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霍尔、贝恩德·海特尔、斯特凡妮·罗森穆勒编著的 《阿伦特手册:生平·著作·影响》的目的是展现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发展过程。阐释了哲学,政治学和文学的关系,正如汉娜·阿伦特的思想一样。它除了作为阿伦特的生平传记,也同时展示了当今时代下各主要著作间的联系。汉娜·阿伦特作品的中心思想,如反犹太主义,憎恨,权力,改革,共和政体,民族,极权主义等在该书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沃尔夫冈·霍尔、贝恩德·海特尔、斯特凡妮· 罗森穆勒编著的《阿伦特手册:生平·著作·影响》 以简短传记的方式,描述了她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 景与状况, 介绍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 并提示了这些著作对理论界和社会的影响, 以及人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和解读。此外, 这本手册还 阐释了比如反犹太主义、邪恶、权力、革命、共和国 、民族**、极权主义等 一些贯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和构思。
斯特凡妮·罗森穆勒博士(女),专业方向为哲学和法学。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学院和奥托-苏尔学院以及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社会科学院讲师;博士论文是有关汉娜阿伦特司法评判中的公共意识;汉娜阿伦特在线网站编辑。 贝恩德·海特尔硕士,专业方向为哲学、社会学和日耳曼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科学研究院讲师。 沃尔夫冈·霍尔博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科学研究院编外讲师,汉娜阿伦特在线网站总编。
序言
**章 生平
第2章 著作及其分类
导言
**节 早期著作:《奥古斯丁爱的理念》
第2节 犹太人的生存状况
第3节 欧洲、巴勒斯坦和美国
第4节 极权主义的表现形式
第5节 一种政治理论的思路
第6节 政治与责任
第7节 共和国危机
第8节 晚期著作
第9节 《思想日记》
**0节 信件往来
第3章 总体境况
**节 对古典和近现代思想家的解读和评判
第2节 与当代思想家的关系:交织与分歧
第4章 概念和构思
**节 竞争
第2节 反犹太人主义
第3节 劳动、生产和行动
第4节 同化
第5节 **
第6节 邪恶
第7节 官僚体制
第8节 人类生存条件
第9节 思想
**0节 逃亡者、少数族裔和无国籍人士
**1节 自由
**2节 友谊
**3节 历史
**4节 社会
**5节 良心和道德
**6节 意识形态
**7节 文化
**8节 集中营
**9节 生存和自然
第20节 爱情
第21节 权力、暴力和统治
第22节 人权
第23节 出生和开端
第24节 近代与现代
第25节 私人性和公共性
第26节 贱民和新贵
第27节 个人
第28节 多元性和自发性
第29节 政治
第30节 政治空间和“中间状态”
第31节 宗教
第32节 共和国和民族**
第33节 革命
第34节 罪过
第35节 主权
第36节 极权主义
第37节 传统
第38节 美德
第39节 判断力和想象力
第40节 责任
第41节 承诺
第42节 理解
第43节 宽恕
第44节 真理、意见和谎言
第45节 世界和世界异化
第46节 意志
第47节 犹太复国主义
第48节 公民抗命
第5章 话语解读和评价
**节 竞争
第2节 民主和政治事件
第3节 文学创作与叙事性
第4节 排斥性
第5节 女权主义和妇女问题
第6节 **化
第7节 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
第8节 犹太人问题
第9节 人权
**0节 共和主义
**1节 极权主义
第6章 附录
**节 大事年表
第2节 著作目录
第3节 文档和研究机构
第4节 本书作者介绍
第5节 人名一览表
拿到这本书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与阿伦特相关的历史画面:纳粹德国的阴影,流亡的艰辛,以及她在学术界留下的深刻印记。我尤其关心的是,这本书如何能够将她的人生经历与她的思想发展联系起来。阿伦特的思想,比如“平庸之恶”、“生命之链”等,都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够帮助我理解,是什么样的生活遭遇和思想碰撞,造就了她那样深刻而独特的洞察力。例如,她对极权主义的分析,是如何源于她亲身经历的创伤?她对政治行动和公共领域的思考,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分析,让我看到一个活生生的阿伦特,一个在时代的巨变中不断思考、不断求索的思想家。这不仅仅是对其著作的梳理,更是对其灵魂的深度挖掘,那种发掘思想背后动因的努力,才是我最渴望从中获得的。
评分我一直相信,一本好的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对话。这本书的名字,“阿伦特手册(生平著作影响)(精)”,虽然简洁,但却暗示着一种全景式的展现。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阿伦特思想的“现实意义”。她对权力、自由、责任、以及人类境况的深刻洞察,在当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时代,是否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跳出书斋,去思考阿伦特在现实世界中的“落脚点”。她对政治的看法,她对公民参与的强调,她对“思考”这一人类基本能力的重视,是否能为我们应对当下的社会困境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觉得,阅读阿伦特,不是一次简单的学术考察,而是一次与一位伟大灵魂的对话,一次对我们自身所处世界的深刻反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静而又极具力量的质感,那种古朴的色调和字体,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旅程。我一直对汉娜·阿伦特这位女性思想家充满好奇,她的名字在哲学和政治学领域如雷贯耳,但总觉得在真正深入了解她的思想之前,需要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本书的名字——“阿伦特手册”,就给了我这样的承诺,它似乎是将阿伦特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她那些深刻影响了世界的著作,以及这些著作所引发的持续不断的学术和现实讨论,都浓缩在了一本“手册”之中。我期待着它能成为我理解阿伦特的一扇窗口,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梳理她的思想体系,不仅仅是记住几个概念,而是真正理解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孕育、生长,并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思想力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索一个伟大灵魂的思考世界,去感受她面对人类历史巨大悲剧时的勇气和智慧。
评分我一直对知识的传承和思想的传播方式很感兴趣。汉娜·阿伦特的思想,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之一,它对后世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艺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本“阿伦特手册”的“影响”部分,尤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非常想了解,她的思想是如何被不同时代的学者、活动家,甚至是艺术家所解读、吸收和发展的。这本书是否能够展现出,阿伦特的思想在不同语境下的“生命力”?比如,在民权运动时期,她的理论是如何被引用的?在后现代思潮兴起时,她的观点又面临了怎样的挑战和重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看到阿伦特思想的“多面性”和“适应性”,证明一个伟大的思想,是如何跨越时空,在不同的历史土壤中开花结果,并持续地启发着人们去思考当下的问题。
评分说实话,阿伦特的著作,即使是翻译本,读起来也常常让人觉得晦涩而又庞杂。她提出的概念常常需要反复咀嚼,才能领略其深意。因此,一本“手册”式的解读,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她那些复杂的理论,比如“行动”的概念、她对革命的理解、以及她对于“公共性”的独特见解,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阿伦特思想的迷宫,指出关键的节点,解释晦涩的术语,并展示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引导我如何去阅读阿伦特的原文,让我在读她的原著时,不再感到茫然无措,而是能够带着这本书提供的“钥匙”,去开启她思想的宝库,去体会她文字中的力量与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