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商业秘密资产管理(2016):信息资产管理指南
书号:9787513051286
定价:6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业秘密资产管理(2016)》旨在为公司员工、公司所有者和律师提供一本关于鉴别和管理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的基本问题的速成教程。本书内容全面,足以让读者了解商业秘密专有信息的基本性质及适合的管理方式。本书旨在帮助需要了解商业秘密事项的律师和非律师读者,使其在公司履行好应尽职责。本书将为读者提供与法律顾问/公司法务有意义地讨论商业秘密事项所需的词汇和概念框架。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Ⅰ部分包括第1章至第4章,定义了商业秘密信息,讨论了使用商业秘密在法庭上的辩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信息中的商业秘密财产权可能丧失的多种方式。
第Ⅱ部分包括第5章至第11章,详细讨论了商业秘密信息中极其重要的安全性问题,包括保护专有信息免受外部和内部威胁,建立商业秘密文化,监控公共领域的商业秘密信息,以及经常被忽视的流入安全问题。这部分还包括国内外商业秘密信息盗用嫌疑人的特征描述。
第Ⅲ部分包括第12章至第14章,讨论了商业秘密的会计核查,合理管理专有信息的*新发展,包括商业秘密的清查、鉴定、分级、评估和报告,以及商业秘密的生命周期管理。
第Ⅳ部分讨论了商业秘密资产管理的未来发展。第15章讨论了《商业秘密保护法(2016)》,2016年初签署成为法律,包括其通过的驱动因素、法案条款,以及我们未来对商业秘密管理影响的观点。第16章讨论了商业秘密资产的自动化管理,其管理方法、好处及对未来的影响。
附录包括相关法律文本和商业秘密案例的法院判决。其中还包括许多读者特别感兴趣的典型制造企业的商业秘密详尽清单,以及商业秘密离职面谈表格范例。
马克·R�惫�里根
第 1 章 什么是商业秘密?
第 2 章 商业秘密的性质和重要性
第 3 章 如何保护商业秘密
第 4 章 商业秘密的丧失
第 5 章 安全介绍
第 6 章 防范外部人员的安全措施
第 7 章 防范内部人员的安全措施
第 8 章 信息流入安全
第 9 章 监控
第10章 侵占嫌疑人特征
第11章 建立商业秘密文化
第12章 清单与分级
第13章 评估与报告
第14章 商业秘密生命周期管理
第15章 商业秘密保护法(2016)
第16章 商业秘密资产自动化管理
第Ⅰ部分定义了商业秘密信息,讨论了使用商业秘密在法庭上的辩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信息中的商业秘密财产权可能丧失的多种方式。
第Ⅱ部分详细讨论了商业秘密信息中极其重要的安全性问题,包括保护专有信息免受外部和内部威胁,建立商业秘密文化,监控公共领域的商业秘密信息,以及经常被忽视的流入安全问题。这部分还包括国内外商业秘密信息盗用嫌疑人的特征描述。
第Ⅲ部分讨论了商业秘密的会计核查,合理管理专有信息的*新发展,包括商业秘密的清查、鉴定、分级、评估和报告,以及商业秘密的生命周期管理。
坦白说,在购买这本书之前,我有些犹豫,毕竟“商业秘密”这个概念听起来就有些晦涩。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其清晰的逻辑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作者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方式,来阐述如何管理和保护信息资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知识产权组合”的构建思路,它让我认识到,商业秘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知识产权形式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起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壁垒。书中关于“侵权应对”的章节,也让我对如何处理潜在的法律纠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避免了过去那种“亡羊补牢”的被动局面。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认知,更在实际操作层面给予了我很多启发,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
评分我最近刚读完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名为《商业秘密资产管理(2016)——信息资产管理指南》。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商业秘密”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电影里那些戏剧性的情节,总觉得是遥不可及的大公司才需要考虑的事情。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非常系统、条理清晰的方式,将商业秘密的概念从模糊变得具体,并将其定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并非只是堆砌理论,而是用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解了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套有效的商业秘密资产管理体系。无论是对于初创企业还是成熟的企业,书中提供的步骤和方法都具有极高的实践指导意义。我尤其欣赏的是,它不仅强调了保护的重要性,还深入剖析了如何识别、评估、记录和利用商业秘密,让企业能够更主动地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而不是仅仅被动地防范风险。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对如何管理企业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有了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非常高,阅读起来几乎没有障碍,这对于一本引进的专业书籍来说,实属难得。书中不仅包含了前沿的理论知识,还融合了大量国际先进的管理实践经验,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企业的信息资产管理问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企业文化”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作用的论述,这往往是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一环。当企业的员工都具备了高度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时,任何技术和流程的保护都将如虎添翼。书中关于“培训和教育”的章节,也为企业如何有效地提升员工的保密意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内容扎实、逻辑严谨、可操作性强的专业著作,对于任何希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规避信息泄露风险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对于我这样身处技术研发一线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救命稻草”。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大量的核心技术信息和创新思路,但往往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管理这些信息,也难以区分哪些是真正的商业秘密,哪些只是普通的内部信息。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界定标准和操作指南。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记录和评估技术信息,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信息的价值和敏感程度,采取不同级别的保护措施。书中关于“知情披露”和“访问控制”的建议,更是为我们日常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启发。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团队的劳动成果,也对公司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的研发成果充满了期待。它让我们这些一线人员,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参与到商业秘密的管理中来。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潜在风险,并从中发掘新机遇的著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保护”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经营”的书。在当前知识产权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书中关于信息资产保护的论述,以及如何将这些资产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战略,显得尤为宝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的章节,作者用非常严谨的逻辑,引导读者去思考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明白,商业秘密的保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优化、不断迭代的过程。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信息资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保密性上,更在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的创新和盈利能力。这本书帮助我认识到,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涵盖从信息生成、存储、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确保商业秘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化其经济效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