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专利估值:通过分析改进决策
书号:9787513050432
定价:88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威廉J.墨菲;约翰L.奥科特;保罗C.莱姆斯
di一部分 专利估值与决策的基础
第1章 估值基本知识
1.1 价值是什么?
1.2 估值过程
1.3 确定估值的客体
1.4 关于估值的错误观念
1.5 三种基本估值方法
1.6 估值与决策实施中的理性局限
参考文献
注
第2章 专利基本知识
2.1 专利是什么?
2.2 专利的结构剖析
2.3 专利的判据
2.4 转移专利权
2.5 专利的guo家性
参考文献
注
第3章 使用估值分析来改进专利决策
3.1 专利策略
3.2 *佳法、优化法和满足法:在估值分析中投资多少
3.3 初步的专利组合估值审计:一种实用的估值技术
参考文献
注
第4章 分解
4.1 分解和决策树
4.2 使用分解来形成更高质量的数据
4.3 使用分解来更好地理解数据
参考文献
注
第二部分 专利估值技术
第5章 估值之前的准备
5.1 了解法定权利束
5.2 专利的所有者权益
5.3 专利权的描述
5.4 专利权上的负担
5.5 了解专利权的邻域
5.6 运用专利权
参考文献
注
第6章 收益法:折现的未来经济效益分析
6.1 折现的未来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算法
6.2 垃圾进、垃圾出:挑战在于输入,而不是算法
6.3 预测未来净经济效益
6.4 从解析分析形成预测
6.5 估计折现率
参考文献
注
第7章 高级收益法:并入未来决策机会的价值
7.1 期权合约(Option Contract)及其价值
7.2 实物期权(Real Option)
7.3 使用期权定价眼光对专利进行估值
7.4 使用决策树并入专利的未来决策机会价值
参考文献
注
第8章 市场法
8.1 市场和专利权
8.2 竞争性交易
8.3 可比交易
8.4 核心市场法的替代方法
参考资料
注
第9章 成本法
9.1 几种会计准则
9.2 开发成本:有问题的估值工具
9.3 合理替代方案的成本:设定*高价格
参考文献
注
第三部分 专利估值实践
第10章 专利许可的定价
10.1 支付结构
10.2 确定许可的价格
10.3 设定专利使用费率的不太正式的估值技术
参考文献
注
第11章 专利侵权损害
11.1 美国用于计算专利侵权案件中的损害的法律框架
11.2 损失的利润
11.3 合理的专利使用费
11.4 其他专利损害事项
11.5 回答诉讼还是协商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注
第12章 开启专利中的潜在价值
12.1 保持与经济变化同步
12.2 专利作为担保贷款的担保品
12.3 使专利证券化
参考文献
注
第13章 基于专利的纳税规划战略中的估值
13.1 基于专利的减税战略的例子
13.2 转移定价
13.3 确定专利权的转移价格
参考文献
注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为自己的技术成果进行价值评估,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商业化运作。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这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第4辑)知识产权经典译丛,特别是《专利估值:通过》这本书,我的兴趣瞬间被点燃了。我从事的技术研发工作,常常会产生一些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但如何给这些无形资产定价,却一直是个难题。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指明了方向。我非常渴望了解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我量化专利的价值。例如,它是否会介绍如何进行市场调研,以预测专利产品的未来销售额?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以判断自身专利的独占性?如何计算研发成本和维护成本,并将其纳入估值考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完成专利价值评估的全过程,让我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最终能够自信地为我的专利成果进行合理估值。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创新和企业价值评估的观察者,我一直认为专利的价值远不止其技术本身,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商业潜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当前,随着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开始重视专利的价值评估,这不仅关系到技术转让、许可、融资、并购等关键决策,也影响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影响专利价值的各种因素,例如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竞争格局、法律保护强度等等,并且能够提供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估框架。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几种估值方法,而是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方法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的专利类型和市场环境进行选择和调整。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成功的专利估值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来印证理论,这样会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毕竟,理论脱离实践终究是空中楼阁,而贴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将估值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商业实践。
评分作为一名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士,我深知专利估值在知识产权运营、价值实现中的关键作用。这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第4辑)知识产权经典译丛,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而《专利估值:通过》这本书的引进,更是让我感到兴奋。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我常常需要为专利价值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提供更前沿、更深入的学术观点和实证研究。特别是,我对于书中可能探讨的,如何将专利的法律属性与经济属性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估,以及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专利估值模型很感兴趣。我期待书中能够引用最新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并对各种估值方法的理论基础、数学模型、数据来源、计算过程进行严谨的论证。同时,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国际领先的专利估值案例分析,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那就更加完美了。
评分终于等到这套“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第4辑)里的知识产权经典译丛了,尤其是看到《专利估值:通过》这个标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和价值评估很感兴趣,特别是专利作为核心资产,它的估值方法和实践操作更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国内在这方面的高质量译著一直不算多,所以这次引进这套丛书,尤其是这本关于专利估值的,绝对是为我们这些渴求知识的读者送来的及时雨。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系统地阐述专利估值的理论基础,比如不同的评估模型,DCF、市场比较法、成本法等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适用场景是什么?有没有结合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学模型来解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本教科书一样,条理清晰地梳理出专利估值的逻辑脉络,让初学者也能快速入门,同时也能给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提供更深入的参考。而且,作为“经典译丛”,译文的质量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希望能够原汁原味地传达原文的精髓,语言流畅、专业术语准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得”,而不是被晦涩的翻译所困扰。
评分我是一名金融从业者,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知识产权相关的投融资业务。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产和价值驱动力。然而,专利的估值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缺乏统一、标准化的方法论,这给我们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专利估值:通过》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评估体系。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估值方法的适用性,例如在初创科技公司和成熟企业的专利估值上,哪种方法更为合适?在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不同场景下,估值侧重点又会有哪些差异?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如何应对专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例如技术过时风险、市场变化风险、法律风险等,并且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一本优秀的专利估值书籍,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判断专利的真实价值,规避投资风险,发掘潜在的投资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