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球华语大词典
定价:298.00元
作者:李宇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001222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词典是在《全球华语词典》的基础上编写的,不仅收录条目更多,篇幅更大,信息也更全面,是一部反映世界主要华语区当代华语词汇面貌的语文辞书。
内容提要
本词典是在《全球华语词典》的基础上编写的,是一部反映世界主要华语区当代华语词汇面貌的语文辞书。注重实用性,力求促进不同华人社区之间的交流,在华语使用中起协调作用。编写过程中充分吸收现有学术成果,反映当代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提高了辞书编纂的技术水平。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
邹嘉彦(港澳组主持人),香港大学语言和亚洲语言讲座教授。
竺家宁(台湾组主持人),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惠迪(新加坡组主持人),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前语文顾问。
庄晓龄(马来西亚组主持人),马来亚大学教授,语言学系主任。
储诚志(北美组主持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
李嵬(欧洲组主持人),英国伦敦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
文摘
序言
评论五: 我收藏了不少世界级的语言参考书,但很少有能像这本大词典一样,在保留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如此贴合当代读者的使用需求。这本书的“易用性”设计是一个亮点,很多大型词典往往因为内容过于庞杂而显得难以亲近,但它通过创新的索引系统和辅助图表,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我试着让我的高中生侄子使用它来查找一些他在阅读课外读物时遇到的生词,他反馈说,比他常用的在线词典更有“人情味”和“深度”。这本词典的“人情味”可能就体现在它对日常用语和口语表达的收录上,它没有高高在上地只关注书面语,而是将“鲜活的语言”纳入了体系。此外,这本书的参考文献标注体系非常完善,对于那些希望进行更深入研究的读者,它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它不仅仅是“记录”语言,更像是“赋能”使用者去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拿到它,就像拥有了一把通往广阔华语世界的万能钥匙,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交流的桥梁。
评分评论四: 我的阅读习惯比较跳跃,常常是从一个陌生的概念跳到另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所以我需要一本能在我探索过程中提供稳定锚点的工具。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坚实的锚。它最大的特点或许在于其“全局观”。它不仅仅罗列词条,更像是构建了一个由这些词汇构成的思维网络。例如,当我查找一个哲学概念时,它会巧妙地引导我去看相关的社会学、历史学乃至艺术领域的表达方式,这种跨学科的连接性非常强大。我发现,即便是我自认为非常熟悉的领域,通过这本书的视角重新审视,也能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盲区。它的释义风格非常精炼,句子结构紧凑,没有多余的客套话,直击核心。这对于时间宝贵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另外,这本书对一些带有强烈情感色彩或意识形态倾向的词汇处理得尤为谨慎和平衡,它提供了多角度的描述,避免了单一价值判断的陷阱,体现了作为一部权威工具书应有的公正性。
评分评论三: 说实话,我是一个老派的读者,更习惯于纸质书带来的那种“踏实感”。这本大词典拿在手上,那种沉甸甸的知识感,是任何电子屏幕都无法比拟的。我主要用它来辅助我的日常写作和编辑工作。在追求语言精确性的职业生涯中,最怕的就是词不达意或者用错“时髦”的表达。这本词典在处理那些快速流行的网络词汇时,展现出惊人的前瞻性——它不仅收录了这些词,还非常审慎地标注了其“流行度”和“正式程度”,这对于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欣赏它在词源学上的努力,许多常用词的演变路径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这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文词汇的生命力。比如,我对一些历史典故相关的词汇进行了查证,发现其解释既符合古典文献的语境,又结合了现代解读的趋势,做到了“古为今用”的典范。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质量控制非常严格,我找不出任何一个明显的错误或含糊不清的定义,这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下,无疑是编纂团队强大功力的体现。
评分评论二: 我一直对语言的地域性和文化差异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听说市面上出现了一部如此宏大的华语词典时,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跨文化交流障碍”的细致梳理。我们都知道,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在用词上常常产生微妙的偏差,但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将这种差异上升到了文化层面的解读。比如,某个词在香港可能带有褒义,但在新加坡却可能被视为中性或略带贬义,这种细微之处的区分,是任何在线翻译工具都无法替代的。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官话”和“方言”的界定部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中立和学术的视角,平衡了标准化语言的需求与多元化表达的权利。这本书的排版风格非常现代,虽然词条量巨大,但通过科学的符号系统和交叉引用,查找效率反而比那些内容稀疏的词典要高。我尝试用它来做一些比较文学的研究,对比不同地区作家作品中的关键概念,效果令人惊艳。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语言向导,带着你穿越华语世界的复杂地形,每翻一页都有新的发现,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华语”这个概念的理解边界。
评分评论一: 拿到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它的厚度和分量感。作为一名中文学习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真正覆盖现代汉语复杂性的工具书,而《全球华语大词典》似乎就是那个“圣杯”。我先翻阅了几个我平时觉得比较模糊的词汇,比如“内卷”和“躺平”,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不仅给出了清晰的释义,还追溯了这些词汇的语境演变,甚至还标注了在不同地域(比如大陆、台湾、海外华人社区)的使用差异。这对我理解当代中文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对专业术语和网络新词的收录速度和准确性,这在很多传统词典中是看不到的。例如,它对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词汇解释,既专业又不失易读性,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快速掌握核心概念。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体现了一种匠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感到舒适,即便是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它不仅仅是一本词典,更像是一部活着的语言百科全书,记录着全球华人社群的集体心跳和思想脉络。这本书的定价虽然不菲,但考虑到其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它在学习和研究中提供的巨大价值,我认为这笔投资绝对是值得的,它将成为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