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周易守正(全二册)
出版社定价:77.00
作者:张吉华 著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304057305
字数:17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读完此书,你就读懂了《周易》。作者“十年磨一剑”,开辟解读《周易》新格局。开创性阐述中华易理精髓,挖掘《易经》文化溯源。作者“十年磨一剑”,开辟解读《周易》新格局。开创性阐述中华易理精髓,挖掘《易经》文化溯源。
内容提要
《周易守正》旨在守住《周易》之正理!本书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开了《周易》原本的“象数原理”,从《周易》“经传文辞”中挖掘整理出一整套解卦系辞方法,而且在释解《周易》经传文辞过程中,通过象数与义理的演绎机制,“推天道以论人事”,从象数易理的阴阳道德观念中,进一步寻找出“诸子百家”由“形下象数”而至“形上义理”的“演绎路径”。卷述其《周易》经传文辞的状态、由来、解读方法,及其易理思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详细论述《周易》内含的“象数原理”及其原本说易解卦方法基础上,简述了易理的发轫由来、以及由易理演绎经传文辞、由易理孕育文化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独到的探讨。
目录
作者前言
一、内容与特点
二、创意与成书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周易?经文》原文
《周易?传文》原文
篇 解易序文
章
先秦易理与解读方法
节:易理与运用,易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爻动与数进,易理演绎的基本法则
第三节 倚数与类象,易卦解读的操作方法
第四节 占卜与义理,说易解卦的价值取向
第五节 卦情与爻情,周易文辞的语词概念
第六节 太极与八卦,说易解卦的热点话题
第二章 易理源起与易学发展
节 结绳造就了伏羲文王
第二节 中文数符的象数易理
第三节 经传文辞的渐次形成
第四节 后世易学的继承发展
第三章 中华易理与文化传统
节 阴阳道德种下文化内核
第二节 儒道互补构建文化格局
第三节 百家争鸣演绎文化传统
附录
附录1 新编《先天序卦传》
附录2 易理解读《三十六计》
附录3 六十四卦爻动数进易理演示图
周易守正 2
...................
作者介绍
张吉华,男,1958年生,大学本科毕业,四川泸州人士,广东中山择业。近二十年潜心从事易学研究,1997年开始挖掘整理《周易》内涵的说易解卦理论,既破解了“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破解了先秦诸子由“形下象数”推导“形上义理”的逻辑思维,为学界解决了两千年来读不懂《周易》的学术难题。十年磨一剑,运用“先秦易理”原本的说易解卦方法,顺理成章释解了《周易》经传文辞,并以此形成本书说易解卦的基本内容。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范本,逻辑链条极其严谨,层次分明,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少会感到迷失方向。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传统典籍的解读类书籍,很多要么是过于堆砌原文,缺乏必要的阐释,要么就是过度发挥,偏离了原意。但这一本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独立消化的小模块,每个模块之间又通过精妙的过渡句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变”与“不变”哲学的深入探讨,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社会学观察,来佐证他的观点,这极大地增强了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拿出笔在旁边做大量的笔记和思维导图,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思考框架。读完其中关于“时位”的章节后,我甚至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做出的几个重要职业决策,发现自己当时确实忽略了环境和时机的重要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古朴典雅的色调和字体选择,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深邃、耐人寻味的氛围中。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书店里翻到的,当时就被它的装帧吸引住了。翻开第一页,那种纸张的质感就很不一样,摸起来有一种独特的厚重感,感觉这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而是真正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经典。作者的引言部分写得非常真诚,他没有故作高深地去阐述那些晦涩的哲学概念,而是非常平实地讲述了他自己对易学的理解和研究的心路历程,这让我瞬间觉得亲近了很多。尤其是他对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重新阐释,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对比,让我对很多困扰已久的问题豁然开朗。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拘泥于古人说法的态度,既尊重传统,又敢于创新,这种平衡把握得极好,让原本枯燥的易理变得鲜活起来。读下来,感觉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长者在促膝长谈,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题材是抱持着审慎的态度的,因为很多介绍古籍的书籍最终都沦为了艰涩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一套书的文字风格却出乎意料地流畅和富有画面感。作者似乎拥有一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魔力,他没有使用过多的生僻术语,即使是不得不提及一些专业词汇,也总能紧接着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加以解释。举个例子,他描述阴阳转化时,用的那个关于四季更迭的例子,简直太精妙了,我瞬间就理解了那种微妙的、螺旋上升的运动规律。这种‘大家写给大众看’的用心,在学术著作中是非常难得的。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更像是在听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不知不觉中,知识就已经渗透到脑海深处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不仅仅是美观,更是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全套两册的体量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因篇幅过长而产生的疲劳感。更重要的是,它在版式设计上非常注重读者的眼睛健康。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和页边距都经过精心计算,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内页的纸张选择了那种略带米色的环保纸,光线反射柔和,非常适合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阅读。从细节处可以看出出版方对读者的体贴入微,这在如今快节奏的出版业中,实属难得。一本好书,不仅内容要扎实,形式上也必须承载起内容的重量,而这套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厚重内涵。
评分这本书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上,处理得相当有深度和前瞻性。很多老学问的困境就在于如何将几千年前的智慧应用到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反而将其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进行深入剖析。作者反复强调,学习经典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获取一种洞察事物本质的视角和方法论。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择时而动”的讨论,他结合了当前商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信息爆炸的特点,提出了许多极具操作性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说教。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纯粹的哲学思辨,直接成为了指导日常实践的工具书。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原本对易学抱有很强的功利性或神秘主义色彩的看法,在阅读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后,都开始对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真正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