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與教育——錢穆作品
定價:16.00元
作者:錢穆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11-01
ISBN:9787563350261
字數:86000
頁碼:11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乃匯錢穆先生關於中國文化與教育諸問題的專論和演講詞而成,共有文章二十篇,均係其於抗戰之時,感山河巨變、世風渾濁,不忍“以二帝三王相傳之天下授之塞外”而作。先生以其對中國文化精深閎大之體悟,對中國精神健旺蓬勃之感觸,揭中西傳統與路綫之差異,指明中國文化現代轉嚮之途徑,並以教育實施之弊端及其改革為特彆關心所在,尋求民族健康發育之正途。
先生“匯其有關文化問題者為上捲,其討論學術趨嚮者附之。關於教育問題者為下捲,其牽及政風治術者附之”。全書言簡意深,曆久彌新,乃凡愛中國與中國文化之士所不應錯失之作。
目錄
序
上捲
中國文化與中國青年
中國文化與中國軍人
東西文化之再探討
東西文化學社緣起
戰後新世界
新時代與新學術
齊魯學報創刊號發刊詞
下捲
改革大學製度議
改革中等教育議
從整個國傢教育之革新來談中等教育
革命教育與國史教育
建國三路綫
中國民主精神
政治傢與政治風度
新原纔
病與艾
過渡與開創
現狀與趨勢
變更省區製度私議
跋
作者介紹
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曆史學傢。江蘇省無锡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 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傢貧輟學,後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後,曾在廈門、無锡、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
《文化與教育——錢穆作品》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錢穆先生的思想,如同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他看待中國文化,是懷著一種深切的民族情感,並且能夠深刻地洞察其內在的精神。當他將目光投嚮教育時,這種洞察力就更加凸顯。他認為,教育並非是孤立的個體行為,而是與整個文化的生命息息相關。他強調教育應該承擔起傳承文化、培育人格的重任,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遞層麵。書中,他對“通識”的闡釋,以及對“治學”精神的呼喚,都讓我深感振奮。在這個信息爆炸、知識碎片化的時代,錢穆先生的觀點,無疑是一股清流,它提醒我們要迴歸教育的本源,要注重培養一個人完整的生命,要讓文化精神在新生代身上得以延續。讀他的書,是一種精神的洗禮,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
評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文化與教育——錢穆作品》這本書的,沒想到卻因此打開瞭通往另一番精神世界的大門。錢穆先生的文字,不像現代學術著作那樣生硬晦澀,而是帶著一種溫婉而有力的力量,能夠直擊人心。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是根植於曆史的深厚土壤,並且充滿瞭對未來的關切。當我讀到他關於教育的論述時,我被深深地吸引瞭。他並非僅僅關注教育的形式或方法,而是將其看作是文化生命得以延續的根本。他強調教育的“溫情與敬意”,這四個字,在我看來,道齣瞭教育最核心的價值。在這個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傾嚮於用功利化的標準來衡量教育的成敗,而錢穆先生的文字,則像一股清泉,提醒我們教育更應關乎生命的成長,關乎文化的傳承,關乎一個人精神世界的建構。讀這本書,讓我對“教育”這兩個字有瞭更豐富、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中國文化有瞭新的敬畏。
評分《文化與教育——錢穆作品》這本書,我最近纔讀完,感覺像是推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一個宏大而深邃的世界。錢穆先生的文字,不似當下許多學者那樣注重辭藻的華麗或邏輯的嚴謹到一絲不苟,反而帶有一種溫潤如玉的質感,像是老友娓娓道來,字裏行間流淌著他對中國文化深沉的熱愛與洞察。他談論起教育,不是空泛地講授某種方法論,而是將其置於整個文化傳承的宏觀背景下,讓我們理解到,教育的本質在於文化的延續與生命的喚醒。讀他的書,常常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又伴隨著一種“我知之甚少”的敬畏。他對於中國曆史的理解,並非是史實的堆砌,而是注重從曆史的長河中提煉齣文化的精神內核,再用這內核去審視當下,去反思教育的意義。有時候,我會停下來,反復咀嚼他某一句關於“溫情與敬意”的話,它像一股清流,洗滌瞭心頭的浮躁,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所處的時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對一個人生命根脈的滋養,是對其精神世界的塑造。
評分我一直認為,閱讀錢穆先生的作品,就像是在與一位飽學之士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文化與教育——錢穆作品》更是如此,它將錢先生對中國文化與教育的精闢論述集於一冊,讓我得以一次性領略其思想的廣度與深度。在書中,錢先生將教育視為文化命脈的延續,他並非高談闊論抽象的教育理論,而是從中國曆史的脈絡中,從傳統文化的精髓中,發掘齣教育的根本所在。他的觀點,常常是齣人意料又發人深省。比如,他對“通識”的強調,讓我反思當下教育中過分強調專業化而導緻的“碎片化”知識。他認為,真正的教育,是培養一個人能夠“通達”人情事理,能夠理解文化的整體,而不隻是掌握一些孤立的技能。這種迴歸“通識”的視角,在今天顯得尤為珍貴。讀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更具生命力的教育圖景,一個能夠培養齣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深厚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的完整人格的教育。
評分對於《文化與教育——錢穆作品》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復雜而深刻的。它不像許多暢銷書那樣,提供立竿見影的“秘籍”或“捷徑”,反而需要讀者沉下心來,細細品味。錢穆先生的文字,有種獨特的韻味,不追求辭藻的華麗,卻字字珠璣,蘊含著深厚的人生智慧和對文化的洞察。他談論教育,從來不是就教育談教育,而是將其融入到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展現齣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核心作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文化精神”的強調,他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傳承和發揚這種文化精神,讓生命在文化的滋養中得以生長。這種視角,讓我對教育的理解,從狹隘的知識傳授,升華到瞭對生命、對文化、對民族根源的更深層次的認識。讀這本書,有時候會覺得像是在進行一場精神上的“朝聖”,在錢穆先生的引導下,去重新認識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去體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