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學(第2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生物科學類專業十二五規劃係列教材)

食用菌栽培學(第2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生物科學類專業十二五規劃係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賀祥,劉慶洪 編
圖書標籤:
  • 食用菌
  • 栽培學
  • 農業
  • 生物科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菌類
  • 種植技術
  • 農林院校
  • 第二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中國農業大學
ISBN:9787565508981
商品編碼:1391856093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4-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食用菌栽培學(第2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生物科學類專業十二五規劃係列教材)
  • 作者:王賀祥//劉慶洪
  • 定價:38
  • 齣版社:中國農業大學
  • ISBN號:9787565508981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4-03-01
  • 印刷時間:2014-03-01
  • 版次:2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306
  • 字數:497韆字

內容提要

王賀祥、劉慶洪主編的《食用菌栽培學(第2版) 》係統地介紹瞭食用菌栽培學的基本知識、菌種製作 、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保鮮加工和育種技術。
    在食用菌栽培技術的介紹中,將食用菌分為木腐型和 草腐型兩大類,既突齣瞭同一類食用菌的共性,又重 點 描述瞭每一種食用菌的特點,便於歸納和理解。《食 用菌栽培學(第2版)》*後附有食用菌栽培學實驗指 導和一些常用的基礎知 識,以方便同學們參考和使用。
    

目錄

**章 緒論
1.1 食用菌的概念
1.2 食用菌促進農業生態係統的良性循環
1.3 食用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1.4 食用菌的標準化生産
1.5 毒菌及中毒類型
第2章 食用菌學基礎知識
2.1 食用菌的形態結構和分類地位
2.2 食用菌的生長發育條件
2.3 食用菌的繁殖與生活史
第3章 菌種的製作
3.1 製種條件
3.2 消毒和滅菌
3.3 母種的製作
3.4 原種的製作
3.5 栽培種的製作
3.6 液體菌種的製作
3.7 菌種的鑒定、保藏與提純復壯
第4章 常見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4.1 香菇
4.2 側耳
4.3 黑木耳
4.4 銀耳
4.5 金針菇
第5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5.1 雙孢蘑菇
5.2 草菇
5.3 雞腿菇
5.4 竹蓀
第6章 藥用菌栽培
6.1 靈芝
6.2 豬苓
6.3 茯苓
6.4 猴頭
6.5 蛹蟲草
第7章 其他食用菌的栽培技術簡介
7.1 白靈菇
7.2 杏鮑菇
7.3 毛木耳
7.4 滑菇
7.5 茶樹菇
7.6 灰樹花
7.7 真姬菇
7.8 大球蓋菇
7.9 姬鬆茸
第8章 病蟲害防治
8.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8.2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第9章 食用菌産品的保鮮及加工
9.1 食用菌産品的貯藏保鮮
9.2 食用菌初級加工
9.3 食用菌深加工
**0章 食用菌育種技術
10.1 選擇育種
10.2 雜交育種
10.3 誘變育種
10.4 生物技術在食用菌良種選育中的應用
附錄Ⅰ 食用菌學實驗指導
實驗一 食用菌母種的製作
實驗二 食用菌的組織分離和孢子分離
實驗三 原種的製作
實驗四 栽培種的製作
實驗五 平菇的栽培
實驗六 香菇的栽培
實驗七 金針菇的栽培
實驗八 黑木耳的栽培
實驗九 雙孢蘑菇的栽培
實驗十 雞腿菇的栽培
實驗十一 草菇的栽培
實驗十二 杏鮑菇的栽培
實驗十三 白靈側耳的栽培
實驗十四 靈芝的栽培
實驗十五 蛹蟲草的栽培
附錄Ⅱ 常用培養基配方
附錄Ⅲ 培養料中碳氮比例(C/N)的計算方法
附錄Ⅳ 培養料的含水量
附錄Ⅴ 食用菌産品的分級和衛生指標
附錄Ⅵ 接種
附錄Ⅶ 食用菌標本的製作技術
附錄Ⅷ 不允許使用的化學藥劑
附錄Ⅸ 部分食用菌生産環境及器具消毒方法
參考文獻


草木生靈:探秘植物的奇妙世界 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植物的書。它是一次深入植物王國,揭示生命奧秘的探索之旅。從一顆微不足道的種子,到遮天蔽日的巨木,植物以其沉默而頑強的生命力,構成瞭我們星球生機勃勃的底色。本書將帶領你走進一個充滿驚喜與智慧的植物世界,讓你重新認識這些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生命形式。 一、植物的生命脈絡:從細胞到生命的綻放 生命始於細胞,而植物的生命,也同樣是從微觀的細胞層麵展開。我們將從植物細胞的獨特結構齣發,理解植物細胞壁如何賦予它們支撐和保護,葉綠體如何進行光閤作用,儲存能量,以及液泡在維持細胞膨壓和儲存物質方麵的重要作用。通過對細胞器的深入瞭解,你會明白植物如何像一個精密的工廠,高效地運作,實現生命的自我維持與繁衍。 接著,我們將目光投嚮更宏觀的層麵:植物的組織和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每一個部分都承載著獨特的生命使命。你會瞭解到根係如何紮根大地,吸收水分和養分,又如何作為儲存器官,孕育著來年的希望;莖又是如何承載著葉片,將水分和養分輸送到全身,支撐著植物的挺拔;葉片,這個植物的“能量工廠”,如何在陽光下辛勤勞作,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命的基石——糖類,並釋放齣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花朵,則是植物繁衍後代的關鍵,它們以絢麗的色彩和芬芳的香氣吸引傳粉者,完成生命的傳遞;而果實和種子,則是新生命的搖籃,它們承載著父母的遺傳信息,為下一代的生長奠定基礎。 本書將詳細闡述這些組織和器官的構成、功能以及它們之間如何協同閤作,共同維係著植物的生命。你會驚嘆於植物體內水分和養分輸送的復雜機製,理解蒸騰作用在植物生長中的關鍵作用,並認識到植物如何通過精妙的信號傳導係統,對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做齣反應。 二、植物的生存智慧:適應與演化的史詩 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植物發展齣瞭令人驚嘆的生存智慧,以適應各種嚴酷的環境。本書將帶你領略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獨特生存策略。 在乾旱的沙漠中,你會看到那些身披“鎧甲”的仙人掌,它們如何減少水分的蒸發,並將葉片演化成刺,既能防禦,又能儲水;在濕熱的雨林中,你將發現那些爭相嚮上生長的藤本植物,它們如何利用其他植物的支撐,盡力去追逐陽光;在寒冷的極地,你將看到那些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它們如何利用積雪的保護,在短暫的生長季節裏完成生命的輪迴。 本書將深入探討植物的形態、生理和生化適應機製。例如,植物如何通過改變葉片的大小、形狀、毛被和氣孔的分布來調節水分的散失;植物如何通過積纍 osmolytes 來提高抗旱、抗寒能力;以及一些植物如何演化齣特殊的捕食性習性,如捕蠅草,來彌補土壤中養分的不足。 你還將瞭解到植物如何通過休眠、落葉、變色等方式,度過不利的季節,以及它們如何通過種子傳播、繁殖策略等方式,將生命的火種散播到更廣闊的空間。這些生動的案例將讓你深刻理解植物為瞭生存所付齣的努力和演化齣的非凡能力。 三、植物與世界的互動:生命共同體的聯結 植物並非孤立的存在,它們與周圍的一切生命息息相關,構成瞭復雜的生命共同體。本書將揭示植物在生態係統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它們與其他生物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 作為生態係統的生産者,植物通過光閤作用,為整個生態係統提供瞭能量和有機物質的源泉。它們是草食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進而支撐著整個食物鏈的運轉。本書將詳細介紹植物在不同生態係統中的角色,例如森林、草原、濕地、海洋,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著這些環境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你還將瞭解到植物與動物之間精妙的互利共生關係。蜜蜂為花朵授粉,而從中獲取花蜜和花粉;鳥類吞食果實,幫助植物傳播種子;甚至一些植物與微生物之間形成共生,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極大地豐富瞭土壤的氮素。 本書還將探討植物在地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它們如何通過吸收二氧化碳,調節大氣成分,緩解溫室效應;如何通過根係固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它們在水循環中的作用。 四、植物的奧秘與未來:科學的探索與應用的展望 人類對植物的認識,永無止境。本書將帶你窺探植物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以及植物在人類社會中日益重要的應用價值。 我們將介紹植物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理解基因如何決定植物的性狀,以及如何通過基因工程技術改良植物,提高産量、抗病性和營養價值。你將瞭解到植物的信號傳導機製,例如激素如何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以及植物如何感知和響應環境信號。 本書還將關注植物在環境保護、醫藥健康、能源開發等領域的巨大潛力。你會瞭解到一些植物具有淨化空氣、吸附重金屬的能力,在生態修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些植物富含藥用成分,為人類提供瞭寶貴的天然藥物;還有一些植物,如甘蔗、玉米,正在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來源。 最後,我們將展望植物科學的未來發展方嚮,例如利用閤成生物學技術創造新型植物,或者通過精準農業技術實現植物高效栽培。我們相信,通過不斷深入的科學探索,植物將為解決人類麵臨的挑戰,如糧食安全、環境汙染和能源危機,提供更多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結語 《草木生靈:探秘植物的奇妙世界》是一本獻給所有熱愛生命、渴望探索未知讀者的禮物。它將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插圖,帶你走進一個宏大而精密的植物王國。讀完這本書,你不僅會對植物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更會對其背後蘊含的生命智慧和演化奇跡感到由衷的贊嘆。從細胞的律動到生態的和諧,從生存的智慧到科學的探索,這本書將激發你對生命的好奇心,讓你以更加敬畏和欣賞的目光,重新審視身邊的一草一木,感受植物世界那沉默而偉大的生命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主要是衝著“十二五規劃係列教材”這個名頭去的,這意味著它應該囊括瞭國內該領域最新的教學標準和科研進展,理論體係應該非常紮實。但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更希望它在講解復雜的生物學原理時,能用更貼近生活、更易於理解的語言來闡述。我查閱瞭一些相關的入門書籍,它們往往過於側重基礎的真菌學,對實際的工廠化、設施化栽培技術著墨不多。我真正想瞭解的是,在現代農業背景下,如何通過環境控製係統(如溫濕度、CO2濃度、光照波長等)的精確調控,來實現高品質、高産量的周年性穩定生産。如果這本書能在章節設置上,將基礎理論與現代工程技術巧妙地融閤,用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來梳理復雜的生産流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實驗室層麵的觀察描述,那它對我的價值將是幾何級的提升。

評分

我對這套教材的期待,更多集中在它如何處理産業化和市場化的前沿問題。食用菌産業如今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田間地頭勞作,它涉及到生物反應器設計、菌種選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甚至是廢棄菌渣的高效資源化利用。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教導“如何種蘑菇”的基礎層麵,更應該拓寬視野,探討規模化生産中的成本控製、質量安全標準(如農殘檢測、重金屬控製),以及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策略。一本優秀的專業教材,應當能為未來的行業領導者提供前瞻性的視角。如果能加入一些關於智能化監測、物聯網技術在菌場管理中應用的案例分析,那無疑會使其更具時代感和競爭力,遠超一般的基礎理論參考書的範疇。

評分

拿到這本封麵設計樸實無華的書,光看名字《食用菌栽培學(第2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生物科學類專業十二五規劃係列教材)》,就知道它是一本嚴謹的學術教材。我個人對菌類的研究興趣由來已久,尤其是那些能走上餐桌的美味蘑菇,總覺得它們身上藏著大自然的奇妙密碼。這本書的厚度和分量,初翻時就能感受到其內容的詳實。我特彆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講解從菌絲體的培養基優化到子實體發生的整個生命周期管理。比如,對於那些常見的香菇、平菇、金針菇,我希望能看到最新的、經過實踐檢驗的栽培參數,不僅僅是理論堆砌,更需要有大量實際操作的案例和數據支持,最好能配上高清的圖譜,直觀展示不同生長階段的形態特徵和病蟲害識彆要點。畢竟,理論指導實踐,而教材的價值就在於其權威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閤,期望它能成為我深入探索食用菌生産技術的堅實階梯。

評分

從排版和裝幀上看,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沉穩可靠,適閤長時間研讀。我個人比較挑剔的一點是,很多老舊的教材在涉及到微生物汙染和病害防治時,往往隻給齣傳統的化學藥劑解決方案,這與當前追求綠色、有機農業的大趨勢有些脫節。我熱切盼望這本新版教材能在“生物防治”和“抗逆性菌株選育”方麵有突破性的介紹。例如,拮抗微生物的應用、噬菌體的篩選,以及如何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增強菌株對環境脅迫的抵抗力。如果能夠提供詳盡的病理機製分析,並給齣基於生態學原理的綜閤防治方案,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幾種農藥名稱,那麼這本書的科學性和指導意義纔能真正體現齣來,真正服務於現代可持續農業的發展需求。

評分

這本書的定位是麵嚮高等院校的專業教材,因此我對其中對“生物學基礎”的闡述深度有更高的要求。我希望能看到關於子實體形成過程中基因錶達調控網絡、信號轉導通路等更深層次的分子生物學內容。簡單地說,我希望這本書能迴答“為什麼”而不是僅僅迴答“怎麼做”。比如,光照信號是如何被真菌細胞識彆並最終影響細胞壁閤成和菌蓋分化的?這些基礎研究的進展,如果能被有效地整閤到栽培技術的講解中,將極大地提升讀者的科學素養。如果能提供最新的研究綜述和未來研究方嚮的展望,這本書就不僅僅是一本技能傳授手冊,更能成為激發年輕一代科研人員興趣、指引他們探索未知領域的燈塔。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