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标准胃镜检查
定价:58.00元
作者:(日)细井董三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381792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1.本书是以准备开始学习胃镜检查的医生,刚刚学会想进一步提高的医生,以及已经有一定的胃镜检查经验但因为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操作而缺乏信心的医生为主要对象。2.目前的内镜入门书,基本上是由内镜医生所著,尽管强调了内镜的有用性,对其误区则很少触及。3.本书作者集内镜检查和X线检查的经验,详细描述了内镜检查的标准操作方法及常见的误区,全书使用大量的照片,来解说安全而且很少漏诊的内镜检查的要点,对内镜初学者大有裨益。
内容提要
日本在胃镜方面处于*地位。对于刚开始学习胃镜检查的医生,提示如何安全地、没有漏诊、没有视而不见的操作手册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本书编者从有内镜检查同时又有常年X线检查的经验中,客观把握内镜检查的优点和缺点,站在X线检查对比的立场上看待内镜检查,为了让初学者容易理解,使用大量的照片来解说安全且很少漏诊的内镜检查的要点。
目录
1.如何进行准备。
2.使用什么样的内镜。
3.如何插入内镜。
4.正常情况下如何检测。
5.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摄影。
6.各部位摄影上的注意点。
7.色素内镜应该怎样进行。
8.活检的技巧。
9.检查后应注意的事项。
10.容易引起的并发症。
11.内镜检查的精度。
12.胃疾病的鉴别诊断。
13.希望牢记的内镜图像。
作者介绍
主编:细井董三,日本东京都多摩癌肿检诊中心消化科主任,具有丰富的胃镜检查及治疗经验,是世界的消化道疾病治疗专家。主译:汪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日文班毕业,留日两年,一直从事消化内镜临床工作。
坦白说,我对胃镜这门技术一直抱有敬畏之心,感觉它既精细又充满挑战。《标准胃镜检查 临床实用胃镜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这种顾虑。书中的“内镜医生技术参考书”部分,详细拆解了每一个操作步骤,从器械的选择、润滑,到镜头的推进、角度的调整,再到活检钳的使用,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突发情况,而是提前给出了应对策略,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信心。我曾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描述,在脑海中模拟操作过程,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内镜室,一步一步地完成检查。而且,这本书不仅仅关注“怎么做”,更注重“为什么这么做”,它会解释每一个操作背后的原理和目的,这让我不仅仅是学会了操作,更是理解了操作的精髓。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避免漏诊”的章节,它列举了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病灶类型和部位,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查方法,这让我意识到,胃镜检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者的细心和经验。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在我摸索前行的道路上,为我点亮了前行的灯塔,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前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但字体和排版的选择却透露出专业与严谨。翻开扉页,我便被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所笼罩。目录清晰地罗列了胃镜检查的各个环节,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观察,再到并发症的处理,几乎涵盖了临床实践中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关注了关于不同病灶的鉴别诊断部分,这对于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书中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微创治疗技术的介绍,图文并茂,步骤详尽,让我对这些复杂操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尽管我并非内镜领域的专家,但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即便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也显得格外易懂。那些精美的图片,不仅仅是作为插图,更是理解病变形态、判断病理特征的有力工具。每当我在临床上遇到难以判断的影像时,总会忍不住翻阅这本书,寻找相似的病例,对比描述,从而获得更多启发。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我学习的道路上,默默地给予我指导和支持,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关于胃镜诊疗的百科全书,每一页都蕴藏着知识的精华,等待我去细细品味和吸收。
评分我是一名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胃镜检查报告。阅读这本《标准胃镜检查 临床实用胃镜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胃黏膜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描述得细致入微,例如早期胃癌、腺瘤、息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图文对照。特别是那些彩色图片,清晰地展现了病灶的颜色、大小、表面形态、隆起或凹陷程度等关键信息,这对于我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灶至关重要。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内镜下操作的技巧,例如如何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如何在不遗漏重要病变的情况下优化检查流程等,这些实用的建议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病例,病灶非常微小,位置也比较隐蔽,如果没有书中关于“盲区”的提示以及如何通过体位调整来暴露病灶的技巧,我很有可能就会错过。此外,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合并症患者的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能够更加周全地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更适合的检查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让我在阅读的同时,就能想象出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场景,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
评分在这本书的众多章节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胃镜下疾病的诊断图谱。我一直觉得,胃镜检查的最终目的在于准确诊断,而形态学上的判断是诊断的关键。这本书的图谱部分,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图片,而是将图片与文字描述、关键病理特征紧密结合。例如,对于萎缩性胃炎,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程度萎缩的表现,以及黏膜颜色、血管纹理的变化,并且配有大量的彩色图片,让我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病变的真实样貌。对于一些早期病变的鉴别,例如早期胃癌和良性溃疡,书中提供了详细的鉴别要点,并配有对比图片,这对于我提升鉴别诊断能力非常有帮助。我还会定期翻阅这本书,特别是在遇到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时,总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和启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海量的胃镜图像和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形成了一部宝贵的参考资料。对于每一个希望提升胃镜诊断水平的医生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它让我看到了胃镜诊断的无穷魅力,也让我看到了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空间。
评分作为一名对消化内镜充满兴趣的医学生,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易懂的胃镜学入门书籍。《标准胃镜检查 临床实用胃镜学》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它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我从最基础的胃镜结构、原理和操作规范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常见及少见胃部病变的内镜下表现。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色彩还原度好,细节丰富,这对于我理解抽象的病理描述非常有帮助。例如,当书中提到“鹅卵石样”黏膜时,我通过图片就能立刻联想到真实的病变形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想象阶段。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诊断图谱”部分,它就像一本“寻宝图”,当我看到患者的内镜图像时,我就可以对照着这本书,根据病灶的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这种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临床提示”和“经验分享”,这些零散的碎片化信息,恰恰是教科书中所缺乏的,也是临床实践中最宝贵的财富。我感觉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他愿意将自己多年的行医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的后辈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