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品真(三大貢木黃花梨紫檀金絲楠) | ||
| 作者: | 曹荻明 | 開本: | 16開 |
| 定價: | 99 | 頁數: | 193 |
| 現價: | 齣版時間 | 2015-06-01 | |
| 書號: | 9787514211634 | 印刷時間: | 2015-06-01 |
| 齣版社: | 文化發展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正版圖書 | 印次: | 1 |
實戰派專傢曹荻明砥礪之作《品真(三大貢木黃花梨紫檀金絲楠)》共分三章,詳細介紹瞭三大貢木——黃花梨、紫檀、金絲楠的材質、紋理、産地、鑒彆方法等知識,著眼“品”,讓讀者朋友們學到辨“真”僞的能力。 數十件珍寶級藏品高清圖、局部細節圖在書中*呈現,配以專業點評,讓您從宏觀及微觀上充分瞭解藏品及該木器類彆的鑒賞要點和鑒彆方法。本書每一節包含展示、藏品細部、知識點析、答疑解惑四部分,讓您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入門木器收藏並從藏友晉級為藏傢。
曹荻明,*木器雜項鑒定專傢。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民間藝術組織會員,中國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專傢委員,元懋翔1759設計師,北京財經頻道《理財》欄目專傢組成員,對木器、古典傢具、香學文化、傳統玉石、藝術陳設有著自己的理解和頗高的審美造詣。 他在北京的多檔節目讓觀眾耳目一新,知識淵博,謙虛謹慎,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於專業的深入瞭解使得他在熒幕上瀟灑自然,遊刃有餘。曹荻明對藏品的市場價格、發展趨勢、升值空間極為敏銳,深受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黃花梨鬼臉降香妙品天成15海南黃花梨滿鬼臉書簽18海南黃花梨概述21“黃花梨”的名字從何而來? 22海南黃花梨豹皮紋貔貅擺件26海南黃花梨的常見紋理31什麼是海南黃花梨的“鬼臉”花紋?它是如何齣現的? 32海南黃花梨油梨虎皮紋手球36海南黃花梨的糠梨與油梨38什麼是海南黃花梨的“老料”與“新料”?它們都有什麼差彆? 40海南黃花梨鬼臉紋筆筒44海南黃花梨的優異品質46海南黃花梨沉水嗎?沉水的好還是不沉水的好? 48海南黃花梨一路連科擺件52海南黃花梨香味的特點53什麼是海南黃花梨的“格”? 54海南黃花梨虎皮紋配達摩三通串珠58解密海黃、越黃區彆點60黃花梨隻産在海南嗎?為什麼海南的黃花梨品質*好? 62海南黃花梨虎皮紋羅漢竹拐杖66易與海南黃花梨混淆的木材有哪幾種? 71海南黃花梨的價值為什麼這麼高?它的價值體現在哪裏? 72清·黃花梨油梨鬆枝蓮葉茶海76海南黃花梨收藏熱的興起78海南黃花梨應該如何選購? 80清·海南黃花梨螭龍大筆筒84黃花梨拍賣市場行情87應該以怎樣的心態收藏海南黃花梨? 紫檀 帝王之木金玉之澤90清·紫檀雲龍紋硯屏94小葉紫檀概述96為何目前小葉紫檀收藏如此火爆? 98清·紫檀江崖紋筆架102小葉紫檀的標誌性特點105小葉紫檀中的金絲與金星是怎樣形成的呢? 106清·紫檀配金絲楠嵌癭木硯屏(屏後配)110小葉紫檀分類112怎樣通過紋理挑選小葉紫檀? 114滿金星小葉紫檀筆筒118小葉紫檀的鑒定方法120如何鑒彆小葉紫檀的真假金星? 122清·蒼龍教子紫檀硯屏126新老紫檀的區分129小葉紫檀器物該如何保養? 金絲楠移步換影燦若金烏132金絲楠陰沉木水波紋書香擺件136金絲楠概述141金絲楠的産地有哪些? 142獨闆癭木襯金絲楠裏官皮箱146金絲楠的特性148什麼是官皮箱? 149什麼是癭木? 150小葉紫檀嵌金絲楠陰沉木水波紋提盒154金絲楠陰沉木概述157如何挑選金絲楠陰沉木? 158金絲楠陰沉木龍膽紋茶海162金絲楠的紋理圖案167哪些曆史遺跡使用瞭金絲楠木? 168金絲楠虎皮紋麵條櫃172金絲楠木虎皮紋的形成因素175金絲楠傢具如何欣賞? 176清晚期·水波紋金絲楠鏡匣180金絲楠木的鑒彆方法183金絲楠文房用品如何保養? 184金絲楠陰沉木雨滴紋茶盤188冒充金絲楠的木材品種大揭秘193金絲楠的市場行情如何?
這本書的“古玩收藏”部分,可以說是為初學者指明瞭方嚮,也為資深藏傢提供瞭相互印證的參考。作者在談及“金絲楠”時,所采用的視角非常新穎,沒有停留在它價格上的“天價”,而是深入挖掘瞭其在宮廷建築、佛像雕刻中的特殊地位,解釋瞭為何它能被尊為“木中之王”。其中穿插的幾則關於老物件的“前世今生”的小故事,生動有趣,將枯燥的知識點轉化成瞭引人入勝的談資。我最喜歡它對“藝術文化發展”這條綫的梳理,它清晰地展示瞭不同時代審美趣味對木材使用方式的巨大影響,比如宋代的清雅簡約與清代的繁復華麗,是如何分彆對應瞭黃花梨和紫檀的盛行。這讓我明白,收藏的樂趣,最終還是對特定時代精神的把握。
評分讀完幾章後,深感作者在梳理“貢木”的曆史脈絡上花費瞭大量心血。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材料圖鑒,更像是一部微縮的中國木材文化史。特彆是關於黃花梨,書中對明清兩代文人士大夫階層對它“一木一器”的推崇,以及其在特定曆史時期下的流通和管控,描述得鞭闢入裏,讓我對“名貴”二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那份價值,一半源於材質的稀有,另一半則植根於社會審美和權力象徵。紫檀的章節則顯得更為沉穩厚重,那種深邃的色澤和油潤感,仿佛能鎖住歲月的痕跡。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這些木材時,那種近乎於對自然敬畏的筆觸,沒有過多的溢美之詞,而是用翔實的記載和恰當的比喻,構建起一個可觸摸、可感知的材質世界。這種剋製而有力的敘事風格,是老派鑒賞傢纔有的氣度。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此書的排版和配圖(雖然我這裏是電子版,但想象實體書)一定是非常考究的。文字的密度適中,行文流暢,沒有那種生硬的學術術語堆砌感。作者的語言風格很獨特,時而如行雲流水般娓娓道來,時而又像一位經驗老道的行傢,一針見血地指齣行業的“潛規則”和陷阱。在涉及“貢木”的科學分類和樹種辨識時,講解得條分縷析,即便是對化學成分和微觀結構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通過清晰的比對圖示,迅速建立起正確的認知框架。特彆是書中對不同時期木材“包漿”的形成過程的細緻分析,讓人對“時間的力量”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不僅僅是工具書,更是一部關於時間、物質與美學互相作用的哲學隨筆。
評分真正打動我的,是作者對“真”的執著追求,這也是書名《品真》的精髓所在。在當下真假難辨的市場環境下,這本書提供瞭一種超越物質價值的衡量標準——即對材料本源的尊重和對曆史文脈的敬畏。它引導讀者將目光從單純的“價格”轉嚮“品質”和“故事性”。書中對那些不入“三大貢木”之列,但同樣具有地方特色和工藝價值的木材的提及,體現瞭作者開闊的胸襟,並未將視野局限在最熱門的品種上。這種兼顧主流與非主流,學術性與收藏實踐性的平衡處理,使得全書既有深度又接地氣,是一本能讓人在品茗、賞玩之餘,反復摩挲、常讀常新的寶典。它讓我對中國傳統工藝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品真——三大貢木》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皮革質感的封麵,配上燙金的書名,一股濃鬱的古典氣息撲麵而來,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對古典傢具和傳統工藝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對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的“名貴木材”心馳神往。光是看到“黃花梨”、“紫檀”、“金絲楠”這幾個詞匯,我就能想象齣書中對這些木材紋理、色澤以及它們背後蘊含的文化故事的細膩描繪。我期待它能像一位技藝精湛的老木匠,用最樸實卻又最精到的語言,為我們揭開這些傳世之材的神秘麵紗。書中對於如何鑒彆真僞、如何通過木材的細微特徵判斷其年代和産地,想必會有獨到的見解。對於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來說,能從書中汲取到紮實的知識,避免在古玩市場上的“踩坑”,已經是極大的收獲瞭。更何況,木材之美,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文的雕琢,我希望能從文字中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匠心與雅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