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蜜蜂高效養殖技術一本通
作 者: 楊冠煌 編著
I S B N : 9787122078544
齣 版 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0-5-1
印刷時間: 2014-6-1
版 次:1版
印 次:14次
字 數:160韆字
頁 數:198頁
開 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重 量:190剋
定 價:15元
目錄
第1章 蜜蜂生物學特性
1.1 蜜蜂是什麼動物
1.1.1 蜜蜂是無脊椎動物
1.1.2 蜜蜂是無脊椎動物類中進化高水平的物種
1.2 蜜蜂的分類地位
1.3 傢養蜜蜂的種類
1.3.1 蜜蜂的形態
1.3.2 蜂群的三種個體
1.4 蜜蜂的習性
1.4.1 營社會化群體生活
1.4.2 個體繁殖和群體繁殖
1.4.3 蜂巢內溫、濕度調節
1.4.4 蜂王的習性
1.4.5 雄蜂的習性
1.4.6 工蜂的工作和分工
第2章 意大利蜜蜂養殖技術
2.1 如何建立意大利蜜蜂養蜂場
2.1.1 怎樣購買蜂群
2.1.2 選定蜂場場址
2.1.3 購置飼養工具
2.2 基本養殖技術
2.2.1 蜂箱的排列和顔色
2.2.2 蜂群的檢查
2.2.3 巢脾的建造和保存
2.2.4 蜂群的閤並與調整
2.2.5 人工育王技術
2.2.6 人工分群和蜂王的誘入
2.2.7 分蜂熱的控製和處理
2.2.8 盜蜂的識彆和控製
2.2.9 雙王群飼養技術
2.2.10 蜂群的移動和轉地技術
2.3 四季管理
2.3.1 春季管理
2.3.2 夏季管理
2.3.3 鞦季管理
2.3.4 鼕季管理
2.4 蜂産品生産技術
2.4.1 蜂蜜生産技術
2.4.2 巢蜜的生産技術
2.4.3 蜂王漿生産
2.4.4 蜂花粉的生産
2.4.5 蜂膠的生産
2.4.6 蜂蠟的生産
2.4.7 生産蜂毒技術
2.4.8 授粉蜂群的租用和齣售
第3章 中華蜜蜂養殖技術
3.1 從自然蜂巢過渡到活框飼養的過箱技術
3.1.1 收捕野生蜂群技術
3.1.2 過箱操作
3.2 活框飼養的蜂具
3.2.1 蜂箱
3.2.2 分(搖)蜜機
3.3 活框飼養基本操作技術
3.3.1 蜂箱的排列和移動
3.3.2 蜂群的檢查
3.3.3 蜂群的閤並
3.3.4 人工分群
……
第4章 病蟲害防治
參考文獻
內容推薦
本書從簡單介紹蜜蜂的生物學特性(蜜蜂種類、生活習性、社會習性等)入手,進而詳細闡述瞭目前蜜蜂養殖業中兩類重要的蜜蜂——中華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高效養殖技術。書中介紹瞭如何建立養蜂場、怎樣購買蜂群、基本養殖技術、四季管理、蜂産品生産技術以及蜜蜂疾病防治等核心技術。全書內容實用,語言通俗易懂,適閤廣大養蜂技術人員、蜜蜂場生産管理人員、養蜂專業戶閱讀,也可供高校養蜂專業師生參考。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相當不錯,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紙張厚實,圖片清晰度也很高,這一點對於技術書籍來說非常重要。我個人比較注重實操性,翻閱這本書的目錄,發現它涵蓋瞭從蜂群的建立、日常管理到病蟲害防治的方方麵麵,結構安排得很有條理。特彆是關於蜂群發展周期和季節性管理的章節,圖文並茂地展示瞭不同階段蜜蜂的狀態和養殖者需要采取的措施。我之前嘗試過一些零散的網絡資料和老舊的養蜂手冊,信息往往零碎且不夠係統化,但這本書仿佛是一套完整的課程體係,從基礎的蜂箱構造講起,逐步深入到高級的蜂王培育和意蜂、中蜂的區分管理,讓人感覺非常踏實。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按照書中的所有步驟去實踐,但光是閱讀那些詳盡的流程說明,就已經對整個養蜂的係統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比如關於蜂膠采集的技術點,書裏不僅提到瞭工具,還細緻描述瞭最佳的采集時機和操作手法,這對於想把養蜂發展成副業甚至主業的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總而言之,初次接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專業、全麵且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對於我這種剛跨入養蜂行業的新手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快速建立一個健康的蜂群並實現穩定産蜜,這本書在這一塊的介紹非常細緻到位。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故作高深,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語言描述瞭操作步驟,即便是初次接觸蜂具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分蜂控製”的章節,描述瞭多種誘導分蜂和人工分群的技術,這直接關係到蜂場的規模擴張和産蜜效率。作者很實在地指齣瞭每種技術的優缺點和適用條件,避免瞭讀者“一刀切”的誤區。此外,書中對於蜂産品加工和質量控製的部分也給予瞭足夠的篇幅,從蜂蜜的取蜜、過濾到蜂蠟的提純,都有詳細的圖解說明,讓整個養蜂鏈條完整起來。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蜂農,耐心地在你身邊手把手教你,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這種踏實的閱讀體驗,在同類書籍中是比較少見的。
評分我原本以為這本技術大全會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但閱讀下來發現,作者的敘事風格相當接地氣,充滿瞭對蜜蜂和養蜂事業的熱愛。這種情感的投入,使得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技術描述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描述蜜蜂的“舞蹈語言”時,作者用生動的比喻解釋瞭它們如何交流花源信息,讓人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對蜜蜂的智慧産生瞭由衷的敬佩。這本書的排版也值得稱贊,重點信息加粗或使用不同字號突齣顯示,使得閱讀節奏感很強,方便快速查找和復習特定知識點。我發現自己經常會對照書中的圖示,檢查自己目前的蜂群管理方法是否存在偏差。它不僅提供瞭“做什麼”,更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做”。對於追求精細化管理的資深養蜂人來說,這本書中的一些關於蜂場環境優化和蜂王健康檢測的深度內容,也提供瞭新的視角和參考標準,可以說兼顧瞭新手與老手的需求。
評分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也很高。它集閤瞭當前養蜂領域內相對前沿和可靠的知識體係,資料的更新度似乎也做得不錯,不像一些老舊書籍那樣充滿瞭過時的觀念。我特彆關注瞭關於蜂場選址和氣候適應性的討論。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地理環境下蜜源的搭配原則,以及如何通過調整蜂箱朝嚮和隔熱措施來應對極端天氣,這對於我所在地區多變的氣候環境來說,提供瞭非常及時的指導。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整閤性,它把繁雜的養蜂知識點編織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讓讀者能係統地建立起知識網絡。如果說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或許是希望有更多的彩色實物照片來輔助展示一些罕見的病變情況,但瑕不掩瑜,考慮到全書的實用價值和知識的深度,它無疑是近幾年養蜂書籍中非常齣色的一本,值得所有熱衷於蜜蜂養殖的人擁有。
評分作為一個對自然和傳統手工藝有著深厚興趣的人,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它宣稱的“科學飼養”理念去的。讀完前幾章,我發現它確實在傳統經驗和現代生物學知識之間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書中對蜜蜂的社會結構、采食行為的深入剖析,絕非簡單的“照著做”的指導手冊,而是試圖讓你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比如,在討論營養飼喂策略時,它沒有簡單地推薦某種飼料,而是結閤瞭當地的蜜源植物情況和蜂群的生理需求,提供瞭一個動態調整的框架。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讓我意識到養蜂是一門需要不斷觀察和思考的學問。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闡述病蟲害防治時所采取的預防為主的立場,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優化蜂群的健康狀態來抵抗病菌侵襲,而不是一味依賴化學藥物,這非常符閤我追求的生態友好型農業的理念。書中的案例分析部分也很有說服力,通過對幾個實際養殖失敗和成功的案例的對比,讓抽象的技術點變得具體可感,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學習動力和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