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C17獲奬作品集》
正式齣爐開售
強勢插播春節熱檔!
100餘位GDC17工作團隊1年心血
7093件參賽作品
15位國際評委嚴苛甄選
當代華人設計界最具代錶性與啓發意義的
352件佳作
曆時3個月編輯,震撼麵世!
640P
×
352件獲奬佳作
——————————————
▼
GDC 17共收參賽作品7093件,創下曆史新高。
來自全球範圍的15位不同語種、不同文化背景及專業方嚮的頂尖設計師組成評審團,對全部參賽作品給予篩選,經過極為仔細、慎重乃至激烈爭辯的評審過程,共352件作品獲得入圍,在入圍作品中,共産生11 個最佳奬、37 個提名奬、15個評審奬。
100餘位GDC17工作團隊
×
1整年心血疊加
——————————————
▼
全部GDC獲奬作品集,是GDC組委會、工作團隊及所有參與、支持GDC的夥伴們,共同的成果呈現。
3個月高強度編輯
×
6次整書打樣
×
10款跨界材質嘗試
——————————————
▼
除去內容乾貨滿滿,這本書本身的編排,都是一件讓人贊嘆的藝術作品,從內容組織、版麵構建到整體設計,每一細節均匠心呈現。
紙張的使用、材料的融閤、印刷方法的穿插、突破紙張平麵性的多維度空間設計錶達,營造齣立體的、富有有溫度的,豐富的閱讀體驗。
全書裝幀設計則由知名設計師潘焰榮先生操刀,內容編輯由劉永清先生、吳寶先生等夥伴擔綱,全部責編輯團隊自11月起夜以繼日高強度奮戰,以極盡苛刻的標準,將352件重量級佳作,呈現為一本美輪美奐的書。
視覺傳達、時代主張
信息介質、多維呈現
———————————————
▼
今天,平麵設計的疆域已空前拓展,我們必然站在更廣域的聲場,探討時代的演變與設計的價值。
四個關鍵詞構成瞭GDC17獲奬作品的甄選標準:視覺傳達、時代主張、信息介質、多維呈現。既是GDC17策展主題,更為迴應當下平麵設計的根本性問題:
什麼樣的設計,是好設計?這個時代,設計的價值及外延何在?
這些作品中,無論齣自名滿業界的資深大咖,還是嶄露頭角的在校學生,幾乎每一件,都指嚮瞭一種不同的可能性:它鮮活地發生著,立體而多元,新銳而豐富,我們將清晰地觸摸到這一強烈的時代脈動,並有機會以此切入,解碼新時期平麵設計趨勢,搭建一個更當代的、麵嚮未來的設計價值標準。
GDC17國際評審團
——————————————
▼
平麵視覺類評審
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對“設計價值”的全麵審視,它不僅僅是滿足設計師的職業需求,更是對所有關注視覺文化和當代藝術的讀者具有極高的啓發性。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當代中國設計力量的成熟與野心。它不像一些設計書那樣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理論術語,而是用最直觀、最震撼的視覺成果說話。這種直給的力量,更具說服力。我感覺自己仿佛上瞭一堂高強度的設計史速成課,同時也被激發瞭自己去創作、去思考“我能為這個時代留下什麼”的創作衝動。這本書的收藏價值,在於它捕捉並固化瞭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那些最具恒久魅力的視覺瞬間。
評分從純粹的視覺衝擊力來看,某些作品的敘事張力和情感穿透力是極其強大的。有一組係列海報,雖然細節我已經記不全瞭,但那種強烈的對比色和極簡的符號運用,在我的腦海中形成瞭一種持久的記憶錨點。這說明好的平麵設計,其力量遠超信息傳遞,它直接作用於人的潛意識和本能反應。我特彆欣賞那些在極度約束(例如,單色、網格限製)下依然能迸發齣無限創意的設計方案,這體現瞭設計師對形式語言的絕對掌控力,他們深諳“少即是多”的哲學。這本書匯集瞭在嚴格的評審標準下篩選齣的精英,因此每一頁都充滿瞭設計的張力,讀起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仿佛也參與瞭一場高強度的思維體操。
評分初次瀏覽這些作品集時,最令人震撼的是其廣闊的視野和深邃的文化底蘊。它所呈現的並非是孤立的、漂浮在空中的“酷炫”設計,而是與中國的社會脈絡、地域文化、乃至當代議題緊密交織的視覺語言。我注意到一些作品,它們巧妙地運用瞭傳統圖騰或民間藝術元素,但處理手法極其現代化、剋製而有力,成功地實現瞭“古為今用”的最高境界。這種設計,不僅僅是解決瞭客戶的問題,更是對民族審美體係進行瞭一次有力的現代闡釋和激活。讀著那些隨附的簡短說明(即便沒有深入閱讀),也能感受到每一件作品背後設計師們試圖與時代對話的雄心和智慧。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中國當代設計生態的獨特視角,讓我們看到瞭本土創意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錨定自己的文化坐標,並發齣獨特而清晰的聲音。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封麵采用瞭一種啞光的質感,觸感溫潤而高級,配閤著精緻的燙金工藝,將書名“GDC17 平麵設計在中國”的幾個關鍵元素襯托得熠熠生輝,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審美趣味。翻開書頁,紙張的選擇也非常考究,厚實且不反光,使得印刷的色彩能夠得到最真實的還原。尤其是那些獲奬作品的展示頁,色彩的層次感和細節的銳度都讓人驚嘆,仿佛可以直接觸摸到設計師的創作筆觸。裝幀不僅僅是保護內容,更像是一種儀式感的開端,讓人在捧起它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瞭一種對設計殿堂的敬畏。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本身就印證瞭書中探討的“時代價值的標本”的含義——好的設計,無論載體如何,都應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工藝品。閤上書本,它沉甸甸的分量,訴說著其中蘊含的無數個日夜的打磨與思考,是視覺傳達領域值得珍藏的實體載體。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是理解瞭“標本”這個詞的深層含義。這些獲奬作品,被定格在瞭2017年這個特定的曆史節點上,它們成為瞭一個時代的文化快照和審美參照係。它們如同琥珀中的昆蟲,被清晰地保存下來,供後人研究和解讀。這不僅僅是優秀作品的集閤,更是一份關於“什麼在當時被認為是頂尖”的社會學觀察報告。通過對比不同領域(比如信息圖錶、品牌識彆、書籍裝幀)的設計趨勢,可以清晰地勾勒齣當時設計思潮的主流走嚮,以及哪些議題最能觸動大眾的情感神經。這種對時間切麵的捕捉能力,使得這本書超越瞭單純的設計手冊範疇,具有瞭重要的曆史文獻價值。它讓我們得以迴顧過去,從而更好地預判未來設計的演進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