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懷石入門
作者:高橋英一
齣版:麥浩斯
語種:繁體中文
頁數:256
裝幀:平裝
尺寸:26 x 19 x 1.64 cm
ISBN:9789864082902
齣版日期:2017/07/06連續八年榮獲米其林三星肯定,
傳承四百年的懷石奧義與款待之心! 「我建議有誌於日本料理的年輕人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都要去建立起和茶的關聯。」 ──高橋英一/瓢亭十四代當傢
※日本料理的代名詞,主人發自內心的款待
懷石原本指的是茶事中依循一定規則提供的料理, 是為瞭讓大傢預先墊胃,以享受濃茶美味的輕食。 以一湯三菜為基本構成,由主人發自內心的款待。 由於一年當中依照季節、時段會舉行不同主題、形式的茶事, 為瞭讓客人在zui佳的狀態下享用濃茶,從料理的菜色、器皿搭配 乃至茶室掛軸、插花等布置都會用心考量,自然地錶現齣季節感。 如今懷石雖已成為高級日本料理的代名詞,一般餐廳中會加入若乾 自由與創新的元素,但在茶事中提供的懷石仍需尊重茶事主辦人的 意見,不可過度誇張。
※懷石的流派、禮儀知識,以及菜單設計、食材等處理重點 本書由京都老舖瓢亭第十四代當傢高橋英一詳細說明年中各種茶事的 種類、特色、準備要點、料理構成及作法。 特別是關於茶事中享用懷石的禮儀、步驟,配閤插圖方式 清楚標示細節並解釋各流派的差別,料理方麵也公開整套 菜單設計、食譜配方及食材處理重點,是日本料理職人、 想更加認識和食與茶道的讀者不可或缺的入門指南!
【作者簡介】 高橋英一 一九三九年生。為京都南禪寺畔創業四百年有餘歷史的「瓢亭」第十四代當傢。 一九六七年成為當傢以來坐鎮廚房,守護瓢亭做為一料亭以及跨越流派舉行茶事懷石的料理店的招牌。也為茶道各流派懷石和茶花的講座奔走於全國各地,盡力培育後進。
二○○七年獲得厚生勞動大臣 卓越技能者錶揚「國傢現代名匠」,二○○九年獲得第六屆裏韆傢 茶道文化振興獎。關於茶花的造詣亦深,於自宅的庭院栽植二百種以上的山野草,替各個房間的壁龕插花是他每天的日課。興趣為園藝、陶藝、釣魚。現任京都料理協會長、日本料理學術顧問。
傳承四百年的懷石奧義與款待之心! 「我建議有誌於日本料理的年輕人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都要去建立起和茶的關聯。」 ──高橋英一/瓢亭十四代當傢 前言
序 茶事與懷石 基本茶事用語 何謂茶事 茶事的種類 爐之茶事、風爐之茶事 茶事的流程 茶事歲時記 何謂懷石 懷石的基本構成 茶事的料理 懷石與點心 11月 開爐茶事 神樂月的點心 12月 夜咄茶事 忘年的點心 1月 初釜茶事 初春月的點心 2月 立春茶事 節分、初午的點心 鼕天的追加菜單 3月 雛月茶事 桃花節的點心 4月 花雪洞茶事 卯之花月的點心 5月 初風爐茶事 端午節的點心 春至初夏的追加菜單 6月 夏越茶事 芒種時節的點心 7月 盛夏茶事 半夏生時節的點心 8月 晚夏的晨曦茶事 大文字時節的點心 夏天的追加菜單 9月 夜長茶事 白露時節的點心
10月 名殘茶事 觀菊月的點心 鞦天的追加菜單
專欄
摘自本書菜單 箸洗 形形色色 器物之樂1 一套圖案各異的煮物碗 器物之樂2 傳取的大皿 器物之樂3 寄嚮 茶事的料理 懷石和點心 料理解說
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這對於一本介紹傳統技藝的書來說至關重要。內頁紙張的觸感非常溫潤,不是那種光滑的銅版紙,而是略帶紋理的啞光紙,這讓閱讀體驗上升瞭一個檔次。而且,書中穿插的那些關於“間”(Ma)的討論非常精彩。在寸土寸金的京都,如何通過空間的布局、時間的停頓來營造齣極緻的審美體驗,是理解懷石料理的關鍵。我過去總以為懷石就是吃得多樣的菜,但讀完後纔明白,真正的精髓在於“留白”。這種對空間和時間哲學的探討,完全超齣瞭普通美食書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慢下來”生活的指南,讓人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找到瞭一個可以暫時躲避喧囂的港灣。
評分作為一本“入門”指南,它做到瞭既有廣度又有深度,但最難能可貴的是它的“溫度”。作者沒有把懷石料理描繪成高不可攀的宮廷藝術,而是將其還原為一種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真誠交流的方式。我尤其喜歡其中提到的一些細節,比如關於季節性花材的選擇和擺放,那種不刻意雕琢的自然美感,讓人感受到一種由衷的喜悅。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對待日常飲食的態度——我們是否常常為瞭效率而犧牲瞭對“旬”的尊重?這本書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展現瓢亭的百年堅守,溫柔地提醒著讀者,真正的富足,往往蘊藏在最樸素的堅持之中。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日本文化中的“侘寂”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總覺得是一種略帶悲涼的審美。但這本書在詮釋茶事與懷石時,將這種概念闡述得非常清晰且積極。它不是強調殘缺和無常,而是強調在短暫的美好中發現永恒的價值。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聽到茶碗中水滴落下的清脆聲,聞到炭火烤製食材的淡淡煙火氣。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作者的文字功底,那種精煉而不失韻味的錶達方式,把抽象的“道”具象化瞭。對於任何一個對東方美學、精緻生活方式或者深度文化探索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寶典,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啓迪。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典雅,那種沉靜的米色調和燙金的字體,一下子就把人帶入瞭一種莊重而又溫馨的氛圍中。我是在書店裏偶然翻到的,最初隻是被“瓢亭”這個名字吸引,畢竟在京都眾多老字號中,能傳承四百年而不衰,本身就是一個傳奇。雖然我本身對茶道和懷石料理的瞭解還停留在“知道”的層麵,但翻開這本書後,立刻被它那種細緻入微的敘事方式所吸引。作者似乎不僅僅是在羅列食譜和流程,更像是在引導讀者進入一個精神世界。那種對季節更迭的敏感捕捉,對食材的敬畏之心,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裏,通過食物和器皿來錶達“一期一會”的哲理,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欣賞它在描述準備工作時的那種匠人精神,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對傳統和美學的尊重,讓人讀後,即便隻是在傢裏泡一壺茶,也會不自覺地去思考如何讓這個瞬間更具儀式感。
評分我通常不太喜歡閱讀那些過於學術化或流水賬式的指南,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生活化,盡管它探討的是極具儀式感的懷石料理。它巧妙地平衡瞭曆史的厚重感和現代讀者的可理解性。我感覺作者對瓢亭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菜肴製作上,而是深入到瞭其背後的哲學內核——那種“不爭”的禪意。比如,書中對“椀物”的描述,寥寥數語,卻能讓人想象齣湯頭中那種清澈而深遠的鮮美,以及盛放它的碗的質地和溫度。這種感覺不是通過大量的美食攝影就能達到的,而是通過文字的力量,喚起瞭讀者自身的感官記憶。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美學的隨筆集,隻不過載體是懷石料理和茶事,讀起來讓人心神寜靜,浮躁的心也仿佛被輕輕拂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