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舞蹈解剖学
定价:86.00元
作者:雅基·格林·哈斯, 王会儒等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49878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1舞动的舞者…………………………………………1
脊柱…………………………………………………12
肋骨与呼吸……………………………………………30
核心…………………………………………………46
肩部及手臂………………………………………66
骨盆和髋关节………………………………………92
腿…………………………………………………114
踝关节和脚…………………………………………132
舞者的全身训练…………………………………155
动作名称索引…………………………………176
作者简介………………………………………178
主译简介………………………………………179
作者介绍
雅基·格林·哈斯,自1989 年起担任辛辛那提芭蕾舞团的体能训练师, 现任美国舞蹈医学学术研讨会(.dancemedicine.)主任及(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威灵顿骨科部舞蹈医学主任,负责舞者的物理治疗、术后康复和全面身体训练。哈斯毕业于南佛罗里达大学,获该校舞蹈文学学士学位及辛辛那提大学体能训练证书。作为波士顿芭蕾舞团、美国南方芭蕾舞剧院、坦帕芭蕾舞团、新奥尔良芭蕾舞团和辛辛那提芭蕾舞团的前职业芭蕾舞演员,哈斯经验颇丰。她曾获旧金山的圣弗朗西斯纪念医院舞蹈部的普拉提教练证书和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北极星教育颁发的普拉提康复证书。此外,她还在麦坚爱尔兰舞者(创意及表演艺术之校)、辛辛那提大学舞蹈系及众多舞蹈工作室开展伤害预防工作。哈斯经常为舞者、教练和卫生保健工作者做演讲报告,曾出席国际舞蹈医学科学协会和美国国家体育教练员协会(the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会议,并在会上发言。 她著作良多,作品常刊登于《舞蹈》(Dance )和《早日康复》( Advance Rehabilitation ) 上。 王会儒,男,45岁,硕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体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太极拳、瑜伽、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工作。他于2014 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是上海市精品课程“瑜伽与健康”责任人。2005 年,他被公派至印度进修瑜伽,获得印度颁发的瑜伽教练员证书;2013 年至2014 年,赴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访问学习。他编写了学术著作《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锻炼》,精品课程教材《瑜伽与健康》,教学片《风湿免疫疾病功能锻炼之太极篇》,科普著作《活力十分钟——新编办公室工间操》《体育生活20 招》等,这些著作均已出版;在《中华物理与康复医学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CI 期刊)等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王会儒受邀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MBA 国际班、总裁班的太极拳与养生、茶道与养生课程主讲嘉宾;为陶氏化工、上海贝尔- 阿尔卡特等公司主讲瑜伽、传统养生锻炼等;在上海有线电视台“卫生健康”“金色”栏目演示自己编创的“健身五禽戏”“都市太极养生操”“晚间能量修复瑜伽”“晨练舒展操”等节目,连续播放达3 年之久,广受好评。 雅基·格林·哈斯,自1989 年起担任辛辛那提芭蕾舞团的体能训练师, 现任美国舞蹈医学学术研讨会(.dancemedicine.)主任及(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威灵顿骨科部舞蹈医学主任,负责舞者的物理治疗、术后康复和全面身体训练。哈斯毕业于南佛罗里达大学,获该校舞蹈文学学士学位及辛辛那提大学体能训练证书。作为波士顿芭蕾舞团、美国南方芭蕾舞剧院、坦帕芭蕾舞团、新奥尔良芭蕾舞团和辛辛那提芭蕾舞团的前职业芭蕾舞演员,哈斯经验颇丰。她曾获旧金山的圣弗朗西斯纪念医院舞蹈部的普拉提教练证书和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北极星教育颁发的普拉提康复证书。此外,她还在麦坚爱尔兰舞者(创意及表演艺术之校)、辛辛那提大学舞蹈系及众多舞蹈工作室开展伤害预防工作。哈斯经常为舞者、教练和卫生保健工作者做演讲报告,曾出席国际舞蹈医学科学协会和美国国家体育教练员协会(the 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会议,并在会上发言。 她著作良多,作品常刊登于《舞蹈》(Dance )和《早日康复》( Advance Rehabilitation ) 上。 王会儒,男,45岁,硕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体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太极拳、瑜伽、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工作。他于2014 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是上海市精品课程“瑜伽与健康”责任人。2005 年,他被公派至印度进修瑜伽,获得印度颁发的瑜伽教练员证书;2013 年至2014 年,赴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访问学习。他编写了学术著作《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锻炼》,精品课程教材《瑜伽与健康》,教学片《风湿免疫疾病功能锻炼之太极篇》,科普著作《活力十分钟——新编办公室工间操》《体育生活20 招》等,这些著作均已出版;在《中华物理与康复医学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CI 期刊)等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王会儒受邀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MBA 国际班、总裁班的太极拳与养生、茶道与养生课程主讲嘉宾;为陶氏化工、上海贝尔- 阿尔卡特等公司主讲瑜伽、传统养生锻炼等;在上海有线电视台“卫生健康”“金色”栏目演示自己编创的“健身五禽戏”“都市太极养生操”“晚间能量修复瑜伽”“晨练舒展操”等节目,连续播放达3 年之久,广受好评。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大部头,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激发了我对自我身体的重新审视和接纳。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表达潜力,不存在一个绝对标准的美。他用近乎诗意的方式,赞颂了身体的局限性如何转化为艺术的创造性。书中关于不同体型和年龄的舞者如何通过调整训练和观念来持续探索舞台的可能性,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做“标准动作”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引导人建立“身体哲学”的心灵指南。它鼓励读者去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去理解每一次肌肉的收缩和伸展背后蕴含的情感能量。这种深入骨髓的哲学引导,让我对未来在自身领域内的持续学习和探索充满了信心,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时的阅读快感,它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结构性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实在是太高了,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每一页的纸张质感都透露着一种对艺术的敬畏感。虽然内容深刻,但作者在章节安排上非常有条理,逻辑层层递进,使得阅读过程非常顺畅。我特别欣赏书中穿插的那些对著名舞蹈家和编导家的访谈片段,这些第一手资料充满了鲜活的气息,展现了艺术家们在创作瓶颈期是如何挣扎、如何寻求突破的。这些片段为抽象的理论提供了具象的佐证,让人感觉那些伟大的作品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无数次汗水与心血的结晶。书中对不同时期服装和舞台设计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也有所涉及,展现了一种非常宏观的、全方位的艺术视野。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制作水准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重量级内容,送礼或者自己收藏都是绝佳的选择。
评分这份阅读体验是极其震撼和富有启发性的,因为它似乎触及了艺术创作的本质。书中对“身体与空间”关系的论述,颠覆了我以往的许多认知。作者不仅仅是描绘动作,他更是在探讨人体如何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一种动态的、有机的联系。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哲学和物理学的概念来支撑其论点,比如“场域理论”、“张力与释放”,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在作者的阐释下变得异常直观易懂。他将舞蹈创作的过程比喻为一种对物理定律的挑战与合作,这让我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我以前总觉得舞蹈是关于技巧的堆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舞蹈是关于如何智慧地利用重力、时间与惯性来表达一种超越语言的意图。对于正在探索编舞的同行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理论基石,它提供的视角非常新颖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绝对值得反复研读和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其细腻和感性,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完全不像某些技术性书籍那样枯燥乏味。作者的笔触非常具有画面感,当他描述一位舞者在舞台上完成一个高难度的旋转时,我仿佛能闻到舞台上的松香气味,听到呼吸声和裙摆摩擦的声音。他着重探讨了“瞬间的永恒”这个主题,即舞蹈是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凝固住强烈的情感和复杂的哲学思考。书中对不同舞种的情感表达差异有着独到的见解,比如古典芭蕾的克制与优雅,现代舞的挣扎与自由,乃至街舞的即兴与张扬,都被作者用极富文学性的语言进行了剖析。我尤其喜欢他描述“呼吸”与“流动”的部分,他将人体想象成一件与空间对话的乐器,强调了内在能量的引导如何影响外在的形态。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舞蹈艺术的审美体验,它教会了我如何“看”舞蹈,如何去感受那些肉眼难以捕捉到的微妙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力量感和古典美,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一个舒展的舞者剪影,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只是想找本能让我放松心情的书来读读,没想到翻开后发现它更像是一部艺术鉴赏的指南。作者对舞蹈史的梳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从古埃及的祭祀舞蹈到十八世纪欧洲宫廷的巴洛克芭蕾,再到二十世纪先锋派的现代舞探索,每一个流派的兴起、发展和核心精神,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我正坐在历史的长廊里,亲眼目睹这些艺术形式的诞生与演变。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舞蹈仪式和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舞蹈作为人类共通语言的深刻内涵。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美”的理解都提升了一个维度,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巧展示,而是深入到了文化基因和集体潜意识的层面。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艺术史的补充读物,它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将舞蹈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知识,收获颇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