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 第3版(機械工業) | ||
| 定價 | 59.8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5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盧宮明 宗昉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354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111565420 | |
本書係統全麵地介紹瞭數字音頻技術的基礎理論、數字音頻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標、數字音頻文件格式、數字聲音廣播的係統組成及關鍵技術。全書共分11章,主要介紹瞭聲學基礎知識、音頻信號的數字化、數字音頻壓縮編碼、信道編碼與調製技術、光盤存儲技術、電子樂器數字接口(MIDI)、數字音頻文件格式、音頻處理與控製設備、數字音頻工作站、數字聲音廣播、音頻測量與分析等內容。每章都附有小結與習題,以指導讀者加深對本書主要內容的理解。
本書注重選材,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在加強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時,注重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閤,有很強的實用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廣播電視工程、現代教育技術、電子信息和通信類專業的本科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數字音響工程、影視節目製作、多媒體應用與開發等領域的技術人員的崗位培訓和自學用書。
前言
第1章聲學基礎知識
1.1聲波、聲音與聲學的概念
1.2聲音的參數與度量
1.2.1頻率、頻譜、頻程及相位
1.2.2聲壓及聲壓級
1.2.3聲音的主觀感覺
1.3室內聲學基礎
1.3.1室內聲的組成
1.3.2混響時間
1.4人耳的聽覺特性
1.4.1人耳的聽覺範圍
1.4.2聽覺掩蔽效應
1.4.3聽覺延時效應
1.4.4雙耳效應
1.4.5德·波埃效應
1.5聲音質量的評價
1.5.1音質主觀評價用語
1.5.2音質主觀評價用語與客觀技術指標的關係
1.6小結
1.7習題
第2章音頻信號的數字化
2.1音頻信號的數字化概述
2.1.1采樣及采樣頻率
2.1.2量化及量化誤差
2.1.3編碼
2.2A/D轉換器
2.2.1逐次比較式A/D轉換器
2.2.2 A/D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2.3 D/A轉換器
2.3.1 D/A轉換器的基本原理
2.3.2權電阻式D/A轉換器
2.3.3 R-2R梯形網絡式D/A轉換器
2.3.4 D/A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2.4過采樣△∑調製A/D、D/A轉換器
2.4.1過采樣
2.4.2 △-∑調製和噪聲整形
2.4.3 1比特A/D轉換器和D/A轉換器
2.5小結
2.6習題
第3章數字音頻壓縮編碼
3.1數字音頻編碼概述
3.1.1音頻信號的分類
3.1.2數字音頻壓縮編碼的機理
3.1.3音頻編解碼器的性能指標
3.1.4數字音頻編碼技術的分類
3.2常用數字音頻編碼技術
3.2.1綫性預測編碼
3.2.2矢量量化
3.2.3 CELP編碼
3.2.4感知編碼
3.2.5子帶編碼
3.2.6相乾聲學編碼
3.2.7 MLP無損音頻編碼
3.3 MPEG-1音頻編碼標準
3.3.1 MPEG-1音頻編碼算法的特點
3.3.2 MPEG-1音頻編碼的基本原理
3.4 MPEG-2音頻編碼標準
3.4.1 MPEG-2 BC
3.4.2 MPEG-2 AAC
3.5 MPEG-4音頻編碼標準
3.5.1自然音頻編碼
3.5.2閤成音頻編碼
3.5.3閤成/自然音頻混閤編碼
3.6 Enhanced aacPlus編碼技術
3.6.1概述
3.6.2譜帶復製技術
3.6.3參數立體聲編碼
3.7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標準
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
第3版
3.7.1術語和定義
3.7.2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碼算法
3.7.3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編碼的關鍵技術
3.7.4 DRA多聲道數字音頻解碼算法
3.7.5 DRA音頻標準的技術特點
3.8新一代環繞多聲道音頻編碼格式
3.8.1 Dolby Digital Plus
3.8.2 Dolby TrueHD
3.8.3 DTS-HD
3.9小結
3.10習題
第4章信道編碼與調製技術
4.1數字音頻信號的處理流程
4.2信道編碼
4.2.1誤碼産生的原因及特點
4.2.2 RS碼
4.2.3 CIRC糾錯技術
4.2.4 RSPC碼
4.2.5警哨碼
4.2.6捲積碼
4.2.7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4.3數字調製
4.3.1調製的概念和目的
4.3.2 8-10調製
4.3.3 EFM編碼
4.3.4 EFM+編碼
4.3.5 17PP調製碼
4.3.6 OFDM和COFDM技術
4.4小結
4.5習題
第5章光盤存儲技術
5.1光盤存儲器概述
5.1.1光盤存儲技術的原理
5.1.2光盤存儲器的類型
5.1.3光盤存儲係統的性能指標
5.1.4光盤存儲技術的發展簡史
5.2激光唱盤(CD)
5.2.1 CD係列産品簡介
5.2.2 CD盤的數據記錄和讀齣原理
5.2.3 CD-DA標準摘要
5.2.4 CD-DA的物理格式
5.3超級音頻CD(SACD)
5.3.1 SACD的物理格式
5.3.2 1bit DSD編碼技術
5.3.3 DST無損壓縮算法
5.3.4版權保護技術
5.3.5 SACD播放機
5.4數字通用光盤(DVD)
5.4.1 DVD簡介
5.4.2 DVD-Audio
5.5藍光光盤(BD)和中國藍光高清光盤(CBHD)
5.5.1 BD光盤的發展簡史
5.5.2 BD光盤的物理格式與技術特點
5.5.3中國藍光高清光盤(CBHD)
5.6小結
5.7習題
第6章電子樂器數字接口
6.1電子樂器數字接口概述
6.1.1 MIDI的概念
6.1.2 MIDI相關術語
6.1.3 MIDI的發展
6.2 MIDI樂音閤成器原理
6.2.1頻率調製閤成法
6.2.2波形錶閤成法
6.3通用MIDI標準
6.3.1 MIDI消息格式
6.3.2 MIDI係統消息
6.4 MIDI係統中的設備配置
6.4.1 MIDI消息輸入設備
6.4.2音序器
6.4.3聲卡
6.4.4音源
6.4.5采樣器
6.4.6 MIDI閤成器
6.5 MIDI係統連接
6.5.1 MIDI端口
6.5.2連接方式
6.5.3 MIDI的通道
6.5.4 MIDI係統連接實例
6.6 MIDI設備的同步
6.6.1 SMPTE時間碼
6.6.2 MTC時間碼
6.7常見的MIDI應用軟件
6.7.1 Cakewalk Sonar
6.7.2 Cubase SX
6.7.3 CuteMIDI
6.7.4樂音 Eyesong
6.7.5作麯大師
6.8小結
6.9習題
第7章數字音頻文件格式
7.1資源交換文件格式
7.2 WAV文件格式
7.2.1 WAV文件的結構
7.2.2 寫聲音數據到WAV文件
7.3 MP3文件格式
7.3.1概述
7.3.2 MP3文件的結構
7.3.3 MP3文件實例剖析
7.4 MIDI文件格式
7.4.1 MIDI文件的結構
7.4.2 MIDI文件中的頭塊格式
7.4.3 MIDI文件中的音軌塊格式
7.4.4 MIDI文件實例
7.5其他音頻文件格式
7.6小結
7.7習題
第8章音頻處理與控製設備
8.1音響設備的分類
8.2信號動態處理設備
8.2.1壓縮器
8.2.2壓限器
8.2.3擴展器與噪聲門
8.2.4自動增益控製器
8.3均衡器
8.3.1均衡器的作用
8.3.2均衡器的種類
8.3.3均衡器的基本原理
8.3.4均衡器的技術指標
8.4聲反饋抑製器
8.4.1聲反饋的産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8.4.2聲反饋抑製器的工作原理
8.4.3 FBX-901型聲反饋抑製器
8.5效果處理器
8.5.1室內聲對調音的影響
8.5.2延時器
8.5.3混響器
8.6聽覺激勵器
8.6.1聽覺激勵器的作用
8.6.2聽覺激勵器的工作原理
8.6.3聽覺激勵器上的功能鍵及調試方法
8.6.4聽覺激勵器的應用
8.7調音颱
8.7.1調音颱的基本功能
8.7.2調音颱的分類
8.7.3調音颱的基本構成
8.7.4調音颱的信號流程
8.7.5調音颱的技術指標
8.7.6調音颱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8.7.7調音颱與效果處理器的連接方式
8.7.8數字調音颱
8.8小結
8.9習題
第9章數字音頻工作站
9.1概論
9.2數字音頻工作站的主要功能
9.3數字音頻工作站的組成
9.3.1主機
9.3.2音頻處理軟件
9.3.3音頻處理接口
9.3.4數字音頻工作站的附件
9.4數字音頻接口標準
9.4.1 AES/EBU(AES3)接口標準
9.4.2 S/PDIF接口(IEC 60958民用格式)
9.4.3 SPDIF-2接口
9.4.4 MADI/AES10接口
9.4.5 IEEE 1394接口
9.4.6 HDMI
9.4.7 ADAT接口
9.4.8 R-BUS接口
9.5音頻設備間的同步實現
9.5.1模擬設備之間的同步
9.5.2模擬設備與數字設備之間的同步
9.5.3數字音頻設備之間的同步
9.5.4同步方法綜閤運用實例
9.6音頻處理軟件
9.6.1效果器插件
9.6.2 Adobe Audition 3.0
9.6.3 Cubase SX 3和Nuendo 3
9.7小結
9.8習題
第10章數字聲音廣播
10.1概述
10.1.1 Eureka-147 DAB係統
10.1.2衛星數字聲音廣播係統
10.1.3 DRM/DRM+係統
10.1.4 HD Radio係統
10.1.5 CDR係統
10.2數字音頻廣播(DAB)係統
10.2.1 DAB係統的構成
10.2.2 DAB係統的技術參數
10.2.3 DAB的覆蓋方式
10.2.4 DAB數據廣播
10.2.5 DAB接收機原理
10.2.6 DAB係統的特點
10.2.7新一代數字音頻廣播DAB+
10.3數字調幅廣播(DRM)係統
10.3.1調幅廣播的發展曆程
10.3.2 DRM係統的構成
10.3.3 DRM係統的技術特點
10.3.4 DRM+係統及其技術特點
10.4 CDR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係統
10.4.1音頻和數字輸入子係統
10.4.2復用子係統
10.4.3信道編碼與調製子係統
10.5小結
10.6習題
第11章音頻測量與分析
11.1輸入/輸齣阻抗的測量
11.2電平測量
11.2.1測量方法
11.2.2電平測量單位
11.2.3聲音電平的監測儀錶
11.3增益測量
11.4串音和隔離度測量
11.5噪聲的測量
11.6頻率特性測量
11.6.1頻率測量
11.6.2相位測量
11.6.3幅-頻響應測量
11.6.4相-頻響應測量
11.7信號頻譜分析
11.7.1時域和頻域的關係
11.7.2周期性矩形脈衝的頻譜
11.7.3諧波分析儀
11.7.4頻譜分析儀
11.8非綫性失真的測量
11.8.1基波抑製法
11.8.2交互調製法
11.8.3白噪聲法
11.9眼圖及抖動測量
11.9.1眼圖
11.9.2抖動
11.10小結
11.11習題
書名: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 第3版
定價:¥59.80
作者:盧官明 宗昉
I S B N :978-7-111-56542-0
條碼書號:9787111565420
上架日期:2017-5-3
齣版日期:2017-5-1
版 次:3-1
齣 版 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叢 書 名: 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專業規劃教材
頁 數:354
我是一名在音樂製作領域摸索多年的業餘愛好者,雖然積纍瞭一些實踐經驗,但總覺得理論基礎不夠紮實。《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第3版》的到來,給我帶來瞭新的啓發。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次對數字音頻科學的深度探索。我特彆欣賞書中對聲音數字化的過程進行的詳細講解,從采樣定理的理論淵源,到量化誤差的産生和控製,再到各種編碼格式的演變,都梳理得非常清晰。這讓我明白瞭數字音頻的“數字”二字是如何體現的,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采樣和量化的過程。書中關於數字信號處理(DSP)算法的介紹,也讓我茅塞頓開。之前我總以為那些神奇的音頻效果是憑空産生的,現在纔知道它們是基於復雜的數學模型和算法實現的。雖然有些算法的推導比較深入,但我相信通過反復研讀和實踐,一定能夠掌握。這本書讓我對數字音頻的理解,從“知其然”上升到瞭“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評分作為一個對電子産品原理充滿好奇的技術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解釋數字音頻設備內部奧秘的書。《數字音頻設備原理》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求知欲。它不像一些過於學術的書籍,而是用更加貼近實際的角度,剖析瞭各種數字音頻設備的工作原理。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講解,它詳細闡述瞭DSP在音頻效果處理、噪聲抑製、聲音還原等方麵的關鍵作用,讓我對這些隱藏在設備內部的“大腦”有瞭更深的認識。書中還介紹瞭各種音頻編碼解碼器的原理,比如PCM、MP3、AAC等,以及它們如何影響音頻質量和文件大小,這對於我理解為何不同的音頻文件聽起來會有差異非常有幫助。另外,關於音頻接口、時鍾同步、數字濾波等概念的解釋,也讓我對數字音頻傳輸的精確性和穩定性有瞭更清晰的理解。這本書讓我不再隻是一個被動的音頻消費者,而是能夠從技術層麵去審視和理解我所使用的數字音頻設備。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個對數字音頻充滿熱情但又缺乏係統知識的初學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夠帶我入門、又不會過於晦澀難懂的書。《數字音頻原理及應用第3版》的齣現,簡直解決瞭我的大問題。我最喜歡的是它對於聲學基礎知識的講解,雖然我之前對聲音的物理特性瞭解不多,但這本書用非常直觀和易於理解的方式,從聲波的産生、傳播到人耳對聲音的感知,都進行瞭細緻的闡述。我不再是將聲音視為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夠想象聲波的起伏,理解頻率和振幅對音色的影響。書中舉例的聲學現象,比如共振、衍射等,都讓我覺得非常有趣,也為後續理解數字音頻的采樣、量化等技術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書中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緊密結閤瞭實際的應用,讓我看到瞭聲學知識如何在數字音頻領域發揮作用。比如,在介紹房間聲學處理時,它不僅解釋瞭聲學陷阱和擴散器的原理,還給瞭很多實際的案例和建議,這對於我未來想在傢中搭建一個小型的錄音棚非常有幫助。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且知識淵博的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我,讓我對數字音頻的世界充滿瞭好奇和信心。
評分我是一名對音響設計製作非常感興趣的學生,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相關技術的書籍。《數字音頻音響設計製作入門》這本書,確實滿足瞭我的期待。它從最基礎的數字音頻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音頻信號的處理、編碼、存儲以及最終的播放。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音頻信號鏈的講解,從麥剋風的拾音原理,到前置放大器的作用,再到數模轉換和模數轉換的過程,都解釋得非常清晰。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各種音頻格式的特點和適用場景,以及常見的音頻接口和連接方式,這些都是在實際操作中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本書還包含瞭一些實際的音響設計和製作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處理人聲,如何混響,如何進行母帶處理等,這些實操性的內容,對我來說價值巨大。我嘗試跟著書中的步驟,使用一些免費的音頻軟件進行簡單的練習,發現理解起來比之前自己摸索要容易得多。這本書讓我不再覺得音響設計製作是一項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通過學習和實踐,人人都可以掌握的藝術。
評分作為一個渴望深入瞭解聲音世界、並希望將這份熱愛轉化為實際創造的讀者,《數字音頻音響設計製作入門》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並非一本枯燥的技術堆砌,而是以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將數字音頻的復雜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音響設計”的理念和流程的闡述,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操作軟件,更強調瞭設計的思考過程:如何理解音樂的情感,如何根據不同的聽眾群體來調整聲音的錶現,以及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去實現這些創意。書中關於混響、均衡、壓縮等效果器的應用場景和調整技巧,都寫得非常實用,並且附帶瞭大量的小貼士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新手來說至關重要。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對一些自己錄製的素材進行後期處理,驚喜地發現聲音的可塑性遠超我的想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音響設計製作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技術、創意和對聲音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