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館:國文趣味曦+文言淺說+學詩淺說 全3冊 正版 民國名師細說國文的趣味 古典素養古詩

小書館:國文趣味曦+文言淺說+學詩淺說 全3冊 正版 民國名師細說國文的趣味 古典素養古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國學
  • 國文
  • 古典文學
  • 古詩詞
  • 文言文
  • 傳統文化
  • 趣味學習
  • 民國名師
  • 文化素養
  • 中小學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歡聲雷動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1
ISBN:5808226611219
商品編碼:25554019845

具體描述

 
 
經管勵誌 時尚生活 經典小說
¥ 159.20
已熱賣99件
¥ 38.00
已熱賣77件
¥ 72.00
已熱賣321件
¥ 137.80
已熱賣523件
¥ 560.00
已熱賣80件
¥ 139.00
已熱賣199件
¥ 149.00
已熱賣66件
¥ 99.00
已熱賣200件
¥ 199.60
已熱賣55件
 
 

 

基本信息

産品名稱:國文趣味曦          

是否是套裝: 否            

書名: 國文趣味曦              

定價: 30.00元        

齣版社名稱: 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4年3月        

作者: 無編者: 薑建邦      

開本: 32開      

ISBN編號: 9787515402666

  編輯推薦 小書館“叢書,主要收入近代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小書,以文史為主,兼及其他。這些“小而可貴的書”,都是以大手筆寫小文章,雖然沒有“大書”那般洋洋灑灑的旁徵博引,但見肉見骨的精華,**令人受益匪淺。它們不因時間而消逝,曆久彌新,書香滿口,為一般讀者可讀、可懂、可藏。
自**輯齣版以來,受到讀者的喜愛和好評,一直居於各大網店圖書暢銷榜。《學詩淺說》入選鳳凰網2014年度周榜榜首圖書、道好書榜、獲共識網2014年度十佳好書,入圍《新京報》年度好書提名;《中國政治二年》入選道好書榜,4次獲得道網好書推薦;《國文趣味》入選2015年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嚮全國青少年推薦種圖書。 目錄

小書館:文言淺說

一 古文的曆史發展

所謂古文

上古的文章

《詩經》

《論語》

《孟子》

《左傳》和《史記》

兩漢的文章

六朝人的“文”與“筆”

元和古文運動

南宋以後的文體

比較近代的變化

二 古文文法的特點

古文中的字和詞的用法

助字的用法

(一)之

(二)其

(三)者

(四)於

(五)而

(六)以

(七)為

(八)所

(九)是

(十)相、見

(十一)隻、僅

(十二)請

(十三)庶

(十四)不、弗、、莫等

句首助詞

(一)夫

(二)蓋

句尾助詞

(一)也

(二)矣

(三)乎、哉

(四)焉

(五)其他復閤助詞

三 古文的體裁與風格

《古文辭類纂》

《古文觀止》

學習古文的關鍵

文章的基本規律

四 學習文言的要點

五 文言應用範例

語體文言對照的範例

(一)約朋友旅行遊覽的信

(二)報告旅行見聞的信

(三)勸戒朋友的信

(四)答復勸戒的信

(五)嚮人求貸的信

(六)辭謝代人經手事件的信

(七)答復求薦事的信

(八)祝壽的信

(九)謝為父母祝壽的信

(十)吊慰遭父母喪的信

小書館:國文趣味

壹漢字的趣味

你識多少字

漢字的趣味

聯語

字的建築

貳文體的趣味

幾首奇特的詩

*愛讀的傳記

關於日記

書信的溫情

詞的特點──愁

叁文人的趣味

文人怪癖

短命詩人

文人的齣身

文人興趣的變遷

肆文章的趣味

三字妙句

山水文學

從《陳情錶》說起

文學裏的月亮

一個字的苦心

伍讀書的趣味

書的可愛

讀書的樂趣

有效的讀書方法

工具書的運用

對於古書的態度

陸作文的趣味

作文難難在何處

材料的搜集

文章之心──情感

思想的泉源

作傢的倉庫──經驗

神秘的靈感

題目的趣味

文章的建築圖樣

*難寫的*句

有意思寫不齣來

文章的修改

錯字和彆字的分析

寫作的環境

小書館:學詩淺說

*篇 詩的結構形式

句法章法與體裁

平仄與四聲

對偶

詩韻

寫景寫情用典

*二篇 名篇之欣賞和誦讀法

怎樣欣賞名篇

怎樣誦讀

*三篇 詩的發展與重要流派

國風

漢魏詩

阮籍及其他

陶潛

二謝與鮑照

六朝民歌

庾信

初唐

王維及其他

李白

杜甫

韓愈柳宗元

白居易元稹

李商隱

宋詩

清詩

*四篇 由詩到詞

*五篇 寫作方法

*六篇 論詩零拾

詩的發展次*

情與景

理與事

律詩的對法

用典法

句中的虛字

疊字

詩傢習氣

唐詩與宋詩

江西詩派

名句

句法變化

作詩的功夫

改詩

詩句蹈襲

句法重復

浮聲虛響

個性與特長

詠物詩與議論詩

氣韻

換字

詩中常用的字

雜體

改詩為詞

內容介紹

《小書館》係列叢書,收入20世紀初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文史作品。名為“小”,意味著篇幅小,使讀者在短時間內可獲得一方麵的知識精粹;即便是大論題,也會找小的切入口,具體而微,從小處著眼談大問題,使閱讀饒有趣味。

本係列擬齣版100多種,首輯收入十本

這是一本極好的關於中國古典詩詞學習和欣賞的入門讀物,兩位作者之名今人已多不知瞭,但一位是堙沒已久的文史大傢,一位則是近代*富詩纔的女畫傢。這樣珠聯璧閤的大傢之作,功力,可稱經典。捧書讀來,且不論其內容的精當,識見的深刻,光是那些博雅淵醇、妙語如珠的文字,就足以讓我們大快朵頤瞭。  

 


《文史風雅:經典國學精粹與現代人文情懷的對話》 引言: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與古老智慧的疏離,與傳統文化的斷鏈。那些承載著民族精神、閃耀著東方智慧的經典,似乎被時光的塵埃所掩埋,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然而,正是這些曆經歲月洗禮的文化瑰寶,蘊含著解開人生睏惑、滋養心靈的密碼。本書籍《文史風雅》並非一本簡單的國學讀物,它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文化之旅,旨在搭建一座連接古今的橋梁,讓深邃的文言文、雋永的古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觸手可及的智慧寶藏,重燃我們內心對古典文化的溫情與敬意。 第一篇:文心雕龍:文言之趣,穿越韆載的語言魅力 文言文,作為承載中華文明數韆年的載體,曾被許多人視為晦澀難懂的“古語”。然而,其背後蘊藏的卻是極其精煉、富有韻律的語言魅力。本書第一篇,將以全新的視角,引領讀者走進文言文的奇妙世界,探尋其獨有的趣味與智慧。 我們並非從枯燥的語法規則入手,而是從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篇章中,發掘文言文的生命力。《論語》中的至理名言,如何寥寥數語,道盡人生哲理?《史記》裏的英雄故事,如何用簡練的筆觸,勾勒齣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古文觀止》中的篇章,又為何能韆古流傳,至今仍讓我們為之動容? 本書將深入淺齣地解析這些經典片段,揭示其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體會其音韻節奏的和諧之美,理解其背後深厚的文化意蘊。我們將嘗試用現代的思維方式去解讀古人的情感與思想,讓冰冷的文字重新煥發溫度。不再是死記硬背的條文,而是鮮活的思想碰撞;不再是遙遠的古人,而是與我們一同思考的靈魂。 我們將剖析詞語的演變,理解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豐富含義,如同品味一杯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滋味。我們會探討句子結構的獨特之處,感受文言文的凝練與力量,體會“一字韆金”的由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引導讀者體會文言文所承載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這種對語言的深入理解,不僅能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更能拓展我們的思維邊界,讓我們以更深刻的視角去審視世界。 第二篇:詩意棲居:古詩的芬芳,情感與哲思的交融 “詩言誌”,古詩是中華民族情感錶達最直接、最真摯的載體。從《詩經》的質樸,到唐詩的輝煌,再到宋詞的婉約,每一首古詩都仿佛一顆璀璨的明珠,摺射齣詩人當時的情感、生活的變遷,以及對人生的感悟。然而,在現代社會,許多人麵對古詩,隻感到陌生與隔閡。 本書第二篇,將以細膩的情感和人文的關懷,帶領讀者走進古詩的世界,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我們並非僅僅進行字麵上的解讀,而是深入挖掘詩歌背後的故事,體味詩人的心境,感受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我們會從那些耳熟能詳的詩句入手,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何用最樸素的語言,勾勒齣思鄉之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又如何傳遞齣跨越時空的友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為何能觸動無數人的心弦? 本書將詳細解析這些詩歌的創作背景、詩人經曆,以及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意義。我們將關注詩歌的意象,例如“孤舟”、“明月”、“落花”,它們在古詩中有著怎樣的象徵意義?我們將探討詩歌的意境,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體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 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詩歌的賞析,讀者將逐漸領略到古詩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我們鼓勵讀者去“讀”詩,去“感”詩,去“悟”詩。不僅僅是記住幾句詩,更是要讓詩歌中的情感與哲思,滋潤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生活。當我們在人生的起伏中,能夠從古詩中找到共鳴,獲得慰藉,這便是閱讀古詩最大的意義所在。 第三篇:學思並進:古典素養的培育,融匯貫通的智慧 “讀萬捲書,行萬裏路。” 學習古典文化,並非止步於知識的積纍,更在於智慧的啓迪和素養的提升。本書第三篇,將著眼於如何將古典文化的學習,與現代生活相結閤,培養一種融匯貫通的古典素養。 這部分內容將超越單純的文本解讀,更注重培養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人文情懷。我們將探討如何從古典文獻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如何理解古代文人的處世哲學,如何藉鑒古人的審美情趣來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論語》中,我們可以學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處世之道,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豁達?在《道德經》中,我們可以感悟“上善若水”的道理,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謙遜與包容?在唐詩宋詞中,我們可以欣賞到自然的壯美和人生的無常,這有助於我們培養對生命更深的敬畏和對生活更細膩的感知。 本書將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展示古典智慧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揮作用。我們如何用古代的“仁義禮智信”,來指導我們的行為準則?如何用古代的“天人閤一”的觀念,來調整我們與自然的關係?如何從古代的藝術作品中,獲得靈感,提升我們的審美水平? 我們強調的“學詩淺說”,並非隻是對詩歌的淺顯解釋,而是希望通過淺顯的講解,引導讀者深入瞭解詩歌的創作背景、情感意境,以及詩歌背後蘊含的人生哲理。這種“淺說”,是為瞭更好地“深悟”。 此外,本書還將探討如何將古典素養轉化為實際行動。這包括瞭對傳統節日的理解與傳承,對傳統工藝的欣賞與學習,對傳統價值觀的認同與弘揚。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後,能夠不僅僅是“知道”古典文化,更能“熱愛”古典文化,並將這份熱愛融入自己的生活,成為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現代人。 結語: 《文史風雅》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迴響,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它邀請您一同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世界,體驗文言文的凝練之美,領略古詩的意境之深,汲取古典智慧的養分。我們相信,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重新發現中華文化的魅力,感受古典智慧的現代價值,從而以更加豐盈的內心,去擁抱生活,去體悟人生。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邀約,一份通往內心平靜與智慧的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書,特彆是“文言淺說”和“學詩淺說”結閤的部分,給我的感覺是,它在努力拉近我們與古典文化的距離。作者似乎很清楚我們這些現代讀者的睏惑,所以總能用最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方式去解釋那些看似遙遠的典故和詩句。我記得在讀“學詩淺說”時,作者引用瞭一位現代詩人的話,來對比解釋古詩的意境,這讓我一下子就覺得古詩詞和我們現在的創作是有傳承和呼應的。同時,在“文言淺說”裏,作者也不是一味地強調文言的“古老”,而是會指齣其中一些錶達方式其實比現代漢語更精煉、更富有美感。它不是把我們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初學者,而是把我當成一個有一定理解能力、隻是需要一些引導的夥伴。這種平等的姿態,讓我覺得非常舒服,也更容易接受書中的內容。它沒有強行灌輸,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點撥迷津,讓我們自己去發現其中的樂趣。

評分

我一直以為,國文的學習就應該是中規中矩的,但“小書館”這套書,徹底顛覆瞭我的想法。它在“國文趣味曦”的部分,用一種非常輕鬆、甚至是帶點幽默的方式,來引導我們認識國文的奇妙之處。書中有很多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詞語,甚至是網絡流行語,但作者都能從中挖掘齣它們背後深厚的文化淵源。比如,書中有一段分析瞭“坑”、“囧”這些字,從它們的字形演變到在現代語境下的使用,讓我對漢字的生命力有瞭全新的認識。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們在漢字和詞語的海洋裏悠閑地漫步,不時停下來,指著某處奇景,講一段有趣的故事。這種學習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國文知識變得鮮活有趣,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國文世界的好奇心。

評分

“學詩淺說”這一冊,徹底改變瞭我對古詩詞的認知。以前我總覺得古詩詞就是抒發情懷、描繪景色的,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詩歌更深層的力量——它是一種高度凝練的藝術,是用最少的文字錶達最豐富的情感和意境。作者在解析每一首詩時,不僅會講解詩句的字麵意思,更會深入剖析詩歌的意象選擇、結構布局,以及詩人創作時的心境。我尤其喜歡書裏關於“藉景抒情”的講解,它用非常具體、易懂的例子,說明瞭古人是如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寄托個人情感的。例如,一朵花的凋零,可以引發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一輪明月,可以承載遊子的思鄉之情。這種解讀讓我不再是囫圇吞棗地讀詩,而是能真正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閱讀這本書,感覺就像是在與無數纔華橫溢的靈魂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評分

這套“小書館”係列,特彆是“文言淺說”這部分,對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打破瞭我對文言文“晦澀難懂”的刻闆印象。書裏不是簡單地羅列生僻字詞,而是非常有策略地選取瞭那些經典篇章,然後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解析其深層含義。我特彆欣賞它在解釋一個句子時,會先從字麵意思入手,然後逐步引申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作者的寫作意圖,甚至是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我記得有一段講到《論語》中的一句,原本我隻覺得是句普通的道理,但經過作者的解讀,我纔發現其中包含瞭多麼深刻的處世智慧。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精準地傳達意思,讓人讀來十分順暢。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一種思考文言文的方法,不再是機械地背誦,而是學會去理解、去體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情懷。這讓我感覺,文言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過去,而是可以與我們當下生活産生共鳴的寶貴財富。

評分

我最近入手瞭一套名為“小書館:國文趣味曦+文言淺說+學詩淺說”的圖書,雖然書名裏寫著“民國名師細說國文的趣味”,但我拿到手後,發現這套書更多地是在以一種非常現代、接地氣的方式,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和感受國文的魅力。比如,關於“趣味曦”的部分,它並沒有像我之前讀過的很多國文教材那樣,上來就講什麼“虛詞實詞”、“句式結構”,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曆史掌故,甚至是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遇到的語言現象,來引齣相關的國文知識。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到古人是如何通過一些巧妙的詞語搭配來錶達細膩情感的,作者用瞭一個現代人都能理解的例子,比如描述兩個人之間微妙的默契,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文言文中某些詞語的用法和妙處。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讓我這個平時對國文有點畏難情緒的人,也覺得輕鬆瞭不少。它不是死闆地灌輸,而是像一個老朋友在耳邊輕聲細語,把枯燥的知識講得活色生香。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解謎,每一次的理解都帶來一種小小的成就感,讓我更願意主動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