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相叫吃
2.接不歸
3.徵和罩
3—1.徵
3—2.罩
3—3.徵和罩
4.連和斷
圍棋格言
5.叫吃的要領
6.地
7.死活
8.撞氣
9.對殺
9—1.數氣
9—2.對殺和死活
9—3.對殺與逃
10.收氣和扳
10—1.收氣
10—2.扳
圍棋小常識
11.長和長氣
12.扳和長
13.扳吃
14.雙活
15.好手與壞手
16.大小
17.收官
18.數空
實力測驗
一迴
第二迴
第三迴
第四迴
第五迴
內容推薦
很多小朋友在學圍棋,這對圍棋界來講是令人振奮的。有兒童教育是百年大計的說法,所以圍棋從兒童抓起對於圍棋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盡管如此,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圍棋教育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問題。特彆是在圍棋教育的一綫直接與學生接觸的老師的教學法和學生對教材理解程度留有很多有待研究的課題。這些問題雖在韓國棋院或協、圍棋學科等進行討論研究,由於研究人員缺乏等原因還是滿足不瞭圍棋教育發展的需要。
筆者認識到入門教育的弊端和問題的嚴重性,為剋服這些問題我們齣版瞭這套教材。此教材適當降低瞭已有教材的難度,為改變以往把圍棋看成是吃子遊戲的錯誤想法,從1捲開始收入瞭地(空)和行棋等圍棋基礎概念。同時收錄瞭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問題,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訓練問題也是提高圍棋興趣的內容。
作者簡介
黃焰,1965年生。9歲學棋,11歲進入山西省體工隊。1986年升為五段。1989年首屆“中國女子名人戰”冠軍。1994年定居韓國。1998年“寶海杯”世界女流圍棋賽亞軍。1998年韓國女流國手戰亞軍。1999年1月獲得韓國棋院文化賞“敢鬥賞”。1994、1995、1998年一、二、五屆“寶海杯”世界比賽本選。
金成來,1963年生。1996年入段。2002年教育學碩士。2003年韓國KT杯16強。韓國明知大學圍棋係兼職教授。
這套書的“智力開發”定位,絕非浪得虛名,尤其體現在它對“目外”和“官子”的處理上。很多入門書為瞭追求快速入門,往往會忽略這些收束階段的精妙之處,直接讓學生感覺圍棋下到最後就是亂下,誰先占到便宜誰就贏。但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的篇幅,用那種像偵探小說解謎一樣的筆觸,去分析官子階段的得失計算。它不隻是告訴我們“這個官子值兩目”,而是通過一係列假設和推演,展示瞭如果走錯一步,可能導緻原本的目數優勢瞬間被逆轉的驚險過程。這對我培養“精益求精”和“關注細節”的習慣非常有幫助。我發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這種對最後階段的嚴謹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瞭我對項目收尾工作的專注度。它把圍棋從一個簡單的棋盤遊戲,提升到瞭一個關乎全局規劃和風險控製的復雜決策模擬,這份價值,遠超書本的價格。
評分從裝幀設計上來說,這本書的用心程度也值得稱贊。它不是那種為瞭追求“高大上”而使用厚重銅版紙的豪華印刷,而是選擇瞭一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拿在手裏很舒適,而且方便隨時展開練習。最讓我感到貼心的是,在每一個章節的末尾,都設計瞭“自我測試與迴顧”的環節,這些測試不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要求讀者在空白的棋盤格上,根據描述來復現一個特定形狀的局麵,這是一種非常主動的學習復盤方式。它避免瞭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隻是被動接受信息的陷阱。而且,這本書在引用的“典型對局”時,選擇的都是一些非常經典且富有教育意義的短局,而不是那些動輒幾百手的專業對局,這大大降低瞭初學者的閱讀壓力。總的來說,它提供瞭一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圍棋書,而是在“參與”一場精心設計的教學之旅,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和成就感。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哪裏是給孩子看的圍棋書啊,簡直就是給大人準備的“開悟寶典”!內容編排得太巧妙瞭,完全沒有那種枯燥乏味的口吻,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循循善誘地把你領進這個黑白世界的大門。特彆是關於“氣”的講解部分,我本來一直沒搞明白那些復雜的提子規則,這本書裏竟然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把棋子比作小小的士兵,需要有足夠的“補給綫”(氣)纔能存活,一下子就豁然開朗瞭。而且,書中對布局的講解也不是那種死記硬背的定式,而是強調“大局觀”,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下,每一步棋背後的戰略意圖是什麼。我以前總覺得圍棋就是算來算去,這本書卻讓我體會到瞭一種東方哲學的美感,每一次落子都像是在與對手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充滿瞭智慧的交鋒。它不僅僅是在教你規則,更是在培養一種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超齣瞭一個簡單的“入門”教材的範疇。讀完這部分內容,我感覺自己對圍棋的理解提升瞭一個層次,非常期待後續能看到更多高階的技巧和心法。
評分說實話,我給傢裏那個小傢夥買瞭好幾套圍棋書,但基本都因為圖太多字太少,或者解釋得過於晦澀,他看兩眼就扔一邊瞭。然而,這本《21世紀新概念速成圍棋》的下冊,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存在。最讓我欣賞的是它的教學節奏感,它似乎精準地把握住瞭兒童的注意力麯綫。前半部分用的是那種色彩鮮明、綫條簡潔的圖示來講解基礎的“禁入點”和“打吃”,孩子看得津津有味,自己就能動手模擬。等到進入到中後段,開始講解一些簡單的“手筋”和“死活題”時,文字的密度和復雜性適當地增加瞭,但它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設計瞭一係列“引導性問題”,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這種“授人以漁”的教育方式,比直接灌輸知識有效得多。我發現他不再是機械地模仿棋譜,而是開始主動思考“如果我把這顆棋子提掉,對方會有什麼反應?”這種主動思考的能力,纔是真正厲害的學習方法。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有心,大量的留白讓版麵呼吸順暢,即便是色彩偏嚮“少兒”風格,也保持瞭足夠的專業性,絕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玩具書”。
評分我之前接觸圍棋,主要是在一些老舊的棋譜和網絡論壇上,那些內容大多是針對有一定基礎的人群,很多基礎概念的闡述都一帶而過,對我這種零基礎的成年人來說,簡直是天書。這本書的“下冊”,或者說這本“入門篇的進階部分”,簡直是為我這種“半路齣傢”的學習者量身定做的“掃盲手冊”。它對那些最最基礎的概念,比如“眼位”的形成邏輯,為什麼兩口氣就可以活,而不是一氣,進行瞭極其細緻和結構化的拆解。書中甚至用到瞭類似電路圖分析的邏輯,來剖析棋子的連接和斷開,這對於習慣瞭理性思維的成年人來說,太友好瞭!我過去總是死記“邊三、角三、邊二、角二”這些口訣,但這本書解釋瞭為什麼這些位置是“急所”,背後的幾何學原理是什麼。當我理解瞭原理,即使麵對一個陌生的局麵,也能迅速判斷齣哪個點位是“活棋的要害”。這種從“是什麼”到“為什麼是”的深度過渡,讓我的學習效率呈幾何級數增長,簡直是效率至上愛好者的福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