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日记
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
全美狂销6000万册
已被翻译成37种语言版本
2008美国独立书商协会Book Sense儿童文学“年度好书”
2008美国漫画业指标大奖Harvey Awards八项题名
2007《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Best Books 年度图书
2007 Borders’ Original Voice 童书奖
同名改编的电影北美票房亚军
2008Nickelodeon Kids’Choice Awards全美儿童票选奖“喜爱的书”提名
内容简介
“小屁孩日记系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我们展现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少年儿童的真实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幽默诙谐的漫画和妙趣横生的文字天然浑成,相映生辉。主人公格雷是一个念初中的小屁孩。他善良、诚实、聪明、爱玩,满脑子的鬼点子。他的妈妈让他记日记,他除了松散地记述了有趣的或难忘的事情外,还画了许多漫画。
在 日记里,格雷记叙了他如何驾驭充满冒险的中学生活,如何巧妙逃脱学校歌唱比赛,重要的是如何不让任何人发现他的秘密。我们在富有喜剧性色彩的文字和图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鲜活的现代气息以及蓬勃向上的热情。这是一套很有趣的、能让我们感觉到童年很美妙的书。
“小屁孩日记系列”是用字浅显的生活小说,绝对让你笑破肚皮的情结,完全不同于沉闷教材的枯燥乏味。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中,无形中学会单字,熟悉句型用法,更开启了解英美文化的视窗。
用字浅显
读小说,怕生字太多,干扰了阅读的理解及乐趣。“小屁孩日记系列”以美国中学生常用的字汇撰写,没有艰涩难懂的用字,读者只需具备国中英文程度,即可掌握大部分的文义。
美国文化
想要学好语言,就要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阅读」,正是开启了解异国文化的另一视窗。阅读这本美式的生活日记,是了解美国校园文化、家庭生活直接的方式。
道地口语
书中对白出现许多课本学不到、老师没有教的英文口语、俚语、片语等。想要学习生动又道地的英文口语,是好的教材。
Product details
Author :Jeff Kinney
For ages :8+
Format :Paperback
Dimensions : 174 x 208 x 144mm | 2,994g
Publication date : 06 Sep 2016
Publisher : Hachette Book Group USA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 9781419729867
我得说,初次接触这套书,我原本以为它会是那种非常低幼的儿童读物,顶多是给小学阶段的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结果我完全错了,它的受众群体比我想象的要广泛得多,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已经脱离了青春期有一段时间的“前·小屁孩”来说,它更像是一份怀旧的邀请函。我不是在怀念过去,而是怀念那种无所畏惧地犯错,并且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的“特权”。格雷的故事里充满了各种社会交往的失败案例,从如何应对表亲、如何和邻居相处,到如何在家庭聚会中避免尴尬,这些场景的细腻程度,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年轻时是不是也犯过类似的低级错误,只是当时我没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下来而已。书中的插画虽然简单,但那种“火柴人”式的幽默感却极具感染力,它们精准地捕捉了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内心的崩溃状态。这本书成功地在“青少年烦恼”和“成人回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读起来轻松愉快,又带有一丝对逝去时光的温情回顾,完全没有阅读负担。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当初购买这套合集,主要是因为它的“美国文化符号意义”。作为一名热衷于了解西方流行文化的人士,我知道这套书是当代美式幽默和青少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通过阅读格雷的日记,我获得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视角,去理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状态,他们的假期安排、他们对电子游戏的痴迷程度,以及他们如何与学校系统互动。这种文化渗透是潜移默化的,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僵硬,而是通过一个充满个人偏见和吐槽的叙事者,将这些文化细节自然地植入你的脑海。他的抱怨、他的自恋、他对权威的轻蔑,都构成了理解当代美国青少年心理状态的有效样本。虽然我不是青少年了,但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当下热播的美剧和网络梗的背景知识储备又丰富了不少。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兼具娱乐性、文化观察价值和极佳可读性的“减压神器”。
评分这本《小屁孩日记》合集简直是为我这种偶尔需要“心灵放松剂”的成年人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工作压力特别大,脑子总是转个不停,需要一些能让我彻底放空,不用思考复杂情节的东西。这套书完美地满足了我这个需求。它里面充斥着各种日常生活中那种尴尬到极致,但又让你忍不住想笑的瞬间。比如,主角格雷在学校里努力想融入“酷孩子”圈子的各种笨拙尝试,那种小心翼翼又自以为是的样子,简直就是我中学时代某个角落的真实写照,只是我当时没他这么戏剧化而已。作者用那种非常口语化、带着吐槽意味的日记体,把青少年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他那些天马行空的“商业计划”,虽然注定要失败,但那种纯粹的、不计后果的想象力,让人看了之后,仿佛也能感受到一丝久违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气息。读完沉重的文件后,翻开随意一页,看到格雷又因为某个小小的决定闹出大麻烦,我的嘴角就会不自觉地上扬,感觉那些烦心事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这套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感”和“无厘头”的结合,让你在哈哈大笑中,完成了对现实的短暂逃离。
评分这套书的系列性构建得非常巧妙,它不像其他系列小说那样强求每本都有宏大的叙事线索,而是通过主角人格的稳定发展和生活情境的不断变化来维系读者的兴趣。每一本都像是一扇新开的窗户,让你窥见格雷在特定时间段内所面临的“世界末日”。例如,某一本可能聚焦于夏令营的恐怖经历,而另一本则可能专注于家庭旅行的灾难现场。这种“主题单元化”的处理方式,使得即使我隔了很久才拾起下一本,也完全不会感到阅读脱节,反而有一种“老朋友又回来了”的亲切感。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阶级”和“社会等级”这种抽象概念的简化处理。在格雷的世界里,谁的零花钱多、谁的电子产品新,就能决定你在学校的地位,这种直白的呈现,虽然残酷,却准确地反映了青少年群体中微妙的权力结构。它让成年读者在会心一笑之余,也能警醒自己,我们曾经是多么在意那些转瞬即逝的“身份象征”。
评分对于想要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家长来说,这套书的实用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我的侄子,一个对传统文学书本敬而远之的孩子,居然主动要求我给他讲格雷的“最新糗事”。关键在于,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它大量使用手写字体、涂鸦、黏贴物和图画,这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像是在翻阅一本充满秘密的个人笔记本,而不是枯燥的书本。这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阅读的催化剂”。我观察到,他并不是在“被迫阅读”,而是在“好奇地探索”格雷的下一个倒霉计划。更重要的是,书中的很多情景,比如兄弟间的争吵、对父母规则的不满、对流行文化的盲目追随,都是当下孩子们真实会经历的。这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当我们读完后,就可以自然地与孩子讨论这些社交困境,而不是生硬地灌输道理。它用幽默和夸张的方式,教会了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