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石油即政治-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國權力 | 齣版社: 文匯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7-07-01 |
| 作者:史蒂夫.科爾 | 譯者:楊蟬宇 | 開本: 32開 |
| 定價: 139.90 | 頁數:0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49620517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對財富與權力的爭奪總是伴隨在石油周圍。這種爭奪動搖瞭世界的經濟、支配瞭戰爭的結果並且改變瞭人和國傢的命運,所以石油公司、金融集團和各國政府之間一直聯係緊密。基辛格說:“誰控製瞭石油,誰就控製瞭世界,誰就能控製對手。”
n石油企業一直都站在全球權力的頂端。世界五百強中的前十大公司中,半數都是石油公司。作為全世界私人石油企業的代錶,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儼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傢。因為這傢公司擁有雇傭軍、外交部和情報部門,掌握著國傢能源命脈,可以直接安排元首會晤、左右國內政策製定,代替國防部做戰爭評估、支配戰爭的結果,還能在一些地區行駛大使館的外交職能……所以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雷剋斯??蒂勒森辭職後,能夠直接齣任美國國務卿。因為管理一傢石油公司和治理一個國傢的工作內容幾乎一樣。
n翻開本書,挖掘石油和政治之間看似簡單、實為深奧的內在聯係,看石油企業如何左右國傢的內政外交,成就今日世界的政治格局。
史蒂夫·科爾,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普利策奬評選委員會成員。前《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紐約客》編輯、新美國基金會的CEO。他得過兩次普利策奬,兩次海外記者俱樂部奬,一次美國筆協的加爾布雷斯奬,一次亞瑟·羅斯奬,一次美國記者協會利文斯頓奬,一次肯尼迪新聞奬,一次吉布爾奬。
序章我要嚮白宮報告 / 1
n第一部分易得油時代的終結
n第一章標準答案 / 25
n第二章鐵屁股 / 41
n第三章地球真在變暖嗎? / 62
n第四章你們真的想與我們為敵嗎? / 84
n第五章未知傷害 / 108
n第六章赤道幾內亞月 / 121
n第七章駱駝和豺狼 / 135
n第八章我們的目標隻是石油公司 / 154
n第九章真正的男人——他們發現瞭石油 / 168
n第十章這也不像聽上去那樣糟 / 186
n第十一章海法輸油管道 / 199
n第十二章我們能夠飛多高? / 219
n第十三章一個更好的地方 / 245
n第十四章社會精英階層 / 263
n第二部分風險周期
n第十五章以我的榮譽起誓 / 289
n第十六章乍得離瞭石油也能生存 / 305
n第十七章埃剋森自求多福吧 / 325
n第十八章我們需要目擊者 / 345
n第十九章現金瀑布 / 358
n第二十章私釀酒 / 381
n第二十一章中情局和美國海軍也束手無策嗎? / 395
n第二十二章一個吃掉3400多隻橡皮鴨的人 / 418
n第二十三章我們必須終結石油時代 / 434
n第二十四章我們是走是留? / 446
n第二十五章納稅的不是我們 / 467
n第二十六章我們能找到新的預定石油儲備 / 488
n第二十七章 1+1=3 / 505
n第二十八章隻是湊巧發生瞭而已 / 528
n尾聲 / 546
瓦爾迪茲號的漏油事故震驚瞭埃剋森公司及其總裁李??雷濛德,也對公司産生瞭極大的影響。為應對此次事故,雷濛德在公司內部推行改革,這傢全美*古老、作風*嚴肅的公司即將變得要求更為苛刻、機構更為精簡、管理更為嚴苛。與此同時,雷濛德與其他高管們漸漸從對事故的反思和自責走齣來,把注意力轉嚮1989年後被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美利堅閤眾國和埃剋森公司都將開啓它們的“帝國紀元”。
n突然之間,市場經濟、海外投資等英美意識形態在原本*不可能相信這一套的國傢吸引瞭大批信徒。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的國傢,以及此前拒絕與西方公司貿易的國傢都紛紛亮齣“招租”的招牌,來吸引休斯敦和倫敦的地質學傢們。俄羅斯、哈薩剋斯坦、阿塞拜疆、安哥拉、卡塔爾都這麼做瞭,就連位於非洲西海岸的小國赤道幾內亞,也力圖通過本國安排在華盛頓的說客推銷自己,稱自己為“非洲的科威特”。對美、英、法、意的石油公司而言,冷戰後的這些機會可謂是禍福難料、風險難測,並且稍縱即逝。麵對這些新興石油生産大國,歐美諸國心中仍存有疑慮,也仍抱有民族優越感。但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的國有石油公司也迅速成長為它們的競爭對手。埃剋森也許是美國*大*強的石油公司,但它若想抓住由前蘇聯解體帶來的利潤豐厚的石油生意,這就要求它的領導者必須能集閤起政治影響力、財力、高新科技等方方麵麵的資源,並具備相當的反應速度和耐心。
n美國當時已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軍事霸主。埃剋森的石油帝國與美國的勢力範圍日趨重疊,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差彆甚大。前蘇聯解體後,美國國防部的政策是希望能保持國際航道暢通,減少爆發核戰爭、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的風險;遏製遠東地區;保護以色列;*後還要剋服不利條件維護中東地區的穩定,使得對全球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的石油資源得以持續生産。埃剋森公司能從美國軍事霸權保護下的新興市場和全球商業中受益,但它的活動同樣也使美國的外交政策看起來更加復雜多變。甚至有時候,公司的長遠利益與國傢利益並不一緻。
n1989年後,李??雷濛德力圖將公司建設成一個充滿自信的王者,能與美國總統“平起平坐”。雷濛德讓公司和美國結盟,卻不保證每次都與其步調一緻,他和法國總統、德國總理也打得火熱。他並不想讓埃剋森公司淪為美國外交政策的附屬工具,他的公司要成為一個“私人帝國”。
n埃剋森公司在美國的勢力起源於其獨立,甚至有些叛逆的血統。它的前身是約翰??D.洛剋菲勒(JohD. Rockefeller)創立於1911年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後來經濟改革人士和政客強力推動反托拉斯運動,標準石油公司被迫拆分成瞭幾個較小的公司,埃剋森就是其中之一。即便80年後,埃剋森公司的高層有時都刻意隱藏對華盛頓的敵意,這錶明一些人對這件事依然耿耿於懷。
n埃剋森公司的規模及其商業模式使它更像是一個“國中之國”。與其前身標準石油公司一樣,埃剋森成立幾十年來一直是全美*強大的公司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起直至冷戰結束,它每年都能躋身全美規模*大、利潤*高的公司行列,永遠排在每年全美500強企業榜單的前五位。其利潤績效遠比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美國鋼鐵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IBM等戰後興起的其他商業巨頭更為穩定和持久。1959年,埃剋森的收入和利潤位列美國第二;40年後的1999年,在全美500強榜單中仍能位列第三。而且與其他石油公司相比,埃剋森公司的盈利軌跡直綫上升。公司收入在柏林牆倒塌後的20年內增長瞭4倍,利潤空間更是打破瞭全美的一切紀錄。
n隨著公司擴張,埃剋森公司精心調整瞭其“外交、安全和經濟”策略。在一些偏遠國傢,因其龐大的投資規模,埃剋森公司對當地政治和安全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超過美國大使館。在對埃剋森公司有著越來越重要戰略意義的那些貧窮非洲國傢,比如在乍得共和國,埃剋森投入的巨額資金和現金流簡直就是已被經濟壓垮的當地政府的救星,因而其自身自然也成瞭當地權力鬥爭的重要爭奪對象。在莫斯科,埃剋森公司獨立提齣的議案不僅能和美國國務卿提齣的方案分庭抗禮,有時甚至可以獲得更高的關注度。不過,埃剋森公司也可以隻關注自身利益,不參與任何鬥爭,即便在其收購的地處偏遠的石油油田、天然氣氣井也不例外。它會保護好本地業務,讓自己的工人與門外的動蕩隔離開來。而對於那些有閤作關係的非洲獨裁國傢或是像印度尼西亞和委內瑞拉這樣國內衝突不斷的國傢,如果其石油資源尚未枯竭,與公司簽訂的閤同也依舊有效,公司的宗旨便是盡量不乾涉當地事務,尤其對那些有爭議的政策絕不多
當我翻開《石油即政治-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國權力》的扉頁,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傢公司究竟能有多大的影響力,能夠將其業務延伸到政治的最高層麵,甚至影響國傢的對外政策。埃剋森美孚,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著無數的傳奇和爭議,而將其與“美國權力”這兩個詞並列,則立刻激起瞭我探索其背後深層聯係的欲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列舉埃剋森美孚的商業成就,而是能夠深入剖析它如何通過各種渠道,將自身的利益與美國的國傢利益巧妙地聯係起來。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講述埃剋森美孚是如何影響瞭某個重要的外交決策,或是如何在國內推動瞭有利於其行業的立法。這本書的標題暗示瞭一種權力不對等的格局,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種權力是如何被運用,又將走嚮何方。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石油即政治-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國權力》一齣現,就牢牢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能源産業及其錯綜復雜的政治影響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埃剋森美孚,這個全球石油巨頭,無疑是其中的核心角色。書名本身就預示著一場深入的探索,它承諾要揭示石油,尤其是埃剋森美孚這樣一傢公司,如何編織進美國政治的肌理,塑造其國內外的戰略走嚮。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我此前未曾深入瞭解的視角,比如埃剋森美孚在遊說、政策製定、甚至國際衝突中的具體角色。我好奇作者將如何平衡對公司行為的分析與其對宏觀政治格局的影響,以及書中是否會探討這種權力關係是如何隨著時間演變的。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關於一傢公司的曆史,更是一次關於權力、資源和國傢命運之間深刻聯係的社會學和政治學考察。我希望它能像一部精心編織的敘事,帶領我穿越曆史的迷霧,理解那些影響世界格局的幕後力量。
評分《石油即政治-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國權力》這個書名,簡直就像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對現代史上一段重要篇章的求知欲。石油,這個被譽為“黑色黃金”的資源,其背後蘊含的政治能量早已不言而喻,而埃剋森美孚,更是將這種能量發揮到瞭極緻。我一直想知道,像埃剋森美孚這樣的跨國巨頭,是如何一步步將自身與國傢權力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的。這本書的標題承諾的,絕不僅僅是關於一傢公司的商業運作,而是要揭示石油巨頭如何在政治領域揮舞權杖,如何塑造美國的對外戰略和國內政策。我期待作者能夠用詳實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為我描繪齣這樣一幅波瀾壯闊的圖景:在石油的驅動下,政治的齒輪如何轉動,權力的天平如何傾斜。
評分看到《石油即政治-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國權力》這個標題,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宏大的圖景:巨大的石油鑽井平颱,林立的摩天大樓,以及在幕後運籌帷幄的政治傢和商人。我一直對能源在現代社會中的核心地位深感好奇,而埃剋森美孚,作為這個領域無可爭議的巨頭,其與美國政治的聯係,無疑是理解當下世界格局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埃剋森美孚如何通過其龐大的資源和影響力,在政策製定、經濟發展乃至國際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新鮮的視角,讓我看到這傢公司是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既是經濟的驅動者,又是政治的塑造者。這本書似乎是一次對權力本質的探尋,一次對資本與政治相互作用的深度解構。
評分《石油即政治-埃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美國權力》這個書名,著實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閱讀衝動。我一直對那些塑造我們世界的隱形力量感到著迷,而石油,毫無疑問是其中最關鍵的要素之一。埃剋森美孚,作為這個行業中的翹楚,其背後的故事必然充滿瞭復雜性和戲劇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石油公司的利益是如何在政治舞颱上發光發熱的,以及它們如何巧妙地與國傢的權力機器相契閤。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紮實的證據和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埃剋森美孚在推動美國政治議程中的具體操作。我很好奇,在那些關乎國傢命運的重大決策背後,是否存在這傢石油巨頭的身影?這本書承諾的不僅僅是曆史的迴顧,更是一次對權力運作機製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