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对全部人类文化史具有控制意义、提挈意义和动力意义的年代。
哲学、艺术、宗教,在轴心时代已获得惊人发展,以后的发展是轴心时代建立的精神基础的衍生。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提出,本书是在他的基础上做了系统而详细的阐发,这是人类文明大变革时代,也是当今时代的精神指引。
《神的历史》
这是一本关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神的书。全书以犹太人从巴比伦时期的异教偶像崇拜逐渐转型到的一神概念为开端,接着叙述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如何在这个革命性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塑造适合他们社会和政治环境需求的一神概念。在铺陈过一神教的基本理念和架构后,作者开始转向宗教后期的发展,从古典哲学到中世纪神秘主义,每章均兼顾宗教在同一时期或方向的对比介绍。
阿姆斯特朗女士用轻松明快的笔调叙述了4000多年的人神交流关系史,其中线索繁富、人物鲜明、动荡起伏又暗合规律,为求知者塑造出一幅完整且耐人寻味的历史图景。这部著作堪称宗教学不可或缺的导航书,我们从中不仅可以欣赏作者的丰富学识与正确解说,也可以补充及修正自身残缺不全的观念;它像工具书一样使人信赖,又像历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同时也像哲学书一样激发思维。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达两年之久。
《人的宗教》
人群聚居之处,必有宗教痕迹。宗教不只是外显的迹象,它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要了解一个民族,必认识其信仰。探讨各大宗教,发掘人性的奥秘。本书内容的重点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对宗教作全盘或平衡的论述,更不是比较宗教之优劣,而是环绕着宗教所引发的“价值”,“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这种价值,就是促使人性趋于完美的力量。本书内容实为知识分子所必备者,但愿我的导读能促使更多的人一探究竟,共品智慧传统所广施的喜悦。——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这部被称为“世界宗教*部可用的教科书”,其特点在于史密斯尝试用个人的亲身体验,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传达给大众,环绕宗教所引发的价值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奥秘。书中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语言生动流畅、通情达理,这也是其畅销、长销的*大秘密所在。
这套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做到了学术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的高度统一。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和诠释古代文本时的那种精准和力度,每一个关键的引述都恰到好处地支撑了他的论点,但又绝不生硬,而是自然地融入到行文之中。阅读的过程,完全是一种享受,它没有让人感到知识的重负,反而像是一场思想的探险。特别是关于文明如何从神话思维过渡到理性思辨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历程,作者的梳理清晰得令人赞叹。他不仅展示了“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成功地将人类精神史的宏大叙事,落脚到了具体的人类经验和文化选择上。对于那些渴望超越表面、探究文明深层驱动力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打开新世界的一把钥匙,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实在是太棒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可以珍藏的佳作。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住了。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思辨,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说教的感觉,更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老者,在壁炉边向你讲述人类精神世界的宏大变迁。尤其是关于不同文明在关键历史节点上对“终极关怀”的探索和表达,作者的洞察力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他不像很多同类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观点或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类精神需求是如何塑造了他们的信仰体系和世界观。这种由内而外的剖析,让读者在理解历史的同时,也对自身所处的现代社会有了更深一层的反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宗教和哲学流派时的那种克制与尊重,没有偏颇,只是客观地呈现了它们在人类思想演进中的独特贡献和历史地位。
评分一口气读完了这套书,感觉脑子里像是进行了一次盛大的思想洗礼。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轴心时代”概念的精妙阐释。休斯顿·史密斯仿佛是一位精神考古学家,他带领我们穿梭回那个关键的转折点,去感受苏格拉底、佛陀、孔子等巨匠们是如何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独立而又同步地触及了人类精神的普世难题。他没有把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孤立地看待,而是巧妙地将他们置于一个全球性的思想网络中进行比较分析,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以往我总觉得不同地域的宗教信仰是彼此隔绝的,但读完之后才明白,尽管表现形式万千,但人类在面对死亡、苦难、意义这些终极问题时的追问,却是惊人地一致。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和顿悟。对于任何一个对人类思想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地图册。
评分坦白说,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世界宗教史”和“哲学史”的认知还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比较刻板的层面。然而,史密斯的笔触是如此充满人文关怀,他赋予了这些古老的思想和信仰以生命力。读到关于早期人类如何试图理解宇宙秩序和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原始的敬畏与探索欲。他对于不同文化对“神圣”的不同理解,进行了极其细腻的描绘,避免了那种居高临下的评判。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一种更具包容性和理解力的世界观。它教会我们,不同的文明路径,无论看似多么迥异,最终都指向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诉求。这套书读完后,看新闻、读历史,甚至观察身边的生活琐事,都会多了一层深邃的理解背景,感觉整个世界的色彩都变得丰富了许多。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它实在是太有逻辑性了,而且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引导读者逐步深入一个复杂的议题,从宏观的历史背景铺陈,到具体思想流派的细致解读,层层递进,毫不拖沓。尤其是在探讨“人的宗教”这一主题时,史密斯教授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资深学者的高超技巧。他并没有停留在对古典宗教教义的介绍上,而是聚焦于“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构建自己的精神秩序,以及这种秩序如何影响了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的形成。这种以人为本的视角,使得那些沉重的历史叙事变得鲜活和亲切起来。每一次阅读,都像是进行了一次与人类集体意识的深度交流。对于想要系统梳理西方和东方哲学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整合性的框架,避免了陷入碎片化的知识点中无法自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