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藝術與設計入門
作者:Alan Pipes
齣版:積木文化
頁數:272
語種:繁體中文
裝幀:膠裝
齣版日期:2010-10-25
尺寸:21cm×28cm
ISBN:9789861203676藝術與設計都是視覺的語言,如何創作齣可以激發觀者共鳴的作品,其實有規則可循,讀者並不需要辛苦獨自摸索。本書試圖從視覺創作的基本構成元素與規則二大麵嚮,引領讀者進入藝術與設計的大門。
第一部分說明點、線、麵、形狀、紋理、空間、時間和動作,以及色彩等基本元素,在藝術創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部分則從統一性、和諧、平衡、大小、強調與律動等美學規則,創作齣具有美感的藝術與設計作品。而每頁提供的圖示不僅隻是圖例示範,也是一種創作的激發。 除針對藝術史與設計史作廣泛的綜述,書末也放置瞭一些具有價值的網路與書籍資源,方便讀者做延伸閱讀。 本書不是一本純藝術欣賞指南,它提供瞭觀看、創作一件藝術作品的入門基礎,透過有啟發性的圖例、基本的視覺規則與元素的探索,讓有心緻力於藝術創作者,可以從中建立自己的美學養成與藝術欣賞眼光,進而發揮於自己的創作上。
【本書特色】 ?視覺創作實用入門書:任何藝術創作皆是由點、線、麵、顏色、空間……等構成,沒有和諧、平衡、比例……等基本美學規則,也難以成就一件傑齣的藝術作品。 ?即使不從事藝術創作,也能培養良好的藝術欣賞眼光。理論輔以上百幅豐富的圖例,或是知名的繪畫、插畫、攝影與電腦3D圖示,即使不動手創作也能培養審美眼光。
第二部分則從統一性、和諧、平衡、大小、強調與律動等美學規則,創作齣具有美感的藝術與設計作品。而每頁提供的圖示不僅隻是圖例示範,也是一種創作的激發。 除針對藝術史與設計史作廣泛的綜述,書末也放置瞭一些具有價值的網路與書籍資源,方便讀者做延伸閱讀。 本書不是一本純藝術欣賞指南,它提供瞭觀看、創作一件藝術作品的入門基礎,透過有啟發性的圖例、基本的視覺規則與元素的探索,讓有心緻力於藝術創作者,可以從中建立自己的美學養成與藝術欣賞眼光,進而發揮於自己的創作上。 ◎第一部 元素 ?第一章 點與線 ?第二章 形狀 ?第三章 肌理 ?第四章 空間——創造深度的幻覺 ?第五章 時間與運動 ?第六章 明暗深淺 ?第七章 色彩
◎第二部 規則
?第八章 整體性和和諧感 ?第九章 平衡 ?第十章 大小與比例 ?第十一章 對比與強調 ?第十二章 律動
這本書的排版本身就是一種關於“視覺傳達”的教學範本,這一點必須單獨提齣來錶揚。通常工具書的排版為瞭信息量最大化,往往顯得擁擠和壓抑,但這本書在版式設計上展現瞭極高的水準和自律性。頁麵的留白處理得極其講究,每一張圖例和文字塊之間的關係都處理得井井有條,確保瞭閱讀的流暢性。色彩的運用也十分高明,它沒有使用過於花哨的顔色來分散注意力,而是巧妙地利用高飽和度的色彩作為重點提示,其餘部分保持沉穩的黑白灰調,完美地服務於內容本身。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外部作品時,都進行瞭精心的裁剪和重構,以突齣討論的焦點,這種對信息“純淨度”的追求,本身就體現瞭高超的設計素養。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它本身就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反復研究的“優秀設計案例集”。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從中學習到新的版式編排技巧,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比任何冗長的說明都來得有效和直接。
評分我是一個對“美”的本質很感興趣的非專業人士,一直想找一本能深入剖析設計“美感”來源的書,而不是僅僅教你如何使用軟件。這本書在哲學層麵的探討,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它沒有迴避那些宏大議題,比如“什麼是好的設計?”、“現代審美是如何被媒介塑造的?”。書中穿插著對包豪斯、瑞士風格乃至於後現代主義設計思潮的精煉總結,但這些曆史迴顧並非為瞭炫耀知識儲備,而是為瞭說明設計語言是如何不斷自我革新和相互影響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剋製”在設計中的力量的論述。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追求過度裝飾的時代,這本書反而旗幟鮮明地提倡“少即是多”的精髓,並通過分析那些極簡主義大師的作品,闡釋瞭這種剋製背後蘊含的強大自信和對受眾的尊重。閱讀時,我常常停下來沉思,思考自己日常接觸的各種設計,究竟是遵循瞭某種永恒的美學原則,還是僅僅是短暫的流行符號。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幫助我跳脫齣單純的“喜歡/不喜歡”,進入更深層次的價值判斷。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一種叫做“視覺敘事”的概念,總覺得好的設計不應該隻是好看,更應該能“說話”。這本書在這方麵簡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它沒有過多糾纏於那些已經爛熟於心的“三原色”或者“黃金分割”這類基礎知識,而是直接切入瞭如何通過視覺元素構建情感連接和信息傳遞的深層技巧。特彆是關於“設計中的情緒張力”那一節,作者引入瞭心理學視角,解釋瞭為什麼某些冷色調組閤會帶來疏離感,而暖色調的並置又會産生親密感。書中列舉的對比案例非常具有說服力,它們跨越瞭平麵廣告、網頁界麵乃至産品包裝等多個維度,顯示瞭設計語言的普適性。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它對“視覺層級”的處理方法。以往我總覺得排版就是把字放上去,但這本書展示瞭如何利用字重、大小、對比度和留白,像指揮傢一樣精確地控製讀者的目光流嚮。讀完後,我重新審視瞭我之前做過的一些海報設計,瞬間茅塞頓開,發現自己之前錯把信息堆砌當成瞭有效溝通,現在我學會瞭如何“呼吸”著去設計。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不是食譜,而是烹飪的哲學。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關於設計美學的書,十有八九都是“紙上談兵”,看完後感覺自己懂瞭一堆理論,但實際操作起來依然手忙腳亂。然而,這本工具書的實用性絕對是超乎預期的。它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的“可操作性驗證”。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的睏境,總是將復雜的設計原理轉化為一係列可以立即上手的練習。例如,在講解如何建立一套統一的品牌視覺識彆係統時,它不是空泛地談論“一緻性”,而是提供瞭一套包含Logo、標準色闆、輔助圖形和版式模闆的詳細流程圖,並配有清晰的步驟說明和修改建議。我跟著書中的提示嘗試去設計一個虛構咖啡店的VI,每走一步,書中的內容都能給我及時的反饋和方嚮修正。這種“手把手”的教學方式,極大地縮短瞭理論學習到實際産齣的距離。我不再需要去猜測哪個字體配哪個顔色更閤適,因為書裏已經通過大量的實例分析,為我搭建好瞭基本的審美框架。對於那些渴望快速將知識轉化為作品的實踐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效率的加速器,它讓設計學習不再是漫無目的的摸索。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那種大膽的色彩碰撞和精妙的排版布局,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蘊含的專業性與藝術氣息。我原本以為這種入門級的書籍會充斥著枯燥的理論,但它一開篇就用生動的案例和極富啓發性的視覺語言,一下子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比如,它對“形式追隨功能”這個經典設計原則的闡釋,不是用長篇大論的文字堆砌,而是通過對比不同曆史時期、不同媒介上的作品,直觀地展示瞭設計語言的演變與內在邏輯。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負空間”運用的那一章,作者似乎擁有將抽象概念實體化的魔力,通過一係列簡潔的圖形練習,我立刻明白瞭留白在構建視覺平衡和引導視綫中的關鍵作用。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導師的親自指導下,一步步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設計規律。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是什麼”,更深入地挖掘瞭“為什麼”和“如何做”,這對於我這個剛踏入設計領域的新手來說,無疑是搭建穩固知識體係的最佳起點。這種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對後續學習的熱情,讓人迫不及待想拿起畫筆或打開軟件進行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