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控制股东:投资者保护与会计稳健性
定价:32.00元
作者:肖作平 梁利辉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654252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十二五”辽宁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内容提要
纵观相关文献,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缺乏对控制股东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的理论与实证的全面分析,如金字塔股权结构、金字塔层级、控制股东派出董事的席位及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察等;缺乏对投资者保护差异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如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时期差异、区域差异等;缺乏投资者保护与控制股东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的深入探讨;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制度背景的深入探究。为此,本书研究控制股东、投资者保护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开展控制股东、投资者保护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剖析控制股东的掠夺行为和信息操纵行为,揭示控制股东在会计稳健性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增强契约的效率性和帮助投资者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减少信息和代理问题;第二,揭示投资者保护在会计稳健性中的作用机理,寻求有利于提高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因素,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运作的透明度,降低信息披露主体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三,剖析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是否以及如何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变化而变化,探讨提高包括会计稳健性在内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或方法,为提高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控制股东研究综述
2.2 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
2.3 会计稳健性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度背景分析
3.1 中国会计稳健性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
3.3 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3.4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4.1金字塔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4.2 控制股东股权特征与会计稳健性
4.3 控制股东派出董事与会计稳健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者保护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5.1 投资者保护与会计稳健性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投资者保护与会计稳健性实证研究
5.3本章小结
第6章 投资者保护对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的影响研究
6.1 投资者保护对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投资者保护对控制股东与会计稳健影响的实证研究
6.3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研究局限和后续研究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沉稳的蓝色和白色搭配,加上“控制股东”、“投资者保护”、“会计稳健性”这些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公司治理和财务领域专业知识的书籍。当然,作为读者,我最关心的还是书里的内容是否能真正解答我的疑惑。我一直在思考,在很多公司治理的案例中,一股独大或者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局面究竟对中小股东的权益有多大的影响?特别是当控制股东的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信息披露的“稳健性”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能够成为一道有效的防火墙,还是可能被用作掩盖问题的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帮助我理解这种复杂的关系。而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觉得这应该是出自一个在财经领域有深厚积淀的学术机构,我对它在学术严谨性和研究深度上还是抱有一定期待的。
评分我最近对财务报表中的一些“猫腻”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看似合规,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利益输送或者操纵行为的手段。这本书的标题提到了“会计稳健性”,这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涉及一些比较前沿或者不容易被普通读者理解的财务概念。我特别想知道,在控制股东影响力巨大的背景下,会计稳健性到底有多大的实际效力?是不是有些会计准则的设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使得控制股东更容易在会计处理上获得一定的空间?我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通过实际的财报数据来揭示一些隐藏的风险,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比如,在收入确认、成本计量、资产减值等方面,控制股东可能有哪些操作的空间?这些操作又如何通过会计稳健性这一概念来加以识别和防范?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分析工具或者视角,那对我来说将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说实话,我对“会计稳健性”这个概念一直觉得有些抽象,它不像利润、现金流那样直观。但作为一个希望在投资市场上有所斩获的普通人,我深知了解财报的“潜规则”有多么重要。当一个公司被少数几个大股东牢牢控制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中小股东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这本书的标题恰好指出了这两个关键点。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在控制股东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会计稳健性究竟是如何被实践的?它的背后逻辑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些“稳健性陷阱”,即表面上看很稳健,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风险?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识别那些可能被操纵的财务信号,从而在投资决策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像一个“内行”一样审视公司的财务状况,那它就真的物超所值了。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一本好的财经类书籍,除了理论深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实际的洞察和启示。我对“控制股东”和“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博弈关系一直充满好奇。很多时候,控制股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牺牲公司的长期发展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会计信息就是他们施加影响的重要载体。这本书既然提到了“会计稳健性”,我就想知道,它到底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制衡机制?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一些非常规的会计处理方式,或者分析一些模糊地带,来说明控制股东如何利用这些手段来规避监管、进行套利?我希望作者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复杂的财务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风险所在。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是对这个复杂问题的深度探索,也是对财务透明度和公平性的期待。
评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公司治理的书籍,大多集中在董事会结构、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但很少有能深入到“控制股东”这一特定角色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会计稳健性”来约束他们的。我一直觉得,很多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少数几个大股东的决策,而中小股东的议价能力非常有限。那么,在资本市场上,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这些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防止他们成为被牺牲的对象?这本书的标题正好触及了这个痛点。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对不同类型的控制股东(比如国有控股、民营控股、家族控股等)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并分析会计稳健性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如果能有关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或者对不同监管环境下会计稳健性作用的探讨,那就更好了,这有助于我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