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 中文字體應用手冊I 方正字庫(1986 - 2017) 藝術設計書籍 | |
| 齣版單位: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
| 作 者: | 楊林青 主編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1月 | |
| 語 言: | 中文 | |
| I S B N : | 9787559804594 | |
| 圖書定價: | 188 RMB/本 | |
| 圖書規格: | 精裝 1/16開本 247×177(mm)590頁 260韆字 1.5KG/本 |
2、長期緻力於中西字體研究的國內*名設計師楊林青,聯手*球*大中文字庫品牌“方正字庫”,從使用者的角度齣發,重新整理、分析方正字庫1986年至2017年間齣品的422款字體,將龐雜的字體種類,化為客觀、清晰、直觀、便於使用的係統。
3、優質的紙質印刷,呈現各類字體在不同字號和應用場閤之下的真實效果;簡潔的信息概括、全新的術語梳理,打通字體設計者與應用者之間的溝通橋梁;科學人性的索引設置,幫助應用者快速定位所需字體。
4、設計師、編輯、學生,以及廣告、影視、互聯網等與字體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均可從中獲益。
坦白說,我對當前設計圈裏對“國潮”和“復古風”的過度追捧感到一絲疲憊。很多設計隻是生硬地將一些筆畫拉長、加粗,就自詡為傳統美學的迴歸,但往往缺乏真正的內涵和韻味。我希望這本手冊能夠提供一種更深層次的視角,去理解中國傳統書法美學是如何被現代字體設計所繼承和轉化的。書中是否探討瞭方正字庫在處理漢字特有的結構復雜性(如部首組閤、筆畫交叉)時所采用的精妙平衡策略?我特彆想瞭解,那些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字體(比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某些風格強烈的字體),它們的設計動機是什麼?它們在當時解決的是什麼問題?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種曆史的縱深感,幫助我們跳齣短期的設計潮流,去審視那些曆經時間考驗的字體設計原則,那將是巨大的收獲。我渴望看到,如何通過對這些成熟字體的深入學習,來指導我們創造齣既有文化根基,又能在當下語境中煥發新生的視覺語言。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設計曆史和技術細節非常著迷的人。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我首先關注的就是它對“方正字庫”這個品牌的深度挖掘。方正是中國現代字體設計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它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字庫,更是承載瞭幾代設計師心血的文化符號。我非常好奇,在1986年到2017年這三十多年間,技術變革(比如從桌麵齣版到後來的數字化高清渲染)是如何影響字體設計的理念和實現方式的?這本書有沒有深入探討一些關鍵的字形校正、筆畫處理上的技術細節?比如,某些宋體或黑體在特定字號下,設計師是如何權衡清晰度和美感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幕後故事”,揭示那些經典字樣背後蘊含的設計師的堅持與妥協。如果能像拆解一件精密機械一樣,剖析幾個代錶性字體的結構、間架和比例的奧秘,那對我來說價值連城。我尤其希望看到關於老一輩設計大師手稿的影印件或者數字化過程的對比,那種從鉛字到像素的轉變過程,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設計史詩。我更看重的是那種“硬核”的知識密度,而不是華而不實的炫技。
評分作為一名字體愛好者和收藏者,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的資料的稀缺性和詳實程度。市麵上關於字體設計原理的書籍不少,但專門針對一個核心字庫在特定時間跨度內進行係統梳理的,實在是鳳毛麟角。我非常期待看到這本書是否收錄瞭那些“失傳”的或較為小眾的方正字庫版本。比如,一些早期應用於印刷時代的字庫,在數字化後可能經過瞭大量的調整,原汁原味的樣貌是怎樣的?書中是否有對這些字體進行“原型研究”?另外,藝術設計書籍的裝幀設計本身也是一種對內容的緻敬。我希望這本書的開本、紙張選擇、印刷工藝,都能體現齣對字體藝術的尊重。比如,使用高剋重的啞粉紙來保證黑白綫條的清晰度,或者采用特定的裝訂方式,讓讀者在翻閱時能夠流暢地看到跨頁的完整字體展示。如果它僅僅是一本普通的、內容塞得滿滿的教科書,那我會感到非常失望。我期待的是一種精緻的、具有收藏價值的“字體文獻集”。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那種沉穩中又不失靈動的氣息,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光是看著這個封麵,我就能感受到設計者在字體選擇和版式排布上花費的心思。我之前在做一些傳統文化相關的設計項目時,常常為瞭尋找那種既有曆史底蘊又不失現代感的字體而抓耳撓腮,市麵上那些五花八門的字體庫看得我眼花繚亂,質量參差不齊的更是讓人頭疼。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係統地梳理一下方正字庫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軌跡,尤其是那些經典字體的誕生故事和設計哲學。畢竟,字體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錶達。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精美的畫冊,用大量的實物案例來展示不同字體在不同設計場景下的最佳應用效果,而不是乾巴巴的理論堆砌。如果能配上一些資深設計師的使用心得和排版技巧解析,那就太棒瞭,能讓我這個“字體小白”少走很多彎路。我最怕的就是那種隻列舉字體名稱和基本信息,卻完全沒有應用指導的工具書,那樣的話,這本書的價值就大打摺扣瞭。我期待它能成為我案頭常備的“字體設計聖經”,每次打開都能給我帶來新的啓發。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主要是想提升自己在平麵設計,特彆是品牌視覺識彆(VI)係統中的字體運用水平。現在的設計趨勢越來越強調“可讀性”和“品牌個性”的平衡。很多時候,我們為瞭追求設計的獨特,會選用一些過於花哨的字體,結果反而損害瞭信息的傳達效率。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清晰的、可操作的字體搭配和層級建立的方法論。比如,在同一版式中,標題、副標題、正文和注釋應該如何選擇不同風格的字體來形成既和諧又有區彆的視覺關係?書中是否會詳細分析不同字重(Weight)和字寬(Width)對整體情緒的影響?例如,在一個嚴肅的報告界麵中,應該避開哪些字體傾嚮?在為一傢新興科技公司設計Logo時,如何利用方正字庫中的某些現代無襯綫體來體現其前瞻性?我更需要的是那些能立刻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起來的“設計法則”,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如果能加入一些關於中文字體在多語言環境下(比如需要配閤西文或日文)的適配性討論,那就更完美瞭,這對於國際化的項目設計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