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物理學講義 II:電磁與物質 5:磁性、彈性與流體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the Definitive Edition Volume 2]

費曼物理學講義 II:電磁與物質 5:磁性、彈性與流體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the Definitive Edition Volume 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羅伯.雷頓(Robert B. Leighton),馬修.山德士(Matthew Sands) 著,吳玉書,師明睿 譯
圖書標籤:
  • 物理學
  • 費曼物理學講義
  • 電磁學
  • 物質物理
  • 磁性
  • 彈性
  • 流體力學
  • 經典物理
  • 高等教育
  • 科普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天下遠見齣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862164778
版次:1
商品編碼:16006787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the Definitive Edition Volume 2
開本:25開
齣版時間:2010-01-29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8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英文版印行超過一百五十萬套
已翻譯成十幾國文字
從化學反應到生命現象,從電力係統、電視廣播、到行動通訊科技,都必須透過電磁學來瞭解,就讓費曼帶領我們探究電磁學的世界。
本書的內容涵蓋:
順磁性與反磁性:非鐵磁材料的物質,都帶有這種微弱的磁性效應,強度隻有鐵磁材料的韆分之一至百萬分之一。
鐵磁性:對鐵磁材料而言,外加磁場所引發的磁矩非常巨大,這些磁矩所產生的磁場竟然遠遠大於外加磁場。
彈性學與彈性材料:提供廣義的彈性理論,及檢視彈性材料內部的一般特性。
水與濕水之流動:除瞭分析不具黏滯性的理想流體(乾水)的問題之外,並探討真實流體(濕水)的行為。
彎麯時空:愛因斯坦的重力理論認為,空間與時間必須閤併起來構成時空,而此時空在巨大的質量附近是彎麯的。

作者簡介

理查.費曼 Richard P. Feynman
1918年,費曼誕生於紐約市布魯剋林區,1942年,從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美國設於新墨西哥州的羅沙拉摩斯(Los Alamos)實驗室服務,參與研發原子彈的曼哈坦計畫(Manhattan Project),當時雖然年紀很輕,卻已經是計畫中的重要角色。隨後,他任教於康乃爾大學以及加州理工學院。1965年,由於費曼在量子電動力學的成就,與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許溫格(Julian Schwinger)兩人,共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費曼博士為量子電動力學理論解決瞭不少問題,同時他首創瞭一個解釋液態氦超流體現象的數學理論。之後,他跟葛爾曼(Murray Gell-Mann)閤作,研究弱交互作用(例如貝他衰變),做瞭許多奠基工作。後來數年,費曼成為發展誇剋(quark)理論的關鍵人物,提齣瞭在高能量質子對撞過程中的成子(parton)模型。在這些重大成就之外,費曼博士把一些基本的新計算技術跟記法,介紹給瞭物理學。其中包括幾乎無所不在的費曼圖,因而改變瞭基礎物理觀念化與計算的過程,成為可能是近代科學史上,最膾炙人口的一種錶述方式。費曼是一位非常能幹有為的教育傢,在他一生所獲多得數不清的各式各樣獎賞中,他特別珍惜1972年獲得的厄司特杏壇獎章(Oersted Medal for Teaching)。《費曼物理學講義》一書最初發行於1963年,當時有位《科學美國人》雜誌的書評稱該書為「……真是難啃,但是非常營養,尤其是風味絕佳,為二十五年來僅見!是教師及最優秀入門學生的指南。」為瞭增長一般民眾的物理知識,費曼博士寫瞭一本《物理之美》(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以及《量子電動力學》(Q.E.D.: The Strange Theory of Light and Matter)。他還寫下一些專精的論著,成為後來物理學研究者與學生的標準參考資料跟教科書。費曼是一位建設性的公眾人物。幾乎傢喻戶曉他參與「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調查工作的事跡,尤其是他當眾證明橡皮墊圈不耐低溫的那一幕,是一場非常優雅的即席實驗示範,而他所使用的道具不過冰水一杯!比較鮮為人知的事例,是費曼博士於1960年代中,在加州大學課程委員會任上所做的努力,他非常不滿當時教科書之庸俗平凡。僅僅重複敘說費曼一生中,於科學上與教育上的無數成就,並不足以說明他這個人的特色。正如任何讀過他即使最技術性著作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裡外都散發著他鮮活跟多采多姿的個性。在物理學傢正務之餘,費曼也曾把時間花在修理收音機、開保險櫃、畫畫、跳舞、錶演森巴小鼓、甚至試圖翻譯馬雅古文明的象形文字上。他永遠對周圍的世界感到好奇,是位一切都要積極嘗試的模範人物。
費曼於1988年2月15日在洛杉磯與世長辭。羅伯.雷頓 Robert B. Leighton
1919年生。加州理工學院學士、碩士,1947年從該校取得物理博士學位。然後留在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任教,直到1990年退休,整個學術生涯都在這所學校度過。他參與瞭許多領域的研究,除瞭粒子物理的基礎研究,也曾帶建造計火星探測器,還為幾個天文颱設計強大的望遠鏡。1997年因神經疾病去世。馬修.山德士 Matthew Sands
1919年生。剋拉剋大學學士,萊斯大學碩士,1948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博士學位。隨後於麻省理工學院任教,1950年到加州理工學院,1969年再到加州大學聖剋魯茲分校教學與研究,直到1985年退休。這期間曾帶領史丹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建造工作。退休之後,仍積極投入中小學的教育事務吳玉書
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博士,現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教授。師明睿
普度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現任職於疾病管製局。

精彩書評

“費曼是理論物理學傢加上馬戲團的吆喝招徠員的一個不可思議的組閤。各式各樣的肢體語言與聲效,能用的全給他用上啦!”
--《紐約時報》
“當上課鈴一響,費曼就準時開講。每一堂課都是仔細籌劃的一場戲……通常先有一段介紹,然後推演,接下來是高潮,最後是大結局。而他能精準掌握時間,最讓人驚嘆佩服,通常他都能在一小時完畢的那一剎那剛好講完,過早或超過一分鐘以上的狀況極為罕見……但最大的樂趣在於親眼目睹,原來一長串的點子如何推演齣來,既清楚易懂又富有格調。”
--本書作者之一/山德士

目錄

第34章 物質的磁性
34-1 反磁性與順磁性
34-2 磁矩與角動量
34-3 原子磁體的進動
34-4 反磁性
34-5 拉莫定理
34-6 古典物理中不存在反磁性及順磁性
34-7 量子力學的角動量
34-8 原子的磁能
第35章 順磁性與磁共振
35-1 量子化的磁性能態
35-2 斯特恩—革拉赫實驗
35-3 拉比分子束法
35-4 塊材之順磁性
35-5 絕熱去磁冷卻
35-6 核磁共振
第36章 鐵磁性
36-1 磁化電流
36-2 H場【H請用斜體、加粗,如果可以的話】
36-3 磁化麯線
36-4 鐵心電感
36-5 電磁鐵
36-6 自發磁化
第37章 磁性材料
37-1 瞭解鐵磁性
37-2 熱力學性質
37-3 遲滯麯線
37-4 鐵磁材料
37-5 非常磁性材料
第38章 彈性學
38-1 虎剋定律
38-2 均勻應變
38-3 扭棒;切變波
38-4 麯樑
38-5 皺屈
第39章 彈性材料
39-1 應變張量
39-2 彈性張量
39-3 彈性體內的運動
39-4 非彈性行為
39-5 計算彈性常數
第40章 乾水之流動
40-1 流體靜力學
40-2 運動方程式
40-3 穩定流動—白努利定理
40-4 環流
40-5 渦鏇線
第41章 濕水之流動
41-1 黏滯性
41-2 黏滯流動
41-3 雷諾數
41-4 流經圓柱體的流動
41-5 趨近零黏度
41-6 庫埃特流
第42章 彎麯時空
42-1 二維的彎麯空間
42-2 三維空間的麯率
42-3 我們的空間是彎麯的
42-4 時空幾何
42-5 重力與等效原理
42-6 重力場中的時鐘走速
42-7 時空的麯率
42-8 彎麯時空中的運動
42-9 愛因斯坦的重力論
中英、英中對照索引

前言/序言


費曼物理學講義(未包含《電磁與物質 5:磁性、彈性與流體》)的圖書簡介 費曼物理學講義(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作為理查德·費曼留給世界的寶貴遺産,其涵蓋的物理學範疇極為廣博,遠超單一捲冊所能承載的範圍。本係列講義以其獨特的洞察力、深刻的物理直覺以及清晰的闡述方式而聞名於世。它不僅僅是教科書,更是一部引導學習者深入理解物理世界本質的哲學與方法論的指南。 未包含具體內容範圍的描述: 本講義係列旨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物理學知識體係,從經典力學的基石,到量子力學的精髓,再到宏觀世界的波動與熱力學現象,以及相對論的奇特疆域。它探討瞭能量、動量、角動量等基本守恒定律在不同物理現象中的體現,並深入挖掘瞭物質在微觀層麵的基本結構和相互作用規律。 核心主題與結構概覽(側重未涉及磁性、彈性與流體的部分): 本係列講義的廣度決定瞭它必須包含大量其他關鍵物理領域,這些領域構成瞭現代物理學的支柱: 第一捲:力學、輻射與熱 (Mechanics, Radiation, and Heat) 第一捲是整個物理學大廈的堅實基礎。它從最直觀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概念入手,逐步引入牛頓定律、能量守恒和動量守恒的深刻含義。 經典力學與運動的本質: 講義詳細考察瞭物體在不同參考係中的運動描述,著重分析瞭功和能量的概念,特彆是如何通過變分原理(如最小作用量原理)來統一描述各種力學現象。費曼對矢量和微積分在物理問題中的應用進行瞭細緻的梳理,確保讀者能夠掌握描述復雜運動的數學工具。 振動與波: 在力學基礎之上,講義深入探討瞭簡諧振動(SHM)的普適性,並將其推廣到更復雜的受迫振動和阻尼振動係統。隨後,它引齣瞭波動現象,從機械波(如弦上的波)的傳播特性,討論瞭波的疊加、乾涉和衍射現象,奠定瞭光學和聲學的基礎。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的開端: 費曼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介紹瞭溫度、熱量和熵的概念。他將宏觀的熱力學定律與微觀粒子的隨機運動聯係起來,探討瞭理想氣體的行為、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的物理意義。他對熵的解釋,強調瞭它與微觀狀態數目的關係,是理解信息論和不可逆過程的關鍵。 第二捲(未包含磁性、彈性、流體部分)的其他核心內容: 如果我們將精力集中在不涉及磁性、彈性變形和流體力學特性的部分,第二捲的其他章節必然會聚焦於光的本質和早期的量子概念: 光的性質與幾何光學: 講義闡述瞭光的傳播規律,從費馬原理齣發推導瞭光的反射和摺射定律。它係統地介紹瞭透鏡、成像和光學儀器的原理,但側重點在於光作為一種波的宏觀錶現,而非其電磁本質的詳細推導。 相對論入門: 在進入更深入的電動力學之前,費曼對狹義相對論進行瞭精彩的介紹。他從光速不變性這一基本假設齣發,推導瞭洛倫茲變換,並闡述瞭時間膨脹、長度收縮和質能等價關係 ($E=mc^2$)。這一部分通常側重於時空幾何的改變對運動學的影響,而非與磁場生成機製的深度耦閤。 量子力學的基礎: 講義的後期會觸及物理學的革命性轉摺點——量子現象。這包括對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的討論,這些現象迫使物理學傢接受能量的量子化概念。費曼會介紹波函數、薛定諤方程(以定性或初步形式),以及量子疊加原理,為後續深入探討原子結構打下基礎。 早期量子力學與原子結構(側重於未提及磁性作用的方麵): 氫原子的結構: 在未深入電磁場理論的背景下,對原子結構的討論會依賴於玻爾模型和初步的量子力學概念。重點在於解釋原子能級的穩定性、光譜綫的産生,以及電子軌道的概念(盡管後來的量子力學修正瞭這些圖像)。 物質的結構與相互作用的分類: 講義會概述化學鍵的形成,即原子如何通過電磁作用(在不詳細分析磁場的情況下)結閤成分子。這部分會強調電荷作為基本相互作用載體的角色,以及庫侖定律在分子層麵的作用。 總結:講義的教學哲學 貫穿整個係列講義的,是費曼獨特的教學方法——從不迴避睏難,但總是尋找最簡潔、最深刻的解釋路徑。他強調的是物理思想的連貫性,而不是公式的堆砌。讀者可以預期在這些未涉及特定電磁與流體主題的章節中,獲得對物理學基本原理的極高直覺理解,為將來處理更復雜現象(如磁性、彈性形變或流體動力學)打下紮實的、以能量和對稱性為核心的思維框架。整套講義,在剔除瞭特定捲冊內容後,依然構成瞭一部覆蓋物理學核心領域、充滿洞見的學習資源。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剛接觸這部分內容時,我曾擔心那些關於彈性與流體運動的章節會變得過於技術化和枯燥,畢竟這涉及到連續介質力學,對空間想象力要求很高。然而,費曼的敘述風格再一次展現瞭其魔力。他總能將復雜的數學模型“人性化”。他不會直接把Navier-Stokes方程砸到你臉上,而是先探討為什麼水會流動、固體為什麼會形變,然後纔引導你去看背後的數學規律是如何精確地描述這種行為的。這種自下而上的教學路徑,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心理門檻。特彆是他講解的流體力學部分,那種對邊界層和湍流的直觀描述,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教科書,而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講述海洋的脾氣。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平衡瞭理論的嚴謹性與概念的直觀性,讓你在掌握計算工具的同時,不至於丟失對物理現象的敬畏之心。

評分

從一個資深愛好者,而不是純粹的物理係學生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無可替代的“人味兒”。費曼的語言充滿瞭幽默感和對知識的熱愛,你甚至能從文字中“聽”到他演講時的那種抑揚頓挫和即興發揮。當你麵對一個看似難以逾越的理論障礙時,費曼總能拋齣一個精妙的比喻,將你從睏境中解救齣來。例如,他對材料內部磁疇的描述,就比任何一本標準的固體物理教材都要生動和易懂。它不是那種冰冷的數據和公式集閤,而是一場由最偉大的思想傢之一精心策劃的智力冒險。讀完它,我感到自己對電磁現象的直覺被極大地磨礪瞭,這比單純記住麥剋斯韋方程組的解要有價值得多。這本書是物理精神的載體,值得反復品味。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尤其是這個“權威典藏版”的細節處理,也值得一提。雖然內容本身是上世紀中期的經典,但現代的編輯和設計使其閱讀體驗大幅提升。那些詳細的圖錶和清晰的數學推導步驟,極大地減輕瞭讀者在自行推導過程中的迷茫感。我發現自己可以更專注於理解費曼的思路,而不是被印刷的繁瑣細節絆住腳。對於嚴肅的學習者而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深度,它迫使你停下來,反復思考那些“理所當然”的物理量,例如應力張量或磁感應強度,它們究竟在微觀層麵代錶著什麼。這種慢節奏的、深入的鑽研,與現在快餐式的學習方式形成瞭鮮明對比,也正是它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它要求你付齣時間,但迴報是真正的理解。

評分

我特彆欣賞這套講義對“統一性”的強調。在閱讀這捲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發現,看似毫不相關的磁現象、彈性形變和流體行為,其底層邏輯竟然都指嚮瞭相似的對稱性和守恒律。這種跨越不同物理領域的貫通感,是很多專業教材難以企及的。每次讀到費曼將某個復雜的電磁學概念與機械能或動量聯係起來時,都會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物理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相互聯係的網絡。對於那些已經學過基礎電磁學和經典力學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重構”框架,幫助你把零散的知識點編織成一張更宏大、更優雅的知識體係網。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在培養一種物理學傢的思維方式,那種時刻保持好奇心和係統性關聯的習慣。

評分

這部《費曼物理學講義 II:電磁與物質 5:磁性、彈性與流體》簡直是物理學習者心中的一座豐碑,盡管我手頭拿到的這本是精裝的“權威典藏版”,其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都透露著一種莊重感。我一直對費曼那獨特的、充滿直覺的物理洞察力心馳神往,而這捲恰恰集中於電磁學和物質的宏觀特性,這正是理解我們日常世界運作的關鍵。我記得翻開第一章時,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他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工匠,嚮你展示構建這個世界的磚塊是如何被巧妙地組閤起來的。特彆是關於磁性的闡述,他總能找到一個最貼近生活經驗的切入點,讓你在腦海中構建齣清晰的場圖景,而不是被抽象的數學符號所睏擾。這種教學方式,對於那些渴望深入理解物理本質,而非僅僅停留在解題技巧上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挑戰你現有的思維定勢,迫使你用更深層次的邏輯去審視那些看似簡單的現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