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制作与营养配餐
目录:
PART 1 宝宝辅食添加与制作基本知识
宝宝辅食何时添加
4 ~ 6 个月,辅食添加黄金期
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的危害
可以添加辅食的信号
添加方法早知道
从含铁米粉开始添加
添加数量要由少到多
添加速度要循序渐进
食物的性状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各类辅食的添加顺序
为宝宝添加辅食必知事项
需为宝宝准备哪些进食用具
辅食制作总要领
选购安全的食材
食材清洗要干净
食物一定要熟透
辅食要现做现吃
辅食应少糖
辅食要不要加盐
辅食要少加调味品
辅食可加少许油
如何给蔬菜焯水才科学
制作辅食常用工具
PART 2 0 ~1岁辅食添加进程与制作指导
PART 3 1~2岁分阶段喂养指导与营养配餐
PART 4 2 ~ 3 岁宝宝的花样美食
PART 5 宝宝*爱吃的食物盘点
PART 6 宝宝常见病症食疗方案
附录 让宝宝健康聪明的功能食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菠菜汁
材料:菠菜1 棵。
制作方法:
1. 菠菜洗净、切碎后,放入碗中上锅蒸熟,或放入开水中煮熟。
2. 将蒸熟或煮熟的菠菜,放入干净的碗中,用汤匙研磨出菜汁。
再用纱布或滤网滤除菜渣,取菜汁,凉温即可喂食。
贴心提示:
菜汁较菜水要浓一些,味道也更清晰,可以在宝宝适应了菜水以后添加。要注意挑出里面的菜筋和细小菜叶,以免噎着宝宝。
山药粥
材料:山药1 小段,大米(或小米)适量。
制作方法:
山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方块儿,与大米(或小米)一起入锅加
清水煮成粥,再将山药块儿用勺碾碎即可。
贴心提示:
1. 山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等,可促使机体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
2. 新鲜山药切开时会有黏液,极易滑刀伤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这样可减少黏液。
陪宝宝玩到入园——0~3岁子早教游戏指导手册
目录:
第1章 0~2个月子早教游戏
黑了,亮了
看画片
跟着指偶动动眼
转转真好玩
小小斗牛士
宝宝按摩操
我的小手会敲鼓
小宝宝坐轮船
宝宝学说话
小宝宝学唱歌
开心谈话
玩具“说话”
盘过来,盘过去
妈妈哪儿去了
小手摆啊摆
小淘气,踢球球
宝宝抬抬头
小小舞蹈家
条件反射笑笑笑
0~2个月宝宝智能档案
第2章 3~5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3章 6~8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4章 9~12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5章 1岁1个月~1岁3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6章 1岁4个月~1岁6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7章 1岁7个月~1岁9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8章 1岁10个月~2岁子早教游戏
第9章 2岁1个月~2岁3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10章 2岁4个月~2岁6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11章 2岁7个月~2岁9个月子早教游戏
第12章 2岁10个月~ 3岁子早教游戏
附录:全优宝宝子早教全攻略
关于“科学喂养”的深度解读,告别各种育儿谣言! 我这个人比较较真,在给孩子吃的东西上,我总是希望能找到最权威、最科学的依据。市面上很多育儿书写得太情绪化,或者只是个人经验的堆砌,缺乏真正的营养学支撑。但这本书在阐述辅食制作的背后原理时,显得非常严谨和专业。它会解释为什么某个阶段要增加铁元素,为什么某种烹饪方式对宝宝的肠胃更友好,甚至会提到一些常见的辅食误区,比如关于“加盐、加糖”的时间节点,讲解得非常清晰,让我彻底明白了背后的逻辑,而不是人云亦云。我特别欣赏它关于食材选择的章节,它不仅告诉你“能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挑选安全的食材”,比如如何辨别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的区别,如何安全地储存母乳或配方奶。这种深入到源头的基础知识传授,让我对宝宝的健康有了更全面的掌控感。这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育儿知识的家长,而是一个能够根据科学指导,主动为孩子制定健康方案的“营养规划师”。对于追求科学育儿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工具书。
评分设计实用性极强,厨房小白也能变大厨的节奏! 说实话,我这个人对做饭这件事一直有点畏惧,总怕搞砸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实用主义”精神。它没有追求那种米其林级别的复杂摆盘,而是完全从家庭日常角度出发,专注于营养的均衡和制作的便捷性。我特别喜欢它里面“一锅出”和“快手辅食”的分类,对我这种白天需要上班的职场妈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很多食谱我都可以在周末提前做好分装冷冻,工作日拿出来加热一下,既保证了新鲜度,又节省了大量时间。比如那个“宝宝版意式肉酱”,我把它和蔬菜泥混合在一起,口感丰富,宝宝非常喜欢,而且整个过程下来半小时足矣。此外,书中还贴心地提供了不同烹饪工具的替代方案,比如没有破壁机,用料理机或传统搅拌机怎么调整步骤,非常人性化。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厨房老妈子”在手把手教你,让你做辅食这件事,从一项压力巨大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充满成就感的日常享受。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彻底摆脱了“速溶辅食”的依赖,真心为宝宝的每一餐操心,并且乐在其中。
评分从“焦虑妈妈”到“淡定育儿”的转变见证者! 在宝宝快一岁的时候,我经历了最严重的“分离焦虑”和“入园恐惧”,我自己很舍不得放手,宝宝更是每天哭得惊天动地,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这本书中关于“陪伴宝宝玩到入园”的那部分内容,简直像一剂强心针。它不是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脱敏”和“过渡”方案。它详细分析了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心理根源,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情景应对策略,比如如何设置“告别仪式”,如何通过游戏来模拟分离和重聚的过程。我严格按照书里的建议,每天一点点地增加和宝宝独处的时间,并用特定的“入园游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大概坚持了两周,效果立竿见影,虽然入园当天还是有些小插曲,但整体过渡得比我预想的要顺利得多。这本书不仅是育儿知识的宝库,更像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它治愈了我的焦虑,也帮助我的孩子建立起了对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它让我明白了,高质量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远胜过物质上的堆砌。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段成功育儿经历的珍贵记录和精神支柱。
评分体验感爆炸!这本书简直是新手爸妈的“救星”啊! 我家那个小家伙,刚过了六个月,开始对大人饭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时候我简直手忙脚乱,网上搜的那些花花绿绿的食谱看起来都好复杂,食材一堆堆的,光是准备工作就够我头疼的了。直到我淘到这本书,简直像是找到了“宝藏”。首先,它的排版设计就深得我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图文并茂,每一步骤都有清晰的图片指导,连我这种厨房小白都能轻松上手。我记得第一次尝试做那个南瓜小米粥,按照书里的比例和火候来,出来的成品色泽金黄,宝宝吃得那叫一个香甜,连平时挑食的毛病都少犯了。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做,更细致地讲解了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什么时候该添加哪些微量元素,这本书里都有明确的标注,让我对宝宝的饮食结构心里有底多了,不再是盲目地喂食。而且,它推荐的很多食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取的,不需要特地跑去进口超市采购,这一点对工薪家庭来说太友好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复杂的科学育儿知识,转化成简单易行的家庭操作指南,让我从喂养焦虑中解脱出来,真正享受和孩子一起探索美食的乐趣。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辅食添加阶段的父母们,相信我,它会让你事半功倍!
评分简直是育儿知识的百科全书,不仅仅是“吃”那么简单! 我最初买这本书,确实是冲着它的辅食食谱去的,想着能解决宝宝吃饭的问题,但翻开之后,我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关于“怎么和宝宝玩耍”的那几章内容,简直是为我家那个“小祖宗”量身定做的!我家宝宝精力旺盛得惊人,一刻也闲不住,我经常抓瞎,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有益的活动上。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的认知发展特点,并且针对性地推荐了大量室内外的亲子游戏,从简单的感官刺激游戏到需要精细动作配合的建构游戏,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所需材料说明。比如,书中提到用家里的旧袜子做“触摸袋”的游戏,我试了一下,宝宝对着那个袋子爱不释手,光是抓、捏、揉搓,就能玩上半个小时,这极大地锻炼了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强调了“玩耍即学习”的理念,把早期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亲子互动中,而不是死板地进行“上课”。这本书真正教会我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让我们家的亲子时光变得更有意义、更有质量,感觉自己的育儿“段位”都提升了好几个leve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