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中华围产医学会青年委员,全国妇联特聘专家。 1996年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2006年赴美国担任访问学者。对围产营养和健康教育及产前筛查诊断、遗传咨询以及妇科内分泌疾病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了来自卫计委、全国妇联、妇女发展基金会及健康教育促进协会等组织的多项公益科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曾发表学术文章四十余篇,参与编写、翻译专业书籍十余部,主编及主要创作多部科普书籍。 丁国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长期工作在临床**线,从事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在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早产儿急救和护理、婴幼儿营养和喂养、普通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医师执业证书编码:110110000009057 李宁,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全国妇联“心系好儿童”项目专家从事营养工作20余年,在孕产妇、婴幼儿饮食指导及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进行科普宣教。承担协和医科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的营养学教学工作,为培养新一代营养师做出不懈努力。卫生部临床营养专业职称证书编码:20110132-0009
PART 1 孕早期
备孕
优生知识
*佳生育年龄
受孕的*佳时段
受孕的*佳姿势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孕前3~6个月全面检查
女性孕前检查项目
男女都要查的项目
男性孕前检查项目
做好准备再进行孕前检查
拒*出生缺陷,防患于未然
遗传的这些秘密,你知道吗
备孕前3个月制订健身计划
晚上不要超过11点入睡
工作1小时活动5~10分钟
准备怀孕,这些药不要服用
这些情况不要立即受孕
这些疾病*好治愈再怀孕
新生命的孕育过程
生命的起始——卯子和精子
受精卯在子宫“安家”
同房后“倒立”*易怀孕吗
决定宝宝性别的关键一票——Y染色体
“转胎药”千万不可用
清宫表不可信
不要迷信“酸儿辣女”
性高潮和胎宝宝性别没关系
找准排卯期,提高命中率
测量基础体温找排卯期
排卯试纸的使用
根据月经周期算排卯日
观察白带找排卯日
轻松推算预产期
准妈妈营养准备
准妈妈助孕饮食指导
相信但不迷信豆浆的作用
备孕时每天1~2杯酸奶益处多
怀孕前体重多少*合适
偏瘦偏胖都不利于受孕
过胖准妈妈宜吃低脂肪食物
偏瘦准妈妈补充蛋白质和脂肪
提前3个月服用叶酸
每天摄入400微克的叶酸
叶酸与其他维生素补充剂*好分开服用
吃对食物,也能补叶酸
每天摄入55~65克蛋白质
孕前就要开始补钙
每日锌摄入量9.5毫克
每天补碘230微克
……
孕1月(1~4周)
孕2月(5~8周)
孕3月(9~12周)
PART 2 孕中期
孕4月(13~16周)
孕5月(17~20周)
孕6月(21~24周)
孕7月(25~28周)
PART 3 孕晚期
孕8月(29~32周)
孕9月(33~36周)
孕10月(37~40周)
PART 4 产后
分娩
坐月子
新生儿(0-1月)
附录:宝宝常备小药箱
这本书简直是孕期和产后护理的“救命稻草”,我身边很多准备当妈妈的朋友都在向我推荐,我拿到手后简直爱不释手。内容编排得非常科学合理,从备孕期的营养准备,到怀孕期间不同阶段的身体变化和注意事项,再到分娩过程的详细解析,简直是面面俱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关注了妈妈的身体健康,对宝宝的胎教和早期发育也有深入的探讨,很多细节处理得非常人性化,不像一些医学书籍那样冷冰冰的理论。比如,它会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医学术语,让我这个初次做妈妈的人也能轻松理解。书里的插图和图表也非常精美实用,很多都是手绘的,看起来既直观又温馨。我尤其喜欢它提供的一些“孕期食谱”和“运动建议”,都是结合了现代营养学和传统中医的智慧,让人感觉非常靠谱。这本书的厚度就让人觉得内容充实,但翻阅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有一种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大众科普读物”。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略有了解的读者,我发现它在讲解一些基础的胚胎发育过程、内分泌变化机制时,虽然保持了易懂性,但并未过度简化,保留了足够的科学严谨性。它对现代医学前沿的研究成果也保持了追踪,比如对产前诊断技术(如NIPT、羊穿)的介绍就非常中立和详尽,客观地分析了每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而不是简单地推销某一种。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高危妊娠”的应对策略有专门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处理得尤为谨慎和专业,提供了清晰的风险分级和干预流程,对于那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准妈妈来说,这份专业性是无可替代的安全感。我用这本书对照过几次产检报告上的专业术语,发现它提供的解读比医生在门诊上的快速解释要全面得多,让我能够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到自己的孕期管理中去。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平衡”和“从容”。它没有陷入过度关注“完美妈妈”的陷阱,而是非常坦诚地讨论了孕期和产后的情绪波动、夫妻关系的变化,甚至包括对身材走样的担忧。它用大量的篇幅来鼓励准妈妈接纳自己身体的改变,并提供了科学的、非极端的方法来应对产后抑郁的风险,这在很多只关注“如何变美”的图书中是看不到的。这种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注,让我觉得这本书真正是站在妈妈的角度说话。我特别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准妈妈自测清单”和“伴侣协作指南”,这使得孕育不再是准妈妈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家庭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鼓励和同理心,读起来非常治愈,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充满了期待,而不是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的焦虑。它教会我的,是如何优雅且健康地迎接生命中最重大的转变。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我怀孕时,信息爆炸,各种App和网络论坛充斥着真假难辨的消息,搞得我焦虑万分。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所有内容都有明确的医学依据和专家背书,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信息源”。它对孕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高发问题,比如妊娠糖尿病、先兆子痫、胎位不正等,都有非常详尽的应对措施和风险提示。最让我觉得贴心的是,它并没有过度渲染风险,而是用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引导我们如何科学地管理这些风险。在分娩那一章,它甚至细致到描述了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产程中的心理调适,以及无痛分娩的适用人群和流程,让人对生产这件事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准备。这本书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绝对是居家必备的“百科全书”,我甚至觉得它不只适用于孕期,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的部分也同样出色,几乎可以陪伴我们度过孩子成长的头几年。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水平,完全配得上它专业的内涵。很多孕产书籍为了追求内容的堆砌,往往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本书却做得非常精致。它的纸张质量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字体大小适中,关键是它的逻辑结构梳理得极其清晰。它不是简单地按月龄罗列信息,而是巧妙地将“妈妈的生理变化”、“宝宝的发育里程碑”、“常见问题解答”和“心理调适”几个维度交叉讲解,让读者能够全面地把握整个孕期的脉络。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开头设置的“本阶段重点关注事项”的导览图,每次翻阅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而且,书中收录了大量来自一线医护人员的“专家建议角”,这些小贴士往往一语中的,比长篇大论更有实操价值。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参考书,不如说更像一位全天候待命的私人健康顾问,随时都能提供精确而温暖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