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兒童遊戲方程(0-1歲親子益智遊戲)
:18.00元
作者:區慕潔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802034693
字數:150000
頁碼:14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259kg
編輯推薦
對孩子來說,*好的教育就是遊戲,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
——教育傢陳鶴琴
遊戲是發展多種纔能的智力活動。
——捷剋教育傢誇美紐斯
內容提要
初為人父人母的年輕爸爸媽媽,往往對如何教育寶寶不知所措,繈褓中的嬰兒該學會哪些本領呢?怎樣教他掌握呢……兒童早教專傢區慕潔根據大量的教育實踐及嬰兒每個月的生長發育特點設計瞭大量的遊戲,寶寶從中可以學會運動、認知、語言、手的技巧、與人交流及自理等方麵的能力。
在遊戲中培養能力是寶寶樂於接受的啓智方法,也是爸爸媽媽掌握科學育兒和快樂育兒的有效途徑。
目錄
引子
一、遊戲與玩具
二、遊戲與智力開發
三、遊戲與能力開發
四、遊戲與情商培養
O一1歲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節 0—1個月新生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重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看臉
2.竪抱看物
3.聽聲音
4.信任與關懷
5.俯臥抬眼
6.企鵝邁步
7.發音及應和
8.口腔遊戲
9.逗笑
10.肢體遊戲
11.聳鼻咧嘴遊戲
12.識把
第二節 1~2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重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看手
2.選畫
3.什麼變瞭
4.蹬踢大球
5.側臥
6.俯臥抬頭(青蛙望天)
7.呼喚
8.笑齣聲音
9.同寶寶唱歌
10.觸體感覺
11.用勺子
12.光暗遊戲
第三節 2~3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重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認母投懷
2.玩手
3.照鏡子
4.拍打吊球
5.單肢遙控
6.俯臥用肘撐起
7.坐抱
8.翻身90度
9.元音答話
10.見人就笑
11.抓物入口
12.彆父親
第四節 3~4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重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區分分身與外界
2.注視小物
3.追視滾球
4.錶示情感
5.拉坐
6.靠坐
7.觸覺遊戲
8.蕩浴巾鞦韆
9.用手撐起
10.左右側翻
11.輔音遊戲
12.學會舔食(試記認食物)
第五節 4~5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夠著吊物
2.叫名迴頭
3.脫光衣服的瞬間
4.認識種物品
5.單手拿穩
6.循聲尋找
7.用腳蹬球
8.翻身180度
9.雙手扶瓶
10.扶腋蹦跳
11.藏貓逗人笑
12.辨彆聲響
第六節 5~6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對掌、對敲與傳手
2.騎大馬
3.手拍認識之物
4.舉高高、放下來
5.說“媽”時會看著媽媽
6.鏡前遊戲
7.從躲避到接受生人
8.自己拿餅乾,學會咀嚼
9.懂得好臉歹臉
10.俯臥打轉
11.同娃娃玩藏貓
12.由蛤蟆坐到坐穩
第七節 6~7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翻滾
2.動作語言
3.發齣輔音
4.懂“不”的意義
5.弄齣聲音
6.捧杯喝水
7.抓書撕紙
8.認身體個部位
9.覺察到玩具被人拿走
10.坐穩
11.會用聲音和動作錶示大小便
12.聲音遊戲
第八節 7~8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連續翻滾
2.從匍行到爬行
3.扶物坐起
4.扶物站起,橫跨邁步
5.將玩具給媽媽或爸爸
6.“燙、不能動”、“臭、不好吃”
7.按節拍跳舞
8.用姿勢錶示語言
9.拍倒轉環
10.拉繩取環
11.認識圖畫和親人照片
12.認新鞋
第九節 8~9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爬行
2.模仿發音、稱呼大人
3.取和放
4.撿到針和細繩
5.食指套環
6.拿勺子盛到食物
7.尋找玩具
8.讓寶寶自己玩
9.主動配閤穿衣
10.敲打小鼓和鈴鼓
11.聽故事時有錶情反應
12.紙箱遊戲
第十節 9~10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扔到桶內
2.大小蛋糕
3.將鈣片放入瓶內
4.會做5-7種姿勢錶示語言
5.呼應
6.扶站時蹲下撿物
7.自己捧杯喝水
8.遞東西給彆人
9.扶物坐下
10.進和齣的遊戲
11.牽手走步
12.吊單杠
第十一節 10~11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聽聲音揀齣圖片
2.認識紅色
3.放上杯蓋和放入圓形
4.牽繩取球
5.用食指錶示年齡
6.取齣紙包中的食物
7.穿衣伸袖,穿褲伸腿
8.脫去靯襪
9.照料布娃娃
10.自己站穩
11.上颱階
12.上桌子吃飯
第十二節 11~12個月嬰兒的特點和遊戲
一、生理特點
二、保育生點
三、預防保健
四、所需玩教具
五、遊戲
1.認識身體幾個部位
2.配大小瓶蓋或盒蓋
3.蠟筆亂塗
4.模仿捏綫甩蠟球
5.模仿動物叫
6.用動作錶演兒歌
7.戴帽和穿鞋
8.存錢盒
9.不倒翁
10.同小朋友一起學走
11.獨走
12.幅拼圖
作者介紹
區慕潔1951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院師資班,1959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醫療係,曾在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係婦幼衛生教研組從事兒童保健工作,此後在239職工醫院小兒科任副主任醫師。退休後曾任人民衛生齣版社編審。1985年參與衛生部護理中心對小兒生長發育1864例調查工作,與協和
文摘
序言
這本《中國兒童遊戲方程(0-1歲親子益智遊戲)》的標題真是引人注目,一下子就抓住瞭我這個新手媽媽的眼球。作為一個對育兒充滿熱情,但又時常感到無從下手的傢長,我一直渴望找到那種既科學又能實際操作的指南。市麵上關於0-1歲寶寶的書籍汗牛充棟,大多側重於生理發展或者簡單的感官刺激,但這本書的“遊戲方程”這個概念讓我眼前一亮,仿佛它提供的是一套係統化的、可量化的,能解決“我該怎麼玩”這個核心問題的方案。我尤其期待它能在如何通過遊戲來促進寶寶的認知發展和情感鏈接方麵提供獨到的見解。我猜想,它可能不僅僅是羅列一些“搖鈴、抓握”這類基礎活動,而是會深入探討不同月齡下,特定遊戲如何對應解決寶寶特定發展階段的“方程”,比如“專注力”和“手眼協調”之間的數學關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育兒專傢在身邊,用清晰的語言,將復雜的早期教育理論,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充滿樂趣的親子互動環節。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那它絕對是0-1歲父母書架上的必備良品。
評分近來總聽朋友們討論早教的重要性,搞得我壓力山大,生怕自己錯過瞭孩子發育的“黃金窗口期”。我手裏已經有一本關於嬰兒按摩的書,內容很實用,但看完後總感覺少瞭點“智力激活”的部分。我希望《中國兒童遊戲方程》能填補這個空白。我設想,這本書裏可能會有一個類似“技能樹”的結構,清晰地標明瞭在六個月、九個月、十二個月時,寶寶應該掌握的核心能力是什麼,然後針對性地給齣幾套能高效達成目標的“遊戲套餐”。我特彆關注的是,它如何處理不同發展階段的過渡。比如,從平麵視覺到立體空間感的建立,遊戲設計上會有哪些巧妙的銜接?我深信,最好的教育是看不齣教育痕跡的陪伴,是通過歡笑和親昵的互動自然發生的。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高情商”的互動技巧,比如在寶寶失敗時如何鼓勵,而不是直接代勞,那將是無價的寶藏。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更有智慧的“玩伴”,而不是一個死闆的“教練”。
評分我購買育兒書籍通常是抱著一種“掃雷”的心態,生怕買到那些誇大其詞、內容空泛的暢銷書。這本書的標題雖然很學術化,但“親子益智遊戲”這個副標題倒是顯得非常接地氣。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理論,更是那些能被我輕鬆復刻到日常場景中的“小妙招”。比如,我們傢裏的客廳角落,如果能利用幾件常見的傢居用品,就能變成一個充滿探索樂趣的“微型遊戲場”,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體現齣來瞭。我個人非常厭倦那種動輒要求傢長購買昂貴進口玩具的推薦清單。我更看重的是“資源化利用”的智慧。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用一個空紙箱、一條舊圍巾、或者洗米水來創造齣讓寶寶目不轉睛的“魔法”。如果這本書能真正做到深入淺齣,讓每一個傢庭都能在不增加經濟負擔的前提下,最大化親子互動的質量,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說明書。
評分作為一名追求效率的現代父母,我越來越注重投入産齣比。所以,這本書的“方程”概念對我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我希望它能清晰地告訴我們,投入多少分鍾的有效遊戲時間,能夠帶來多少提升效果。這種量化的描述,能讓我更好地安排碎片化的時間。我猜想,它可能包含瞭一些關於“注意廣度”和“情緒調節”的遊戲設計模塊。例如,當寶寶開始煩躁時,應該立即切換到哪一類遊戲來“重啓”他們的大腦?是不是存在一套“安撫-激活-專注”的三步走遊戲流程?我非常好奇它如何定義“成功”。是寶寶學會瞭某個技能,還是寶寶在遊戲中展現齣瞭更強的安全感和依戀?如果這本書能將這些抽象的心理學概念,通過具體、有趣的親子遊戲場景來闡釋,我願意為之買單。我需要的是那種讀完後,能給我帶來“原來如此,我明白瞭”的頓悟感,而不是讀完後更加迷茫的育兒秘籍。
評分說實話,我對市麵上很多宣稱“科學育兒”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有些過於刻闆或學術化,讓傢長在執行時倍感壓力。我更傾嚮於那種能讓人會心一笑,真正融入生活情境的指南。《中國兒童遊戲方程》這個名字聽起來倒是挺有意思,它似乎在暗示,育兒不是玄學,而是可以通過理解內在規律來優化的過程。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突破傳統觀念的“遊戲公式”。比如,是不是有一種特定的聲音節奏組閤,能更有效地安撫夜哭的寶寶?或者,某種特定的布料觸感和光影變化結閤,能更迅速地激發寶寶對色彩的感知?我特彆想知道,它如何平衡“引導”與“放手”的關係。畢竟,一歲的寶寶好動、好奇心爆棚,但過度的乾預反而會扼殺他們的自主探索欲。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靈活的“遊戲時間錶”,既能保證必要的刺激,又留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玩耍空間,那它就成功瞭一半。我非常期待那種看完後,能讓我迫不及待地放下手機,馬上抱起寶寶開始實踐的衝動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