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宁菊 著
图书标签:
  • 数控铣削
  • CNC编程
  • 加工工艺
  • 机械制造
  • 工业技术
  • 数控技术
  • 编程实训
  • 金属切削
  • 模具加工
  • 制造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句容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8882
商品编码:24574814102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D2版)
作者: 张宁菊 开本:
YJ: 34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7
书号: 9787111538882 印刷时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前言项目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1项目目标1相关知识1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认知1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常用附件3三、刀具、刀柄及辅具5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坐标系8五、工件常见装夹方式10项目实施11一、铣削类工件的装夹11二、选用和安装常用铣刀12项目实践12一、FANUC 0i系统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12二、SINUMERIK 802D系统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19三、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安全生产规则29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日常维护保养30拓展知识数控铣削加工工艺30项目自测题35项目二槽类零件的加工38项目目标38项目任务一直槽的加工38相关知识39一、 槽加工的工艺39二、工件坐标系的设定39三、基本编程指令40项目实施41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41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41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42项目任务二圆弧槽的加工43相关知识44一、子程序44二、缩放镜像指令45三、旋转指令47项目实施48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48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49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50拓展知识51一、SINUMERIK 802D M系统的基本编程(一)51二、零件的数控加工(SINUMERIK802D M)58项目实践腔槽加工及精度检测60一、实践内容60二、实践步骤61项目自测题62项目三轮廓类零件的加工65项目目标65项目任务一凸模板的加工65相关知识66一、外轮廓加工的工艺66二、刀具半径补偿指令68项目实施71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71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72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74项目任务二十字型腔的加工75相关知识76一、内轮廓加工的工艺76二、刀具长度补偿指令78项目实施81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81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82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83ⅦⅥ拓展知识SINUMERIK 802D M系统的基本编程(二)84项目实践内外轮廓加工及精度检测87一、实践内容87二、实践步骤87项目自测题89项目四孔系零件的加工92项目目标92项目任务一通孔的加工92相关知识93一、通孔加工的工艺93二、换刀程序96三、加工中心刀具长度补偿的设定96四、固定循环指令96项目实施99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99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99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102项目任务二螺孔的加工103相关知识103一、螺孔加工的工艺103二、固定循环指令105*三、螺纹铣削106项目实施107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07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08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110拓展知识SINUMERIK 802D M系统的基本编程(三)111项目实践复合孔系加工及精度检测118一、实践内容118二、实践步骤118项目自测题120项目五综合零件的加工123项目目标123项目任务一底台的加工123项目实施123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23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29三、用加工中心加工132相关知识134一、FANUC 0i系统的宏程序134二、 SINUMERIK 802D系统的宏程序141项目任务二双面模具的加工144项目实施146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46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49三、用加工中心加工149项目实践一154一、实践内容154二、实践步骤155项目实践二157一、实践内容157二、实践步骤157项目自测题159项目六配合零件的加工163项目目标163项目任务163项目实施164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64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71三、用数控铣床加工177四、几何精度和配合精度的分析179项目实践180一、实践内容180二、实践步骤182项目七曲面零件CAM自动编程加工184项目目标184项目任务184项目实施184一、CAD造型184二、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89三、CAM自动编程191四、后处理输出数控程序209五、用加工中心加工210项目实践211一、实践内容211二、实践步骤213附录214附录AG、M代码214附录B铣削常用切削用量表217附录C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19附录D中、GJ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考证样题230附录E铣削类零件常见精度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243参考文献246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现代制造的基石:精密加工技艺精粹 本书将带领您深入探索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精密加工,着重于介绍其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工艺流程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我们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地梳理精密加工领域的前沿知识,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框架。 第一篇:精密加工基础理论 精密加工,作为一种能够获得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工件的特种加工方法,其发展历程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从最初的手工打磨到如今的数控自动化,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深刻地改变了制造业的面貌。理解精密加工的本质,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加工机理与材料科学的交融: 精密加工不仅仅是机械运动的叠加,更是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以及控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如切削、磨削、抛光、电加工、激光加工等)在微观层面的作用机制。例如,在切削加工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切削力、热量以及微观的材料去除,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我们将分析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断屑机理、摩擦磨损以及热影响区等现象,并阐述如何通过优化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来控制这些过程。在磨削加工中,磨粒的微观切削、磨削热的传递、磨屑的排出等都会对工件表面产生复杂影响,我们将详细讲解磨削液的作用、磨具的特性以及不同磨削方式(如外圆磨、内圆磨、平面磨)的适用性。 几何精度与表面完整性的追求: 精密加工的核心目标是获得高尺寸精度、高形状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工件。我们将系统介绍这些精度指标的定义、评定方法以及影响因素。例如,尺寸精度反映了工件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符合程度;形状精度则关注工件的圆度、平面度、直线度等几何特征;表面质量则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层组织状态、表面缺陷等。我们将分析导致加工误差的根源,包括机床本身的精度、刀具的磨损、工件的变形、环境因素(如温度、振动)以及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等,并提出相应的补偿和控制策略。 工艺规程的制定与优化: 合理的工艺规程是实现精密加工目标的关键。我们将详细讲解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包括工序的合理安排、加工方法的选择、刀具和量具的选用、工件的装夹方式、冷却润滑方式以及检验方法等。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尺寸要求、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以及生产批量等因素,制定出经济高效且质量可靠的加工方案。优化工艺规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将探讨通过实验设计、统计分析以及仿真模拟等方法,不断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篇:关键精密加工技术详解 本篇我们将聚焦于当前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技术最为成熟的几类精密加工技术,对其原理、特点、设备、刀具及应用进行深入阐述。 先进切削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和刀具技术的进步,切削加工正朝着更高速度、更高精度和更复杂形状的方向发展。 高速切削(HSM): 我们将详细介绍高速切削的原理,包括其在减少切削力、降低切削热、提高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方面的优势。我们将分析高速切削对机床刚性、动态特性、刀具材料和几何形状、以及冷却润滑系统的要求,并探讨其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硬质合金切削: 针对硬质材料(如淬硬钢、高温合金)的加工,我们将重点介绍硬质合金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优化以及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刀具磨损、切削振动和表面氧化层的影响。 微细切削与超精密切削: 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精密加工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将介绍微细切削的特点,如刀具尺寸、切削深度、切削力等的变化,以及超精密加工的设备、刀具(如单晶金刚石刀具)和测量技术。这些技术在光学元件、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CD/CBN刀具的应用: 金刚石(PCD)和立方氮化硼(CBN)刀具因其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加工非金属材料和硬质材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将深入探讨PCD/CBN刀具的结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工艺参数和磨损规律。 磨削与抛光技术: 磨削与抛光是获得极高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关键工序。 磨削工艺与设备: 除了传统的平面磨、外圆磨、内圆磨,我们还将介绍珩磨、超精磨等先进磨削技术,分析其加工机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磨具(如砂轮、油石、研磨膏)的特性、选用原则以及对磨削过程的影响。 精密抛光技术: 抛光是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手段。我们将介绍机械抛光、化学机械抛光(CMP)、电化学抛光等技术,并分析其在光学镜片、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电加工与激光加工: 这些非传统加工方法为加工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形状提供了新的途径。 电火花加工(EDM): 包括电火花成形加工(EDM)和电火花线切割(WEDM)。我们将详细讲解其加工原理、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如电极材料、脉冲参数、工作液),以及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激光加工: 激光加工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我们将介绍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熔覆、激光精密加工等技术,分析激光参数(如功率、波长、脉冲宽度)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以及其在微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 第三篇:精密加工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密加工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 CAD/CAM技术是实现精密加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我们将介绍CAD/CAM软件在三维建模、工艺规划、刀具路径生成、仿真分析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CAD/CAM技术优化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精密测量与质量控制: 精密的测量是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我们将介绍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和技术,如三坐标测量机(CMM)、光学测量仪、表面粗糙度仪、轮廓度仪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设备对工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价。我们将探讨统计过程控制(SPC)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识别和消除加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智能制造与工业物联网: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将探讨如何将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精密加工领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决策和优化调度。例如,通过工业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时间;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优化加工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虚拟制造与仿真技术: 虚拟制造和仿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中模拟整个生产过程,从而在实际生产之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仿真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加工结果,优化工艺参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篇:精密加工的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 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其应用领域几乎覆盖了所有制造业部门。 航空航天工业: 航空航天部件对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精密加工是其制造的关键。我们将探讨精密加工在制造飞机发动机叶片、航空结构件、起落架等关键部件中的应用,以及对材料(如钛合金、高温合金)和加工工艺的特殊要求。 汽车工业: 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关键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寿命。我们将分析精密加工在制造活塞、曲轴、齿轮、轴承等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以及对批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电子信息产业: 半导体器件、微电子元件、精密仪器仪表等产品的制造离不开精密加工。我们将探讨精密加工在微纳加工、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中的应用,以及对洁净环境和超精密控制的要求。 医疗器械与生物工程: 精密加工在制造人工关节、植入物、手术器械、微流控芯片等医疗产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关注对材料生物相容性、灭菌处理以及高精度制造工艺的要求。 新能源与新材料: 随着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先进复合材料等产业的兴起,对精密加工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探讨精密加工在制造高性能电池组件、光伏电池片、先进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展望未来,精密加工技术将继续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更柔性的方向发展。新的加工方法、新型刀具材料、更先进的测量技术以及更加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将不断涌现,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本书将紧密跟踪这些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技术指导,帮助读者掌握现代精密加工的核心技能,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数控铣削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技师,我对各种技术书籍都有着一定的鉴赏能力。最近手头拿到了一本《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目录和前言来看,这本书给我一种“似曾相识”又“充满期待”的感觉。它似乎没有涵盖那些我特别关注的、关于高精度五轴联动加工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最新案例,例如钛合金复杂曲面的深度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刀具磨损的在线监测与补偿策略,以及基于AI的加工路径自适应生成技术。这些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也是我一直希望能在书籍中找到更详尽指导的方面。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更偏向于基础理论和常见加工方法的讲解,这对于新手入门或者巩固基础知识或许很有帮助,但对于我这样追求更高层次技术突破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在其他地方寻找更前沿的资料。当然,我也相信,即使是基础知识,在细节之处也能有新的启发,毕竟“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数控加工领域尤其适用。我希望书中关于经典刀具路径的讲解,能够有更深入的原理分析,而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介绍。

评分

作为一个刚从技校毕业、怀揣着对数控铣削技术满腔热情的新人,我对于《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充满了好奇。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各种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特别是那些包含高难度曲面、精密内腔以及异形孔的零件。我希望能够看到书中提供详细的加工步骤,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的设定依据、以及不同加工策略的优劣分析。例如,对于一些航空发动机叶片类的复杂曲面,如何通过多轴联动实现高效、高精度的加工,书中是否有具体的编程案例和加工心得分享?此外,对于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振动、刀痕等问题,书中是否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深入探讨CAM软件的功能和应用技巧,比如如何利用高级曲面造型功能,如何进行碰撞检测和干涉检查,以及如何优化刀路以减少空行程和提高加工效率。这本书是否能让我看到实际加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去解决它们,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评分

我是一名数控机床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需要对市面上主流的数控铣削技术和软件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在软件应用和设备选型方面给我带来一些启发。书中对于当前主流的CAM软件(如Mastercam, UG NX, PowerMill等)的功能介绍是否足够全面,能否涵盖其在曲面加工、多轴联动、刀具路径优化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数控铣削机床(如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以及选型建议的介绍。在编程方面,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工件材料、形状复杂度以及精度要求,来选择最优的加工策略和编程方式的指导性原则?此外,对于数控铣削加工中常见的辅助功能,如刀具库管理、后处理器配置、仿真验证等,书中是否有详细的介绍和操作演示?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构建一个更系统、更专业的数控铣削技术知识体系,从而在与客户交流时,能提供更精准、更具价值的建议,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我是一名数控设备的研究人员,对数控铣削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这本书,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其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体现。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最新的数控系统功能介绍,特别是那些能够支持柔性制造、动态调度以及人机协作的先进功能。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将物联网技术与数控机床相结合,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预测和诊断?对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比如智能刀具寿命预测、自适应切削参数优化,或者基于视觉的加工质量检测,书中是否有相关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案例?我还特别关注书中在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论述,比如如何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来降低能耗,或者如何利用先进的刀具材料和涂层技术来提高加工效率并减少切削液的使用。我对书中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数控铣削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比如在微纳加工、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融合等方面的探讨,充满期待。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数控加工工艺师,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优化编程和加工参数来提升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这本书,我的关注点在于它在实际操作层面是否能带来新的突破。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陈述理论,而是能够提供大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案例。例如,对于某种常见的加工材料(比如高强度钢或耐磨合金),书中是否有关于不同刀具类型、不同切削参数组合在特定加工环境下(如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详细对比分析,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书中对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是否足够深入,能否涵盖一些不常用但非常实用的指令,或者在特定场景下的编程技巧?我还希望能看到书中在刀具选择、磨损判断、刀具补偿以及加工误差分析方面,有更精细化的讲解,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预测和控制加工结果。这本书是否能让我看到一些“隐藏”在常用操作背后的深层原理,从而在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我最看重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