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
定价:24.00元
作者:曹国鉴,韩嘉明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020557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总结作者曹国鉴五十余年写意花鸟画艺术实践和二十年老年大学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出的。本套丛书内容详实,尤其侧重于基础技法的讲解,在笔法、墨法、色法、水法及构图方面论述充实,文字与图解相对照便于初学者自学。本书为《老年国画大学堂·写意花鸟画技法》之《松柏》分册。全书切中老年人学画心理,总结老年人学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融入到具体技法讲解中,使本书更具实用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曹国鉴,字慕植,祖籍安徽歙县,室名雅怡堂。1936年生。师从汪慎生先生,后又得到陈半丁、高希舜、王雪涛诸先生的教诲,画艺日趋成熟。画风受林良、陈淳、石涛、八怪及海派画家的影响。作品《雪梅图》被中南海收藏。《曹国鉴花鸟画教学》教材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今日华夏艺术中心特聘画师、文化部侨联文华阁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顾问,并在新华社、外交部等十余所中央部委的老年大学任教。艺术简历刊于《中国当代书画家印款辞典》《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韩嘉明,女,1941年10月26日生。书画世家。自幼受故宫顾问外祖父李浚之(响泉)、湖社画家舅老爷李鹤筹(枕湖)及二舅李树智(晴湖)、母李树萱(冷云)影响修习国画。毕业于中国画研究会人物进修班,由蒋兆和、黄胄、叶浅予、黄均诸先生授课。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辅仁美术研究会研究员。18岁作品《百蝶图》参加北京“三八节”画展获奖,并加入北京国画社,在此期间临摹了大量古代人物画作品,并坚持练习素描,从师于老一辈画家王重年教授。1959年从师于黄均教授专攻工笔人物画。并从师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教授修习古典文化。作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画展,《月夜仕女》、《蝶恋花》等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选入画集。《水月观音图》于日本参展入编《中日邦交20周年现代中国书画名作展画集》。作品《嫦娥奔月》为中南海收藏。作品《竹林仕女图》选入《北京辅仁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画集》。
文摘
序言
刚拿到这本书,它的装帧就让我眼前一亮,厚重而典雅,仿佛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古朴的气息。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便是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笔下的松柏。我并不是学画出身,但从小就对国画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本书的名字《老年国画大学堂》,让我感觉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艺术理论书籍,而更像是一所开放的学堂,欢迎任何热爱艺术的人走进。书中的松柏,并非我过去印象中那种只是单纯的绿色,而是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生命力。有的松柏挺拔向上,有的则蜿蜒盘旋,每一棵都仿佛拥有自己的故事。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于松柏的描绘,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某种风格上的统一,而是允许两位老师各自发挥,展现了他们对松柏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手法。这种多样性让我感到非常有趣,也让我意识到,艺术的表现是可以如此自由和个性化的。我曾试着临摹过一幅,虽然笔触稚嫩,但整个过程让我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专注和投入,是许多事情都无法给予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一本书,让你静下心来,去感受一笔一画的韵味,去体会一种东方审美的情怀,是多么难得。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绘画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一种对生活艺术化的引导。它让我明白,即使步入老年,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对美的追求,并且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发现更美好的自己。
评分收到这本《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 曹国鉴,韩嘉明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想要给生活增添些色彩的阶段。退休生活虽然安逸,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画册。虽然我并非专业画家,甚至连笔都很少拿起,但书中的松柏,以其沉静的力量和不屈的姿态,立刻吸引了我。曹国鉴和韩嘉明两位老师的笔触,并没有因为描绘的对象是“老年”而显得迟暮,反而充满了生命的韧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几幅近景描绘,松针的苍劲,树皮的纹理,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那种经历风霜雨雪后的沉淀。书中没有过多艰涩的理论,更多的是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传递出一种“静观其变,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我常常会独自一人,在午后的阳光下,对着书中的松柏静坐片刻,心中顿觉豁然开朗。那些盘根错节的枝干,如同我们的人生,有曲折,有坚韧,最终都指向生命的生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国画教程,更像是一位长者,在用画笔向我们讲述岁月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在岁月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坚毅与从容。我曾尝试着模仿,虽然笔下的松柏少了些神韵,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让我重新找回了久违的专注和宁静。对于同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鼓励我们在晚年依然能够拥抱生活,学习新知,并在艺术的滋养中,活出更加精彩的自己。
评分收到这本《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后,我立刻被书中那遒劲有力的笔触所吸引。我一直觉得,松柏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我晚年生活所渴望的精神寄托。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的画作,将松柏那种饱经风霜、傲然挺立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喜欢书中对松针的描绘,每一笔都仿佛带着生命力,疏密有致,充满了动感。我也很欣赏书中对树干肌理的刻画,那种粗糙的质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大量的写实作品,引导读者去感受松柏的形态和神韵。我曾尝试着在书本的指导下进行创作,虽然笔下的松柏远不及大师的神韵,但整个过程让我沉浸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种专注和宁静,是许多都市生活中难以寻觅的。我尤其喜欢书中描绘的几幅松柏,有的在高山之巅,有的在悬崖之上,它们都以一种顽强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坚韧。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位智者,在用画笔向我讲述人生的智慧。它鼓励我在晚年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拥抱生活,去追求内心的平静。
评分对于许多步入老年的人来说,找到一种能够充实精神生活、锻炼身体机能、同时又能带来愉悦感的方式,并非易事。而当我看到《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这本书时,我仿佛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答案。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的画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笔墨练习,更是对生命力的赞歌。我常常会在午后,静静地坐在窗边,翻阅这本书。书中的松柏,有的遒劲有力,有的挺拔入云,有的则盘根错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松树不同形态的描绘,从幼苗到苍劲古木,每一种姿态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我曾尝试着去临摹,虽然笔下的松柏远不及大师的神韵,但这个过程让我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专注和投入,是许多事情都无法给予的。它让我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情。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探索国画的奥秘。它不仅教会我如何描绘松柏,更教会我如何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如何在岁月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坚毅与从容。
评分这本书的到来,为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国画,尤其是松柏题材,更是我心中所向往的。当我翻开《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时,我立刻被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笔下那充满生命力的松柏所吸引。他们的画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我喜欢书中对松树不同生长状态的刻画,有的挺拔向上,有的盘根错节,每一幅画都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命力。我曾尝试着在书本的引导下进行创作,虽然笔下的松柏远不及大师的神韵,但整个过程让我沉浸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种专注和投入,是许多事情都无法给予的。它让我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情。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探索国画的奥秘。它不仅教会我如何描绘松柏,更教会我如何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如何在岁月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坚毅与从容。这本书让我相信,即使步入老年,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对美的追求,并且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发现更美好的自己。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时,我的内心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冲动。我一直觉得,人到老年,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能够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的方式。而国画,特别是描绘松柏的作品,恰恰能给予我这种感觉。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的画作,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意境之中。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构图简洁却意境深远的画面,它们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直击人心。我曾仔细研究过书中描绘松针的方法,尝试着去理解每一笔的力度和走向。虽然我手中的笔触远不如老师们那般老练,但每一次的练习,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专注和宁静。这种专注,让我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书中的松柏,不仅仅是植物的形态,更是象征着一种生命的韧性和岁月的沉淀。我常常在想,我们的人生,是否也能像这松柏一般,经历风雨,依然挺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和东方美学的读物。它引导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去感悟生活。对于同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让我们在晚年依然能够拥抱艺术,拥抱生活,并在学习和创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喜悦。
评分我之前对国画的了解并不深,只是一些皮毛的认识,但当我看到这本《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书中的松柏,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的苍劲有力,又充满了生命的韧性。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的笔墨,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将松柏的灵魂刻画出来。我喜欢书中对松柏不同姿态的描绘,有的挺拔,有的盘旋,有的在悬崖峭壁上顽强生长,每一幅画都传递着不同的生命信息。我曾尝试着模仿,虽然笔下的松柏少了些神韵,但整个过程让我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专注和投入,是许多事情都无法给予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一本书,让你静下心来,去感受一笔一画的韵味,去体会一种东方审美的情怀,是多么难得。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绘画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一种对生活艺术化的引导。它让我明白,即使步入老年,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对美的追求,并且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发现更美好的自己。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不强求读者去达到某种高度,而是以一种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每一个热爱国画的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生命的力量”。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所描绘的松柏,给我带来了如此强烈的感受。我并非科班出身,对国画的了解也仅限于欣赏,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以及画作本身所传达出的意境,让我觉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松树不同生长状态的刻画,有的苍劲挺拔,直插云霄,有的则饱经风霜,盘根错节,每一笔都充满了故事感。我曾尝试着去临摹其中的几幅,虽然笔触稚嫩,远不及大师的功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国画的独特魅力——那种写意和写实的结合,那种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留白所营造出的无限遐想。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学习绘画的教材,更是一份关于人生哲理的启示。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四季常青,这正是我在晚年生活中所追求的精神状态。通过学习描绘松柏,我仿佛也在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提醒自己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像松柏一样,在岁月的洗礼中,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探索国画的奥秘。我深信,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这会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艺术之旅。
评分翻开这本《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曹国鉴和韩嘉明老师笔下那充满生命力的松柏。我一直对国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爱松柏所象征的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精神。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题材的向往。书中的画作,风格各异,却都共同展现了松柏的苍劲之美。我喜欢那些细节的处理,比如松针的疏密变化,树皮的纹理刻画,以及枝干间巧妙的留白,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既有力量感又不失飘逸的意境。我曾尝试着模仿其中的几幅,虽然笔触稚嫩,远不及大师的功力,但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了国画的独特魅力。用毛笔在宣纸上点染勾勒,那种触感和墨色的晕染,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探索国画的奥秘。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不仅教会我如何描绘松柏,更教会我如何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如何在岁月中沉淀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坚毅与从容。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松柏”这一题材的喜爱。自古以来,松柏就象征着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精神,这一点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老年国画大学堂 松柏》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曹国鉴和韩嘉明两位老师的画作,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并非只是简单地描绘松柏的外形,而是通过笔墨的挥洒,将松柏内在的精神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例如松针的疏密、树皮的肌理,甚至是枝干间的留白,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既有力度又不失飘逸的意境。我曾尝试着在书本的引导下进行创作,虽然成果与大师的作品相去甚远,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国画的魅力。用毛笔在宣纸上点染勾勒,那种触感和墨色的晕染,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不强求读者去达到某种高度,而是以一种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每一个热爱国画的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对于老年人来说,学习国画不仅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精神世界,让生活充满艺术的色彩。我常常会把书中的画作展示给我的老朋友们看,大家都被这些遒劲有力的松柏所打动,纷纷表示也想尝试学习。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绘画本身,它成为了我们之间交流和分享的纽带,也为我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光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