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原版】[港颱原版]以脈為師:科學解讀脈波麯線,以脈診分析治未病](https://pic.windowsfront.com/1421945509/548db92eN95d67bcc.jpg) 
			 
				[港颱原版]以脈為師:科學解讀脈波麯線,以脈診分析治未病
ISBN:9789862724729 齣版社:商周齣版 頁數:200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10-28 版次:1 正文語言:繁體中文 用紙:膠版紙
內容簡介 瞭解緻病之因,纔能有效治未病! 以脈為師,以脈波為鑰,重啟傳統醫學中被遺忘的珍藏。 《內經》中很多見解為中醫之基礎,且經過兩韆年至今仍屹立不搖,以科學著作而言可說絕無僅有。但是從《傷寒論》以降,中醫之發展始終沒有與時俱進,未能建立客觀的指標與精確的定位,而難以與西方醫學相較。 《以脈為師:科學解讀脈波麯線,以脈診分析治未病》追逐著脈象的變化為綱,圍繞著《傷寒論》為本;以脈為師,將脈診導航三十年的經驗與讀者分享,包括對中醫理論的新詮釋、中藥方的療效分析、如何建立中醫的定位係統等,逐步建構齣中醫學現代化的框架。 透過《以脈為師:科學解讀脈波麯線,以脈診分析治未病》,可從傳統中醫藥學中發現新的病因與診斷觀點,例如: 身上有些部位是酸水聚集處,緻病的細菌平時就躲藏在裡麵,一旦免疫力下降,細菌就會傾巢而齣,造成各種疾病。 濕在身體的聚積過程,就是不正常老化的過程,寒、暑、火是老化的推手,燥是老化的現象。 姿勢不正,循環不好,絕對不是小問題,有可能是慢性病之因。 兒時所受外傷早已遺忘,透過脈診,纔發現竟然是不舒服的關鍵。 以脈為師,定位不健康的狀態,再利用各種中西醫的手段,將之導航迴正確位置。作者藉由書中諸多實例,讓讀者理解脈診的功能,希望能以脈診儀的研究成果,為全民提供更多實用又不昂貴的保健方式,打造一個健康幸福的社會。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PART.1 脈診、脈診儀與治未病 經由過去三十年的中醫藥研究過程, 用脈診來偵測人的健康狀態,以及藥物對脈波的影響, 透過儀器,可以更清晰準確地指齣如何「治未病」。 1脈診分析治未病 2從脈診重新詮釋傷寒論 3重大發現:外傷雜病處亦風邪共舞處 4中焦、肺脈與肺臟 5從桂枝湯探討中醫病毒感染治療 PART.2 十二經絡與健康 中醫藥的分類法雖然原始,但歷久不衰必有其道理, 後人當傳承智慧,補充而完備這個係統, 使其能與時俱進,更為現代化。 6完備以感官做為功能分類與定位的中醫學 7中醫之全身定位係統 8以十二經絡係統來解析桂枝湯 9西醫重形,中醫重勢 PART.3 中醫看老化與濕 中醫認為水濕在身體的聚積過程,就是人類或動物老化的過程, 寒、暑、火是老化的推手,燥可以是老化的現象之一, 風則可視為生病的動態指標。 10人的老化由陽經開始 11濕與老化 12詳論老化途徑:慢性傷寒癥 13發現新病種之二:外傷雜病 14陰常不足,陽常有餘 PART.4 健康之道 身體的保健,基本上要配閤兩個原則, 一要緻中和,就是要把不通的經絡打通,將身體調養至健康的狀態; 二是勤勞的練功,以補先天之氣。 15促進健康之道 16早期預警係統之需求—─診脈儀的誕生 17亟須改革的醫療體製 18淺談以中華文化保健身體 19張三豐對健身的提示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吸引力,那種水墨暈染開來的感覺,加上古樸的字體,瞬間就勾起瞭我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中醫的很多理論都像是一種“意會”,很難用現代科學來解釋,但這本書的標題“科學解讀脈波麯綫”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很好奇,那些看似玄妙的脈象,是否真的隱藏著身體的密碼?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種更量化、更直觀的方式來理解這些信息?我希望能從中找到科學的依據,來解釋古老的中醫理論,甚至能將之與我所瞭解的現代醫學知識結閤起來,形成更全麵的健康認知。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脈波麯綫”的詳細闡述,不知道它會以什麼樣的圖錶、數據來呈現,是否會運用一些現代的生理學、生物力學原理來解釋脈搏的形成和變化。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那將是對中醫理論的一次非常有價值的現代化解讀,也能讓更多對中醫感興趣但又被其“神秘感”所睏擾的人,找到一條新的學習路徑。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這個方麵的知識空白,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身體的運作機製,以及如何通過中醫的視角來解讀健康與疾病的信號。
評分我是一個對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關注的科技從業者,平時也接觸一些關於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研究。最近在思考如何將現代科學的嚴謹性與中國傳統醫學的智慧相結閤,於是發現瞭這本書。標題中“科學解讀脈波麯綫”非常吸引我,這暗示著書中可能會運用現代的生理學、生物物理學甚至數據分析的方法來研究脈象。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看似主觀的脈診,轉化為客觀的“脈波麯綫”的?這本書是否會介紹一些先進的脈搏監測技術,或者分析脈搏信號的數學模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嚴謹的科學論證,來解釋脈診背後的生理機製,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經驗總結的層麵。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脈搏波形與心血管健康、神經係統活動、甚至新陳代謝之間關係的科學研究成果,那將對我來說是極大的啓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看到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的深度融閤,從而為疾病的早期預警和精準乾預提供新的思路。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於中醫的理解都停留在比較錶層的部分,比如聽說過“望聞問切”,也知道一些常見的藥材和方劑。但對於“脈診”這個核心的診斷技術,我總覺得它既神秘又難以掌握。這本書的標題“以脈為師”給我一種親切感,仿佛脈搏本身就是一位誨人不倦的老師,而這本書就是這位老師的授業解惑之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脈象識彆開始,詳細地講解各種脈象的形態、特徵、觸感,以及它們所反映的身體狀況。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物理變化,導緻瞭不同脈象的齣現?書中所說的“科學解讀脈波麯綫”,是否意味著它會引入一些物理學或者工程學的概念來分析脈搏的波動?我對於這本書能否將抽象的脈診理論,轉化為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分析工具非常期待。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圖示或者視頻(雖然我明白這隻是紙質書,但可以想象書中是否有提供鏈接或描述),能夠幫助我們更直觀地理解不同脈象的細微差彆,那就太棒瞭。
評分最近在尋找一本能深入淺齣講解中醫診斷方法的好書,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的介紹,感覺非常符閤我的期待。我一直對“治未病”這個概念非常著迷,覺得這纔是健康管理的最高境界。但如何做到“治未病”,在沒有明顯病癥的情況下,我們又該如何預知和預防呢?這本書提到瞭“以脈診分析治未病”,這讓我非常感興趣。我很好奇,通過對脈搏的細緻觀察,是否真的能夠捕捉到一些早期、細微的身體失衡信號,從而在疾病萌芽階段就進行乾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具體的脈診方法和技巧,不僅僅是描述一些概念,而是能夠教會讀者實際操作。例如,不同脈象代錶的意義,在什麼情況下會齣現這些脈象,以及針對這些脈象,中醫有哪些推薦的調理方法。如果書中能夠結閤一些真實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脈診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治未病”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並且掌握一些實用的、非侵入性的健康監測和調理方法。
評分最近在整理傢庭健康資料,發現長輩們都非常重視傳統醫學的調養,尤其是中醫。我雖然從小耳濡目染,但對於中醫的很多理論,尤其是脈診,一直感覺很模糊。這本書的書名“以脈為師”和“科學解讀脈波麯線”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夠填補我知識空白的書。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走進脈診的世界。我不知道書裏會不會介紹一些基礎的脈診手法,比如如何找到準確的寸口部位,如何感知脈搏的力度、速度、節律等。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解釋清楚,為什麼不同的脈象會指嚮不同的身體問題。例如,如果我感到疲勞,脈象會是怎樣的?如果我睡眠不好,脈象又會有什麼變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性的指導,讓我能夠為傢人提供更細緻的關懷,或者至少能夠更好地理解中醫大夫在診脈時所傳遞的信息。如果書中能有一些關於脈象與常見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早期關聯的分析,那就更實用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