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l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F l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JJF ll30—2005几何量测量设备校准中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JJF ll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国家标准
GB/T 2424.27--2013 环境试验 支持文件和指南 温湿度试验箱不确定度计算
OB/Z 6113.401—2007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4-1部分:不确定度、
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标准化的EMC试验不确定度
GB/T 6113.402--2006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4—2部分:不确定度、
统计学和限值建模测量设备和设施的不确定度
GB/1、16509—2008辐射加工剂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导则
6B,/T l8779.2—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2部分:
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GB/T l8779.3~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3部分:
关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达成共识的指南
GB//2 22553—2010 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
GB/T 24635.3--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坐标测量机(CMM)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技术
第3部分:应用已校准工件或标准件
GB/Z 24637.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通用概念第2部分:基本原则、规范、
操作集和不确定度
68/T 27411一2012检测实验室中常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表示
GB/T 28898--2012冶金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GB/T 29820.1—2013流量测量装置校准和使用不确定度的评估第l部分:线性校准关系
显示全部信息作为一名计量认证审核员,我深知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是实验室管理和认可的关键环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汇集了国家最新的、最权威的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我审核实验室的测量能力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我期待书中能够对各项标准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解读,例如如何审核实验室对A类和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如何评估其不确定度合成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审核案例,展示在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审核。这本书的出现,将大大提高我的审核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我能够为实验室提供专业、公正的评审意见,从而推动整个计量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评分我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技术总监,一直以来,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恰好能够为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测量不确定度管理体系,帮助我们识别生产过程中关键的测量点,并对这些点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科学的评定和控制。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成本效益,设定合理的不确定度限值,并通过持续的优化和改进,将测量不确定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本书的汇编性质,意味着它整合了国家层面的最高标准,这将有助于我们统一全公司范围内的测量评定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评分我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应届硕士研究生,主修方向是精密仪器与机械。在求学期间,我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知识有所涉猎,但总感觉隔靴搔痒,难以将其与实际测量过程紧密结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系统化、实操性知识的需求。它所汇编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掌握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权威框架。我渴望通过这本书,深入理解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方法,无论是A类还是B类,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在不同的测量场景下,例如长度、温度、力等,应用这些标准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学习如何正确识别和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各种因素,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估算和合成不确定度,最终以符合国家标准的方式进行表示。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它将帮助我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为我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名在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学者,对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的科学评定,是我们科研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迫切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了解它们在科研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前沿科学领域,例如量子测量、纳米测量等,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往往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指导和案例,帮助我理解如何针对这些特殊场景,科学地识别、量化和合成不确定度分量。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将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以一种严谨、清晰的方式呈现在科研论文中,从而提升我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和影响力。这本书的权威性,无疑将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在标准化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深知一套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于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正是这样一套重要的国家级文献集合。它的出版,对于我国计量技术体系的完善和科学测量水平的提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尤其看重这本书的“汇编”性质,这意味着它将国内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最新、最权威的标准整合在一起,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规范的参考依据。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对各种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详细定义、评定方法以及不确定度传播规律的深入阐释。同时,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这些标准应用于实际测量场景,例如在产品质量检验、科学研究、工程项目等领域,如何科学、准确地评定和表示测量不确定度。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有助于规范国内的测量行为,提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计量保障。
评分初拿到这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我怀揣着一丝好奇和严谨的态度。作为一名在实验室工作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测量不确定度这个概念对我而言既熟悉又充满挑战。熟悉是因为日常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与它打交道,但真正深入理解其精髓,并能准确、规范地评定和表示,却是一项需要持续学习和钻研的课题。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严谨的国标体系,这立刻让我感受到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自己在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的模糊认识,将那些零散的经验和技巧,升华为一套符合国家标准的科学方法论。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测量场景下,如何科学地识别和量化各种不确定度分量,如何将它们进行有效的合成,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不确定度区间,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这本书的汇编性质,预示着它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我理解不同类型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原则,并学习到如何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和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我希望能从书中的具体案例中,学习到不同行业、不同测量对象的不确定度评定思路,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升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确定度评定能力。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我更看重的是书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它能够成为我案头的得力助手,随时为我提供指引。
评分我在一个从事精密光学器件生产的企业工作,日常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对测量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的控制和评估,直接关系到我们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详尽、可操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特别是针对我们光学领域的特殊性,例如折射率、焦距、曲率半径等参数的测量,如何科学地评定和表示其不确定度。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识别和量化光学测量中的各种误差来源,如环境因素、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并提供相应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不确定度目标,并通过优化测量方案和设备,不断降低测量不确定度,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这本书的汇编性质,意味着它涵盖了国家层面的权威标准,这将帮助我们统一内部的测量评定规范,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符合最高标准,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评分我是一位在质量检测领域从业多年的工程师,长期以来,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凭经验进行不确定度的估算,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勉强应付,但始终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使得我们的评定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也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本书以国家标准的形式,汇编了最权威、最前沿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各种不确定度来源的识别、量化方法,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和测量过程,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不确定度分析。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有效的数学模型和统计学工具,将各种随机和系统误差转化为可量化的不确定度分量,并最终进行有效的合成,给出准确的不确定度值。此外,书中对于不确定度表示的规范性要求,也正是我所急需的,清晰、准确地表示不确定度,是保证测量结果可比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质量的有力武器,让我能够更自信、更规范地开展质量检测工作。
评分我是一名计量校准机构的负责人,深知测量不确定度的准确评定和可靠表示,是衡量一个校准实验室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指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各项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方法、不确定度传播的数学模型、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表示方式。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为客户提供清晰、准确的校准证书,让客户能够清楚地了解其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套严谨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我们校准服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这本书的权威性,将为我们机构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业务拓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评分作为一名初入计量领域的学生,我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汇编》这本书深深吸引。在此之前,我接触到的不确定度知识多是零散的,或是仅限于教科书上的理论讲解,远不及实际应用来得直观和深刻。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对测量不确定度认识的迷茫。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科学方法,这对于规范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至关重要。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例如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以及它们各自的评定方法。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科学地收集数据,如何运用统计学知识来估算A类不确定度,同时,我也想了解在缺乏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专家判断、仪器规格等信息来合理评定B类不确定度。更令我兴奋的是,这本书汇集了国家层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这意味着我所学到的知识将是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意义的,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的学习体系。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将各种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理的合成,并最终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表示出来,这对于准确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这本书无疑为我构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迈向量子计量学的广阔天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