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修订工作组/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正版现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修订工作组/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修订工作组 编
图书标签:
  • 抗菌药物
  • 临床应用
  • 药物治疗
  • 医学参考
  • 指南
  • 传染病
  • 处方用药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年版
  • 修订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希尔麦医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13677
版次:1
商品编码:17606552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无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5-09-01
页数:184
字数:187000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原价:23

编著:修订工作组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

ISBN:9787117213677

字数:187000

页码:184

版次:一版一印

装帧:平装

开本:32



内容介绍

 新指导原则仍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主要在"预防用药原则"增加了关于预防用药方案,以增加合理预防用药和相应监测、管 理的可操作性。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主要根据卫计委制定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增加了"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注重综合措 施,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两部分,强调科学化和常态化的抗菌药物管理。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增加一些临床常用的或近年来上市的抗菌 药;增加抗菌药的耐药率数据,增加PK/PD参数,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涉及直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治疗药物、剂量、疗程。该部分改动较多,其目的是希望我国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更加规范。


目录

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通知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附录



《当代感染病学进展》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当前感染病学领域最具前沿性和临床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旨在为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深入的参考指南。全书内容涵盖了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临床表现、治疗策略以及预防控制等多个方面,并特别关注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病原体、耐药性挑战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诊治策略。 第一部分: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与传播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各类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特征及其在宿主体内的致病机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病原体,如新发病毒(如新冠病毒的早期研究与传播动力学)、新兴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社区传播与医院感染)、以及具有特定传播途径的寄生虫等。通过详细阐述病原体的感染途径、宿主免疫逃逸机制以及微生态环境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为理解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本部分也详细介绍了病原体传播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人际传播、动物源性传播、媒介传播以及环境传播等,并结合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分析了疾病暴发的驱动因素和控制策略。 第二部分: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技术与方法 精准的诊断是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前提。本部分系统梳理了当前感染性疾病诊断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 传统微生物学技术: 详细介绍了各种培养、染色、生化鉴定等经典方法,并对其在特定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局限性与优势进行了客观评价。 分子诊断技术: 重点阐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核酸测序(包括全基因组测序、靶向测序)、数字PCR等技术在病原体快速、特异性检测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病毒感染、结核病、耐药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影像学诊断: 结合最新的影像学技术,如高分辨率CT(HRCT)、MRI、PET-CT等,详细阐述了其在感染灶定位、病变范围评估、疗效判断等方面的作用,并针对不同类型感染(如肺炎、脑膜炎、骨关节感染)给出了详尽的影像学鉴别诊断要点。 免疫学诊断: 介绍了各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如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快速免疫层析试验)在抗体、抗原检测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在病毒性肝炎、HIV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假阳性/假阴性因素的分析。 新兴诊断技术: 关注并介绍了如质谱技术(MALDI-TOF MS)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快速应用、纳米技术在病原体早期检测中的潜在价值,以及基于人工智能(AI)的影像诊断辅助系统在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初步探索。 第三部分:常见与复杂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聚焦于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且最具挑战性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对其诊治策略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呼吸道感染: 详细阐述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流程及抗生素选择原则。特别强调了多重耐药菌(如MRSA、ESBLs产生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诊治难点与对策。 泌尿道感染: 深入分析了单纯性泌尿道感染、复杂性泌尿道感染、以及伴有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的诊断与治疗。讨论了耐药菌引起的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诊治策略。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涵盖了蜂窝织炎、丹毒、脓肿、坏死性筋膜炎等常见感染的病原学、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以及手术清创、抗生素治疗等关键环节。 腹腔感染: 重点介绍了腹腔炎、胆道感染、肝脓肿、胰腺炎相关感染等,分析了其复杂的病原学谱、影像学特征以及多学科协作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详细讨论了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的病原学诊断、脑脊液分析的解读、影像学评估以及抗生素的选择与疗程。 血流感染与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深入探讨了血培养的规范化采集与解读、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以及早期抗生素应用的重要性。 骨与关节感染: 阐述了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包括影像学、细菌学)、保守治疗与手术干预的适应症,以及长期抗生素治疗的挑战。 特定人群感染: 关注了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受者、肿瘤患者、HIV感染者)的感染性疾病特点、病原谱变化以及特殊诊治原则;孕妇、新生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感染性疾病诊治要点。 新兴与再emerging感染: 深入研究了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抗病毒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进展,以及其他新发传染病(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寨卡病毒感染)的诊治经验。 第四部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耐药性管理 本部分聚焦于抗感染药物的科学应用与耐药性控制,是现代感染病学领域的核心议题: 抗生素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PK/PD): 详细介绍了各类抗生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规律,以及其作用于病原体的浓度-效应关系,为优化给药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与个体化治疗: 强调了根据病原体种类、药敏结果、感染部位、患者病情、肝肾功能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抗菌谱的认识与经验性治疗: 详细介绍了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以及在不明病原体感染时的经验性治疗原则,并强调了尽早获取病原学诊断与调整治疗的重要性。 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与防控: 深入解析了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包括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耐药基因的产生与传播等。详细介绍了多重耐药菌(MDR)、广泛耐药菌(XDR)、全耐药菌(PDR)的临床挑战,以及国家与国际层面在抗生素耐药性防控方面的策略与措施。 新型抗感染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关注了当前抗感染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包括新型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以及噬菌体疗法等,并对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抗生素管理项目(ASP)的实施: 详细阐述了构建与实施有效的抗生素管理项目,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性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第五部分: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公共卫生 本部分将视角从个体诊疗扩展到公共卫生层面,强调预防在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IPC): 详细介绍了手卫生、隔离预防措施、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等核心内容。特别关注了导管相关感染(CLABSI, CAUTI)、手术部位感染(SSI)等重点领域的预防策略。 疫苗接种: 梳理了当前推荐的各类疫苗接种计划,包括儿童免疫规划、成人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以及旅行者疫苗,并强调了疫苗接种在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基石作用。 病原体监测与早期预警: 介绍了病原体监测网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监测发现新发传染病、评估耐药性趋势,从而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暴发时的调查流程、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源头追踪、接触者管理以及隔离措施等。 全球健康与新兴传染病应对: 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传染病的跨境传播风险,以及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性传染病(如COVID-19大流行)时的合作与挑战。 结语 《当代感染病学进展》力求全面、客观地呈现感染病学领域的最新知识与技术,旨在成为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前沿性于一体的权威参考书。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效遏制耐药性蔓延,最终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后,我立刻被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书中关于微生物学基础以及耐药性监测的章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常见致病菌的分类、药敏试验的解读,以及如何根据药敏结果来选择最有效的抗菌药物。同时,我也想深入了解书中是如何分析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耐药性趋势的,例如,对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书中是否有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推荐。这本书的“2015年版”表明它经过了不断的更新和迭代,能够反映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进展,这一点让我非常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医学界智慧的结晶,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评分

我一直对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感觉我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这本书的“修订工作组/主编”的字样,让我看到了其背后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临床路径和决策树,帮助医生在复杂的临床环境中做出最佳的治疗选择。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强调“限制使用”和“停药时机”的,因为滥用抗菌药物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书中是否也关注了非药物治疗的辅助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感染预防和控制来减少对抗菌药物的依赖?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药物的指导,更是一种关于健康理念的传播,我希望它能成为推动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医生的“圣经”,每一个字都凝聚了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部分,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药物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达到最佳疗效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图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些理论知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另外,对于抗菌药物的副作用,这本书肯定会有详尽的阐述,包括常见的副作用、罕见的严重副作用,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副作用。在当前“超级细菌”频发的时代,一本关于抗菌药物的权威指南,不仅是临床医生的必备工具,也是医学研究人员重要的参考资料。这本书的出现,必将引领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走向更加科学、规范的道路。

评分

我最近刚入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简洁大气,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专业感。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书中对于不同感染类型,比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抗菌药物选择建议。我尤其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平衡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书中是否提供了具体的用药指导,比如剂量调整、药物选择的特殊考量等等。我也很关心书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部分,在临床上,患者往往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了解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潜在相互作用,对于避免严重的临床事件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修订工作组由业内专家组成,这本身就保证了其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我非常有信心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临床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都散发着一种严谨和权威的气息,"正版现货"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更是让人对其内容的可靠性倍感放心。我一直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当前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一本权威的指导原则显得尤为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耐药性监测等关键信息。想象一下,作为一名医生,在面对复杂的感染病例时,能够快速查阅这本书,找到最合适的抗菌药物方案,这无疑是对患者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关于合理用药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滥用。这本书的出版,一定是对我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一次重要推动,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它,学习其中宝贵的知识。

评分

不错,就是他了。

评分

好的,不错!

评分

不错,就是他了。

评分

评价没京豆?????

评分

评价没京豆?????

评分

好的,不错!

评分

不错,可以看看

评分

评价没京豆?????

评分

评价没京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