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 傳習錄(綫裝本)
定價:350.00元
作者:(明)王守仁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01116427
字數:
頁碼:
版次:
裝幀:
開本:
商品標識:23989137
編輯推薦
一、《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傢和政治傢王陽明(守仁)的代錶作,集中反映瞭他的哲學思想。王陽明是大儒,創立瞭陽明心學。錢穆先生開列的中國人必讀的7本國學經典,其中就有《傳習錄》。  二、版式疏朗悅目,仿宋體竪排,有欄綫界格,層次清晰,讀起來不纍,不傷眼睛。
  三、宣紙印刷,手工裝訂,綾麵綾簽,定價親民。值得收藏,值得擁有。
內容提要
《傳習錄》上捲闡述瞭知行閤一、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誠意的功夫等觀點,強調聖人之學為身心之學,要領在於體悟實行,切不可把它當作純知識,僅僅講論於口耳之間。
中捲有書信八篇,迴答瞭對於知行閤一、格物說的問難,此外,還談瞭王學的根本內容、意義與創立王學的良苦用心;在講解緻良知大意的同時,也解釋瞭王學宗旨;迴答瞭門人關於本體的質疑,並且針對各人具體情況指點功夫切要。另有兩篇短文,闡發陽明的教育思想。
下捲的主要內容是緻良知。陽明結閤自己純熟的修養功夫,提齣本體功夫閤一、滿街都是聖人等觀點,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從而使王學體係更趨齊備。
更貼心的是,此綫裝本在書前配有錢穆先生的導讀,提綱挈領,字字珠璣。
目錄
傳習錄序 徐 愛
上捲
徐愛錄
陸澄錄
薛侃錄
中捲
錢德洪序
答顧東橋書
啓周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一)
答陸原靜書(二)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一)
答聶文蔚(二)
訓濛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教約
下捲
陳九川錄
黃直錄
黃修易錄
黃省曾錄
錢德洪錄
黃以方錄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質,拿到手裏就讓人感覺很舒服,中華書局的版本一嚮是值得信賴的,尤其是對於這種經典古籍的整理和齣版,他們的嚴謹性是毋庸置疑的。內文的排版非常清晰,字體大小適中,注釋和原文的區分也很到位,對於我們這些平時需要對照原文細讀的讀者來說,閱讀體驗極佳。尤其是對於一些晦澀難懂的詞句,旁邊的注釋往往能迅速點明要害,讓人不至於在浩瀚的古文中迷失方嚮。光是翻閱這本實體書的過程,就仿佛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洗禮,那種紙張特有的油墨香氣,是電子設備永遠無法替代的質感。這本書的厚度也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內容的完整性,又不會顯得過於笨重,便於攜帶和隨時翻閱。整體來看,這本書的物質載體本身,就體現瞭一種對經典的尊重和敬意,讓人在閱讀內容之前,就已經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和信心。這種對細節的打磨,正是老牌齣版社的底蘊所在,讓人願意為之買單。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哲學思辨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構建理想人格的行動指南。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悟,因為它所討論的“心性”問題,是永恒不變的人類課題。比如,當我在麵對工作中的重大抉擇或人際關係中的摩擦時,我總會不自覺地迴想起書中的某些論述,那些關於“格物緻知”的實際操作方法,總能幫助我迅速厘清頭緒,錨定自己的價值坐標。它教會我,外物的紛擾都是暫時的,真正需要用心打磨的,永遠是那個不被外物所動的內在定力。這種實用主義的智慧,使得這本書成為瞭我書架上那本磨損最快、被翻閱次數最多的書之一。它不是用來供奉的,而是用來“用”的,用在生活的柴米油鹽和事業的起承轉閤之中。
評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他的學說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平易近人的語氣和生動的對話方式。這感覺不像是在閱讀一篇冷冰冰的學術論文,更像是在聽一位智者與你促膝長談,沒有絲毫的架子。他善於用最樸素的日常經驗來譬喻高深的道理,使得那些聽起來玄之又玄的“心即理”、“緻良知”變得觸手可及。舉個例子,他談到學習的關鍵時,那種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態度,比任何宏大的敘事都更具說服力。這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直截瞭當,反而蘊含著最深的智慧。它避免瞭繁復的辯證和冗餘的引證,直奔主題,直擊核心。這種溝通的藝術,使得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識水平的讀者都能從中汲取養分,而不是望而卻步,這一點是許多古代典籍所不具備的優勢,也是它能跨越時空依然保有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簡直就是一劑猛藥,直擊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睏惑與迷惘。它不像有些哲學著作那樣高懸理論,讓人摸不著頭腦,而是充滿瞭鮮活的實踐精神。讀進去後,我纔明白“知行閤一”絕非一句空泛的口號,而是深入骨髓的生命體驗。尤其是在描述心學的修養過程中,作者那種由內而外的自我審視和功夫的下達,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思自己平日裏的種種懈怠和虛妄。我常常讀到某個段落,會立刻閤上書本,站起來在房間裏踱步,試圖將書中的道理與我當下的境遇對號入座。它不是教你如何做給彆人看,而是教你如何真正地成為一個“誠”的人。這種對個體生命主體性的強調,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是何等的振聾發聵!它提供瞭一種嚮內求索的強大力量,讓人敢於直麵自己的不足,並有勇氣去革除舊習,重建自我。
評分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不僅是對前代學說的繼承與發展,更是在思想路綫上開闢瞭一條全新的河流。它所強調的主體能動性,對後世的社會思潮産生瞭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滲透在文學、藝術乃至日常的道德觀念之中。閱讀它,不僅是瞭解一傢之言,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文化精神內核的窗戶。通過理解其中蘊含的對“性”與“天理”的獨特詮釋,我們能夠更深層次地把握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是如何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看待“道”的。可以說,這本書是理解明代思想脈絡,乃至整個宋明理學發展脈絡的繞不開的關鍵節點,其重量不言而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