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
书号:9787519711900
定价:39.00
作者/编者: 李勇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编辑推荐
◎ 原创三步法则,教你如何审查证据;
◎ 原创二元主义证明标准,带你走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迷思;
◎ 原创证据分析李氏图示法,向你全程解剖证据分析的奥妙;
◎ 原创证据能力三要件,助你对非法证据明察秋毫;
◎ 制作百问索引,为你解答百个非法证据难题。
《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论思考和一线办案经验“发明”了“证据审查三步法则”,并在实务中试点运用,取得成功并逐步推广全国。全书以证据审查三步法则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将证据审查三步法则的具体应用方法融会贯通。内容分为三篇,以图示法展示简洁、明了。第yi篇分解验证,包括三章十节,主要围绕非法证据排除、分解验证的操作方法。第二篇双向对比,包括三章六节,主要涉及纵向、横向对比的方法,印证证明模式。第三篇综合分析,三章六节,内容涉及证明标准、图示法等。
《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论思考和一线办案经验“发明”了“证据审查三步法则”,并在实务中试点运用,取得成功并逐步推广全国。全书以证据审查三步法则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将证据审查三步法则的具体应用方法融会贯通。内容分为三篇,以图示法展示简洁、明了。第yi篇分解验证,包括三章十节,主要围绕非法证据排除、分解验证的操作方法。第二篇双向对比,包括三章六节,主要涉及纵向、横向对比的方法,印证证明模式。第三篇综合分析,三章六节,内容涉及证明标准、图示法等。
李勇,网名悄悄法律人,刑法学硕士,现任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正义网十大影响力博主、知名微信公号“悄悄法律人”主人,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兼职教师、国家检察官学院举办的**检察官培训班及多种业务培训班主讲教师、江苏省检察官学院兼职教师,江苏省检察业务专家、南京市**检察官、十佳公诉人,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015年入选卓越法律人才“双千计划”,先后主办“瘦肉精”系列案等重大案件。在《法律科学》《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北法学》《人民检察》《刑法论丛》《法制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刑法学专著《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践性展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获*届董必武青年法学研究成果提名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审查起诉的原理与方法》(法律出版社2015年)、副主编《公诉人出庭的方法与技巧》(法律出版社2015年)。
“分解验证”“双向对比”和“综合分析”三步法则,将证据能力、证明力的审查与事实认定视为承前启后、密切联系的过程,这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带有规律性、原创性和实用性的证据理论,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务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和灵感。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防范冤假错案,加强证据审查判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分解验证、双向对比、综合分析“三步法则”,不仅契合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也对律师的刑事辩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田文昌,**律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作者从典型案例和实战经验出发,进行理论概括,潜心钻研,不仅对于实务办案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在理论研究上有进一步的智识挖掘价值。这是一部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实践地气,理论与实务有机融合的上乘之作。
——董坤, 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对证据分析、证据审查判断的研究,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这本书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有机结合,避免了理论与实务“各说各话”,真正做到了“说得好”“可操作”“有用”!
——喻海松, 人民法院法官,法学博士
概论
一、审判中心主义对证据审查有何影响
二、证据审查有无方法可循
三、“三步法则”是怎样炼成的
四、“三步法则”基本形象如何
第yi篇分解验证
第yi章分解验证的意义与基本方法
第yi节分解验证的内涵与功能
一、分解验证的对象是什么
二、分解验证有何功能
第二节证据能力的三要件
一、证据能力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如何
二、证据能力的要件是什么
第三节分解验证的基本方法
一、分解验证的操作工具是什么
二、证据分组有哪些方法
三、证据摘录有哪些原则
四、证据摘录有何基本要求
第二章分解验证中的证据禁止规则
第yi节非法证据排除与证据禁止
一、德国的证据禁止理论是怎么回事
二、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理论真相为何
三、我国非法证据规则何去何从
第二节证据禁止规则
一、**禁止使用(**排除)规则与相对禁止使用(相对排除)规则如何区分
二、无证据能力之证据(非法证据)与证据能力待定之证据(瑕疵证据)如何区分
三、派生证据禁止规则(“毒树之果”)如何取舍
第三节辩方提供的证据能否适用证据禁止规则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关于该问题的规定如何理解
二、私人非法取证应否排除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三、辩方证据是否排除该采取何种标准
第三章各类证据分解验证的操作方法
第yi节物证和书证的分解验证
一、物证、书证来源如何分解验证
二、物证、书证提取过程如何分解验证
三、物证、书证结果如何分解验证
第二节言词证据的分解验证
一、言词证据来源如何分解验证
二、言词证据取得过程如何分解验证
三、言词证据结果如何分解验证
第三节鉴定意见的分解验证
一、鉴定意见来源如何分解验证
二、鉴定意见过程如何分解验证
三、鉴定意见结果如何分解验证
第四节笔录证据的分解验证
一、勘验、检查笔录如何分解验证
二、辨认笔录如何分解验证
三、侦查实验笔录如何分解验证
第五节电子数据的分解验证
一、电子证据与电子数据、视听资料是何关系
二、电子证据、视听资料是否适用《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
三、电子证据、视听资料如何分解验证
第六节行政执法证据的分解验证
一、行政执法提取的言词证据都必须转化后才能有证据能力吗
二、行政执法调取的实物证据当然具有证据能力吗
三、行政执法的鉴定意见是否需要重新鉴定
四、纪委、监察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言词证据是否需要转化
第七节技术侦查证据的分解验证
一、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侦查措施如何分解验证
二、特殊侦查措施如何分解验证
第二篇双向对比
第四章双向对比的意义与功能
第yi节双向对比的意义
一、什么是横向对比
二、什么是纵向对比
第二节双向对比的功能(证明力)
一、什么是证据的证明力
二、证明力与证据能力是何关系
三、证明力的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双向对比中的印证证明模式
第yi节证明模式的基本原理
一、证明模式有哪些类型
二、现代意义自由心证模式的内涵是什么
第二节印证证明模式的理论解读
一、印证证明模式有理论依据吗
二、印证证明模式与自由心证模式有何差异
第三节印证证明模式之提倡
一、印证证明模式是错案的“罪魁祸*”吗
二、为什么当前需要坚守印证证明模式
三、如何把握印证证明模式的限度
第六章双向对比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第yi节被告人供述对比印证中的疑难问题
一、口供补强规则如何运用
二、关于同案犯的供述能否作为证据来相互印证
三、被告人翻供怎么办
第二节证人证言对比印证中的疑难问题
一、证人证言证明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证人证言的印证规则如何运用
第三篇综合分析
第七章综合分析的意义与依据
第yi节综合分析的意义
一、综合分析的内涵是什么
二、证据分析中的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如何取舍
第二节综合分析的依据
一、裁判者个人的素养如何影响证据分析
二、经验法则及逻辑法则如何影响证据分析
第八章综合分析中的证明标准
第yi节证明标准的基本理论
一、证明有无标准
二、证明标准在起诉、判决阶段是否有别
三、各种证明标准优劣如何
第二节二元主义证明标准之提出
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争议何为
二、为什么要提倡二元主义证明标准
第三节证明标准的差异化
一、证明标准差异化有何现实紧迫性
二、证明标准差异化有何域外经验可资借鉴
三、证明标准差异化的体系如何建构
第九章综合分析的操作方法
第yi节综合分析之基本操作方法
第二节证据综合分析图示法的提出
一、威格摩尔图示法为什么会昙花一现
二、笔者设计的证据综合分析图示法内涵及依据是什么
三、证据综合分析图示法如何实际操作
第三节证据综合分析图示法的效果评价
一、图示法对证据分析和事实认定有何意义
二、图示法对庭审准备和案件质量评价有何功能
第十章案件事实的认定
第yi节认真对待事实
一、事实认定为何如此重要
二、科学技术对事实认定有何影响
第二节案件事实的叙述
一、如何把握一根主线
二、怎样写好六个“W”
参考文献
案例索引
后记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深知刑事证据审查的重要性,也接触过不少相关的书籍。然而,李勇先生的这本《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所提出的“三步法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我尤其赞赏他在讲解过程中,始终强调“证据的灵魂在于其证明力”这一核心观点。他不仅仅教会我们如何去“找”证据,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评判”证据,如何去挖掘证据背后的价值。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刑事诉讼中的各种疑难杂症,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不仅学习到了具体的审查技巧,更领悟到了刑事证据审查的精髓。他对于证据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逻辑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这对于构建完整的证据链条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证据审查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对于案件的判断也更加准确和自信。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非常实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刑事证据审查,往往是看得很多,但真正能用到脑子里的却不多。李勇先生的“三步法则”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找到了方向。他将复杂的证据审查过程分解成三个简单易懂的步骤,但每个步骤却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最喜欢他对于“证据的提取”和“证据的固定”这两个环节的讲解,他详细列举了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这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避免失误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复述,而是带有很强的现场感,仿佛我置身于案件的发生过程中,亲眼目睹证据的形成和演变。他对证据的“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的处理方式,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刑事证据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其本质,能够更自信地进行证据的分析和判断,这对我工作的提升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刑事证据的审查流程感到困惑,总觉得它神秘又复杂,但在翻阅这本书后,感觉豁然开朗。作者李勇先生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他将整个审查过程分解成三个清晰的步骤,并且每个步骤都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我尤其喜欢他针对不同类型证据的详细分析,比如对证人证言的辨析,如何识别其可靠性;对书证的审查,关注其来源、内容以及是否被篡改;以及对物证的分析,如何确保其合法获取和固定。他不仅仅是罗列理论,更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个细节,让我能真正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审查,以及审查的重点在哪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刑事案件的证据链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雾里看花。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交流,他循循善诱,让你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对于正在学习法律或者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们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就很有吸引力,“包邮26省”和“三步法则”让我立刻产生了好奇。当我开始阅读时,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李勇先生用一种非常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将刑事证据审查这个复杂的课题变得触手可及。他提出的“三步法则”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步骤,而是贯穿整个审查过程的逻辑框架,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一步一步地深入分析。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贴切,而且都经过了细致的解读,让我能够从中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我特别喜欢他对于“证据链”的讲解,如何通过环环相扣的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又如何在某个环节出现瑕疵时,可能导致整个证据链的崩溃。这让我对证据的组合和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他对审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陷阱”和“误区”也进行了预警和提示,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价值,可以避免走弯路。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也非常平实,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信息,让我能够快速吸收和理解。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清刑事证据思路的书,市面上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案例不够典型。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入,没想到给了我巨大的惊喜。李勇先生构建的“三步法则”简直是刑事证据审查的“葵花宝典”!他没有一开始就灌输晦涩的法律条文,而是从最基础、最核心的逻辑出发,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去思考。我最欣赏的是他对“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这三个核心要素的深入阐释,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审查步骤中。例如,在审查关联性时,他不仅仅是要求证据与案件有联系,还强调了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和证明力大小,这让我对证据的价值有了更准确的判断。在合法性方面,他列举了大量因非法取证导致证据无效的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而对于真实性,他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证据可能存在的虚假成分,并提供了相应的甄别方法。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接受了一次系统而实用的培训,让我对刑事证据的审查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