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茶職人(節錄)
遇見TWININGS皇家茶家族
【Stephen Twining】
◎背景:Twining家族第十代
知道要和Twining第十代Stephen見面時,真的非常期待,但我必須誠實地說,除了茶以外,也想知道在在英國擁有Twining這個獨一無二的姓氏,生活上會不會有所不同?更好奇他如何和皇室接觸、伊麗莎白皇后本人好相處嗎?她喜歡喝什麼茶呢?
我們相約在Andover的總公司, 一進去,Stephen已等在門口, 伸出大大的手掌和我握手:「你好, 我是Stephen Twining。」眼前的他好高好高,微笑時瞇著眼露出超過8顆以上的牙齒,開朗的個性,瞬間化解了我的緊張。
這次的英國訪問行,Stephen為我介紹TWININGS工廠運作、帶我拜訪倫敦總店,也邀請我到Grosvenor House喝正式下午茶。他是一個非常紳士的人,其中,最深感被尊重的是,即使再忙碌,兩次的訪談中卻從沒見過他拿出手機。但後來不經意間看到,我嚇了一大跳,Stephen 竟然用的仍是舊款的Nokia3310!是那種還可以玩貪食蛇的黑白手機!
是的,Stephen是一個樸實的人, 他的包包是實用型的後背包,看得出來已使用多年;而他的皮鞋也是耐走的運動型皮鞋,顏色都已斑駁;他雖然很高,卻開很小的Mini Cooper。在公司裡大家會和他開玩笑,他不需要助理秘書泡茶給他,反而親手幫我泡茶。在倫敦他以大眾交通工具代步,喜歡住在郊區,雖然他擁有的很多,卻是少見謙虛不浮華的人。
Chapter 5 茶日常(節錄)
【茶一定要喝燙的!】
記得到TWININGS總公司採訪時,Pam小姐泡了杯奶茶給我,喝到一半我就開始和Stephen 先生參觀工廠。回來時,他們問到:「要再喝一杯茶嗎?」我說上一杯還沒喝完呢,他們說:「已經冷了,重新喝一杯吧。」
英國人對茶的熱度要求很高,剛煮好滾燙的茶就可以啜著杯緣小口的喝,喝到最後一口仍然是熱的。即使對茶的溫度要求很高,英國人極少有人用保溫杯喝茶,他們會放下工作,放鬆著、喝著手上的茶。
一杯熱茶就像是一個句號,將疲倦和繁忙隔離、斷開;一杯熱茶也像是另一個世界,帶著你只專注在這一刻的心境。
【需要幾匙糖?加不加牛奶?】
在台灣,有朋友來作客,會問要不要水?在英國,一定就是茶了。
在幾十年前的英國,朋友來訪時,主人會端出很完整的茶組合,有一大壺茶、有牛奶、有糖還有餅乾,都裝在專有的容器中,放上托盤端出來,不但漂亮也有種相聚下午茶的感覺。
茶包盛行後,節省不少時間,不再是傳統優雅的茶杯,大多改為方便飲用的馬克杯,少了傳統喝茶的氣氛。雖然如此,茶的多元選擇仍是一種趣味,客人從眾多口味中挑選完成後,等水煮開,當主人詢問著每個朋友分別需要多少匙的糖、需要多少的鮮奶?一起喝茶的溫暖感,依然存在。
Chapter 6 英式茶館(節錄)
【The Original Maids of Honour】和亨利八世享用同一塊蛋糕
前往The Original Maids of Honour的前一天,先打電話去訂位,他們說:「直接來就好,雖然現場總是有人,但一定有你的位子。」態度和善,沒有一點倫敦的冷漠。
選擇這家位在Richmond的百年茶店,並不是因為它的名聲,而是私心地想到這個區域走走。Richmond 位在倫敦的西南方,是較為富裕的郊區,有許多的公園及開放空間,而這家茶店就在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Kew)的旁邊,搭車到Kew Gardens 站,一走出車站,心情自然開朗起來。這裡的房子大多為獨棟建築,每戶都很認真經營自己的花園,走去茶店的時間只需十幾分鐘,我卻花了兩倍以上的時間,一路上走走停停看每間美麗又具有風格的的屋子。
那天是星期六,店內已有不少的客人,看起來都像是附近住戶來吃個早午餐。我坐在店裡唯一剩下的兩人座,店內掛著許多黑白照,我想應該是百年前的店景,照片沒有色彩,但是店的外觀和內部都跟過去沒什麼不同,卻也讓我更喜歡這家店。
The Original Maids of Honour 店內風格溫馨帶鄉村風,所有牆面都刷上不算淺的粉紅色,雖然不是非常正式的下午茶店,卻是可以很讓人放鬆的傳統餐廳(除了點心、下午茶還有提供鹹食)。
店裡的招牌是一款像蛋塔的蛋糕,這蛋糕是Richmond歷史的一部分,至今已有300 多年。據說國王亨利八世在Richmond宮殿中碰到安妮?博林王后,及身邊的女傭們正在一起享用銀盤裡的蛋糕,他試了一口,驚艷蛋糕融化在嘴中的口感,便立即把這款蛋糕的食譜收在他銀色的盒子中。之後,發明這款食譜的女傭被任命負責烘焙這款蛋糕給亨利八世及他的貴賓們。
這款蛋糕是真的美味,甜中帶點微鹹,所用的奶油每天現做,蛋也是產於可以自由奔跑的放牧雞,我點了全套的三層盤點心與大吉嶺茶組,份量大、食材紮實。這裡的司康不是熱的,但卻偏濕潤,搭配奶油與手工果醬很順口。另外,價錢平實,是一家可以不用拘謹,又可以享受美食的百年老店。
給自己好好喝杯茶
喝茶的習慣是從去英國讀書時開始,理由有點膚淺,因為包裝盒很美,在英國的超市總是一大排、一整櫃,我會因為漂亮的包裝、有趣的插圖而買上幾罐。那時候,我連伯爵跟阿薩姆都不知道有什麼不同。
喝茶好像是會上癮的,當時每天早上一定會泡一杯自製奶茶,不知不覺,吃甜點時要配上一杯才滿足,到後來,連睡前也要喝一杯晚安茶來暖暖胃。那時候(在英國)我有兩個室友,一個來自西班牙、另一個是澳洲,我們會把各自買的茶放在公共區,這樣每天對茶的選擇就更多了,我懷念每天下班、下課後,我們一起在廚房泡茶和聊一天的生活。
在台灣說到泡茶好像是有點年紀的人做的事,說到喝下午茶好像是貴婦的專利,這想法因為在英國生活、因為做這本書而有了改變,我也從以前只喝很甜的珍珠奶茶,到現在喜歡完全無添加,甜中帶苦的茶滋味。我喜歡喝大吉嶺,我也享受著泡茶的過程,從煮水到把茶泡好,喜歡靜靜地在旁邊等著,也不做別的事;聽著水滾的聲音,依心情來選茶杯,配塊甜一點的蛋糕,不用被打擾的獨用下午茶,有時候這比去高級的下午茶店更來得愉快。
這本書讓我從台灣飛了英國兩次、訪問了Twining第十代傳人、見了很多茶職人、吃了十幾間的司康、開始喝一口就知道茶葉的好壞、海運了一大箱的茶具、胖了一圈、過了一陣每天都喝下午茶的生活,以至於現在很難戒掉了(笑)。我的第一本書是關於英國台灣的放鬆方式,而這一本書則是提醒自己,該放鬆來好好喝杯茶的書。最後,要謝謝所有幫忙我的人,TWININGS Taiwan-Vicky、清瑋、TWININGS UK-Stephen、Philippa、Michael、Pam;原點出版-雅茜、雅雯、雅蘭;Steve、Sandra、Ned、Judy、Mani、Lily、IF office,Thank you very much!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对“下午茶”这个词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过去,我总觉得下午茶不过是简单的红茶配几块饼干,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承载的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对“慢生活”的推崇。作者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将我们带入那些充满故事的百年老店,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家具似乎都在低语着过往的岁月。我尤其喜欢作者描述的那种“仪式感”,从煮水到温杯,从茶汤的色泽到茶点的搭配,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这种体验式的叙述方式,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精心制作的旅行日志,记录了作者在追寻最正宗英式茶文化的旅程中所遇到的点滴感动与发现。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在地性”的强调。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伦敦著名观光地点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到那些真正代表英国茶文化的社区和家庭中,去观察和体验最真实的生活方式。通过作者的视角,我看到了英国人是如何将喝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社交、工作和情感表达中去的。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旅游指南或茶谱。它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慢下来,用心生活”的邀请函。每当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疲惫时,书中的那些场景总能让我感到一种宁静和放松,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英式客厅里,品尝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极其细腻流畅,作者的笔触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能够将平淡的日常场景描绘得生动有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茶馆氛围时的那种沉浸感,那种在氤氲茶气中与当地人交流的场景,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温暖的烘焙香气。书中对于不同茶种的介绍也极为专业,但又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而是将历史典故和品鉴心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收获了扎实的知识。这种将文化深度与阅读趣味完美结合的写作手法,是很多同类主题书籍难以企及的。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遥远的异国文化,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人心生向往,想要立刻收拾行囊,去体验一番。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装帧设计典雅大气,内页的排版和插图也十分考究,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美的明信片。内容上,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英式茶道体验”方案,从基础的茶叶知识到复杂的社交礼仪,再到如何自己在家营造那种氛围,都有详尽的指导。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关于“如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茶点”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下午茶艺术,在于个体的选择与搭配,而不是僵硬的规矩。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对茶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熏陶,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的饮茶习惯,并尝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英伦片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英伦的典雅气息,那种淡雅的米色和精致的烫金字体,让人立刻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的下午茶场景。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它的,当时就被那种安静而又引人入胜的气氛所吸引。作为一名对英国文化和历史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梦想着能亲身体验那种地道的英式下午茶文化,而这本书似乎就是通往那个世界的钥匙。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的指南,更像是一部融合了旅行、历史和生活美学的深度探索。我特别欣赏作者能够将复杂的茶道礼仪和历史背景,以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真的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漫步在伦敦的街头,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红茶香气。那种对细节的执着捕捉,比如不同瓷器、不同茶具的运用,都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学识和对英式生活的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