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魯惟一教授近年新作,英文版由Leiden & Boston: Brill出版社2011年出版,將董仲舒和他的聲望放到西漢歷史和思想發展的層面上,對公元前2世紀董仲舒在思想和決策上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提出了具有顛覆性的觀點。
董仲舒的生卒年約為公元前198年至約前107年。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太可能是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的封建統治政策。作者認為,董仲舒的某些觀點,例如〈天人三策〉中的內容後來成為「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但因此認為西漢時期就已經存在一個統一連貫的思想體系,或者說董仲舒等人是在傳播這一系統化的學說,顯然是不成熟的。一直要到東漢時,這樣的系統才逐漸建立起來,而儒家學說真正發揮效力至少要等到唐代。我們在西漢的歷史文獻中並不能找到證據證明在董仲舒的時代,「儒家」已經成為一種治理百姓的理想或方式,或是壓倒其他各家而取得了「勝利」。
董仲舒所謂的「一統」也無關朝代和政治的統一。
從研究古代文獻的普遍標準來看,現在很難再承認董仲舒是整部今本《春秋繁露》的作者。
二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为扎实,行文如行云流水,但其间蕴含的思辨深度却令人不敢有丝毫松懈。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哲学概念时所采取的清晰梳理方式,仿佛他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带领我们穿梭于繁复的古代语境之中,最终抵达思想的核心地带。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专著,这本书读起来有一种强烈的“在场感”,作者似乎总能捕捉到董仲舒思想的兴奋点和矛盾之处,并将其剖析得淋漓尽致。那种对传统儒学进行“汉代化”改造的创造性,那种试图在孔子思想与秦朝强权政治之间架设桥梁的政治智慧,都被展现得栩栩如生。读完后,我不再将董仲舒视为一个刻板的教条化身,而是一个在特定历史关口做出关键抉择的、充满人性光辉的古代思想家。这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评分四 阅读此书的体验,如同经历了一场精妙的智力探险。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如山涧般清澈明快地铺陈史实,时而又如深海般层层递进地剖析义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成功地将董仲舒的哲学体系还原为一套服务于特定社会结构和统治需要的工具。书中的论证逻辑严密,旁征博引却不显得堆砌,每一个引述和论断都服务于整体的论点。通过对“天道运行”与“君权神授”之间关联的深入探讨,作者揭示了儒家在转型期所展现出的惊人适应力和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像是一部关于思想如何被塑造、被赋予权力并最终统治一方天下的精彩史诗。对于希望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如何实现“合法性”构建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灯塔般的存在。
评分一 这部著作简直是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它以一种极为细腻而深刻的笔触,勾勒出了汉代大儒的恢弘气象与独特智慧。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礼乐崩坏、思想争鸣的时代,亲眼目睹这位大学者如何力挽狂澜,构建起一套宏大而严密的学说体系来回应时代的呼唤。作者对史料的驾驭能力令人叹服,不仅梳理了董仲舒思想的脉络,更进一步探讨了其学说在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它如何被官方意识形态所接纳并最终塑造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格局。书中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特别是其“天人感应”理论的建构,展现了一种将道德秩序与宇宙律令相结合的雄心,这种将内圣外王之道统一起来的努力,至今读来仍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未陷入简单的赞美或批判,而是保持了一种历史学家的客观与审慎,力求还原一个复杂、多维的董仲舒形象。
评分三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品味的厚重之作。它超越了对单一思想家生平的叙述,而是将董仲舒的思想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与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作者的考证工作做得极其细致,对于一些关键术语的词源和演变过程的追溯,体现了极高的学术良心。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礼”与“法”在汉初的紧张关系这一章节,它揭示了董仲舒学说背后的现实政治考量。这种将抽象哲学与具体政治操作紧密结合的论述方式,使得全书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历史的温度。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儒学如何成为国家正统思想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参照系。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更深刻的问题,引导我们反思意识形态构建的复杂机制。
评分五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乐趣是兼具的,这在中国古代思想研究领域并不多见。作者的笔调是冷静克制的,但其背后蕴含的热情和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捕捉是显而易见的。他不仅关注董仲舒的思想内核,更着眼于这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漂流”与“变异”。特别是书中对董仲舒思想的“实用性”分析,打破了我过去对这位圣人只知抱残守缺的刻板印象。作者以一种近乎“解构”的姿态,审视了儒家如何在汉代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蜕变,从而确保了其长久的影响力。全书结构清晰,逻辑推演严谨,读完之后,我对那个时代的思想氛围和知识分子的历史担当有了全新的、更具层次感的认识。这是一部足以传阅并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