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经典 冰鉴+挺经+曾国藩文集+曾国藩家书 | ||
| 定价 | 套装138.00 国学经典08-曾国藩家书精粹 定价32 国学经典28-挺经全集 定价32 国学经典42-曾国藩文集精粹 定价42 国学经典--冰鉴全集 定价32 | |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802134669 9787802139909 9787515701646 9787515703671 | |
曾国藩家书目录
家书*一
修身养性篇
谨守父保身之则
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劝弟不要夜郎自大
勉弟谨记进德修业
不求强记顺其自然
息心忍耐养生之本
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治身宜以不药为药
早起务农疏医远巫
治家理财篇
家和乃为福泽之根
勉在孝悌上下工夫
赠人乃保盈泰之道
节俭置田以济贫民
能勤能敬方能兴家
宜教家人勤劳持家
切忌不可积钱买田
望教子侄习劳早起
惜余福仅贵乎勤俭
凡事不可过于
劝学自勉篇
大器晚成不必忧虑
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居家必须和睦勤奋
盈虚乃为自然之理
宁做君子不做大官
切勿惯于骄奢淫逸
事虽至小所关颇大
宽闲岁月珍惜时光
咬牙砺志奋勇向前
力守悔字硬字两诀
交友处世篇
交友拜师首要专一
良师益友须常近
交友需要勤加往来
切勿占人半点便宜
患难与共勿有遗憾
不可动辄笑人鄙陋
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有负朋友勇于改过
与人交际须常省己
与权贵相交要慎重
为政谋事篇
做官须存敬畏之心
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规模综理缺一不可
常傲多言乃败之根
适意时当尽心竭力
凡事皆宜有始有终
勤政爱民报答君
爱民必去害民之吏
构怨太多影响仕途
书札第二
治身篇
谨守绳墨摒除浮夸
朋友之间互相箴规
依旧持守心中信念
守己之拙不妄悦人
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不宜过早识透世事
稍微寡思以养精神
侧听清议及时改正
以志帅气以静制动
厌恶故作高深之言
于俄顷间较量锱铢
不顾生死不问毁誉
治学篇
明道必须精研文字
小志大志均须坚守
吴南屏真豪杰之士
同列并非就是同等
扫荡旧习赤地新立
敬恒不足百无一成
处世篇
择取笃实践履之士
君子之看待施与报
借朱子谈格物致知
生平*为重视友谊
唯有大愚可治大奸
勿因小瑕摒弃才能
荐举贤才弥补过失
依法办事不可勒捐
厘务利弊自当定夺
皆爱英才而恶败类
为政篇
耐得冷清耐得辛劳
内持定见外广延纳
痛恨不黑不白之风
思欲打破陈规陋习
不任实权多受掣肘
非从利者便可从权
是非混淆危害严重
人心日菲吏治日坏
屏去虚文力求实际
减掉冗员裁除浮费
在乎得人而非得地
治军篇
绿营之兵败不相救
对将官的四点要求
用其所长察其不逮
观人切勿贵耳贱目
须知兵勇从众心理
治军应该适当分权
一自救与破敌宜并重
用兵先自治后制敌
联络众志兼取众长
日记第三
为学篇
读书须专一经
作文要尽性情
读书贵有心得
写字须立规模
不能小道自域
文章首推韩愈
竭力为*一义
写诗兼及辞气
书法须重意态
气能扶理以行
交友篇
切忌无礼之言
改过贵有行动
义理为言之要
志日坚学日卓
以友之言自律
交情有天有人
人不可无良友
和诗慰劳友人
交友须能助益
期望诤友相谏
修身篇
言行持之以恒
古乐陶性涉性
……
奏稿第四
军事谋略第五
散文第六
杂感笔记第七
诗词联语第八
6.0px;">冰鉴
6.0px;">挺经
6.0px;">ormal;">曾国藩文集
曾国藩一生勤于笔墨,死后留下了大量的奏搞、批犊、治兵语录、诗联、日记,书札、家书、家训、杂著等,计约1500万言。其生前既以圣人自居,则无论奏搞、批犊、冶兵语录、诗集、日记、书札、家书、家训、杂著,无不闪烁着“圣人的光芒”,因此颇为后人所注目。曾国藩死后,其晚辈同僚湖广总督李瀚章(李鸿章之兄)将其遗作汇编成册,定名为《曾文正公文集》,于1876年刊行于世。后几经翻刻,便成为我们所见的版本。,曾国藩编著的《曾国藩文集精粹》一书,意在使读者花费*少的精力,对“曾圣人”的内心世界作惊鸿一瞥。
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6岁读书.28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后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曾经十年之中连升十级,一度被当时的士大夫视为从政之楷模: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封建士大夫一生追求“立功、立言、立德”的至高追求,因而也被后世许多人誉为“圣人”。
此外,曾国藩也是我国近代史上富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一名臣”的美誉,又有“屠夫”、“国贼”的骂名。他在清政府大厦将倾之时受命创立湘军,进而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因而被清政府誉为“中兴*一功臣”,同时也被民间唾为“屠夫”。而在他晚年,处理“天津教案”之时,因慑于法国人的威风。甘愿杀人赔款,因此也被民间唾为“国贼”。
这套书的“为人处世,人生哲学”这个整体定位,确实非常准确。我一直觉得,了解曾国藩,不仅仅是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更是学习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这套书的整合,让我能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他。比如《冰鉴》让我学会观察,《挺经》让我学会坚持,《文集》让我学会思考,《家书》让我学会生活。这些看似独立的内容,实际上是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曾国藩的智慧,不是书本上的空谈,而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意义。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人生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原来我们也可以像曾国藩一样,在逆境中成长,在平凡中创造不凡。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套读物,更是一份人生启迪,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刚收到这套《曾国藩全书》,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冰鉴》。不得不说,曾国藩的识人术真是洞察人心,字字珠玑。他不是单纯地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别人,而是强调由内而外的观察,从一个人的神情、举止、谈吐中去品味其内在的乾坤。书里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眼中有常,神定气安”,我能想象到他当年在战场上,在朝堂中,是如何凭此判断出谁是可用之人,谁又是奸佞之辈。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神者,君子之主宰”的论述,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这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因为外界的喧嚣而忽略了内心的力量,曾国藩的这番话,简直是一剂心灵良药,提醒我要修身养性,稳固自己的内心,才能在纷繁的世界里不迷失方向。这本书并非晦涩难懂的古籍,而是充满智慧的人生指南,读来如同与智者对话,受益匪浅。我打算慢慢品味,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我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相信一定会有所改变。
评分这套书的《挺经》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最近工作上遇到瓶颈,总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压力很大,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翻开《挺经》,里面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句句戳中要害。曾国藩提倡的是一种“耐烦”的精神,他认为,做大事者,必定要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关键在于能否挺住。他不是鼓吹蛮干,而是强调要有韧性,要有耐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积累起来自然就能成就大事。我特别喜欢他关于“败不馁,成不骄”的观点,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总是害怕失败,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灰心丧气,而成功了又容易飘飘然。曾国藩的这番话,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在痛苦中坚持,在成功后保持清醒。读完之后,感觉胸中豁然开朗,仿佛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要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的决心。
评分《曾国藩家书》这部分,我真的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一直对古代名人的家信很感兴趣,希望能从中窥探到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曾国藩的家书,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高高在上、循循善诱的长辈口吻,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真诚的交流。他写给儿子们的信,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比如关心他们的身体,叮嘱他们读书的细节,甚至包括一些生活上的小常识。但就是在这些细枝末节中,我看到了他作为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不是简单地给孩子灌输道理,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引导他们自己去体会。我尤其喜欢他反复强调的“勤”,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他都要求孩子勤奋刻苦,并且身体力行。读完这些家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曾国藩家庭的温暖和智慧,也更加理解了“子不教,父之过”的深刻含义。
评分当我拿到这套书中的《曾国藩文集》时,我以为会是一堆干巴巴的官场文章,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文集里的文章,虽然涉及治国安邦、军事策略,但其背后都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曾国藩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遣词造句严谨有力,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我特别关注的是他在关于“立德”方面的论述。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根本,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他提倡的“刚健”“有为”的品格,以及“慎独”的功夫,都让我深思。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外在的物质成功,而忽略了内在的品格塑造。曾国藩的文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不足,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反复阅读了几篇关于修身养性的文章,感觉自己的心境更加平和,对许多事情的看法也更加通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