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泥鳅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水产高效健康养殖丛书 养泥鳅技术教程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

正版 泥鳅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水产高效健康养殖丛书 养泥鳅技术教程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泥鳅养殖
  • 水产养殖
  • 高效养殖
  • 健康养殖
  • 疾病防治
  • 养殖技术
  • 水产技术
  • 泥鳅高效养殖
  • 技术教程
  • 养殖大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葫芦弟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3984
商品编码:1449883290
品牌:葫芦弟弟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泥鳅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 作 者: 凌去非、李义、李彩娟 编著 I S B N : 9787122203984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6-1 印刷时间: 2014-6-1  版 次:1版 印 次:1次 字 数:165千字 页 数:175页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重 量:195克 定 价:20元

目录

第一章泥鳅的生物学特性1 
第一节泥鳅的种类及地理分布1 
一、泥鳅的主要种类1 
二、泥鳅的地理分布2 
第二节泥鳅的形态学特征3 
一、泥鳅的外部形态学特征3 
二、泥鳅的主要器官6 
第三节泥鳅的生长环境7 
一、泥鳅的栖息环境7 
二、环境因素对泥鳅分布的影响7 
第四节泥鳅的食性及摄食8 
一、泥鳅的食性8 
二、泥鳅的摄食8 
第五节泥鳅的生长11 
一、泥鳅的生长规律11 
二、温度对泥鳅生长的影响11 
第六节泥鳅的繁殖习性11 
一、泥鳅的性腺发育11 
二、泥鳅的繁殖周期12 
第七节泥鳅的呼吸13 
一、泥鳅的主要呼吸器官14 
二、泥鳅的辅助呼吸器官14 
第八节一些主要的水质参数对泥鳅的影响15 
一、溶解氧对泥鳅的影响15 
二、氨氮对泥鳅的影响15 
三、温度和pH值对泥鳅的影响17 
第二章泥鳅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18 
第一节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18 
一、繁殖场的选址18 
二、泥鳅人工繁殖设施的准备18 
三、泥鳅亲本培育与亲本选择19 
四、大规模人工催产21 
五、泥鳅受精卵的孵化22 
六、泥鳅出苗23 
第二节泥鳅苗种的培育技术23 
一、土池培育泥鳅苗种24 
二、设施化池塘泥鳅苗种分级式培育27 
三、泥鳅苗种培育阶段的病害防治29 
第三章泥鳅成鱼高效养殖技术31 
第一节池塘高效养殖泥鳅31 
一、池塘清整31 
二、鳅种放养31 
三、饲养管理32 
四、捕捞收获34 
五、养殖实例34 
第二节水泥池高效养殖泥鳅35 
一、养殖设施准备35 
二、鳅种放养37 
三、饲养管理37 
四、捕捞收获39 
第三节网箱高效养殖泥鳅39 
一、网箱设置39 
二、鳅种放养40 
三、饲养管理40 
四、捕捞收获41 
第四节泥鳅与河蟹高效混养41 
一、养殖池塘的准备41 
二、苗种放养43 
三、饲养管理43 
四、捕捞收获45 
五、河蟹与泥鳅混养实例45 
第五节藕田高效养殖泥鳅47 
一、藕池建设48 
二、藕种栽培49 
三、放养泥鳅种49 
四、日常管理49 
五、捕捞收获50 
六、注意事项50 
七、藕田养殖泥鳅实例51 
第六节稻田高效养殖泥鳅52 
一、稻田养殖泥鳅的类型52 
二、放养前的准备53 
三、鳅种放养与养殖管理54 
四、适量施肥55 
五、合理用药56 
六、防逃、防敌害57 
七、泥鳅的起捕57 
八、稻田养殖泥鳅关键点57 
九、稻田养殖泥鳅实例57 
第七节克氏原螯虾与泥鳅高效混养58 
一、池塘清整58 
二、苗种放养59 
三、饲养管理59 
四、捕捞收获60 
第四章泥鳅的捕捞、暂养及运输61 
第一节泥鳅的捕捞61 
一、大拉网捕捞法61 
二、地笼网捕捞法61 
三、药物驱捕法62 
四、其他捕捞方法63 
第二节泥鳅的暂养63 
一、水泥池暂养64 
二、网箱暂养64 
三、木桶或塑料桶暂养65 
第三节泥鳅的运输65 
一、干法运输65 
二、降温运输66 
三、尼龙袋充氧运输66 
第五章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68 
第一节泥鳅病害发生的原因68 
一、泥鳅病害发生的外界因素68 
二、泥鳅病害发生的内在因素73 
第二节泥鳅病害的检查与诊断74 
一、诊断器材和设备74 
二、诊断的原则74 
三、现场调查75 
四、临诊检查78 
五、实验室检查79 
第三节泥鳅病害防治常用药物82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83 
二、药物剂量84 
三、给药方法85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88 
五、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91 
六、药物的选用方法94 
七、常用药物简介95 
第四节泥鳅病害的预防114 
一、控制或消灭病原体115 
二、改良养殖环境条件120 
三、增强泥鳅的抗病力122 
第五节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124 
一、病毒性疾病――泥鳅痘疮病124 
二、细菌性疾病125 
三、真菌性疾病135 
四、寄生虫病137 
五、泥鳅的敌害147 
六、其他病害148 
第六章泥鳅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154 
第一节泥鳅的营养成分154 
一、常量元素155 
二、微量元素155 
第二节泥鳅的药用价值及其保护作用157 
一、泥鳅的药用价值157 
二、泥鳅对肝脏的保护作用160 
第三节泥鳅的食谱161 
一、泥鳅汤类制作161 
二、泥鳅烧菜类制作162 
三、泥鳅休闲食品类制作164 
附录167 
一、泥鳅民间药用方法167 
二、泥鳅养殖场址选择和环境标准167 
三、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168 
四、渔用药物使用方法169 
五、禁用渔药173 
参考文献176               编辑推荐 《泥鳅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的内容以泥鳅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相结合,轻松掌握泥鳅健康养殖技术,为读者的泥鳅养殖工作或泥鳅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内容推荐 泥鳅是鳅科主要经济鱼类,也是近年来养殖规模增长较快的名优鱼类之一。本书全面介绍了泥鳅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成鱼高效养殖技术、捕捞、暂养及运输和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系统地总结了泥鳅主要养殖模式、泥鳅与其他经济水生动植物混养模式中的池塘建设与准备、苗种放养和养殖管理等技术。在阐述泥鳅人工繁殖、养殖以及疾病防治等技术时,充分体现了技术的整体性、新颖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读者展示出国内外*新的泥鳅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成果。可为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河鲜的生命律动:探寻泥鳅的养殖奥秘与健康密码》 在这片承载着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水域中,泥鳅,这种看似平凡却蕴藏着无限生机的生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以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卓越的营养价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养殖者投入其中。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养殖手册,而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与泥鳅生命节奏的同步,一次对水产健康养殖理念的全面实践。我们将共同揭开泥鳅养殖的面纱,从生态、生理、病理等多个维度,构建一套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养殖体系,为热爱这片水域,怀揣着对泥鳅事业的热情与追求的您,提供一份详尽而实用的指南。 第一章:泥鳅的魅力之旅——生物学基础与市场洞察 在踏上养殖之路前,充分了解您的“伙伴”是至关重要的。本章将带您走进泥鳅的世界,探究它们不为人知的生命奥秘。我们将详细解读泥鳅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从其独特的呼吸方式到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从它们对水质的敏感性到杂食性的食性特点,一一为您梳理。了解泥鳅的生命周期,包括其繁殖方式、苗种的培育与选择,将为您的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将聚焦泥鳅的市场价值,分析其在全球及国内的消费趋势,解读不同品种泥鳅的市场区分与价格影响因素。洞察当前泥鳅养殖业的现状与挑战,包括市场竞争、技术瓶颈、环境法规等,为您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市场图景,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养殖决策。从生物学特性到市场价值,本章旨在为您建立起对泥鳅的全面认知,点燃您探索和实践的热情。 第二章:智慧之水——科学选址与池塘构建 养殖的成功,始于对环境的精准把握。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是保障泥鳅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一步。本章将引导您系统性地考量养殖场地的选址要素。我们将从水源的质量与供给、水质的稳定性、地势的排水性、土壤的渗透性、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等方面,为您提供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无论您选择淡水养殖还是咸淡水混合养殖,亦或是利用稻田、洼地等特殊地形,都能找到最适合您情况的选址方案。 在场地选定之后,池塘的构建便是重中之重。本章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池塘的设计与建造要点。我们将深入探讨标准水泥池、土池、砖砌池、以及网箱养殖等多种模式的优劣势,并为您提供详细的施工图例与建造指导。重点将放在如何优化池塘的蓄水能力、防渗漏措施、以及底质的改良与管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生态养殖理念在池塘设计中的应用,例如如何设置缓冲带、培植水生植物,以构建一个接近自然、利于泥鳅生长的高效生态养殖环境。从源头的选址到基础设施的建造,本章旨在为您打造一个坚实而健康的“安居之所”。 第三章:生命的源泉——科学水源与水质管理 水,是泥鳅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更是养殖成功的核心要素。本章将深入剖析水质管理在泥鳅养殖中的核心地位,并为您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水质调控技术。我们将从水源的选择与净化入手,解析不同水源(如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的优劣,以及如何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确保进入养殖池塘的水质安全可靠。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关键水质指标的监测与调控。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以及水体透明度等,都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将为您介绍各种水质检测方法,从简易的试纸法到专业的检测仪器,并提供具体的调控策略。例如,如何通过增氧设备、水体交换、微生物制剂、以及投喂管理等手段,有效维持溶解氧水平,降低有害物质浓度。我们还将探讨水色与水质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培植有益藻类,调控水体生态平衡。本章旨在赋能您成为一名出色的“水质工程师”,让每一滴水都成为滋养泥鳅健康的沃土。 第四章:精细营养——泥鳅的健康饲料配方与投喂策略 “吃”是泥鳅生长发育的根本,科学的饲料管理是实现高效养殖的关键。本章将带您走进泥鳅的营养世界,为您揭示科学的饲料配方与投喂策略。我们将深入分析泥鳅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您将了解到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如鱼粉、豆粕、玉米粉、酵母、虾壳粉等,以及如何根据泥鳅的年龄、体型、生长速度和环境条件,科学地搭配和加工饲料,形成满足其生理需求的最佳配方。 本章还将重点介绍不同投喂方式的应用,如定时定量投喂、巡回投喂、以及根据水温、天气、泥鳅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观察泥鳅的摄食行为、粪便状况以及水质变化,来判断投喂是否合理。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选择优质的商品饲料,以及如何利用天然饵料和生物饵料,丰富泥鳅的食谱,提高其免疫力。从营养需求的精准分析到投喂策略的精细化管理,本章旨在帮助您构建一套既经济实惠又营养全面的饲料供给体系,为泥鳅的快速生长和健康发育提供充足的能量。 第五章:生命跃动——苗种培育与放养管理 优质的苗种是成功养殖的基石。本章将详细阐述泥鳅苗种的培育与管理技术,帮助您掌握从亲本选择到健康苗种培育的全过程。我们将探讨不同亲本的选择标准,包括体型、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以及遗传性能等,并介绍科学的亲本培育与繁殖技术,如人工催情、人工授精、以及孵化管理等。 在苗种培育过程中,我们还将重点关注幼苗的早期管理。包括孵化后阶段的浮游生物培育、开口料的选择与投喂、以及针对不同发育阶段幼苗的水质与环境调控。您将学习到如何有效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减少畸形苗的发生,培育出体质健壮、活力充沛的健康苗种。 在苗种培育完成后,放养管理是保障初期养殖成败的关键。本章将为您提供科学的放养密度建议,并分析影响放养密度的因素,如池塘条件、养殖模式、水质状况等。我们将指导您如何进行苗种的运输与消毒,以及在放养前后的注意事项,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苗种的应激反应,确保其顺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从生命萌芽到初生茁壮,本章将陪伴您走过培育健康苗种的每一个重要环节。 第六章:守护健康的卫士——病害的识别、预防与绿色防治 在追求高效养殖的同时,保障泥鳅的健康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本章将聚焦泥鳅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为您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绿色、环保的病害防治体系。我们将首先详细介绍泥鳅常见的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以及非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体、发病规律与诊断方法。您将学会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识别不同疾病的早期迹象,为及时干预赢得宝贵时间。 预防,是病害防治的重中之重。本章将深入探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并为您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包括优化养殖环境、提高水质、科学投喂、增强泥鳅自身免疫力、以及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等。我们还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如培植有益菌群、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营造健康的养殖生态环境。 当病害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我们将为您提供绿色、高效的治疗方案。本章将重点介绍中草药、生物制剂以及物理疗法在泥鳅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强调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以保护水体环境和产品安全。我们将为您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用法、以及停药期等,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从对症下药到标本兼治,本章将为您成为一名合格的“泥鳅健康守护者”提供坚实的支持。 第七章:生态共赢——循环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水产养殖领域,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章将深入探讨泥鳅循环养殖的理念与实践,为您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养殖蓝图。我们将介绍不同模式的循环养殖系统,如“鱼菜共生”、“稻鳅共作”、“虾稻共养”等,分析其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您将了解到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泥鳅养殖与其他农业生产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生。 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包括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群落来净化水质、分解有机废弃物,如何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吸收营养物质、提供栖息环境,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投喂和养殖管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章还将关注环保养殖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的落地,包括如何实现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如何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使用,以及如何保护养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您将深刻理解循环养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态哲学。它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更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财富。我们将一起探索一条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泥鳅养殖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第八章:效益最大化——养殖管理优化与市场营销策略 养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全面的养殖管理优化与市场营销策略,帮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将从精细化管理入手,指导您如何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记录每一天的养殖数据,包括水质、水温、投喂量、生长速度、病害发生情况等,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管理方案,实现科学决策。 在养殖管理方面,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等方式,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同时,我们还将关注成本控制,包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水电成本等,并通过科学的采购、精细的投喂、以及提高管理效率来降低各项支出。 在市场营销方面,本章将为您提供多角度的指导。我们将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优劣势,如农贸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电商平台等,并为您提供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品牌建设、以及拓展销售网络的建议。您将了解到如何通过打造绿色、健康、无公害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发展线上销售,扩大产品销路。从精细化管理到市场营销,本章旨在为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宝典”,助您在泥鳅养殖的道路上,收获丰厚的经济回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疾病防治部分,是我感觉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下,很多新型的、由环境压力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下的“隐性疾病”才是最大的成本杀手,但这本书似乎只关注那些教科书式的、爆发性强的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比如,对于泥鳅在高密度、低溶解氧环境下极易引发的肝胰腺坏死或肠道炎症,书中仅仅是用“注意水质”一笔带过,没有给出任何基于病理学检测的早期预警指标和治疗方案。更让我失望的是,对于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减抗”和“无抗”养殖趋势,这本书的响应是迟缓的。它所推荐的药物清单虽然全面,但缺乏对替代疗法——例如益生菌的科学筛选、中草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分析及其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应用剂量——的深度论述。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技术教程,应当引导养殖者从“治病”思维转向“防病”思维,利用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知识来构建动物的抵抗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发病就用这个药”的备忘录。因此,在实用性和前瞻性上,这本书的表现是令人不甚满意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确实给人一种“权威”的感觉,但内容上的逻辑跳跃性,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读起来的体验感并不连贯,仿佛是把好几份不同作者、不同侧重点的讲义生硬地拼凑在了一起。比如,它在一章里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精细化的网箱饲养,强调了高密度管理的优点,但紧接着的下一章,又突然转向了对大水面自然生长的泥鳅的捕捞技术进行阐述,两者之间的技术衔接和适用条件对比说明严重不足。作为一个读者,我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技术路线图,从前期选址、池体改造,到中期投喂、水质管理,再到后期病害防控和收获上市,每一个步骤都应该有明确的优先级和相互影响的说明。这本书的结构混乱,导致我在尝试将书中的知识点整合到我的实际操作流程中时,耗费了大量时间去进行自我梳理和信息筛选,这完全背离了工具书应该提供的便捷性。坦率地说,它的“大全”之名,更像是一种对信息量的堆砌,而非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评分

这本号称是“水产高效健康养殖丛书”里的《泥鳅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是充满期待的,毕竟现在搞水产,效率和健康管理是头等大事。然而,读完之后,我不得不说,它在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上,给我的感觉是有些浮于表面,远没有达到“高效”二字所应有的深度和实用性。比如在水体构建和生态平衡维护这块,书中只是笼统地提到了“保持水质稳定”的重要性,却缺乏对特定养殖阶段,如幼苗期和成鳅期的具体水质参数标准,以及如何利用生物制剂进行实时动态调控的详细操作指南。我更想看到的是,在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如何根据本地水质特点,量身定制一套微生物菌群的投放方案,而不是泛泛而谈的“泼洒有益菌”。此外,在投喂策略上,它给出的营养配比表,看起来像是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但对于泥鳅这种食性相对复杂的底层鱼类,不同品牌饲料的适口性和转化率差异,书中完全没有深入分析。我期待的是一套能让我根据市场饲料价格波动和泥鳅的生长曲线,灵活调整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实战手册,而不是一套只能在理想环境下运行的理论模型。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基础知识的汇编,对于真正想把泥鳅养殖推向“高效”层面的资深或半专业养殖户来说,它提供的增量信息实在太少了。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原本以为能找到一套能让我眼前一亮的、颠覆传统养殖思维的“新技术”。毕竟现在农业技术迭代这么快,总该有些新东西吧?结果,对于泥鳅的养殖环境构建,它大部分内容还是停留在传统土池或水泥池的范畴,对于当前很多前沿的循环水养殖(RAS)系统,或者低密度生态养殖模式的探讨,几乎是空白。一个真正的“大全”,不应该只盯着过去的技术,还应该展望未来。例如,关于增氧设备的选型,它只是简单列举了几种类型,却没有提供一个基于池塘面积、泥鳅密度和日温差的精确能耗与效果评估模型。我试着根据书里的建议去优化我的一个旧池塘,发现效率提升非常有限,原因就在于,书中缺少了将理论参数转化为实际工程方案的桥梁——那些复杂的计算公式和软件辅助分析,才是现代高效养殖的精髓所在,而这本书里,这些关键的量化工具完全缺失了。养殖病害防治方面,虽然提到了几种常见病,但给出的治疗方案,大多还是依赖于我们这些老养殖户早就熟知的传统抗生素和化学药剂,对于如何通过生物屏蔽、中草药提取物等非药物手段进行预防和替代治疗的深度挖掘,完全不如预期。

评分

关于泥鳅的种源选择和繁育技术,这是决定整个养殖成败的源头环节,我本来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突破性的见解。毕竟,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人工繁育是未来的方向。遗憾的是,这本书对人工抱卵、受精以及幼苗开口饲料的精细化管理方面,描述得过于简略,而且很多数据似乎是陈旧的。现在的苗种培育,对温度、光照、盐度(如果采用半咸水育苗)的控制要求极高,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大量死亡。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现代孵化设备的操作细节,比如恒温水浴箱的精确控温曲线设置,或者微藻培养的优化方案。书中对于如何甄别优质亲鱼的标准也提得含糊不清,更多是依赖于“经验判断”,而没有提供一些现代生物学指标,比如性腺成熟度的超声波检测标准,或者遗传多样性的初步评估方法。对于追求高品质、高成活率种源的养殖者而言,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的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更像是一本停留在上世纪末的育苗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