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透过案例学平法:钢筋平法实例算量和软件应用——墙、梁、板、柱(含盘) | 
| 作者 | 北京广联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 定价 | 80.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802271548 | 
| 出版日期 | 2006-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2k | 
| 商品重量 | 0.822Kg | 
| 内容简介 | |
| 剪力墙、梁、板、柱要计算哪些钢筯? 梁的上下通筋、板的底筋、柱的基础插筋怎样计算? 剪力墙筋到门窗洞口怎样处理? …… 本书共分四篇:墙、梁、板柱。作者根据自已多年积累的工程实践和软件培训经验,分别用一套和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案例,详细讲解剪力墙、柱和梁、板各种钢筋的手工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标准答案。 软件部分一改过去只讲功能的叙述方法,开创了用标准答案去对量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让用户在对量的过程中非常和兴趣地学习软件。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第1篇 墙 1 钢筋算量业务入门 1.1 钢筋量相关名词解释 1.2 文联达钢筋抽样软件的设计原理 1.3 钢筋抽样软件的操作流程 2 剪力墙的钢筋算量 2.1 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 2.2 剪力墙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2.3 剪力墙的画法 3 剪力墙钢筋计算实例 3.1 剪力墙图纸介绍 3.2 基础层剪力墙钢筋计算 3.3 -1层剪力墙钢筋计算 3.4 1层剪力墙钢筋计算 3.5 2层剪力墙钢筋计算 3.6 顶层剪力墙钢筋计算 第2篇 梁 1 钢筋算量业务入门(见第1篇墙) 2 梁的钢筋算量 2.1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2.2 梁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2.3 梁的画法 3 梁的钢筋算量实例 3.1 单跨楼层框架梁计算 3.2 单跨非框架梁计算 3.3 多跨楼层框架梁计算 3.4 层面框架梁计算 第3篇 板 1 钢筋算量业务入门(见第1篇墙) 2 板的钢筋算量 2.1 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2.2 板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2.3 板的画法 3 板钢筋计算实例 3.1 单跨板钢筋计算 3.2 双跨板钢筋计算 3.3 三跨板钢筋计算 3.4 延伸悬挑板(一端悬挑) 3.5 延伸悬挑板(两端悬挑) 3.6 纯悬挑板 3.7 异形板 3.8 弧形板 3.9 板中开矩形词 3.10 板中开圆形洞 3.11 阳台 3.12 雨蓬 3.13 挑檐 第4篇 柱 1 钢筋算量业务入门(见第1篇墙1) 2 柱的钢筋算量 2.1 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2.2 柱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2.3 柱的画法 3 柱钢筋计算实例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剪力墙、梁、板、柱要计算哪些钢筋?梁的上下通筋、板的底筋、柱的基础插筋怎样计算?剪力墙筋到门窗洞口怎样处理?本书共分四篇:墙、梁、板、柱。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工程实践和软件培训经验,分别用一套和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案例,详细讲解了剪力墙、柱和梁、板各种钢筋的手工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标准答案。软件部分一改过去只讲功能的叙述方法,开创了用标准答案去对量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让用户在对量的过程中非常有兴趣地学习软件。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觉得,学习工程量计算,特别是钢筋算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干中学”。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是一味地堆砌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将抽象的计算规则具象化。以柱的算量为例,书中不仅解释了柱子不同部位(顶、中部、底)的箍筋构造要求,还详细演示了如何根据平法标注在广联达软件中进行参数化建模。特别是对于那些带有“盘”的柱子,书中提供的解题思路和操作技巧,简直是及时雨。过去我对这种复杂节点的处理总是感到头疼,但通过书中一步步的分解,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识别图纸信息,然后在软件中准确设置箍筋的加密区和分布筋的间距,并最终生成精确的钢筋工程量。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就充满了成就感,感觉自己正在快速掌握一项重要的技能。
评分对于我这种需要频繁与各类工程图纸打交道的人来说,一本能够快速上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书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花哨的理论包装,而是直奔主题,用大量的实例和图例来讲解钢筋平法算量。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墙体的算量部分,书中不仅讲解了墙体的钢筋如何按照平法规则进行计算,还重点演示了如何处理墙体的洞口、转角以及不同墙体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对于那些多层、多跨的复杂墙体结构,书中提供的算量思路和软件操作流程,让我豁然开朗。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够把我带入实际的工地场景,告诉我每一个钢筋应该如何布置、如何计算,并且如何在软件中准确地实现。这种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钢筋平法计算与工程实践无缝对接。它不仅仅是讲解计算规则,更是展示了如何在实际的工程算量软件中实现这些规则。我尤其看重它在讲解不同构件时,都附带了详细的软件操作演示。例如,在讲解梁的算量时,书中会详细演示如何根据图纸在软件中绘制梁的截面、输入配筋信息、设置钢筋的搭接和锚固长度,以及如何生成最终的工程量报表。这种“理论+实践”的模式,对于提升钢筋算量的准确性和效率非常有帮助。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停留在理解计算公式的层面,而这本书则让我学会了如何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实际的软件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算量质量。对于任何希望在钢筋算量领域提升专业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不同构件的适用性考虑得非常周全。无论是主体结构中的承重墙,还是楼层中的楼板,乃至支撑结构的梁和柱,书中都提供了详尽的算量指导。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楼板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楼板(例如普通楼板、空心楼板、带梁楼板等),并针对每种类型都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应用技巧。比如,如何正确识别板的配筋方向、板的分布筋与架立筋的区别、以及板的负筋和受力筋的计算,书中都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更难得的是,它还结合了实际工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楼板的边角处理、洞口边的钢筋如何搭接等,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楼板的钢筋算量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复杂楼板算量问题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其近乎实操的讲解方式,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读者直接带入到具体的算量场景中。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构件(墙、梁、板、柱)的区分处理,每个部分都好像是在拆解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比如在讲解梁的配筋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不同类型梁(连续梁、悬臂梁等)的平法计算规则,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图纸信息在算量软件中进行精细化建模和数据录入。那些复杂的节点构造,例如梁与柱的连接方式、板的支座处理等,在书中都被一一剖析,并转化为软件中的具体操作步骤。读完关于梁的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亲手完成了几个不同复杂度的梁构件算量任务,对于那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的同行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参考范本。它让平法计算不再是抽象的公式,而是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软件操作,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