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部经典著作,是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创了自然科学的全新纪元,并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历史走向,是永不褪色的皇皇巨著。
●这是经过几次修订和改版的畅销多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文译本,是“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的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艾萨克?牛顿的科学才华处于*峰时期所写的旷世巨著,是他“个人智慧的伟大结晶”。
牛顿不但总结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而且还发现了证明这些定律的数学方法,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的基础。
在本书之后,人类在自然科学中的伟大成就层出不穷,但这些成就无一不与这部非凡的著作息息相关。牛顿提供了科学思维体系的样板。
本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科学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中的不朽巨著。本书不仅影响着自它面世后的300年里的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对人类的宇宙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录
序
导读
绪论
第1编 物体的运动
第1章 通过量的初值与终值的比率,我们可以证明以下命题
第2章 向心力的确定
第3章 物体在偏心圆锥曲线上的运动
第4章 通过已知焦点求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轨道
第5章 由未知焦点求曲线轨道
第6章 如何求已知轨道上物体的运动
第7章 物体的直线上升或下落
第8章 如何确定物体受任意类型向心力作用运动的轨道
第9章 物体沿运动轨道进行运动以及在回归点的运动
第10章 物体在给定表面上的运动以及物体的摆动运动
第11章 在向心力作用下,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运动
第12章 球体的吸引力
第13章 非球状物体的吸引力
第14章 受指向极大物体上各部分的向心力推动的极小物体的运动
第2编 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
第1章 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
第2章 受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
第3章 受部分与速度成正比而部分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
第4章 物体在阻碍介质中的圆运动
第5章 流体密度和压力;流体静力学
第6章 摆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阻力
第7章 流体的运动;流体施加于抛体的阻力
第8章 通过流体传播的运动
第9章 流体的圆运动
第3编 宇宙体系(使用数学的论述)
作者简介
艾萨克?牛顿(1643―1727年),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被公认为有史以来*伟大和影响*深远的科学大师。1661年求学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毕业,并提出二项式定理,次年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微积分学说,并开始光谱和望远镜研究。1684年开始写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学长。1705年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牛顿死后,同许多伟大而杰出的英国人一样,被安葬在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体现了作者非凡的组织能力。它并非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从最基础的假设开始,作者小心翼翼地铺设地基,然后稳步向上搭建起复杂的多层建筑。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读者认知过程的体贴——他深知在引入新概念前,必须确保读者已经完全理解了前置的铺垫。这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让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理论体系,变得触手可及。即便是涉及跨学科知识点的部分,作者也能巧妙地进行衔接和过渡,确保读者的思维不会因为跳跃而感到混乱。这种对整体脉络的精准把握,让阅读变成了一种享受有序、充满确定性的旅程。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令人惊叹的思维盛宴。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清晰,仿佛是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智力探险。他并非仅仅罗列事实或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论证,逐步构建起一个宏大而精密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那些看似抽象的概念,总是能找到极其贴切且生动的比喻来加以阐释,使得即便是初涉该领域的人,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脉络。更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对逻辑推演的严谨性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有着坚实的论据支撑,读来让人心悦诚服,丝毫没有那种故弄玄虚的晦涩感。翻开书页,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由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的迷宫,但每走一步,都有清晰的路标指引,最终导向豁然开朗的境界。这种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智力上的锻炼和享受,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深陷其中,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物理形态所能承载的重量。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全新视角和工具箱。作者成功地将那些原本被认为晦涩难懂的原理,转化为一套可操作、可应用的思维模型。我尝试将书中所提及的分析方法应用到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看似棘手和混乱的局面,在运用了书中提供的逻辑框架后,竟能迅速梳理出清晰的因果关系和潜在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典范。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像是一本高级的认知训练手册,强制性地提升了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于任何渴望提升自我认知工具箱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投资。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它所蕴含的“历史感”和“思想深度”。作者显然不仅仅是在阐述现有的理论框架,更是在深入挖掘这些框架形成的历史背景、争论焦点以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古代和近代的伟大思想家们在字里行间进行的激烈辩论。书中对关键转折点的分析尤其精彩,作者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是哪一个关键性的突破或观念的转变,才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以跃升。这种对思想流变过程的细致描摹,使得我们不只是学会了“是什么”,更明白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它将科学知识的获取,提升到了一种对人类智慧发展史的致敬和理解层面,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让人反思知识诞生的不易与伟大。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像是一股清流,在当代学术著作中显得尤为可贵。它没有冗长拖沓的废话,每一句话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密度极高,信息量惊人。我得承认,一开始阅读时,我需要放慢速度,反复咀嚼那些精心雕琢的句子,因为其中蕴含的深意远超字面意思。作者展现出一种罕见的文字驾驭能力,他能在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又不失文学性的美感。他对于术语的运用精准而流畅,让人感觉这些复杂的概念仿佛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叙述之中,而不是生硬地插入。这种优雅而有力的笔触,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探讨,也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感。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回味其中精妙的措辞,那种阅读的满足感,是其他许多工具书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