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ISBN:10645463
-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 開本:32開
- 包裝:平裝
- 齣版時間:1991-06-01
- 版次:2
- 印刷時間:2009-11-01
- 印次:5
- 正文語言:中文
- 用紙:膠版紙
內容簡介
《毛澤東選集(套裝全4冊)》包括瞭毛澤東同誌在中國革命各個時期中的重要著作。幾年前各地方曾經齣過幾種不同版本的《毛澤東選集》,都是沒有經過著者審查的,體例頗為雜亂,文字亦有錯訛,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沒有收進去。現在的這部選集,是按照中國共産黨成立後所經曆的各個曆史時期並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編輯的。這部選集盡可能地搜集瞭一些為各地方過去印行的集子還沒有包括在內的重要著作。選集中的各篇著人,都經著者校閱過,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瞭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個彆的文章曾作瞭一些內容上的補充和修改。
下麵有幾點屬於齣版事務的聲明:
,現在齣版的這個選集,還是不很完備的。由於國民黨反動派對於革命文獻的毀滅,由於在長期戰爭中革命文獻的散失,我們現在還不能夠找到毛澤東同誌的全部著作,特彆是毛澤東同誌所寫的許多書信和電報(這些在毛澤東同誌著作中占很大的部分)。
第二,有些曾經流行的著作,例如《農村調查》,遵照著者的意見,沒有編入;又如《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也遵照著者的意見,隻編進瞭其中的章(即《關於過去工作的基本總結》)。
第三,選集中作瞭一些注釋。其中一部分是屬於題解的,附在各篇頁的下麵;其他部分,有屬於政治性質的,有屬於技術性質的,都附在文章的末尾。
第四,本選集有兩種裝訂的本子。一種是各時期的著作閤訂的一捲本,另一種是四捲本。四捲本的捲包括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著作;第二捲和第三捲包括抗日戰爭時期的著作;第四捲包括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著作。
目錄
毛澤東選集 捲
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農民問題的嚴重性
組織起來
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力歸農會
“糟得很”和“好得很”
所謂“過分”的問題
革命先鋒
十四件大事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
一、國內的政治狀況
二、中國紅色政權發生和存在的原因
三、湘贛邊界的割據和八月的失敗
四、湘贛邊界的割據局麵在湘鄂贛三省的地位
五、經濟問題
六、軍事根據地問題
井岡山的鬥爭(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湘贛邊界的割據和八月失敗
害據地區的現勢
軍事問題
土地問題
政權問題
黨的組織問題
革命性質問題
割據地區問題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關於單純軍事觀點
關於極端民主化
關於非組織觀點
關於絕對平均主義
關於主觀主義
關於個人主義
關於流寇思想
關於盲動主義殘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
反對本本主義(一九三0年五月)
一、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二、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三、反對本本主義
四、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産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那末,它的結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
五、社會經濟調查,是為瞭得到正確的階級估量,接著定齣正確的鬥爭策略
六、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誌瞭解中國情況
七、調查的技術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怎樣分析農村階級(一九三三年十月)
我們的經濟政策(一九三四年一月)
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目前政治形勢的特點
民族統一戰綫
人民共和國
國際援助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九五六年十二月)
第一章 如何研究戰爭
第一節 戰爭規律是發展的
第二節 戰爭的目的在於消滅戰爭
第三節 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
第四節 重要的問題在善於學習
第二章 中國共産黨和中國革命戰爭
第三章 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
第一節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第二節 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是什麼
第三節 由此産生我們的戰略戰術
第四章 “圍剿”和反“圍剿”——中國內戰的主要形式
第五章 戰略防禦
第一節 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
第二書 反“圍剿”的準備
第三節 戰略退卻
第四節 戰略反攻
第五節 反攻開始問題
第六節 集中兵力問題
第七節 運動戰
第八節 速決戰
第九節 殲滅戰
關於蔣介五聲明的聲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
民族矛盾和國內矛盾的目前發展階段
為民主和自由而鬥爭
我們的領導責任
為爭取韆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綫而鬥爭(一九三七年五月八日)
和平問題
民主問題
革命前途問題
乾部問題
黨內民主問題
大會的團結和全黨的團結
為爭取韆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綫而鬥爭
實踐論(一九三七年七月)
矛盾論(一九三七年八月)
一 兩種宇宙觀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麵
五 矛盾諸方麵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六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 結論
毛澤東選集 第二捲
抗日戰爭時期(上)
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反對自由主義(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國共閤作成立後的迫切任務(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國記者貝特的蘭的談話(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陝甘寜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後方留守處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九三八年五月)
論持外戰(一九三八年五月)
中國共産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統一戰綫中的獨立自主問題(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
戰爭和戰略問題(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五四運動(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青年運動的方嚮(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反對投降活動(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
必須製裁反動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
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緻(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共産黨人》發刊詞(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
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大量吸收知識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産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斯大林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紀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民主主義論(一九四○年一月)
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嚮國民黨的十點要求(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中國工人》發刊詞(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必須強調團結和進步(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新民主主義的憲政(一九四○年二月二十日)
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一九四○年三月六日)
目前抗日統一戰綫中的策略問題(一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一九四○年五月四日)
團結到底(一九四○年七月五日)
論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為皖南事變發錶命令和談話(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後的時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
毛澤東選集 第三捲
毛澤東選集 第四捲
精彩書摘
毛澤東選集 捲
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群眾的嚮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瞭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在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産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這些階級代錶中國落後的反動的生産關係,阻礙中國生産力的發展。他們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彆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他們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是極端的反革命派。其政治代錶是國傢主義派和國民黨右派。
中産階級。這個階級代錶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産關係。中産階級主要是指民族資産階級,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他們在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著革命在國內有本國無産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産階級的積極援助,對於其欲達到大資産階級地位的階級的發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其政治主張為實現民族資産階級一階級統治的國傢。有一個自稱為戴季陶“真實信徒”的,在北京《晨報》上發錶議論說:“舉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國主義,舉起你的右手打倒共産黨。”這兩句話,畫齣瞭這個階級的矛盾惶遽狀態。他們反對以階級鬥爭學說解釋國民黨的民生主義,他們反對國民黨聯俄和容納共産黨及左派分子。
《思想的燈塔:世界偉人智慧精華選讀》 本書匯集瞭古今中外數十位在政治、哲學、科學、藝術等領域留下深刻印記的偉大思想傢和實踐者的經典語錄、傳記節選及代錶性思想片段。它並非以某個特定曆史時期或政治流派為框架,而是緻力於呈現人類文明進程中那些閃耀著智慧光芒、啓迪後世、推動社會進步的普適性思想和精神。 第一部分:啓濛時代的先驅與自由的呼喚 在本部分,我們將追溯近現代西方思想史上幾個重要的奠基性時刻。首先,我們將深入理解盧梭的“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一深刻洞見,探討其對人民主權、社會契約的闡釋,以及這些思想如何激蕩起革命的浪潮,成為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我們會選取他《社會契約論》中的核心章節,輔以對其生平中追求真理、反對壓迫的片段,展現其作為啓濛思想傢敢於挑戰權威、解放個體的勇氣。 緊接著,我們將目光轉嚮亞當·斯密。他的《國富論》不僅是一部經濟學的開山之作,更是對人類社會組織方式的深刻反思。我們將摘錄其關於“看不見的手”如何引導市場經濟走嚮繁榮的論述,以及他對於勞動分工、自由貿易、政府角色的看法。通過這些精煉的文字,我們可以窺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對個體自由經濟活動潛能的偉大贊頌,以及對國傢乾預邊界的審慎思考。 此外,我們還會引入約翰·洛剋關於自然權利、生命、自由、財産的理論,以及他對於政府閤法性來源於人民同意的觀點。這些關於天賦人權和有限政府的理念,是理解西方政治哲學演進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二部分:變革時代的思想風暴與社會探索 進入19世紀,世界進入瞭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思想的碰撞也更加激烈,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也更加深入。本部分將聚焦於那些試圖理解和重塑現代社會的偉大頭腦。 我們會選取馬剋思和恩格斯關於曆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資本主義批判的核心論述。從《共産黨宣言》中“全世界無産者,聯閤起來!”的號召,到《資本論》中對剩餘價值的精闢分析,我們將展現他們對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矛盾的深刻揭示,以及對未來社會形態的構想。本書將側重於他們思想中對於社會結構、經濟運行規律的分析,而非特定曆史事件的敘述。 與此同時,我們也將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雖然其主要貢獻在科學領域,但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深刻地影響瞭後世對社會、文化乃至人類自身發展的思考方式。我們將選取其《物種起源》中關於自然選擇核心原理的簡潔闡釋,以及其思想如何引發瞭科學和哲學界的巨大震動。 本部分還將涉及一些社會改革傢和思想傢,如羅素。他的思想橫跨哲學、邏輯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我們將選取他關於和平主義、教育改革、理性思考的重要觀點,以及他對20世紀動蕩局勢的深刻反思,展現其作為一位公共知識分子,對人類福祉的持續關切。 第三部分:20世紀的探索與反思:理性、自由與人類的未來 20世紀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世紀,也是思想大師輩齣的時代。本部分將聚焦於那些在戰爭、科技飛速發展、全球化進程中,對人類的理性、自由、道德以及未來命運進行深刻探索的思想傢。 我們將引入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他深刻地剖析瞭現代人在工業化和消費主義社會中麵臨的異化與孤獨,並提齣愛作為一種積極的、生産性的能力,是剋服現代人存在睏境的關鍵。本書將選取其關於“給予的愛”、“實踐的愛”等核心理念的闡述,引導讀者思考人際關係與個體成長的深層意義。 接著,我們將介紹阿爾貝·加繆。他的作品充滿瞭對荒謬現實的追問與反抗。從《局外人》中默爾索的冷漠,到《西西弗神話》中對荒謬的堅持,加繆用文學和哲學語言,揭示瞭人類在缺乏本質意義的宇宙中的生存睏境,以及在承認荒謬後,如何依然選擇反抗和創造。本書將摘錄其對荒謬、反抗、人類尊嚴的思考,展現其“在荒謬中反抗”的生存哲學。 我們還將涉足卡爾·波普爾的科學哲學和政治哲學。他提齣的“可證僞性”原則,為科學的邊界劃定提供瞭清晰的標準。同時,他對“開放社會”的論述,強調瞭批評、自由辯論以及對極權主義的警惕,這些思想在塑造現代民主價值方麵起到瞭重要作用。本書將選取其關於科學精神、民主製度的精闢論斷。 第四部分:東方智慧的傳承與創新 除瞭西方思想的精華,本書也力求展現東方文明的獨特智慧。在本部分,我們將迴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源頭,如孔子的“仁”與“禮”,老子的“道”與“無為”。我們將選取《論語》中關於君子之道、修身齊傢的經典語錄,以及《道德經》中關於順應自然、治國理念的深刻闡釋,展現這些古老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的普適價值。 同時,我們也將引入近現代東方思想傢的探索。例如,通過介紹一些對東西方文化進行對話與融閤,或在特定曆史背景下,對社會變革與民族復興進行深刻思考的思想傢。這些內容將展現東方智慧在麵對現代性挑戰時的生命力與創新性。 結語:思想的傳承與個體力量的覺醒 《思想的燈塔:世界偉人智慧精華選讀》並非一本簡單的語錄集,它試圖通過精心挑選的文字,構建一條思想的脈絡,連接古今,溝通東西。本書鼓勵讀者在閱讀中進行批判性思考,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理解與啓迪。它強調的並非某一特定思想體係的絕對正確,而是鼓勵個體去接觸、去理解、去消化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産,從而激發個體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麵對時代挑戰的勇氣和智慧。 本書緻力於成為一座思想的燈塔,指引讀者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航行於理性與自由的彼岸,汲取偉大的智慧,點亮人生的道路。它希望通過這些跨越時空的思想火花,喚醒個體內心深處的思考潛能,鼓勵每個人都成為自己思想的掌舵者,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理解,去認識世界,去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