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孕产妇饮食宜忌随手查/食疗小手册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编者:胡维勤 | 页数: | |
| 定价: | 19.8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 ISBN号: | 9787538891409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 出版社: | 黑龙江科技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目录:**章 孕妇所需的营养素
1.糖类——胎儿的热能站
2.脂肪——生命的动力
3.蛋白质——降低流产风险
4.膳食纤维——肠道清道夫
5.维生素A——打造漂亮胎儿
6.维生素B1——神经系统发育的助手
7.维生素B2——促进胎儿发育
8.维生素B6——缓解孕吐的好帮手
9.钙一母胎骨骼发育的“密码”
10.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11.DHA——胎儿的“脑黄金”
第二章 备孕期饮食宜忌
备孕期的营养准备
1.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
2.备孕妈妈先排毒再怀孕
3.备孕妈妈备孕时可多吃暖宫药膳
4.备孕爸爸储备营养,提高受孕率
草莓
草莓塔
优格土豆铜锣烧
南瓜
红枣蒸南瓜
芦笋
什锦芦笋
牛肉
洋葱牛肉丝
白萝卜炖牛肉
虾
玉米鲜虾仁
蔬菜海鲜汤
三文鱼
豆腐蒸三文鱼
天麻归杞鱼头汤
酸菜、泡菜
猪腰
花椒
浓茶
咖啡
酒
第三章 孕早期饮食宜忌
孕早期饮食须知
1.孕妈妈要继续补充叶酸
2.孕妈妈一定要吃早餐
3.要谨防被污染的食物
4.调整饮食缓解孕吐症状
苹果
苹果青提汁
苹果菠萝桃汁
牛奶
苹果胡萝卜牛奶粥
牛奶红枣粳米粥
小米
小米粥
小米红枣粥
口蘑
口蘑山鸡汤
豆腐
豆腐鱼头汤
西蓝花
素拌西蓝花
什锦西蓝花
西红柿
西红柿炒鸡蛋
西红柿豆腐汤
猪骨
芋头排骨汤
玉米板栗排骨汤
菠菜
山楂
桂圆
螃蟹
咖啡
蜜饯
第四章 孕中期饮食宜忌
孕中期饮食须知
1.孕中期的贴心饮食建议
2.孕妈妈饮食不能过成
3.孕妈妈不能盲目节食
4.孕妈妈不宜进食过多
火龙果
火龙果汁
火龙果芭蕉萝卜汁
腰果
腰果炒西芹
腰果虾仁
茶树菇
茶树菇鸭汤
茶树菇红枣乌鸡汤
鸡肉
松仁鸡肉炒玉米
鸡块多味煲
鸡蛋
胡萝卜炒蛋
双色蒸水蛋
银鱼
银鱼煎蛋
银鱼枸杞苦瓜汤
荔枝
羊肉
田鸡
火锅
糖精
蜂王浆
第五章 孕晚期饮食宜忌
孕晚期饮食须知
1.摄入充足的维生素
2.添加零食和夜餐
3.孕晚期孕妈妈宜多吃鱼
4.忌食过咸、过甜或油腻的食物
5.忌食刺激性食物
6.临产时应吃高能量易消化食物
孕晚期孕妈妈宜少食多餐
酸奶
甜瓜酸奶汁
红豆香蕉酸奶
核桃
核桃仁拌韭菜
花生核桃猪骨汤
胡萝卜
胡萝卜玉米排骨汤
胡萝卜豆腐汤
茼蒿
蒜蓉茼蒿
素炒茼蒿
鲈鱼
五爪龙鲈鱼汤
鲈鱼西蓝花粥
干贝
鲍鱼老鸡干贝煲
干贝蒸水蛋
薏米
腊肠
成鸭蛋
人参
鹿茸
豆腐乳
第六章 产褥期饮食宜与忌
产褥期饮食须知
1.产后正确的进食顺序
2.剖腹产妈妈月子饮食五要点
3.产后催奶饮食的选择要因人而异
木瓜
木瓜鲈鱼汤
木瓜炖雪蛤
莲子
桂圆莲子羹
燕麦
燕麦枸杞粥
荷兰豆
荷兰豆炒鲮鱼片
荷兰豆炒墨鱼
莴笋
莴笋猪蹄汤
花菇炒莴笋
猪蹄
花生猪蹄汤
百合猪蹄汤
杏
柿子
乌梅
韭菜
田螺
巧克力
第七章 孕产妯常见症状饮食宜与忌
孕期呕吐
花菜炒西红柿
橙汁山药
柠檬鸡块
孕期便秘
松仁玉米
酱烧春笋
玉米笋炒芹菜
妊娠高血压
香菇烧山药
西芹鸡柳
口蘑灵芝鸭子汤
产后缺乳
党参生鱼汤
......
精 彩 页: 1 糖类——胎儿的热能站 糖类是人类从食物中取得能量*经济和*主要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糖类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糖类。糖类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
糖类的功效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具有维持心脏和正常活动、节省蛋白质、维持脑细胞正常功能、为机体提供热能及保肝解毒等作用。
糖类缺乏的影响 如果孕妈妈缺乏糖类,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低血糖昏迷等,同时也会引起胎儿血糖过低,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建议摄取量 糖类一般不容易缺乏,但由于孕早期妊娠反应致使能量消耗较大,故应适量摄入,以免缺乏。每日摄入量为500克左右。
2 脂肪——生命的动力 孕妈妈身体内部的消化、新陈代谢要有能量的支持才能得以完成。这个能量的供应者就是脂肪。脂肪是构成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脂肪主要供给人体以热能,是人类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而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亚麻油酸、次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均属在人体内不能的不饱和脂肪酸,只能由食物供给,又称作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主要贮藏植物油中,在动物油脂中含量较少。
脂肪的功效 脂肪具有为人体储存并供给能量,保持体温恒定及缓冲外界压力,保护内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作用,是身体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缺乏的影响 胎儿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由母体通过胎盘供应的,所以孕妈妈需要在孕期为胎儿发育储备足够的脂肪。如果缺乏脂肪,孕妈妈可能发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引起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等多种疾病,并可影响胎儿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建议摄取量 因为脂肪可以被人体储存,所以孕妈妈不需要刻意增加摄入量,只需要按平常的量一每日大约为60克摄取即可。
3 蛋白质——降低流产风险 蛋白质是组体的重要成分之一,约占人体重量的18%。食物蛋白质中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越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说明其营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质在各种必需氨基酸组成的相互比例上接近人体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效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一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说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重要。
蛋白质缺乏的影响 孕妈妈缺乏蛋白质容易导致流产,并可影响胎儿脑细胞发育,使脑细胞分裂减缓,数目减少,并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胎儿出生后发育迟缓,体重过轻,甚至影响胎儿智力。
建议摄取量 孕妈妈在孕早期(1~3月)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每日75~80克,孕中期(4~7个月)为每日80~85克,孕晚期(8~10个月)为90~95克。
4 膳食纤维——肠道清道夫 膳食纤维一般是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膳食纤维是人们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物质,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
膳食纤维的功效 膳食纤维有增加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道壁的侵害、促进大便的通畅、减少便秘及其他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增强食欲的作用,同时膳食纤维还能降低胆固醇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阻碍糖类被快速吸收以减缓血糖窜升的作用。
膳食纤维缺乏的影响 缺乏膳食纤维,会使孕妈妈发生便秘,且不利于肠道排出食物中的油脂,间接使身体吸收过多热量,使孕妈妈超重,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P2-3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科学喂养,健康成长:婴幼儿营养与辅食精进指南 一、 启蒙篇:科学认识婴幼儿营养需求 1. 黄金生长期的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婴幼儿时期是生命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对营养素的需求与成人有显著不同。本指南将深入剖析0至3岁婴幼儿在不同月龄阶段对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精准需求量。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多吃点”的粗放观念上,而是结合最新的儿科营养学研究,提供清晰的每日热量摄入区间和营养素配比建议。 能量的动态平衡: 探讨快速生长、活动量增加如何影响热量消耗,并提供判断宝宝是否“吃够了”或“吃多了”的实用指标,如体重增长速率、精神状态等。 蛋白质的质量与数量: 阐述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消化吸收差异,推荐优质蛋白来源(如母乳、配方奶、蛋黄、鱼肉),并警示过量摄入对肾脏的潜在负担。 脂肪:大脑发育的燃料: 重点解析必需脂肪酸(DHA、ARA)在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发育中的关键作用。指导家长如何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而非简单地追求低脂饮食。 碳水化合物:持续的能量供给: 区分简单糖与复杂碳水化合物,强调全谷物在提供膳食纤维和稳定血糖中的重要性。 2.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生命活动的精密调节器 微量营养素虽需求量小,却是维持免疫、骨骼、造血等生理功能的关键。本手册详述了婴幼儿对铁、钙、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特殊需求。 铁缺乏的预防与干预: 详细介绍铁在血红蛋白合成中的作用,提供从4-6个月开始科学补铁的食物清单和吸收率提升技巧。 维生素D:骨骼健康的基石: 强调日晒的局限性,提供准确的维生素D补充剂量建议,避免因缺乏导致佝偻病。 钙质的吸收与利用: 不仅关注钙的摄入量,更强调维生素D和镁等协同因子的重要性,确保钙能有效沉积于骨骼。 二、 进阶篇:从奶到饭的无缝过渡——辅食添加艺术 辅食添加是宝宝营养摄入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本部分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科学严谨的辅食添加时间表和操作流程。 1. 启动信号与时机把握(4-6个月) 判断“准备就绪”的标志: 详细列出宝宝的生理和行为信号(如能稳当地坐着、对成人食物表现出兴趣、伸舌反射消失等),帮助家长准确判断最佳启动时机。 “第一口”的选择与原则: 推荐初始辅食的质地(泥状)、温度和种类(如强化铁米粉、单一口味的蔬菜泥),强调“少量、单一口味、观察反应”的原则。 2. 结构化辅食的构建(7-12个月) 此阶段是宝宝接触食物多样性的黄金窗口期。 食物种类的拓展: 详细指导如何逐步引入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豆制品。针对每种食物,提供处理、烹饪、储存的最佳实践。 质地的变化与口腔发育: 随着月龄增长,辅食应从细腻的泥状过渡到颗粒状,再到碎末状,以刺激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图文并茂展示不同月龄下食物的推荐形态。 餐次与量的管理: 建立初步的三餐两点结构,并提供不同月龄下每餐的合理进食量参考,避免过度喂养。 3. 幼儿期的膳食管理(1岁以上) 1岁后,宝宝的饮食应基本与家庭成员同步,但仍需注意营养密度。 “少食多餐”到规律三餐: 帮助家长顺利过渡到三餐两点模式,管理零食的健康选择。 家庭餐桌的营养优化: 教导家长如何在家庭烹饪中,通过健康的烹饪方式(蒸、煮、炖),确保全家人的营养均衡,并为幼儿提供适合的食物份量。 三、 疑难解答与特殊情况处理 本指南针对婴幼儿喂养中常见的困惑和挑战,提供基于证据的解决方案。 拒绝辅食与偏食的应对: 分析宝宝不爱吃新食物的原因,提供积极的食物暴露策略和应对“食物挑剔期”的心理技巧。 过敏原的引入与管理: 详细解读常见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的引入时间表和方法,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轻微的过敏反应。 自制辅食的卫生与安全: 讲解食材采购、清洗、制作流程中的卫生控制要点,如何安全储存自制辅食,避免细菌污染和营养流失。 饮水与添加糖的禁忌: 明确指出婴幼儿添加水、果汁及任何形式的添加糖的时机和限制,维护味蕾的健康发展。 四、 营养自查与评估工具 提供简单易行的工具,帮助家长定期评估宝宝的营养摄入是否达标,包括: 生长曲线解读: 如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或国家推荐的生长标准,判断宝宝的身高、体重和头围发育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喂养日志模板: 方便家长记录每日的食物种类、量以及宝宝的反应,便于发现问题或与儿科医生沟通。 本书特点: 本书内容严谨,完全基于国内外权威儿科学术机构的最新指南编写,语言通俗易懂,操作性极强。它是一本集理论知识、实践步骤、常见问题解答于一体的实用工具书,旨在帮助每一位家长科学、自信地管理宝宝的生长发育关键期,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石。 --- (注:本书内容聚焦于0-3岁婴幼儿的营养、辅食添加、生长发育支持,不包含孕期或产妇的特定膳食指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