解剖重建155

四、异体骨—髌腱骨—双束四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158

五、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165

第十节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167

一、ACL部分束损伤的诊断167

二、保留残束残端重建ACL168

三、保留残束残端对促进ACL重建韧带再血管化的研究172

第十一节骨栓肌腱结嵌压固定法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173

一、概述173

二、骨栓腘绳肌腱结的制备174

三、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的制备175

四、建立胫骨和股骨隧道176

五、肌腱移植物的植入176

六、术后处理178

七、嵌压固定重建ACL的优点178

八、嵌压固定法注意事项178

第十二节股骨Intrafix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179

一、双束双隧道ACL重建的不确定因素179

二、股骨Intrafix固定系统重建ACL优点与生物力学特性179

三、股骨Intrafix固定系统的方法180

四、术中注意事项184

第十三节股骨Rigid Fix横穿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184

一、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185

二、Rigid Fix横穿钉固定股骨侧安全区的研究187

第十四节股骨与胫骨端双Rigid Fix固定重建ACL191

一、肌腱移植物的制备191

二、建立股骨隧道191

三、Rigid Fix横钉孔的钻取191

第十五节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194

一、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人工韧带的应用概况194

二、人工韧带的分型195

三、PET人工韧带重建ACL研究现状196

第十六节交叉韧带重建与腱骨愈合的研究201

一、前交韧带重建移植物的固定方式201

二、促进腱骨愈合的研究202

参考文献204

第七章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208

第一节后交叉韧带解剖与生物力学208

一、后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208

二、后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211

第二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213

第三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方法215

一、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215

二、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217

三、嵌压固定法重建后交叉韧带220

第八章膝关节多韧带损伤222

第一节解剖与病理机制222

一、解剖222

二、损伤机理223

第二节膝关节脱位伴多韧带损伤分类224

一、经典分类224

二、Schenck分类225

第三节急性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早期评估225

一、病史226

二、物理检查226

三、血管损伤的评估227

四、神经损伤的评估228

五、影像学检查228

第四节膝关节脱位的急诊处理229

一、复位229

二、血管探查修复与筋膜间室切开减压229

三、难复性脱位的切开复位230

四、开放性脱位的处理230

第五节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诊断231

一、应力试验231

二、常见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类型的体征232

第六节影像学检查233

一、X线平片233

二、应力X线片233

三、MRI检查234

第七节关节镜检查234

一、髌股关节234

二、内侧室234

三、髁间窝234

四、外侧室236

第八节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原则236

一、手术时机237

二、修复与重建应考虑的问题237

三、移植物选择239

第九节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239

一、内侧副韧带与后内侧角损伤的修复240

二、肌腱移植物重建内侧副韧带与后内侧角241

三、MCL/PMC紧缩重建242

四、PLC的修复242

五、PLC重建243

第十节ACL/PCL同期重建245

一、髁间窝的准备245

二、建立胫骨隧道245

三、建立股骨隧道246

四、移植物选择与引入246

五、移植物固定247

参考文献249

第九章髌股关节不稳252

第一节髌股关节解剖与生物力学252

一、髌股关节的解剖与功能252

二、髌骨内外侧支持带的稳定机制253

三、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254

四、髌股关节的稳定机制与髌骨不稳的相关因素255

第二节髌股关节不稳诊断及修复重建257

一、髌股关节不稳诊断257

二、髌股关节不稳修复重建259

第三节髌腱与股四头肌腱损伤的重建265

一、股四头肌腱与髌腱的功能解剖265

二、髌腱末端病267

三、髌腱断裂268

四、股四头肌腱部分撕裂270

五、股四头肌腱完全撕裂271

第十章膝关节软骨损伤与骨关节炎273

第一节关节软骨的结构与功能273

第二节膝骨关节炎继发交叉韧带退变损伤275

第三节软骨损伤的手术治疗277

一、保守治疗278

二、手术治疗278

第四节骨关节炎选择性有限化清理285

第五节髌骨成形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289

第六节关节镜与软骨成像核磁序列对单髁适应症筛选的价值292

第七节关节镜清理联合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295

一、胫骨高位截骨295

二、腓骨中上段截骨术296

第十一章膝关节滑膜病变298

第一节滑膜皱襞综合征298

第二节痛风性滑膜炎300

第三节结核性滑膜炎303

第四节滑膜软骨瘤病305

第五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06

第六节血友病性关节炎310

一、血友病性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学310

二、血友病性关节炎的分期311

三、血友病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312

第七节膝关节粘连关节镜下松解术312

……

第三篇髋关节315

第四篇足踝关节361

第五篇肩关节395

第六篇肘腕关节479

第七篇关节镜技术创新与应用497

第八篇术后康复613


《骨科临床医师实践手册:解剖、技术与前沿进展》 概述 本书旨在为广大骨科临床医师提供一本全面、实用且与时俱进的实践指导。不同于特定器械或技术的专著,《骨科临床医师实践手册》着眼于骨科领域的基础知识、核心技术以及前沿进展的整合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精湛的手术技巧,并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从而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患者预后。本书内容涵盖骨科的多个重要分支,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提供最具价值的信息和指导,是骨科医生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得力助手。 本书特色与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骨科临床解剖与生理基础 本部分是本书的基石,深入剖析骨科临床工作不可或缺的解剖学知识。我们不仅会回顾经典的人体骨骼、肌肉、韧带、神经和血管等结构,更会强调其在不同关节和部位的解剖变异,以及在疾病状态下的改变。 重点解剖区域的精细解读: 肩关节: 详细阐述肩峰下间隙、盂肱关节、肩锁关节的解剖结构,重点介绍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袖)的起止点、走行、功能及相关神经支配(腋神经、肌皮神经)。深入分析关节囊、盂唇、Bankart损伤、Hill-Sachs损伤的解剖基础。 肘关节: 详述肱骨、尺骨、桡骨的关节面特征,滑车、肱骨小头、桡骨头、尺骨鹰嘴、冠突的解剖定位。重点分析肘关节的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其功能,环状韧带对桡骨头的固定作用。讲解前臂的旋前旋后机制与解剖关联。 腕关节: 细致描绘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的排列与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与桡骨远端、尺骨远端的连接。重点分析腕横韧带、掌长肌腱、腕尺动脉、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解剖关系。详述TFCC(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髋关节: 深入讲解股骨头、髋臼的解剖形态,关节囊、圆韧带、髋关节内外侧韧带的强化作用。分析臀肌群、内收肌群、屈髋肌群的解剖定位及其在髋关节活动中的作用。探讨髋臼盂唇的重要性。 膝关节: 精细描绘股骨、胫骨、髌骨的解剖特征。详述内外侧半月板的形态、解剖位置及撕裂的常见模式。重点分析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的走行、附着点及在膝关节稳定中的关键作用。讲解股四头肌、腘绳肌的解剖与功能。 踝关节: 细致阐述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的解剖关系。重点分析内外侧副韧带(前、后距腓韧带,跟腓韧带,胫骨腓骨前、后韧带)的构成及在踝关节稳定性中的作用。讲解跟腱的解剖与功能。 生理功能与生物力学原理: 结合解剖学,阐释各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如杠杆作用、力传递、关节面的匹配度等。理解正常生理状态下,骨骼、肌肉、韧带、关节软骨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稳定与活动。 常见病变与解剖关系的解读: 探讨骨折、脱位、韧带损伤、肌腱断裂、关节炎、肿瘤等常见骨科疾病发生时的解剖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如何影响临床表现和治疗决策。例如,理解骨折移位方向与骨骼受力方向的关系,理解韧带撕裂程度与关节不稳程度的关联。 第二部分:骨科临床诊疗核心技术 本部分聚焦于骨科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核心诊疗技术,强调循证医学与个体化治疗的结合。 详细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方法: 强调规范化、系统化的病史询问,包括疼痛性质、部位、诱因、缓解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职业史、运动史等。详细介绍针对不同关节和部位的体格检查技术,如触诊、视诊、叩诊、测量关节活动度、特定检查(如Lachman试验、Drawer试验、Apprehension试验、Neer试验、Hawkins试验等),并解读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影像学诊断的解读与选择: X线检查: 重点讲解X线片在骨折、脱位、关节退行性变、骨肿瘤等疾病诊断中的基础作用,以及不同投照位(正位、侧位、斜位、特殊投照位)的意义。 CT扫描: 详述CT在骨折复位评估、关节内骨折、骨肿瘤诊断、复杂骨折术前规划中的优势。 MRI检查: 重点阐述MRI在软组织损伤(韧带、半月板、肌腱、软骨)评估、神经卡压、炎症、感染、肿瘤软组织侵犯诊断中的关键作用。介绍不同序列(T1WI, T2WI, STIR, PDWI)的图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 探讨超声在肌腱病变、滑囊炎、关节积液、浅表肿物、静脉血栓等诊断中的便利性和应用。 基础治疗方法的应用: 药物治疗: 涵盖止痛药(NSAIDs, 弱阿片类)、抗生素(选择与使用原则)、抗骨质疏松药物、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等在骨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物理治疗与康复: 强调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介绍理疗(电疗、热疗、冷疗)、运动疗法(主动、被动、抗阻运动)、手法治疗(按摩、关节松动术)等在骨折愈合、术后恢复、慢性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介入性治疗: 讲解关节腔穿刺抽液与注射、封闭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骨科常见手术基础: 概述骨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包括无菌操作、止血技术、切口选择、骨骼固定(内固定、外固定)、关节置换等。 第三部分:骨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管理与治疗策略 本部分将针对骨科领域最常见的疾病,提供系统性的临床管理和治疗决策指导。 创伤骨科: 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针对四肢、躯干、骨盆骨折,讲解AO分型、Gustilo-Anderson分级等评估体系,详细阐述非手术治疗(石膏、支具)与手术治疗(内固定、外固定、微创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特别关注骨折愈合不良、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处理。 关节脱位的复位与固定: 针对肩、肘、髋、膝、踝等关节的常见脱位,讲解闭合复位的手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复位后固定方案的选择。 骨关节炎: 诊断与保守治疗: 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介绍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保守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详细介绍关节镜清理、截骨术、关节置换术(初次与翻修)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技巧要点及术后管理。 运动损伤: 韧带损伤(如ACL、PCL、MCL、LCL): 讲解不同程度韧带损伤的诊断,保守治疗与手术重建的适应症选择,以及重建术后康复流程。 半月板损伤: 详细阐述半月板撕裂的类型、诊断,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修补的原则与技巧。 肌腱病变与断裂(如肩袖损伤、跟腱断裂): 讲解肌腱炎、肌腱撕裂的保守与手术治疗。 撞击综合征与肩峰下疼痛: 阐述其病因、诊断,以及保守与手术治疗(如肩峰下减压术)的方案。 脊柱外科: 颈、胸、腰椎退行性疾病: 讲解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滑脱的诊断与保守治疗(药物、理疗、介入)。 脊柱手术: 简述脊柱减压术、融合术、椎体后凸成形术等手术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骨肿瘤: 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介绍影像学、病理学诊断流程。 肿瘤切除与重建: 概述肿瘤的保肢手术与截肢手术的基本原则。 骨科感染: 骨髓炎与关节感染: 强调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抗生素、手术清创)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骨科临床前沿进展与发展趋势 本部分旨在引导读者关注骨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 微创技术与机器人辅助手术: 探讨关节镜、内窥镜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拓展,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提高精度、减少创伤方面的潜力。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 介绍干细胞疗法、生长因子、人工材料在骨骼、软骨、肌腱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精准骨科与3D打印技术: 阐述术前规划、3D打印模型、定制化植入物在复杂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骨科的应用: 探讨AI在影像诊断、疾病预测、手术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潜力。 骨科康复的个体化与智能化: 介绍利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 结语 《骨科临床医师实践手册:解剖、技术与前沿进展》秉承“实用、精炼、前沿”的理念,力求为骨科临床医师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查阅的知识平台。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复杂的解剖结构与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有机联系起来,旨在帮助读者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优化诊疗策略,最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希望本书能成为每一位骨科临床医师在职业道路上探索、进步的忠实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骨科手术充满敬畏和好奇的医学爱好者,虽然不是专业的医生,但一直关注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微创技术的进步。这本书《实用关节镜手术学:骨科精萃系列刘玉杰骨科临床医师指导用书》吸引了我,因为它听起来非常专业且有指导性。我很好奇,在关节镜手术中,如何才能做到既精准又不留疤痕?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一些美学上的考量,比如切口的选择、缝合的方式,让手术不仅达到治疗目的,还能兼顾美观?我特别想了解,在关节镜手术中,患者的疼痛管理是如何进行的?术前、术中、术后的镇痛方案是否有所不同?是否会介绍一些多模式镇痛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另外,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关节镜手术的风险和禁忌症是什么?如何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这本书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围手术期管理的详细指导,包括术前评估、术后护理、以及与麻醉科、康复科的协作建议?这对于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都非常有意义。

评分

最近刚入手了这本《实用关节镜手术学》,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虽然还没能深入钻研,但整体感觉非常扎实。我是一名基层骨科医生,平时接触的关节镜病例虽然不算特别疑难,但总有些细节上的困惑,希望能通过学习一些更专业、更贴近临床的书籍来提升自己。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相当可观,目录也很详尽,涵盖了肩、膝、踝、腕等多个关节的关节镜手术,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处理各种关节损伤的医生来说,无疑是福音。我比较在意的是书中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关节镜手术,比如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是否有详细的手术步骤解析,包括入路选择、器械使用、关键点提示等,如果能配上清晰的示意图或者关键步骤的插画,那就更完美了。我之前看过一些视频教程,但总觉得不如书本系统,也缺乏一些深入的理论指导。这本书是否能够系统地讲解不同类型损伤的诊断要点,以及根据诊断制定的手术策略,例如,对于陈旧性韧带撕裂和急性韧带撕裂,在关节镜下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术中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合并损伤?这些细节的阐述,对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我,简约而不失专业感,那种沉稳的蓝色和银色搭配,立刻让人联想到医学的严谨和精准。我一直对骨科手术,尤其是微创技术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这类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基础,很难找到一本真正能指导临床实践的。我尤其关注关节镜手术,因为它代表了骨科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看到“实用”和“临床医师指导用书”这两个词,我心头一动,感觉这可能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刘玉杰教授的名字也让我印象深刻,他在骨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备受推崇,有这样一位大师的指导,相信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实用性上应该会有保障。我特别期待书中在一些复杂病例的处理上能有详细的分析,比如一些粘连严重的关节,或者合并了其他损伤的关节镜手术,如何做到精准复位、有效修复,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创伤,这都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另外,我对术后康复的指导部分也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恢复情况,一个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对于患者重返正常生活至关重要。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量化的、可操作的康复指标和建议,将是我衡量它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

我是一名骨科进修医生,目前正在学习关节镜技术。这本书的名字《实用关节镜手术学》让我眼前一亮,我急切地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关节镜手术基本功和常见术式的教材。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基础知识的讲解,比如关节镜器械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不同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标志点,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关节的体表定位标志,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标志来准确找到关节镜的入路,相信能大大减少我们练习时的盲目性。我还在学习如何进行手术的规划,比如在术前如何通过影像学资料来预判手术的难点和关键点,并在术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术前评估和术中决策的指导,例如,在处理肩袖撕裂时,如何根据撕裂的大小、位置和陈旧程度来选择不同的修复技术?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移植物的选择和固定方法?这些细节的指导,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手术的质量和效果。

评分

作为一名在骨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对关节镜手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革新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这本《实用关节镜手术学》以“骨科精萃系列”和“临床医师指导用书”为定位,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个人认为,一本优秀的骨科专著,不仅要介绍经典的手术技术,更要反映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理念。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一些前沿的关节镜技术,比如在某些复杂关节疾病的治疗中,是否有应用到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规划,或者是否引入了导航技术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另外,对于一些术中遇到的并发症,比如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这本书是否能提供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尤其是一些罕见的但可能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如果能够有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对于我们预防和应对这些风险将大有裨益。此外,我一直认为,在关节镜手术中,术中评估和术后随访的同等重要性。书中是否会强调术中对关节内结构的全面评估,以及术后如何进行系统性的功能评估和随访,这对于判断手术效果和指导康复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