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本 触摸屏应用技术从入门到精通+西门子S7-200SMARTPLC编程技巧与案例

4本 触摸屏应用技术从入门到精通+西门子S7-200SMARTPLC编程技巧与案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触摸屏
  • PLC
  • S7-200SMART
  • 编程
  • 技术
  • 入门
  • 精通
  • 工业控制
  • 自动化
  • 西门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3213
商品编码:13731680433

具体描述

4本 触摸屏应用技术从入门到精通+西门子S7-200SMARTPLC编程技巧与案例+西门子WinCC从入门到精通+西门子PLC完全精通教程第2版书

9787122293213 9787122288363 9787122286505 9787122292742


书名:触摸屏应用技术从入门到精通

定价:59.00元

作者:章祥炜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22293213

字数:459

页码:28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西门子公司的新款精简/精智系列触摸屏,连同新型S7-1200/1500 PLC,在博途自动化工程软件中集成,可以方便、高效、快捷地组态设计构建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去完成中小型机电设备、大中型成套机械设备的工艺控制任务。本书面向实际项目应用,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的图表和操作案例,循序渐进,系统详细地讲解西门子精简系列和精智系列面板的性能参数和功能用法,用图表实例的方式,详细讲解如何用TIA Portal V13 SP1(博途集成组态设计软件)操作和开发精简/精智系列面板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本书适合自动控制工程师,工厂等企事业单位电气设备研发、维护技术人员学习使用,同时也可用作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及参考书。


,章 人机界面设备和博途自动化工程软件001 

,节 人机界面设备(HMI)概述 / 001 

一、西门子主要新型HMI设备及特点 / 001 

二、控制系统中的HMI设备——精简系列和精智系列面板 / 006 

三、精简系列和精智系列面板的主要功能参数 / 008 

第二节 TIA博途自动化工程开发软件 / 014 

一、西门子TIA Portal博途自动化工程软件简介 / 014 

二、SIMATIC WinCC Advanced V13 / 016 

第三节 TIA博途自动化工程开发软件安装 / 018 

一、安装TIA Portal自动化工程软件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 018 

二、安装TIA Portal V13 SP1 / 018 

第二章 博途软件组态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026 

,节 博途创建S7-1200 PLC+精简面板系统模块构架实例 / 027 

一、可视化创建过程 / 027 

二、实物系统和博途项目文件 / 037 

第二节 博途创建S7-1500 PLC+精智面板系统模块构架实例 / 037 

一、“设备和网络”编辑器简介 / 038 

二、可视化创建过程 / 038 

第三章 通过HMI设备向导创建HMI项目043 

,节 创建一个新项目 / 043 

第二节 “HMI设备向导”应用 / 045 

第三节 项目视图和Portal视图 / 053 

一、项目视图和Portal视图 / 053 

二、项目视图的导航区 / 054 

三、编辑工作区 / 055 

四、巡视区 / 055 

五、选项板区 / 056 

六、项目视图工具栏图标工具用法 / 056 

第四节 “HMI设备向导”创建的画面及仿真 / 057 

第四章 HMI项目画面的组态和画面对象应用060 

,节 模板的组态编辑 / 060 

一、模板的作用和模板的层 / 061 

二、分步创建“HMI设备向导”中的那个引导型模板 / 063 

三、生成基于引导型模板的画面 / 070 

四、画面/模板组态结果的编译和仿真 / 071 

第二节 **型“起始画面”的组态设计 / 072 

第三节 HMI变量和HMI变量表 / 077 

一、HMI变量及基本属性 / 077 

二、HMI外部变量的连接 / 080 

三、在HMI变量表中创建变量 / 083 

第四节 “机器实时运行状态”画面的组态 / 086 

第五节 “自动/手动操作画面”的组态 / 093 

一、“自动/手动操作画面”运行工艺系统工作过程 / 093 

二、“自动/手动操作画面”素材的制作 / 095 

三、“自动/手动操作画面”的组态编辑 / 097 

第六节 “机器安全使用说明”画面的组态 / 103 

一、“机器安全使用说明”画面介绍 / 104 

二、“机器安全使用说明”画面的编辑组态 / 108 

第五章 HMI设备中的报警机制112 

,节 报警概述 / 112 

一、报警的意义和报警过程 / 112 

二、报警信号的输入和报警字 / 114 

第二节 WinCC报警的分类和报警输入 / 115 

一、报警的类型 / 115 

二、报警的类别 / 116 

三、工艺系统中离散量报警的组态 / 119 

四、工艺系统中模拟量报警的组态 / 120 

五、报警组 / 121 

第三节 WinCC报警的输出 / 121 

一、“报警视图”控件及用法 / 121 

二、报警窗口 / 124 

三、报警指示器 / 125 

四、其它输出方式 / 126 

第四节 WinCC的报警实例 / 126 

第五节 WinCC的“系统诊断视图”和“系统诊断窗口” / 129 

第六节 WinCC的报警事件和系统函数 / 129 

第六章 HMI和PLC集成系统的模拟仿真调试131 

,节 模拟仿真概述 / 131 

.............


书名:西门子 S7-200 SMART PLC 编程技巧与案例

版 次:1

页 数:354

字 数:566

印刷时间:2017年03月01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122288363


本书以西门子S7-200 SMART PLC硬件系统组成、指令系统及应用为基础,以开关量、模拟量、通信控制的编程方法与案例为重点,以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为*终目的,详细讲述了西门子S7-200 SMART PLC的编程技巧与系统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S7-200 SMART PLC硬件系统组成与编程基础、指令系统及案例、开关量控制程序设计、模拟量控制程序设计、通信及应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及附录。 本书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不仅为初学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编程方法,还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编程技巧和实践经验,可作为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职业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PLC教材。

第1章S7-200 SMART PLC硬件组成与编程基础001
1.1S7-200 SMART PLC概述与控制系统硬件组成001
1.1.1S7-200 SMART PLC概述001
1.1.2S7-200 SMART PLC硬件系统组成002
1.2S7-200 SMART PLC外部结构及外部接线004
1.2.1S7-200 SMART PLC的外部结构004
1.2.2S7-200 SMART PLC外部接线图005
1.2.3S7-200 SMART PLC电源需求与计算009
1.3S7-200 SMART PLC的数据类型、数据区划分与地址格式011
1.3.1数据类型011
1.3.2存储器数据区划分011
1.3.3数据区存储器的地址格式 018
1.4S7-200 SMART PLC的寻址方式019
1.4.1立即寻址01
1.4.2直接寻址020
1.4.3间接寻址020
第2章STEP 7-Micro/WIN SMART编程软件快速应用022
2.1STEP 7- Micro/WIN SMART 编程软件的界面022
2.2项目创建与硬件组态026
2.2.1创建与打开项目026
2.2.2硬件组态027
2.3程序编辑、传送与调试033
2.3.1程序编辑033
2.3.2程序下载037
2.3.3程监控与调试040
第3章S7-200 SMART PLC指令系统及案例042
3.1位逻辑指令及案例042
3.1.1触点取用指令与线圈输出指令043
3.1.2触点串联指令(与指令)044
3.1.3触点并联指令045
3.1.4电路块串联指令046
3.1.5电路块并联指令047
3.1.6置位与复位指令048
3.1.7脉冲生成指令049
3.1.8触发器指令049
3.1.9逻辑堆栈指令050
3.1.10逻辑指令应用案例051
3.2定时器指令及案例056
3.2.1定时器指令介绍056
3.2.2定时器指令的工作原理058
3.2.3定时器指令应用举例060
3.3计数器指令及案例062
3.3.1加计数器(CTU)062
3.3.2减计数器(CTD)063
3.3.3加减计数器(CTUD)065
3.3.4计数器指令应用举例066
3.4基本指令应用案例067
3.4.1电动机星三角减压启动067
3.4.2电视塔彩灯控制069
3.4.3两种液体混合控制072
3.5程序控制类指令及案例075
3.5.1跳转/标号指令075
3.5.2子程序指令076
3.5.3综合举例——3台电动机顺序控制078
3.6比较指令及案例079
3.6.1指令格式079
3.6.2指令用法082
3.6.3应用举例082
3.7数据传送指令及案例084
3.7.1单一传送指令084
3.7.2数据块传送指令086
3.7.3字节交换指令087
3.7.4数据传送指令综合举例088
3.8移位与循环指令及案例091
3.8.1移位指令091
3.8.2移位循环指令094
3.8.3移位寄存器指令095
3.9数据转换指令及案例099
3.9.1数据类型转换指令099
3.9.2译码与编码指令102
3.10数学运算类指令及案例104
3.10.1四则运算指令104
3.10.2数学功能指令107
3.10.3递增、递减指令109
3.10.4综合应用举例110
3.11逻辑操作指令及案例111
3.11.1逻辑与指令111
3.11.2逻辑或指令112
3.11.3逻辑异或指令114

.................



定价 49元

作者:王前厚 等编著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书号:9787122286505

开本:16K 787×1092 1/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00页


本书以西门子WinCC V6.2和V7.3 SE版本为例,介绍了WinCC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本书共分入门、进阶及精通三大篇,按照读者对WinCC掌握的不同程度,将WinCC软件安装、WinCC通信、WinCC变量管理、WinCC画面设计、WinCC用户管理、WinCC报警记录、WinCC脚本编程等知识分配到各篇进行讲解,使读者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循序渐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手把手带领读者一步步地实现想要的功能,同时为读者归纳总结过程中容易忽略或者出错的关键点及注意事项,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本书非常适合WinCC初学者、自控领域的工程师学习使用,同时也可用作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及参考书

入门篇 

第1章WinCC软件安装3 

1.1软件版本历史回顾3 

1.2WinXP系统安装WinCC V6.25 

1.3Win7系统安装WinCC V7.319 

第2章WinCC通信29 

2.1通信概述29 

2.2S7-300以太网通信(V6.2)30 

2.3S7-300 MPI通信(V6.2)38 

2.4S7-300 PLCSIM通信(V6.2)41 

2.5S7-200通信(V6.2)43 

2.6S7-1200通信(V7.3)47 

2.7WinCC V7.x的同类通信50 

第3章WinCC变量管理52 

3.1变量类型52 

3.2内部变量53 

3.3通信外部变量管理53 

3.4S7-200 OPC变量管理55 

3.5WinCC V7.2变量管理56 

第4章WinCC画面设计57 

4.1静态对象设计58 

4.2动态对象设计61 

4.3画面树结构74 

4.4动态向导76 

4.5V7.x画面新功能82 

第5章WinCC趋势图84 

5.1归档设置84 

5.2归档变量85 

5.3画面显示趋势图86 

5.4V7.x新功能89 

第6章WinCC报警记录91 

6.1归档设置91 

6.2消息属性和类别92 

6.3组态消息92 

6.4WinCC画面显示报警消息93 

6.5V7.x新功能95 

第7章WinCC用户管理97 

7.1用户权限分配97 

7.2画面分配权限98 

第8章WinCC入门完成100 

8.1电脑开机自动启动WinCC项目100 

8.2禁用Windows任务栏101 

8.3工程项目的归档与分发102 

进阶篇 

第9章WinCC软件补充安装107 

9.1WinCC V6.2补充安装107 

9.2WinCC V7.3补充安装109 

第10章WinCC通信进阶110 

10.1WinCC MODBUS串行通信110 

10.2WinCC MODBUS TCP通信112 

第11章WinCC变量管理进阶115 

11.1文本变量115 

.............


书名:西门子PLC完全精通教程(第2版)    

定价:¥98.0元          

作者:向晓汉、黎雪芬 主编 奚茂龙 副主编

丛书名: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书号:9787122292742

开本:16K 787×1092 1/16    

装帧:平    

版次:2版1次    

页数:485页


本书从基础和实用出发,系统介绍了西门子S7200/200SMART/1200/300/400等系列PLC技术。 

全书分两个部分:,部分为入门篇,主要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础、西门子PLC的硬件、西门子PLC的软件、西门子PLC的指令系统、逻辑控制编程的编写方法与调试;第二部分为精通篇,包括PL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PLC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PLC在变频器调速系统中的应用、PLC的PPI/MPI/PROFIBUS和MODBUS通信、工业以太网通信、西门子PLC其他应用技术、西门子PLC工程应用案例等。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同时配有大量实用的例题,便于读者模仿学习。大部分实例都有详细的软件、硬件配置清单,并配有接线图和程序。本书所配电子资源中有重点内容的程序和操作视频资料。 

本书可供从事PLC应用的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的机电类、信息类专业的教材。


第1篇入门篇 

第1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础2 

1.1概述2 

1.1.1PLC的发展历史2 

1.1.2PLC的主要特点3 

1.1.3PLC的应用范围3 

1.1.4PLC的分类与性能指标4 

1.1.5PLC与继电器系统的比较5 

1.1.6PLC与微机的比较5 

1.1.7PLC的发展趋势5 

1.1.8PLC在我国6 

1.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6 

1.2.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组成6 

1.2.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9 

1.2.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立即输入、输出功能10 

第2章西门子PLC的硬件12 

2.1西门子PLC概述12 

2.2S7200系列PLC13 

2.2.1S7200CPU模块13 

2.2.2S7200CPU的接线14 

2.3S7200扩展模块17 

2.3.1数字量I/O扩展模块17 

2.3.2模拟量I/O扩展模块18 

2.3.3其他扩展模块20 

2.4S7200电源需求计算23 

2.4.1·大I/O配置23 

2.4.2电源需求计算23 

2.5S7300PLC常用模块及其接线24 

2.5.1S7300PLC的基本结构24 

2.5.2S7300PLC的CPU模块25 

2.5.3数字量模块28 

2.5.4模拟量模块33 

2.5.5S7300PLC的通信处理模块37 

2.5.6S7300PLC的功能模块37 

2.5.7S7300PLC的其他模块38 

2.6S7400PLC常用模块简介38 

2.6.1S7400PLC的概述38 

2.6.2S7400PLC的机架39 

第3章西门子PLC的软件42 

3.1西门子PLC编程软件的简介42 

3.1.1LOGO!的编程软件42 

3.1.2S7200的编程软件42 

3.1.3S7200SMART的编程软件42 

3.1.4S71200的编程软件42 

3.1.5S7300/400的编程软件42 

3.2S7200的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的使用42 

3.2.1STEP7Micro/WIN软件的界面介绍42 

3.2.2编译STEP7Micro/WIN项目45 

3.2.3用STEP7Micro/WIN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53 

3.2.4S7200仿真软件的使用59 

3.3S7300/400编程软件STEP7的使用61 

3.3.1STEP7软件简介61 

3.3.2编程界面的SIMATIC管理器62 

3.3.3硬件组态与参数设置65 

3.3.4STEP7的下载和上传80 

3.3.5STEP7软件编程85 

3.3.6用STEP7建立一个完整的项目86 

第4章西门子PLC的指令系统93 

4.1西门子PLC的编程基础知识93 

4.1.1数据的存储类型93 

4.1.2编程语言95 

4.2S7200系列PLC的指令系统96 

4.2.1S7200的元件的功能与地址分配96 

4.2.2位逻辑指令100 

4.2.3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104 


《智能交互:触摸屏系统开发实战指南》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触摸屏应用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实践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开发指南。我们将从触摸屏的基本成像原理、传感器类型、工作机制入手,逐步引导读者掌握触摸屏硬件的选型、集成与调试。随后,本书将重点聚焦于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从用户体验(UX)和用户界面(UI)设计的黄金法则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构建直观、易用且富有吸引力的交互界面。 在软件开发层面,本书将涵盖主流触摸屏开发平台的技术栈,包括但不限于嵌入式Linux环境下基于Qt/QML的UI开发、Android平台的触摸屏应用开发,以及面向特定行业(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的定制化开发框架。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和技术,实现触摸屏的事件处理、图形绘制、数据交互、多媒体集成以及与其他硬件设备的通信。 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触摸屏的性能优化、安全加固以及可靠性测试等关键环节,确保所开发的应用程序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我们还将结合最新的技术趋势,如多点触控手势识别、压力感应技术、增强现实(AR)在触摸屏交互中的应用,为读者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章节详细内容(不包含西门子S7-200SMART PLC编程内容): 第一部分:触摸屏技术基础与硬件集成 第一章:触摸屏成像原理与传感器技术 1.1 触摸屏的分类与发展历程: 介绍电阻式、电容式(表面电容、投射电容)、红外式、声表面波式等主流触摸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1.2 电阻式触摸屏深度解析: 工作原理:介绍四线、五线、八线电阻屏的结构与信号传递过程。 物理特性:分析ITO导电膜、隔层材料、背光影响等。 驱动与校准:讲解电阻式触摸屏的信号采集、坐标转换与校准方法。 1.3 电容式触摸屏深度解析: 表面电容原理:介绍其工作流程、信号检测方式。 投射电容原理:深入讲解X/Y电极阵列、静电场变化检测、多点触控实现机制。 材料与工艺:探讨玻璃基板、ITO图案化、FPC连接等。 抗干扰与鲁棒性:分析环境因素(如湿气、污垢)对电容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4 其他触摸屏技术简介: 红外式(红外矩阵、笔触)、声表面波式(SAW)等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 1.5 触摸屏硬件选型指南: 参数解读:尺寸、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视角、响应时间、耐用性等关键参数的含义与影响。 接口技术:介绍LVDS、MIPI DSI、HDMI、DP等显示接口,以及I2C、SPI、USB等触摸屏控制接口。 供应商评估:如何选择可靠的触摸屏供应商,考虑产品质量、技术支持、成本效益。 1.6 触摸屏与显示屏的集成: 光学贴合(OCA/OCR):介绍其原理、优势(提升透光率、减少眩光)及工艺流程。 结构设计:如何将触摸屏、显示屏、边框、外壳等组件进行合理集成,考虑结构强度、散热、安装便捷性。 EMI/EMC考虑:如何设计电路和布局以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二章:触摸屏控制器与驱动程序 2.1 触摸屏控制器芯片: 介绍FocalTech、Synaptics、Goodix等主流触摸屏控制芯片的架构、功能特性。 2.2 控制器工作流程: 从触摸事件发生到主机接收,详细描述信号采集、数据处理、中断生成等环节。 2.3 触摸屏驱动程序开发: Linux环境下驱动开发:基于Kernel框架,讲解字符设备、I2C/SPI总线驱动、中断处理、设备节点创建等。 Android环境下驱动开发:介绍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层,如何实现InputSubsystem与触摸屏驱动的对接。 固件(Firmware)加载与更新:讲解驱动程序与控制器固件的配合。 2.4 触摸校准与补偿: 触摸校准的目的与原理:解决坐标偏移、线性度问题。 软件校准算法:介绍线性变换、多项式拟合等方法。 硬件校准(Factory Calibration):讲解生产过程中的校准。 动态校准与自适应:探讨在运行时进行校准的策略。 2.5 触摸屏性能调试与优化: 采样率与响应时间:如何调整参数以提高触摸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功耗优化:降低触摸屏控制器的功耗,延长设备续航。 抗干扰能力提升:通过硬件滤波、软件算法等手段应对外部电磁干扰。 第二部分: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HMI)设计与开发 第三章:用户体验(UX)与用户界面(UI)设计原则 3.1 HMI设计的核心理念: 用户为中心,目标驱动,易于学习,高效操作。 3.2 用户体验(UX)设计: 用户研究:如何进行用户画像、场景分析、需求挖掘。 信息架构:组织内容,设计导航,确保信息易于查找。 交互流程设计:绘制用户旅程图,优化用户操作路径。 可用性测试:评估界面的易用性、效率、满意度。 3.3 用户界面(UI)设计: 视觉设计:色彩、字体、图标、布局、留白等元素的运用。 交互元素设计:按钮、滑块、复选框、列表等控件的设计规范。 响应式设计:适应不同屏幕尺寸和方向的设计策略。 美学原则:对称、对比、节奏、统一等。 3.4 触摸屏特有的交互设计考虑: 手指操作的精度:按钮大小、间距的合理设置。 手势识别:滑动、缩放、旋转、长按等常用手势的应用。 反馈机制:视觉、听觉、触觉反馈的设计,增强用户感知。 防误触设计:例如,防止意外点击、误操作的撤销机制。 第四章:主流触摸屏开发框架与技术栈 4.1 Linux环境下触摸屏应用开发(Qt/QML): 4.1.1 Qt与QML简介: Qt框架的跨平台特性,QML声明式语言的优势。 4.1.2 Qt Creator开发环境搭建: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配置。 4.1.3 QML基础: 元素、属性、信号与槽、状态、动画。 4.1.4 UI组件开发: 使用Qt Quick Controls,或自定义QML组件。 4.1.5 事件处理与手势识别: `MouseArea`、`GestureRecognizer`的使用。 4.1.6 数据模型与视图: `ListView`、`GridView`等显示列表数据。 4.1.7 C++与QML的集成: 使用`Q_PROPERTY`、`Q_INVOKABLE`、`Q_SIGNAL`实现数据交互。 4.1.8 资源管理与国际化: 图片、字体、多语言支持。 4.1.9 性能优化: QML代码优化、异步加载、内存管理。 4.2 Android平台触摸屏应用开发: 4.2.1 Android UI开发基础: Activity、Fragment、Layouts、Views。 4.2.2 XML布局与View Binding: 声明式UI构建。 4.2.3 Jetpack Compose: 现代化的声明式UI工具包,构建响应式UI。 4.2.4 事件处理与手势检测: `OnClickListener`、`OnTouchListener`、`GestureDetector`、`ScaleGestureDetector`。 4.2.5 自定义View与控件: 扩展或创建全新的UI组件。 4.2.6 数据持久化与网络通信: SQLite、SharedPreferences、Retrofit/Volley。 4.2.7 性能调优: 布局优化、内存泄漏排查、ANR分析。 4.3 特定行业HMI开发框架(通用介绍,不具体到PLC): 4.3.1 工业HMI软件: Wind River VxWorks, RDK, Yocto Project 等嵌入式Linux发行版,以及针对工业应用优化的GUI框架。 4.3.2 智能家居HMI: Matter协议,HomeKit,Zigbee/Z-Wave 等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的UI交互设计。 4.3.3 医疗设备HMI: FDA/CE认证要求下的UI设计,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考量。 第五章:高级触摸屏交互技术与应用 5.1 多点触控与手势识别深度解析: 多点触控事件的处理:识别多根手指的坐标、压力、接触时间。 复杂手势的实现:如捏合缩放、旋转、三指滑动等。 手势库的应用:如Android的`GestureDetector`、`ScaleGestureDetector`,Qt的`QGesture`。 5.2 压力感应触摸屏技术(3D Touch / Force Touch): 原理与实现:基于压电效应、电容变化或电阻变化。 交互设计:如何利用压力层级实现更多维度的交互。 应用场景:游戏、绘图、文件预览等。 5.3 触摸屏的视觉特效与动画: 流畅动画的应用:转场动画、元素过渡、微交互。 粒子效果与动态背景:增强界面的生动性。 GPU加速渲染:提升UI渲染性能。 5.4 触摸屏与传感器融合: 加速度计、陀螺仪、GPS等传感器与触摸交互的结合。 例如:倾斜设备以改变视图、根据用户位置触发特定功能。 5.5 增强现实(AR)在触摸屏交互中的应用: ARKit/ARCore与触摸屏的整合。 通过触摸屏幕与虚拟物体进行交互,实现更沉浸式的体验。 第三部分:触摸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发展趋势 第六章:触摸屏系统的性能、可靠性与安全性 6.1 触摸屏性能测试: 响应时间测试:测量触摸事件从发生到系统响应的时间。 精度与线性度测试:评估触摸点与实际操作的偏差。 抖动与飘移测试:检测触摸点在静止时的稳定性。 多点触控性能测试:同时识别和跟踪多个触摸点。 环境适应性测试:高温、低温、湿度、振动等条件下的表现。 6.2 触摸屏可靠性与耐久性: 触摸寿命测试:模拟大量用户的点击和滑动操作。 表面耐磨损与耐刮擦测试:评估表面涂层和材料的耐久性。 静电放电(ESD)防护:触摸屏对静电的耐受能力。 6.3 触摸屏应用安全性: 数据加密与保护:敏感信息的输入和存储安全。 防越狱与防篡改:保护应用程序的完整性。 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 物理安全:例如,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 6.4 触摸屏固件与驱动的更新机制: OTA(Over-the-Air)更新:远程更新触摸屏固件和驱动。 安全更新策略:确保更新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七章:触摸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7.1 全面屏与异形屏设计: 探索屏幕形态的不断创新,以及对HMI设计的挑战。 7.2 屏下指纹识别与屏下摄像头: 技术的进步如何进一步提升屏占比和用户体验。 7.3 柔性与可折叠触摸屏: 驱动新一代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革新。 7.4 AI与机器学习在HMI中的应用: 智能手势识别与意图预测。 自适应用户界面,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整布局。 更自然的语音与触摸融合交互。 7.5 触觉反馈技术的进步: 更加逼真、细腻的触觉模拟,增强沉浸感。 7.6 触摸屏在XR(VR/AR/MR)领域的角色: 作为沉浸式体验的核心输入设备。 7.7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性: 触摸屏材料的可回收性、能耗优化。 本书特色: 体系化: 从硬件原理到软件开发,再到设计原则和未来趋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践性: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开发技巧,引导读者动手实践。 前沿性: 涵盖最新的触摸屏技术和交互设计理念。 易懂性: 采用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示,降低学习门槛。 通用性: 适用于嵌入式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IoT)设备开发等多种场景。 本书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触摸屏技术的奥秘,掌握高效的开发方法,设计出卓越的用户体验,从而在日新月异的智能交互时代脱颖而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虽然我还没完全啃完,但光是翻阅和初步了解,就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在软件开发领域的深厚功底。特别是关于用户界面设计的那些章节,讲得极其透彻,从最基础的交互逻辑到高级的视觉优化,都有非常具体的指导和案例。我之前在做一个移动应用原型时,总是在“可用性”和“美观度”之间纠结,总觉得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但读了这些介绍触摸屏应用技术的书籍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都有优雅的解决方案。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用大量实际项目中的“坑”和“反思”来佐证观点,这比单纯的教科书要生动得多。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手势识别优化”的那部分,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用户习惯差异对应用设计的影响,这在很多国内的编程书籍中是很少涉及的深度思考。总而言之,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打造一款真正“懂用户”的应用程序。

评分

我对编程书籍的评价标准通常都很高,尤其是涉及到前沿技术的,如果只是停留在“是什么”,而没有深入到“为什么”和“怎么做”,我都会直接打入冷宫。这套触摸屏应用技术的书,恰恰在这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调用API或实现某个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人机交互(HCI)的底层逻辑。举个例子,关于信息密度的控制,作者引用了非常多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来论证为什么在特定尺寸的屏幕上,信息的最佳展示量是多少,而不是凭感觉去设计界面。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超同类书籍。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力,书中对AR/VR在触摸屏界面中的潜在融合点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和初步的技术预研,虽然只是抛砖引玉,但足以激发读者对未来技术方向的思考。读完感觉像是做了一次高级的思维体操,对整个应用开发领域的宏观视野都拓宽了。

评分

这两套书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核心——如何让复杂的技术“为人所用”。触摸屏应用的书籍,通过精妙的界面设计,让复杂的后台逻辑对终端用户隐藏起来,提供流畅直观的体验;而PLC编程的书籍,则通过结构化的编程和调试方法,让工程师能更高效、更可靠地控制物理世界。我印象最深的是触摸屏那本关于“错误处理界面”的设计哲学,它强调用户在遇到问题时不应感到沮丧,而是被引导去解决;这和PLC调试中强调的“程序应具有自我保护和清晰反馈机制”的理念是相通的。这种跨领域的哲学共通性,让我对这两套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书籍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它们共同教会我一个道理:真正的精通,是能把复杂性抽象化,把功能简单化,最终实现人与机器的无缝协作。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套关于西门子PLC的书时,我还有点犯嘀咕,毕竟工控领域的东西,很多都是晦涩难懂的。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指令集,而是非常循序渐进地从最基础的硬件连接和I/O点配置讲起,让你在动手操作前,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系统架构图。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S7-200SMART系列特有功能的挖掘和应用,比如网络通信和数据处理,讲解得非常细致,配图也极其清晰,即便是像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工程师,也能很快上手搭建实验平台。里面的“案例分析”部分更是精华所在,它不是那种为了展示而展示的“完美案例”,而是贴近生产现场真实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比如间歇性故障排查、周期性错误处理等,这些都是在官方文档里找不到的“实战经验”。看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程序健壮性”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是简单的“能跑起来”就行,而是要考虑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应对策略。

评分

对于PLC编程,尤其是西门子这种体系庞大的系统,很多初学者最怕的就是“调试”环节,那感觉就像在大海捞针。而这本关于S7-200SMART的技巧手册,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它非常实用主义地聚焦于“如何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它”。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在线诊断”和“断点调试”技巧的总结,作者整理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排错流程,从硬件排查到软件逻辑梳理,每一步都有明确的验证标准。我曾经花了一整天时间也找不到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但按照书中介绍的一个“循环变量交叉比对法”,三分钟就定位了问题所在。这种“效率提升”的价值,对于身处快节奏工业现场的人来说,是无价的。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而是实实在在可以立即应用到工控机床上的操作指南,工具箱里必备的“瑞士军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