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录(易中天著)--品读中国书系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ISBN:9787532120192 开本:16开 定价:37.00元
编辑推荐
品读中国书系之一。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或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
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论而无一例外地脸谱化了,中国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大戏台。
但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红脸的和黑脸的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谁。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和等待,却不肯承认每一次的“善报”,往往也差不多意味着下一次“恶运”的来临。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历史的书卷一页一页地翻过去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岁月带不走的熟悉的姓名: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他们无疑都是中国历*杰出、*秀的人物之一。他们的业绩不可磨灭,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他们的故事世代传说,他们的魅力至今犹存。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善恶得失,人们尽可评头论足、争论不休,但这种聚讼纷纭,岂非恰好证明了他们的不同反响?
本书是“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之一种。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本书勾沉史实,从文化角度品评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独具只眼,新颖的评说、生动的文笔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若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作学术*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
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着文
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
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本书是“易中天随笔体学术*作.中国文化系列”之一种。 我们总是习
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
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
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本书勾沉史实,从文化角度品评项羽
、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只眼,新颖的评说、生动的文笔把我们
带入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
......
目录:
项羽
一 贵族与流氓
二 项羽的毛病
三 韩信的错误
四 刘邦的长处
五 项羽之死
曹操
一 做能臣,还是做奸雄
二 天才与蠢才
三 宽容与报复
四 几桩谋杀案
五 无情未必真豪杰
六 可爱的奸雄
武则天
一 这个女人不寻常
二 大尾巴羊
三 血染的皇冠
四 左右开弓
五 进退两难
海瑞
一 屡被罢官的官
二 不合时宜的人
三 无法医治之国
四 难以成功的事
雍正
一 如此父子
二 如此兄弟
三 如此君臣
四 如此朋友
五 如此皇帝
六 如此帝国
七 谁是赢家
文化与人
后记
再版后记
精 彩 页:
一贵族与流氓
项羽*后还是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成者王侯败者寇。胜了的刘邦人模狗样地当了皇帝,败了的项羽
便只好自认倒霉,不但再也当不成霸王,还得去见阎王。
这当然很惨,而且还很窝囊。
说起来,失败这事,原本也并不那么可怕。“胜败乃兵家常事”么!
再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不足惜,败也未必可耻。只不过,不是败在
别人手里,而是败在刘邦手里,便不免让人想不通。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
而刘邦是流氓。项羽的出身是很高贵的。他的家族,在当时即被称作
“名族”。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天下云集相应,处
处揭竿而起。东阳(今安徽省天长县)人杀县令,欲立陈婴为王,陈婴
却主张去投靠项氏。他说:“我依名族,亡秦必矣。”陈婴的不敢为王,
主要是胆小怕事,怕当出头的椽子。但他说项氏是名族,威望高,号召
力强,却也是事实。事实上项羽一族,是很有些来头的。据史书记载,
项,原本是西周时期黄帝后代姑(音吉)姓的封国,其地在今河南省项
城县。春秋时,项国被鲁国所灭。后来,楚同灭鲁,就把项地封给了项
羽的先人,这一族也就因而姓项。所以,项羽祖籍河南项城,和清末明
初一位风云人物袁世凯是同乡。
封在项地的项氏一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军。到了项羽的祖
父项燕时,运气就不太好了。公元前224年,即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将
王翦(音简)攻破楚国,俘虏了楚王,项燕便只好去做流亡政府的将军,
在淮南起兵反秦,结果兵败身亡。项羽自己,则出生在下相,即今江苏
省宿迁县。后来,又随叔父项梁逃到吴中,即今江苏吴县。所以,项羽
又是江苏人,和江苏沛县人刘邦也算老乡。
想来项羽少时,过的已是破落贵族的生活。不过破落归破落,贵
族还是贵族。因此项羽正儿八经地有名有字:名籍,字羽,又字子羽。
这也是当时贵族子弟的通例:婴儿出生三个月后,要择吉日剪一次头
发,并南其父命名;男孩长到二十岁,女孩长到十五岁,则要举行冠礼
或笄(音基)礼,由嘉宾取字。有名,意味降生;有字,意味成人。此外
还有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但只有贵胄子弟才有,平民子弟是没有的。
此外,有了字,就有了尊称,这也是平民子弟没有的。项羽有名有
字,说明他是贵族,而且举行过冠礼,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刘邦的祖上老刘家,可就没有那么显赫了。刘虽然也是姬姓古国
(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开国君主是周匡王的儿子刘康公,可是在周贞
定王时便已*封,立国不过百十年,与刘邦一家也八竿子打不着。刘
邦的父母,既非当朝重臣,亦非社会贤达,可能连名字也没有。《史记》
说刘邦“父日太公,母日刘媪”,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刘大叔刘大妈。
大叔大妈当然不是名字,可见是“无名之辈”。P1-2
上海文艺 2017.5.11
终于拿到了这本《品人录》,拿到手就爱不释手,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有质感,摸上去温润如玉,很有收藏的价值。我一直以来都对易中天老师的作品情有独钟,他的书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能够将深奥的历史和文化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品人录》这个书名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对即将展开的品读之旅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好奇易中天老师将如何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人物”,来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貌、社会的变迁,以及人性的复杂与光辉。中国历史悠久,人物辈出,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每个人物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或者一段值得深思的道理。我期待着易中天老师能够用他一贯的幽默风趣又不失深度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让我们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理解那些人物的“品”,以及他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本书籍的装帧也相当考究,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非常令人满意,这无疑会提升阅读的整体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开始我的品读之旅,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阅读乐趣和深刻的思考。
评分终于收到了这本《品人录》,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一本书。易中天老师的《品读中国书系》我一直都很喜欢,他的书总是能带我穿越时空,去感受中国历史的脉搏。这次的《品人录》,我猜想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物介绍,而是易中天老师对中国历史长河中那些重要人物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解读。我非常好奇他将如何“品”这些人物,是品他们的性格,品他们的智慧,品他们的功过,还是品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中国历史如此漫长,人物如此繁多,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印记,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或阴影。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不仅仅是他们表面上的丰功伟绩,更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考。易中天老师独特的叙事风格,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新的视角,新的启发,让我对中国历史人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书籍本身的装帧设计也很精美,一看就是用心之作。
评分《品人录》这个书名,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品”的哲学思考。易中天老师的《品读中国书系》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系列,他总能将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精髓提炼出来,用最贴近我们现代人理解的方式呈现。《品人录》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在“品”一个人的“品格”,不如说是在“品”这个人背后的时代、背后的文化、背后的社会。中国历史的厚重感,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他们的选择,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长卷。我期待易中天老师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分析他们的“品”,去解读他们的“品”,去品味他们的人生。这本书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梳理,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解读。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以及中国人特有的“品味”。书籍的设计和质感都非常好,拿在手里感觉很扎实,非常期待内容。
评分收到《品人录》,真是太惊喜了!我平时就是一个非常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的人,尤其钟爱易中天老师的作品。他的语言风格总是那么亲切幽默,让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老朋友在讲故事,但故事里又蕴含着大智慧。这次的《品人录》,我猜想他一定会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历史人物,不是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而是深入挖掘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与命运。中国历史上有太多太多值得品味的人物,从春秋战国到明清,那些风云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奋斗,都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钥匙。《品人录》这本书的到来,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我有机会跟随易中天老师的脚步,去近距离地观察、去深入地理解那些曾经鲜活过,又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观点,一些能够颠覆我固有认知的人物解读。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也都很舒服,看起来就是一本用心制作的书。
评分这本《品人录》,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易中天老师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品质保证,他的书总是能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启发。《品读中国书系之一》这个定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读一个人,更是在读一段中国历史,读一种文化传承。《人录》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古人修史,常以人物传记为载体,但易中天老师的“品人”,一定不是简单的流水账式的叙述,而是带有他独特的解读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我非常期待他能够挖掘出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细节,或是对某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进行颠覆性的解读。中国人的“品”字,包含了品德、品格、品味,甚至品评,易中天老师会如何围绕这个字展开论述,分析人物的“品”,评判他们的“品”,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中国历史人物有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了解他们的功过是非,更能理解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的内在原因。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国历史人物研究的一次有益补充,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更易于亲近的了解历史的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